APP下载

用课程审议助推幼儿经验的架构

2021-10-08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翡翠幼儿园徐琳娜

儿童与健康(幼儿教师参考) 2021年9期
关键词:松果预设架构

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翡翠幼儿园 徐琳娜

随着《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及课程游戏化理念的不断深入,教师更关注幼儿核心经验的发展——以经验的视角看待幼儿发展,了解幼儿的经验是如何形成的,从而更好地开展课程、组织游戏以及看待游戏中的幼儿。为什么幼儿核心经验的发展能成为课程活动设计的指引,它们之间有着怎样的关联?在课程审议中如何科学梳理幼儿核心经验与日常课程活动中的关系?对于年轻教师们来说,这些无疑是她们在开展日常活动中经常会遇到的困惑,也是我们很多幼儿园在日常的课程审议中会遇到的问题。为了帮助教师有效梳理幼儿核心经验与日常课程活动的关系,我们以大班年级组的活动“松果”为例,对生成活动中幼儿经验架构进行审议,围绕课程价值取向进行深度思考。

1 “松果”课程前审议回顾:明思路搭框架,初显经验脉络

孩子们在幼儿园里捡到很多松果,他们在收集整理中对松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观察了一周,教师发现孩子们兴趣不减,于是追随孩子们的兴趣点生成了以“松果”为主题的活动,并在年级组开展了课程前审议。在前审议中,首先审议了活动价值,其次老师们积极梳理了与“松果”相关的课程资源,结合幼儿的兴趣点,遵循该年龄段幼儿学习探究的特点,以幼儿已有经验为基础,明确活动关键经验并确立了目标。由此预设了四条活动脉络并围绕这四条脉络——“各种不同的松果”“松果有什么用”“松果能怎么玩”“松果大创想”进行关于松果的探究(见图1)。

图1 课程前审议形成的课程网络

思考:课程前的集体审议重点是要针对园情、生情,对课程进行价值判断并进行整体规划与架构,着重审议课程目标、课程资源、课程脉络、课程内容、课程环境、家园活动等,这是一个明思路搭框架的过程,通过审议,明确幼儿的兴趣点,并对课程活动进行价值判断,以此定位课程目标并初步梳理资源,初显幼儿经验脉络。

2 “松果”课程中审议进行:抛问题研策略,提升核心经验

1.课程分享,不同切入,异样精彩

在前审议基础上,不同班级在课程活动实施中有不同切入点,并形成班本化网络图,通过课程分享,教研反思并进的形式彼此启示,以经验的视角看待幼儿的发展,了解其经验是如何形成的,从而更好地开展课程、组织游戏以及看待游戏与学习历程中的孩子们。

思考:三个班级的教师通过不同的切入点,介绍了“松果”课程班本化过程中与孩子共同行进的轨迹。教师的课程设计、课程实施能力也在这一点一滴的日常班本课程行进中得以体现。

2.问题研讨,策略共享,经验提升

虽然不同班级有不同切入点,但幼儿经验随着活动的深入是动态发展的,师幼一起通过观察、判断、推理、实验、艺术表征等一系列形式来探究松果内部的秘密,就像剥洋葱一样的逐层深入。在这个过程中,幼儿除了获得与之相关的知识经验,同时他们的观察、探究、表达、创作等学习能力,以及坚持、专注、独立的学习品质也都得到了提升,这就是课程的生长与价值。推动课程行进的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在活动和新经验架构之间做出专业的判断,下面就是三个共性问题的产生在课程中审议了借助团体讨论的力量来探寻有效策略。

问题一:从幼儿兴趣点开始的活动,以促进幼儿学习与发展为目的,最终表现为幼儿经验的增长,如何在生成活动中兼顾幼儿经验发展的领域均衡?

教师1:材料在幼儿游戏、学习与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巧妙投放材料,使之既有趣又有效,成为活动中链接幼儿学习与经验的桥梁。

教师2:任何一个课程活动都不会面面俱到兼顾所有领域,生活环节的延伸补充、游戏活动的积极开展都是有效辅助手段,正所谓“一日生活皆课程”。

教师3:所谓经验的平衡不是绝对的,更不是当下一瞬间就可以达到的,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没有必要纠结于某个单一的活动中。

思考:在帮助幼儿架构经验时,老师应跳出单个活动本身,站在更高更远的角度,站在事物整体关系的角度,把《指南》中的年度目标分化成各阶段的小目标,有效整合多种不同的形式帮助幼儿逐步习得各种经验,游戏时对生活的再现、材料的投放、生活环节的关注、游戏的开展都可以作为经验获得的途径。

问题二:由幼儿兴趣点引发而来的生成活动,在其推进过程中大家怎样来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教师1: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并不矛盾,教师可以在了解幼儿的基础上,有预设计划,或者在课程活动行进中也可以根据幼儿的兴趣、经验获得及时调整活动的方向。

教师2:活动是灵活的,幼儿的思维更是活跃的,我们不必拘泥于原来的预设计划,应该敏锐地发现新情况与问题中的价值,作为原有计划的补充,但前提是必须基于儿童的经验发展。

思考:预设和生成都是共同指向教育目标的,没有纯粹的生成,也没有绝对的预设。预设与生成应该是辩证、统一、融合的关系。我们一定是基于儿童的经验,有选择地进行即时的生成或者后续的延伸活动。

问题三:课程行进中我们常会发现幼儿有很多感兴趣和关注的问题,那么是不是所有兴趣点都适合进行深入挖掘与展开呢?怎样进行价值判断?

教师1:分析可行性、适宜性是开展生成活动的条件,我们需要分析幼儿是否具有与兴趣点相关的已有经验,也要衡量其自身是否有开展生成活动的经验和能力,分析我们目前可以被收集、利用的资源,如何帮助幼儿去实现新经验的架构。

教师2:价值判断的基础是孩子的兴趣需要,也要考虑实施内容与形式的适宜性。

思考:价值判断中一个很重要的判断基础就是孩子们的兴趣需要,同时也要考虑实施内容与形式的适宜性,要判断是否契合这个生成活动本身对幼儿发展的价值。最后要关注幼儿的“最近发展区”,最大程度的发挥幼儿的潜能,助推幼儿的整体发展。

课程中审议,在“松果”课程实施一段时间后的集体审议带来的是前审议逐步落地过程中师幼亲历的活动、共同行进的轨迹,以及在课程行进中引发的共性问题,再次研讨,借助团队的力量,智慧碰撞,不断调整、充实、整合课程活动内容,有效支持幼儿深度学习,进一步科学架构幼儿的核心经验。

3 “松果”课程后审议展望:重价值研反思,经验架构见路径

借由大班“松果”课程活动审议,给大家呈现了三条清晰的实施路径:从资源到经验、从年级组到班本、从关键经验到多样化经验的生长,引发了教师们很多思考,她们可能需要在一次一次的活动中积累、磨炼、成长。“松果”活动还在继续,教师需要立足本班实际,梳理出更多的活动及可能的学习机会,最终助推师幼共同成长。

在推动课程行进的过程中,教师要在活动和新经验架构之间做出专业判断。而基于真实问题的教研活动必然会关注儿童自然经验的架构,反应课程实施中对自然资源的有效利用。课程实施必须基于儿童视角,细致且有价值,唯此才是对幼儿兴趣化学习的深度助推。

日常课程审议作为园本教研最为有效的载体之一,是基于儿童经验、结合日常课程、重在研讨过程、滚动循环审议为目标,在一次次群体思维碰撞中有效整合教师资源,从儿童的脚步出发,从儿童学习和发展的需要入手,对现行课程方案进行审议,凸显团队合作力量,有效实现教师“抱团成长”,最终让课程活动价值最大化,助推儿童深度学习与和谐发展。

猜你喜欢

松果预设架构
基于FPGA的RNN硬件加速架构
也谈语文课堂教学的预设与生成
功能架构在电子电气架构开发中的应用和实践
试论预设语言-言语表征
松果与王冠
构建富有活力和效率的社会治理架构
小松果
一道中考试题解答的预设与生成
摘松果
VoLTE时代智能网架构演进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