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20年马鞍山市城区婚前医学检查中艾滋病 梅毒及乙型肝炎检出情况分析
2021-10-08陶玲玲严双琴黄小红
陶玲玲 严双琴 黄小红
艾滋病、梅毒和乙型肝炎均属于国家乙类传染病,传播途径主要包括性传播、血液传播和母婴垂直传播。病原体通过母婴垂直传播造成的新生儿感染严重危害母婴健康,尤其自2003年10月1日起施行的《婚姻登记条例》将婚前医学检查由强制改为自主选择、自愿检查,婚前检查率“大跳水”,新生儿出生缺陷率显著回升。此后,我国陆续施行了夫妻自愿婚检、推行免费自愿婚检、实行婚前医学检查-婚姻登记“一站式”服务的政策调整,并且组建卫生防疫部门和妇幼保健部门联合筛查网络。资料显示,全国婚检率由2004年的2.7%上升至2018年的61.1%,期间平均疾病检出率约为8.5%,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我国人口生育质量。但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口流动性显著增大,不当性行为现象增多等,近年来艾滋病、梅毒等性传播疾病在人群中的检出率呈上升趋势。本文对2018~2020年马鞍山市城区婚前医学检查数据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旨在阐明艾滋病、梅毒、乙型肝炎检出情况及其变化趋势,为进一步结合实际,科学、有效开展婚检和人群防治工作提供理论支持。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于马鞍山市妇幼保健院(花山区、雨山区唯一婚前医学检查定点单位)及博望区妇计中心(博望区唯一婚前医学检查定点单位)行婚前医学检查人群为研究对象,其中2018~2020年分别有6 458对(12 916例)、5 695对(11 390例)、5 428对(10 856例),共计17 581对(35 162例)接受婚前医学检查。
1.2 调查方法 通过妇幼保健信息系统导出研究人群一般人口学信息(姓名、年龄、性别等)及医学检查信息(异常情况、疾病判断、疾病归类等)进行统计分析。将研究人群按照性别(男、女)和年龄进行分组比较,参照世界卫生组织对年龄的划分标准,分为青年组(44岁及以下)、中年组(45~59岁)和老年组(60岁及以上)。
艾滋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抗体检测以筛查试验(磁微粒化学发光法)和马鞍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确证试验(重组免疫印迹方法)作为诊断依据,筛查试验采用安图全自动化学发光分析仪Auto Lumo A2000 plus及郑州安图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HIV抗体检测试剂盒检测;确证试验采用北京万泰生物技术公司生产的HIV(1+2)型抗体(万泰RIBA)检测试剂盒。筛查试验中若待测样本发光值 χ P χ P 表1 2018~2020年HBsAg、梅毒检出情况 χ P χ P χ P χ P 表2 2018~2020年不同年龄组HBsAg、梅毒检出情况比较[例(%)] χ P χ P 表3 不同性别组HBsAg、梅毒检出情况比较[例(%)] 近年来,性传播疾病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行,严重影响人类身心健康,可引发不孕不育、流产、早产、胚胎死亡、胎儿宫内发育迟缓、胎儿畸形等多种不良结局。资料显示,中国是世界上出生缺陷高发的国家之一,每年有80万~120万名出生缺陷儿,出生缺陷总发生率约为5.6%,除遗传和环境因素外,母体所携带的病原体经胎盘感染胎儿是出生缺陷高发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实行婚前医学检查和孕前筛查是促进妇女儿童保健工作,执行优生优育基本政策的重要保障。安徽省自2009年1月1日起全面实行免费婚前医学检查,在民生工程持续的政策激励和推动下,进一步规范了免费婚前医学检查实施办法,目前婚前医学检查覆盖率已达95%以上,位居全国第三。马鞍山市2018~2020年婚检率分别达到95.14%、97.37%和99.47%,期间疾病检出率平均为11.65%,检查内容除生殖系统、心肺功能及血压、血尿常规、肝、胆、胰、脾、肾触诊等常规项目外,重点筛查是否存在影响结婚和生育的疾病,对于婚前医学检查中检出此类疾病的夫妻,可做到提前干预。 HIV、乙肝、梅毒等均可通过性交在夫妻间进行水平传播,严重影响夫妻生活质量,进而引发家庭不和、离婚率升高等一系列社会问题。本研究中,艾滋病共检出9例,其中男性检出8例,女性只检出1例,原因可能在于男性在社会生活中具有更高的感染风险,例如男性的性伴侣常多于女性且HIV感染者中男性吸毒者的比例显著高于女性。此外,我国HIV感染者呈逐年上升趋势,男性同性性行为人群感染比例持续升高, 约占HIV感染者评估总数的7.3%,此类人群中艾滋病高流行、安全套使用率较低和HIV检测率低的状况应引起高度重视。本研究中2018~2020年HBsAg阳性率呈逐年下降趋势,44岁及以下研究对象HBsAg阳性率相对较高,男性HBsAg阳性率高于女性。此研究结果与我国持续推进新生儿乙肝疫苗计划免疫和乙肝健康宣教后,人群HBV感染率整体下降趋势基本相符。男性的社会生活范围更加广泛,通过密切接触造成HBV感染的概率相比于女性更大,也有学者认为乙肝发病率在性别中的差异可能与类固醇性激素和自身免疫等生理因素相关,男性感染HBV后不易消除,而易发展成为慢性肝炎和肝硬化;女性感染HBV后易产生相应免疫力,将体内病毒清除,但目前医学界对此尚无统一定论。另一方面,由于频繁更换性伴侣、无保护的肛交性行为等因素,婚前具有男性同性性行为史的人群HBV感染风险显著上升,其中青年学生比例持续升高,具有更高的HBsAg阳性率。应重点关注城区高危人群的乙肝筛查、防治,采取针对性的干预和预防策略。 HBV的母婴传播包括宫内感染、分娩期感染和产后传播3个环节,HBeAg阳性和阴性的乙肝母亲可分别导致约90%和约30%的慢性HBV新生儿感染,传播过程具有一定隐匿性和高致病风险,通过检查能够尽早发现,及时进行防治教育、乙肝疫苗接种、免疫球蛋白注射等干预举措,从而降低母婴传播的风险。性行为传播是梅毒传播的最主要途径(约占传播方式的95%),而妊娠梅毒是妊娠期发生或发现的梅毒感染,经胎盘传播风险为60%~80%,未经治疗的早期梅毒女性患者具有高达40%的围产期死亡率,且其临床症状不甚明显,大多数为隐性梅毒,患者本身不易察觉,伴随着孕龄的增长,胎儿受感染的风险也随之增加,在检查中能够尽早确诊,并通过对患者本身采取治疗措施和健康管理,以防胎儿受到感染。 综上所述,婚前医学检查和有效的健康指导是预防出生缺陷最有效、最经济的一种手段,也是第一道防线。马鞍山市婚前医学检查对影响生育质量的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检出效果显著,应重点关注城区44岁及以下青年和男性人群的乙肝流行病学筛查和防治,降低人群感染风险;同时应加强预防宣教和政策动员,进一步提高群众知晓率,健全完善婚前健康教育、咨询和婚育指导。全面普及婚前医学检查对加强孕产妇围产期保健,有效降低新生儿出生缺陷率,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亦存在一定不足,如数据来源有限,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影响,2020年度婚检登记人数有一定程度下降等,拟在后续研究中进一步完善,以提高本研究的指导性。2 结果
2.1 2018~2020年艾滋病、HBsAg及梅毒检出情况 2018~2020年婚前医学检查共检出艾滋病9例,其中,2018年3例,2019年1例,2020年5例;男性8例,年龄26~66岁,平均(41.29±14.06)岁;女性1例,35岁。2018~2020年HBsAg阳性检出率呈下降趋势(3 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