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无理数》教学设计
2021-10-07高佳丽
高佳丽
教学目标设计:1.经历拼图活动的独立操作,知道无理数产生的实际背景,能判断乘方为2的数不是有理数。
在方格纸中能画长度为无理数的线段,在已学的图形中能找出长度为理数的线段,感知到无理数广泛存在,认识研究无理数的必要性。
听“希伯索斯”的故事,领悟知識得来不易,珍惜眼前的学习机会。
经历一些动手操作,探索发现的数学活动,积累数学活动经验,进一步发展合作与表达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及处理:难点:拼图活动中,用两个边长为1的正方形剪拼成一个大正方形,有部分学生不容易想到方法。作为教师,多给学生一些时间,让他去充分的思考和尝试,事实上如果有充分的时间,几乎所有学生都能完成这个拼图任务。也可以在前一天把这个拼图任务留给学生,以便他充分思考和尝试。
重点:探究大正方形的边长a是分数吗。这个地方充满了数学含义的内在探究,对学生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我在此环节设置了小组讨论环节,让学生充分交流,集合多人的智慧,突破瓶颈。在学生讨论和感受的基础上,再有教师分析其根本原因,学生经历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过程,就更容易接受和理解。
教学媒体与资源选择:ppt,link屏幕实时分享
课堂教学创新点:设置拼图活动,让学生对无理数的感受真切而具体。
设置讨论环节,让学生自己突破难点。
引入数学史,让学生感受真理的得来不易。
使用link实时投屏,即时展示学生的成果。
课堂思政元素体现及切入点:引入数学史,让学生感受知识得来不易,珍惜学习机会。仰望先贤,树立远大理想。明白事物是不断变化的,不要有固化思维。
教学过程设计:第一环节 由勾股定理引入拼图活动
勾股定理也叫毕达哥拉斯定理,据说当年毕达哥拉斯借助拼图验证了勾股定理.
请一位同学试着解释验证过程,顺便回顾勾股定理的内容,以便接下来的使用。
第二环节 展示成果 提出问题
让学生展示成果,并解释拼图方式,总结拼图的原则是:知道大正方形边长为小正方形的对角线长度即可.
a可能是整数吗?
a可能是分数吗?
说说你的想法,并和同伴进行交流.
第三环节 小组讨论 解决问题
由小组将讨论结果写到白板上。老师总结提升。
第四环节 致敬先贤 感悟今天
毕达哥拉斯认为,世界上只存在着整数和分数,除此之外,就再也没有什么别的数了。可是,他有一个学生,叫希伯斯,就发现了这样的一种数。比如,一个边长是1的正方形。从一个角到对着它的一个角之间的线段长度是多少呢?
毕达哥拉斯知道了学生的这个发现,大惊失色,因为如果承认了这个发现,那他们学派的基础就没有了。毕达哥拉斯这位伟大的数学家,在这上面的表现却很不光彩:他禁止希伯斯把这个发现传出去,否则就要用学园的戒律来处置他 活埋。
可希伯斯却忍不住,把自己的发现和别人私下里讨论。这样,这个发现就传了出去。毕达哥拉斯学派的人们大为恼火,他们来找希伯斯兴师问罪,然而希伯斯事先已经得知了消息,他抢先一步逃走了。忠于老师的学生们是不会放过他的。虽然希伯斯在国外流浪了好几年,可还是被追杀他的师兄弟们在一条海船上发现了。师兄弟们一点儿不讲往日的情分,把希伯斯装进了口袋,扔进了大海。希伯斯就这样被害死了。
希伯斯虽然被害死了,但是他发现的 “新数” 却还存在着。后来,人们从它的发现中知道了除去整数和分数之外,世界上还存在着一种新数 。希伯索斯的发现使人们不敢相信数学,由此引发了第一次数学危机。
听了希伯索斯的故事,你有什么样的感悟?
第五环节 你还能找到更多的这类“新数”吗
(1) 请你在方格纸中画出至少3条长度为不是有理数的线段;
(2) 回顾所学过的图形,画图、标注边长并找出图形中长度不是理数的线段.
让学生展示成果,并解释原因。发现无理数由无数个,其具有广泛存在性。
课件及板书设计:
第六环节 课堂总结 作业布置
课件或板书设计:
自我评价反思:本节课的核心是让学生发现一个不是有理数的数,并认识这种数广泛存在。这节课,从毕达哥拉斯学派的勾股定理的拼图验证引入,承接上一章,也顺理成章的引入本节课的第一个活动。学生通过拼图得到一个实实在在的正方形的边长,再通过讨论得到这个边的长度不是有理数,此时这个数在学生的眼里不仅是一个抽象的数,更是一个具体的线段的长度,会让学生有比较强的冲击感。紧接着引入数学史,了解“希伯索斯之死”,一方面看到了古人发现这个数的角度,也体会真理来之不易。在讲完故事后,让学生来表达自己的感受,畅所欲言,从不同的角度挖掘故事中的教育价值。接着,分别在方格纸中,和已学的图形中,让学生去发现更多的长度不是有理数的线段,并进行合理解释,发展表达能力。最后一个环节,由老师紧接着学生的例子,展示“蜗螺图”“勾股树”。以及立体图形中的非有理数的线段,让学生进一步感受不是有理数的不是个别的,而是广泛存在,有无数个。最后总结本节课的流程,及过程中的思想方法。
不足之处,因为一节课时间有限,拼图活动给的时间不足,导致部分学生没有想到有效的拼图方法。可以下次把拼图任务提前布置下去,让学生由充分的时间来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