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微平台的图书馆新型学习支持服务体系研究

2021-10-07冷静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21年9期

冷静

摘 要:在数字技术的推动下,大学生的学习行为呈现出移动化、自主化的深刻变化。文章以四川音乐学院图书馆为研究对象,系统分析了基于微平台的图书馆新型学习支持服务体系的建设经验及路径,旨在为高校图书馆开展学习支持服务提供借鉴。

中图分类号:G25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21)09-0061-03

关键词:微平台;新型学习支持服务;四川音乐学院图书馆

1 背景

学习支持服务是远程教育的产物,是教育机构为学习者提供个性化、数字化学习的重要服务方式。奥蒙德·辛普森(Ormond Simpson,2002)认为,学习支持服务即为学生提供课程知识、认知、智力和情感等方面的支持。在全面育人目标的指引下,高校图书馆要通过整合馆内特色优势资源为学生提供无缝衔接的优质学习支持服务,更好地履行高校图书馆的服务、育人职能[1]。

微平台是智慧技术的产物,是指以微信、微博和移动App为基础搭建的智慧平台。在微时代背景下,基于微平台的学习支持服务使学习过程更加便捷,也有效满足了学习者多元化、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因此,高校图书馆要客观、全面地分析图书馆学习支持服务的开展现状,通过收集学习者的个性化需求构建学习支持服务体系,做好资源的及时供给,更好地满足读者的学习需求。

2 基于微平台的图书馆新型学习支持服务建设

高校图书馆应升级改造图书馆阅读空间,引入智慧微平台,为学生打造集开放获取、知识共享于一体的学习中心,大力推进智能化时代的学习支持服务。

2.1 整合学习资源,夯实学习支持服务基础

丰富完善的学习资源是高校图书馆构建新型学习支持服务体系的前提。因此,高校图书馆要重视整合现有馆藏资源,利用微平台为学生提供种类丰富、类型多样和便捷易得的学习资源,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具体做法包括:一是优化学习支持资源的供给结构。在新的学习环境下,面对学习者多元化的学习需求,高校图书馆要充分发挥微平台的优势,积极探索任务式、问题式和翻转课堂等学习模式,为学生提供多种资源,将优质学习资源嵌入学习全过程[2]。四川音乐学院图书馆立足学校特色和文学艺术优势整合优质馆藏资源,为学生提供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学习资源,目前,已经形成了由库客数字音乐图书馆、羌族民间音乐、书香川音、博看微刊、远程艺术教育多媒体资源等构成的资源库。二是丰富学习支持资源的供给形态。在移动学习环境下,学习者的阅读需求更加多元化。因此,高校图书馆服务要从传统模式向多形态、立体化的服务转型。四川音乐学院图书馆以“有声微刊”为平台,为学生提供音频、视频等学习资源。三是丰富学习支持资源的类型。公开课既是学生课外学习的重要途径,又是图书馆微平台建设的重要内容[3]。四川音乐学院图书馆微平台为学生提供由各大高校名师讲授的艺术、文学、历史、文化和名人访谈等课程资源。

2.2 营造学习环境,优化学习支持服务空间

高校图书馆应以信息共享空间为载体,为学生提供文献信息、阅读推广和信息素养培养等多种服务。良好的学习环境是高校图书馆新型学习支持服务体系的重要基础,高校图书馆共享空间既包含馆内空间,也包含在线学习平台和微服务平台等虚拟空间。高校图书馆是除课堂以外最重要的学习场所,在微平台助力下,学生的学习空间逐渐拓展至线上虚拟空间。高校图书馆利用微平台聚焦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发挥在线媒介的应用优势构建虚拟学习空间,更好地满足了学生的学习诉求[4]。高校图书馆也可以对阅读空间进行改造、升级,通过设置线下学习区、数字阅读区和虚拟学习社区,高质量开展学习支持服务。例如,四川音乐学院图书馆设立了电子阅览室、音像复录复制室、音像资料库等极具特色的阅读空间,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图书馆依托微信平台建立了在线书城、热门图书馆、书香川音等专题空间,形成了全新的学习支持环境。此外,图书馆可以依托微平台为学生提供论文写作、知识获取、学科研究、兴趣培养等方面的知识服务。

2.3 开发学习服务项目,筑牢学习支持服务体系

高质量的学习服务项目是帮助学生更好地使用图书馆资源的重点。高校图书馆在建设新型学习支持服务体系的过程中,要充分研判校内师生的学习需求,通过整合现有优势资源优化学习支持服务,系统化开展学习咨询、信息咨询等服务项目,解决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保障学习支持服务的有效开展。具体做法包括:一是整合优势资源,优化学习服务供给。面对多元化的学习需求,高校图书馆要在整合学习资源、学习空间和传统学习服务项目的基础上满足师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例如,四川音乐学院图书馆推出了学科馆员制度,为读者提供学科信息联络、学科资源建设、学科用户培训和学科动态跟踪等多元化的服务。二是培养学生的信息检索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良好的信息素养是学生利用微平台获取学习资源的前提。在虚拟学习空间以及智慧技术的支持下,高校图书馆要设计、组织开展高質量的学习活动,推动学生专业学习与信息素养的协同发展[5]。例如,四川音乐学院图书馆举办了“馆藏检索与学习通平台使用”“图书馆数字资源与服务概览”等学习讲座,为学生推送了“超星学习通使用指南”“电子资源使用常见咨询问题解答”等资源。

3 基于微平台的图书馆新型学习支持服务体系构建策略

3.1 明确新型学习支持服务体系的建设宗旨

高校图书馆要重视学习支持服务,针对学生的学习需求、成长需求整合馆藏学习资源;优化学习支持服务空间,为学生搭建完善的学习支持服务框架。具体做法包括:一是重新定义“微平台”下的学习支持服务体系。高校图书馆要坚定“以学生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充分发挥图书馆的资源优势,将AR技术、VR技术和智能机器人等纳入高校图书馆服务体系,组织开展多形态的学习支持服务,通过构建开放获取、系统化的新型学习支持服务体系,把优质馆藏资源纳入学生学习过程,为高校教学创新、学生自主学习提供新的“微”支持[6]。二是开设辅助学生学习的课程体系。高校图书馆应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自主学习能力,通过“图书馆第一课”、选修课等帮助学生使用各类平台获取学习资源[7]。

3.2 强化新型学习支持服务体系的技术支持

高校图书馆应利用现代智能技术和媒介终端持续改善新型学习支持服务体系[8]。首先,高校图书馆可通过微信、移动App等为学生提供相关学习资源;其次,图书馆应加快数字资源的更新、整合力度,发挥智慧技术优势,为学生提供丰富全面、多形态的阅读资源及文献学习信息[9]。例如,北京大学图书馆在构建新型学习支持服务体系时,重视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为学生提供GIS工具使用、3D打印和数字加工、新设备体验等服务,营造了新型学习支持服务下的良好学习氛围。

3.3 深度挖掘学生的学习诉求

高校图书馆在构建新型学习支持服务体系时,可通过问卷、约谈、实地调查等方式精准收集、深度挖掘学生的学习诉求,从而为学生提供从馆藏资源到服务项目、服务空间的完整学习支持体系[10]。首先,了解学生需求,提供优质服务。图书馆要从学习支持服务的整体布局出发,通过挖掘读者的学习诉求,推动校内相关部门以及院系间的高效协作,为学生提供优质服务。其次,完善专业学习支持服务。图书馆应在做好一般通识服务的前提下,开展项目式学习、探究式学习等,充分满足学生专业化的学习需求。再次,以服务质量评估为依托,不断创新学习支持服务体系。图书馆应对学习支持服务状况进行定量、定性评价,深化校际协作,共享优质资源、经验及服务[11]。

3.4 创新新型学习支持服务体系的服务方式

首先,高校图书馆要利用微平台构建导学、助学、促学服务体系,完成由传统的文献借阅中心向知识中心、学习中心和文化中心的转型。其次,高校图书馆应根据微平台运行规律培养读者的微阅读习惯。在移动智能终端不断普及的背景下,构建以微平台为主要载体的新型学习支持服务体系既符合学生的学习习惯,又能更有效地满足学生的学习诉求。因此,高校图书馆要建设全面覆盖、便捷易用的学习支持服务体系,定期利用微信平台为读者推送相关阅读信息,使读者养成使用微平台阅读、学习的好习惯[12]。再次,高校图书馆要从读者的使用习惯、偏好等角度出发,优化微信公众平台界面,通过完善微信公众平台菜单设置优化微平台结构,全面提高微平台的学习支持成效。例如,西北政法大学将图书馆微信服务平台与超星学习通平台相融合,形成了一站式检索、交流的“微平台”,学生在微信平台点击“学习通”就可下载阅读资源,为读者提供了内容全面、高水平的学习支持服务。

4 结语

在数字技术以及媒体融合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高校图书馆应充分发挥微平台在新型学习支持服务体系中的优势,深度挖掘学生的学习诉求,构建以微信、移动App等媒介为主体的学习支持服务微平台,为高校师生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参考文献:

[1] 徐华洋.基于课程大规模开放的图书馆在线学习支持及其应用技术研究[J].现代情报,2015(12):134-138.

[2] 黎小妮.高校图书馆开展MOOC学习支持服务的方法与实施路径:基于华南农业大学学生对MOOC认知和参与程度的调查[J].国家图书馆学刊,2016(5):47-56.

[3] 蔡红,官凤婷.“学习中心”建设研究与实践:广东财经大学图书馆学习支持服务体系化构建[J].高校图书馆工作,2017(4):90.

[4] 龙朝阳,胡灿,邹凯,杨思,等.德国康斯坦茨大学图书馆协作学习支持服务探析及启示[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8(4):37-44.

[5] 曾翠,尹恩山.高校图书馆学习支持服务模型与运作模式研究:以广东财经大学图书馆为例[J].图书馆论坛,2018(11):148-154,178.

[6] 王慧杰,于海东.基于“柯氏模型”的高校图书馆学习支持服务成效评价路径设计[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9(3):34-40.

[7] 郑清文.构成要素、互动机制与支持方式:一种高校图书馆学习支持服务的分析框架[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9(4):46-53.

[8] 王博.面向圖书馆学习支持服务的数字徽章应用实践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19(21):10-14.

[9] 刘薇.学习支持背景下高校图书馆用户教育的现状与思考:基于国内42所“双一流”大学的实证研究[J].图书馆学刊,2020(4):9-16.

[10] 赵鸿玉,韩玉巧,薛丽娜.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学习支持服务探析:以京津冀地区27家高校图书馆为例[J].图书情报导刊,2020(3):7-12.

[11] 张瑞贤.用户需求导向的图书馆在线学习支持服务研究[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20(1):58-64.

[12] 韩玉巧,王代礼.“双一流”背景下高校图书馆学习支持服务研究:以京津冀地区十六所高校图书馆为例[J].国家图书馆学刊,2020(1):26-34.

(编校:周雪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