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疆阿勒泰地区O、A型口蹄疫血清抗体监测

2021-10-07吕双燕罗鹏飞

现代畜牧兽医 2021年9期
关键词:阿勒泰地区免疫抗体O型

吕双燕,罗鹏飞,舒 展

(新疆阿勒泰地区动物疾病控制与诊断中心,新疆阿勒泰836500)

口蹄疫(FMD)是一种高度传染性的疾病,会给养殖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foot-and-mouth disease virus,FMDV)感染偶蹄动物(驯养和野生的反刍动物和猪)引起的一种烈性传染病[1-3],导致急性发热性疾病,并在唇、舌、蹄、乳房等无毛部位出现水疱、溃疡、烂斑等病症[4-5]。口蹄疫病毒共有7个血清型:A、O、C、SAT 1~3及Asia 1。A型和O型主要在亚洲、中东和非洲流行,C型主要在亚洲、非洲及南美洲等地区流行,SAT 1~3型主要出现在非洲,Asia 1型多流行于亚洲[6]。我国以O型为主,A型和Asia 1型较少[7]。口蹄疫尽管死亡率很低,但发病率高达100%,感染畜群的生产性能也大大降低[8-9]。因此,OIE将其确定为必须报告的动物传染病,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及进境动物一类传染病之首[10]。虽然疫苗可能引起亚临床感染和携带者状态的发生,但是合适的疫苗可以预防临床疾病,并减少经济损失[11-12]。在非洲、中东和亚洲的部分地区,通过定期大规模疫苗接种试图控制口蹄疫。

本研究采用液相阻断ELISA方法对新疆阿勒泰地区7个区域动物(牛、羊、猪)进行O、A型口蹄疫抗体合格率情况调查,以评估现在使用免疫方案的合理性,为防疫该病制定出较为合理的防控建议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样品来源

2021年1月至5月对阿勒泰地区7个区域(A~G区)采集血样1 586份,其中,牛、羊血样各540份,猪血样506份,分离血清,同时记录动物基本信息。-20℃冷冻保存,待检。

1.2 试剂及仪器

ELISA抗体检测试剂盒由中国农科院兰州兽医研究所生产(生产批号:A型20210107103-3、O型20210107101-5)。

移液器、台式低速离心机(AXTD5A)、MK3酶标仪(Thermo Fisher)。

1.3 结果判定

牛、羊抗体效价≥128,猪抗体效价≥64,判为合格。血清合格个体即为口蹄疫抗体合格个体。

免疫合格个体数量占群体总数的70%以上为免疫合格群体。

群体免疫合格率=群体合格数/群体样本数×100%(1)

2 结果与分析

2.1 O型口蹄疫抗体检测结果(见表1、表2)

由表1可知,合格血样1 372份,O型口蹄疫免疫合格率为86.51%;其中,牛O型口蹄疫免疫合格率为90.19%,羊O型口蹄疫免疫合格率为85.37%,猪O型口蹄疫免疫合格率为83.79%。

表1 阿勒泰地区O型口蹄疫抗体检测结果Tab.1 Results of O-type foot-and-mouth disease antibodies in Altay area

由表2可知,牛、羊、猪的个体免疫合格率均高于70%。虽然达到我国规定的口蹄疫免疫抗体的群体免疫合格率70%以上,但G区域合格率均较低,必要时仍需加强免疫一次。

表2 阿勒泰各区域O型口蹄疫抗体检测结果Tab.2 Test results of O-type foot-and-mouth disease antibodies in various regions of Altay

2.2 A型口蹄疫抗体检测结果(见表3、表4)

表3 阿勒泰地区A型口蹄疫抗体检测结果Tab.3 Rresults of A-type foot-and-mouth disease antibodies in Altay area

由表3可知,合格血样1 366份,A型口蹄疫免疫合格率为86.13%。其中,牛A型口蹄疫免疫合格率为88.70%,羊A型口蹄疫免疫合格率为84.44%,猪A型口蹄疫免疫合格率为85.18%。

由表4可知,各区域的O型口蹄疫抗体检测结果中,牛、羊、猪的个体免疫合格率均高于70%,达到我国规定的口蹄疫免疫抗体的群体免疫合格率70%以上。仅有G区域羊免疫合格率低于80%,其余区域均高于80%。

表4 阿勒泰地区各区域A型口蹄疫抗体检测结果Tab.4 Test results of A-type foot-and-mouth disease antibodies in various regions of Altay

3 讨论

我国规定的口蹄疫免疫抗体的群体免疫合格率70%以上。试验自2021年1月至5月对阿勒泰地区采集血样1 586份,并对其O型口蹄疫、A型口蹄疫进行检测。O、A型口蹄疫检测结果显示,O型免疫合格率为86.51%,A型免疫合格率为86.13%。其中,牛、羊、猪的O、A型口蹄疫免疫合格率为80.00%以上;各地区牛、羊、猪的个体免疫合格率均高于70%,但对于G区域,O、A型口蹄疫合格率均较低,必要时仍需加强免疫一次。此次调研结果显示,当地对该病的免疫工作扎实有效,免疫密度和质量效果相对较好,但部分区域仍需要加强。

口蹄疫在我国列为一类动物疫病及进境动物一类传染病之首。除采取强制免疫、强化消毒灭源及采取改善饲养管理条件等措施外,应及时进行动物O、A型口蹄疫的免疫抗体监测是目前控制和减少我国O、A型口蹄疫流行的重要手段[13-14]。感染性病毒颗粒的沉降系数为146S。在某些条件下,146S粒子可能会发生不可逆的解离,变成缺乏VP4的稳定五聚体(12S)。虽然146S和12S颗粒均包含相同的蛋白质,但是当146S颗粒转化为12S颗粒时,产生中和抗体所需的构型会丢失[15]。

影响疫苗免疫因素有很多,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1)疫苗的运输管理不到位。

如今的口蹄疫疫苗多采用灭活疫苗,抗原稳定性差给口蹄疫疫苗的生产、储存和应用带来很多困难,使用过程中必须全程冷链运输以保护灭活口蹄疫疫苗的免疫原性[16]。一旦疫苗产品中灭活FMDV发生裂解没被及时发现,注射后将无法起到保护效果,导致免疫的失败。如果工作人员不按照规定程序使用疫苗,如该冷藏的进行冷冻或常温放置时间太久、使用过期疫苗、注射部位偏差或走针、器械消毒不严等均有可能引发疫苗免疫失败。

(2)受母源性抗体的干扰、隐性带毒和排毒、免疫期使用免疫抑制的抗生素药物等。

许多规模化和中小规模猪场将口蹄疫疫苗首免时间提前到20日龄,有些甚至提前至2周龄,并在2月龄进行二次免疫。但是,正在哺乳阶段的母猪在吃初乳的时候会产生先天性免疫,能够说吃到初乳的小猪的口蹄疫抗体水平较高。若在20~23日龄前首免,母源抗体水平还相当高,此时免疫,母源抗体和疫苗发生中和反应,可能导致免疫失败[17]。

(3)免疫程序不合理。

很多养殖场未建立合理的免疫程序,导致口蹄疫等重大动物疫病免疫的时候未进行免疫,造成疫病的发生和流行。很多地方未结合当地的流行病学情况和地理环境位置,而盲目套用网上公布的免疫程序,造成免疫的程序和方式混乱,免疫的时间间隔和免疫剂量差别大。

(4)疫苗的选择。

市面上疫苗厂家因批次不同、生产时某些因素不稳定,使得疫苗效果参差不齐、抗体水平高低不等,难以有效预防亚临床感染,从而造成动物隐形带毒。

建议每年春秋两季进行集中基础免疫,而后对新出生或补栏的动物要及时进行免疫,从而提高疫苗免疫效果和动物体的抗病能力。规范疫苗的保存及管理,定期抽查养殖场的疫苗保存方式。对于不合理存放及过期产品应及时清理。应该规范免疫人员操作水平,防止操作不当导致的免疫失败。对于初生动物,初免时间可适当延后,有效避免母源抗体的干扰。

4 结论

阿勒泰地区牛、羊、猪的个体免疫合格率均符合我国规定的口蹄疫免疫抗体的群体免疫合格率70%标准,但部分地区仍需加强防控。

猜你喜欢

阿勒泰地区免疫抗体O型
阿勒泰地区大果沙棘营养成分研究
蚊子爱叮O型血的人?
XLNO型低温脱除氧化亚氮催化剂性能研究
基于AHP法的阿勒泰地区可持续发展能力测定与对策研究
冠瘿病在阿勒泰地区发生规律及防控措施
O/O型未定式极限的求法总结
阿勒泰地区杨十斑吉丁虫发生规律及防控措施
农村散养鸡群H5高致病性禽流感免疫抗体监测结果评价
2011~2015 年西藏部分县开展动物疫病流行病学、病原学和免疫抗体监测调查报告
小反刍兽疫免疫抗体检测结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