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书法线条的非本质属性
——书法的线条立体感、弹性、质感

2021-10-07

陶瓷研究 2021年4期
关键词:行笔纸面中锋

王 浩

(景德镇陶瓷大学,景德镇市,333403)

0 引言

自从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纵观目前整个书法界,线条在书家眼里的地位显得日趋重要,通常在品评一幅书法作品,会不自觉的说它这个线条如何如何。但翻阅古人书法论著,却少有这样的词汇,而是说“点画”、“神韵”之类的。那么线条到底有什么样的独特魅力,让众多书家情有独钟。

我们知道,对于初学书法的人来说,先要解决的不是结构,不是章法,不是笔画,而是更加根本的线条,而不同的书体或者历史上不同的书法家表达出来的线条大都不同,但根本的特性是相通的,如褚遂良的弹性线条、颜筋柳骨、吴昌硕的老辣、行书的灵动流畅、草书的纵任奔逸。学习书法应该是这样的脉络关系:线条——点画用笔——结体取势——章法布局。由此可见,书法线条对于一幅书法作品、对于一名书家来说的重要性。因此,在学习书法的过程中,抓住最根本的要素“线条”,一通则百通。下面就如何写出优质的线条,主要从各种线条的特性和用力及部分特殊笔法分析。

1 线条的特性

(一) 弹性线条。弹性线条体现出的是一种韧性,如百钧之弩发,充满势能,或如双脚蹬地蓄势起跑的运动员。最具代表性的自然是褚遂良,褚遂良最为擅长运用弹性线条,他笔下的线条,宛如弓箭,柔中带刚,极尽婉转之美;再者就是宋徽宗瘦金体,瘦金体极尽夸张笔画的弯度,弹性力量达到了空前(如下图所示)。由这俩位书法家的作品可以看出,在弹性线条的书写中,起笔中锋杀入纸中,发力蓄势(具体操作方式后文解说),并伴随着一定的行笔速度及节奏感,将笔尖蓄满的势能犹如弹簧一般弹射出去,是达到增加线条弹性的重要途径。萧衍《草书状》中说线条的运动“疾若惊蛇之失道,迟若渌水之徘徊。缓则鸦行,急则鹊厉,抽如雉啄,点如兔掷”[1]。这样跳跃跌宕的节奏变化在线条弹性表达中尤为重要。

(二)立体感线条。立体感的线条,指的是笔在纸面上书写时呈现出的立体效果,它要求笔在书写时扎进纸面,达到“力透纸背”(和“墨透纸背”区别开)的效果,那么既然要力透纸背,很多人理解为集全身之力按笔,固然气势很足,但是容易造成线条死板、粗黑瘫软,因为这样的用笔并没有用到毛笔自身的弹性,应当在下笔时笔尖做出发力动作,此时的笔略呈现出“C”字的弓形,蓄千斤之力,笔扎入纸中,再利用笔的弹力写出充满立体感的线条。晋•卫栋在《笔阵图》中很早就指出:“善笔力者多骨,不善笔力者多肉,多骨微肉者谓之筋书,多肉微骨者肖之墨堵;多力丰筋者圣,无力无筋者病。”[1]康有为在《广艺舟双辑》中也说:“通身之力,奔赴腕指间,笔力自能沉劲。”[2]除此之外同样能达到立体感线条的笔法。

其一为锥画沙,颜真卿在《还张长生笔法》中这样说到:“偶以利锋(在沙坪地上)画而书之,其劲险之状,明利媚好。自此乃悟用笔“锥画沙”,使其藏锋,画乃沉着、当其用笔,常欲使其透过纸背,此乃成功至极。”[3]这样的线条在宣纸上会呈现出墨迹向两边均匀渗开,就犹如铁锥在沙坪上画出的线条一般,外虚内实,通体饱满,立体的感觉就体现出来了,浑厚、圆润,仿佛有骨有肉的生命一般。

其二为绞转,是魏晋笔法的核心部分,由秦汉时期篆隶笔法演变而来。即在运笔的过程中,手指捻动笔管或者通过转动手腕使笔毫不断的换面,也就是不断地变换两边的着纸的副毫,但是在书写的过程中容易造成笔毫绞裹在一起,为了避免这种情况,需要在绞转过程中不断的提按,刘熙载说道:“凡书要笔笔按、笔笔提”。这里的“提”“按”在实际的书写过程中会带有上述发力的动作。也就会使锋毫对纸面产生磨擦力,所以线条是一种磨擦力的延伸轨迹。沈尹默说:“笔毫在点画中移动,也得要一起一落才行。落就是将笔锋按到纸上,起就是将笔锋提起来。”一般写行草书适宜使用绞转笔法。

褚遂良阴符经

宋徽宗秾芳诗帖

其三为墨浓中线,一般这样的线条,可以看到在线条的中间墨色相比较二边的轮廓有一条比较黑的墨线。这种线条的效果,由于书写时笔尖发力造成弯曲的弹力会使纸面下凹,而这种状态在中锋行笔的时主毫受到的压力比副毫大,故笔画中间下凹最深,集墨自然也就最多。当然出现这种效果除了书写时笔尖的发力之外,也与外界因素如硬毫笔、熟宣纸、淡墨有关。刘熙载说:“徐铉小篆,画之中心有一缕浓墨正当其中,至于曲折处亦当中,无有偏测处,盖得中郎之遗法者也。每作一画,必有中心有外界,中心出于主峰,外界出于副毫。锋要始、中、终俱实,毫要上下、左右皆齐。”[4]

(三)金石感线条。金石感的线条一般出现在碑刻中,由于千百年的风化导致碑刻中的线条出现残损。而工匠在刻碑的过程中,点画的细节有一定程度的减省,方笔也相应的变多了,这在魏碑和汉碑中大量出现,最具代表性的就是《龙门二十品》、《张迁碑》和《石鼓文》等。而我们在练习的时候,直接临习碑上的刀石效果,这样字就有了金石感。我们知道,大多数风化了的碑刻点画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变宽加粗,这样使得相对靠近的笔画出现粘连,这是其一;其二有些交叉的笔画的交叉点出现残损,形成类似圆形的交叉,大多习碑者都喜欢这个味道,模仿的好特别有效果,这也是金石味的一种。下面就清代吴昌硕临《石鼓文》的线条进行详谈。在用墨方面,吴昌硕多用浓墨,已经近浆糊状,书写时,墨显得突出一层,且喜用羊毫蘸“墨糊”用中锋书写,起笔稍作发力且行笔稍有节奏感,出来的线条显得雄厚老辣,同时将《石鼓文》的语言表达的更加丰富生趣。当今书法圈里,有些书家将这种用笔之法融入到草书之中,尤其是章草,且出来的效果十分明显,这也是一种大胆的创新。

始平公造像记

章草

张迁碑

吴昌硕临石鼓文

图1

图2

图3

2 线条的发力

(一)压力与张力。练习书法的过程中,不同的用笔方式会产生不同的作用力。中锋用笔在笔毫上产生压力,逆锋用笔在笔毫上产生张力[4]。

首先我们说中锋用笔产生的压力。当我们在书写时,笔管呈现垂直于纸面或者与行笔方向相同时,笔毫在纸面上的作用力为压力,见下图。下面我们对这个力进行分析,当压力F作用于纸面时,可以产生平行于行笔方向的力F2和垂直向下的力F1,而我们通常所说的“力透纸背”的力正是这个F1所产生。在实际书写过程中,F与F2之间的夹角α会有所变化,当夹角越小,笔毫按下的程度也就比较小,“力透纸背”的力就会越小,书写起来也就相对轻松;当夹角越大,笔毫下按的程度就比较大,“力透纸背”的力就越大,书写就会相对吃力。

再来说一下张力,若使产生张力,则需在行笔过程中,笔管的方向与行笔的方向相反。这种作用力产生的因素与笔管的倾斜程度、作用在笔管上的力、纸的粗糙程度、也与毛笔本身的弹性有关。这种行笔方式可充分发挥毛笔的弹性,变中锋用笔的聚锋状态为铺毫状态,达到万毫齐力的效果,因此书写出来的线条力度更好,清代出现一批写碑的书家,多采用此法,更能显示出字的力度。

(二)发力方式。在书法当中,不同的字体、同种字体的不同大小、不同人的书写习惯等因素,造成我们的用笔方式的不同。下面就笔者多年的书写心得进行讨论,下面首先以露锋为主的楷书(如欧阳询楷书等)进行解说。在写横的时候,笔毫以中锋凌空杀入纸中,而“杀入纸中”之时,笔尖应顶着纸面,略微呈现出反C字型(如上图三),在这种状态下,笔杆应是垂直于纸面,笔尖作用于纸面的力会更大,加上行笔过程中带有一定的节奏和提按,书写出来的线条弹性和质感会出奇的好;而在折笔处需翻笔换面且再次发力。在以藏锋为主的字体当中(如隶书、篆书等),其一在起笔处笔尖在藏锋之时可呈跪状或呈上图中相反的C字形态,借以蓄势,在行笔的过程中借以一定的速度方可奏效,其二起笔藏锋之后顺势发力(如图三),一般在书写过程中,这种发力动作进行一次后缓行一段再次发力,犹如弹簧一般蓄满势能,而在转折处依然需要重新发力,目的是将因转折使即将铺开的笔毫重新聚集起来保持中锋且聚集势能,而使书写出来的线条更加流畅有力。

3 小结

书法作为艺术领域的一个门类,也是抽象艺术的一种,从商周甲骨文开始,到后来的大篆、小篆、隶书、楷书、行书、草书,它们的共同特征就是以线条质感来表现节奏、性情,如赵孟頫之清秀、苏东坡之清润、《曹全碑》之清媚、李邕之刚建、黄道周之清健、右军之遒丽、董其昌之清逸、魏碑之雄强、邓石如之雄厚、康有为之苍雄、《石门颂》之苍润等等为之典范。同样,我们在学习书法的过程中,也应当以线条为重要的基本点来进行训练,古人云:“结字因时相传,用笔千古不易”,说的就是不管什么书体,虽然结构上有所不同,但是具体到笔画,掐头去尾后,剩下的中间都是一根根的线条,无非就是不同风格的字体它的线条表达方式各有特色。《世说新语》说到:时人目王右军:“飘如游云,矫若惊龙。”说的就是右军在书法线条上的造诣。线条的这些非本质属性在长期的历史实践中被反复证明,是表现中国书法的最好的材料,中国书法因为有了线条,才成为了一门最具感染魅力的艺术。

猜你喜欢

行笔纸面中锋
硬笔书法运笔技巧(中)
硬笔书法运笔技巧(下)
悬浮字
跳出纸面
郭文昊作品
王羲之《兰亭序》与赵佶《千字文》笔法之比较
王忠义教你写书法
蔡中锋小小说三题
蔡中锋微小说二题
蔡中锋闪小说四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