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古彩瓷的传承与发展

2021-10-07王仁慧

陶瓷研究 2021年4期
关键词:彩瓷陶瓷装饰

王仁慧

(劲草堂仿古陶瓷工作室,景德镇,333000)

0 引言

古彩装饰作为景德镇陶瓷的一个重要装饰门类,发展到现代,没有像其他釉上装饰那样多元化的审美形式,追其原因,是因材料、工艺的限制,有传统艺术特征的束缚,但是在当代,艺术需要符合时代性,因此传统古彩创新迫在眉睫,创新不是抛弃名族特色,而是在新的审美观下进行,创作出新的陶瓷作品,以新的面貌再创古彩的辉煌。

1 古彩瓷溯源及艺术特点

古彩瓷是一种釉上彩的陶瓷装饰,在长期的摸索和演变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古彩瓷大红大绿的色彩与中国传统的名族审美观相契合,有强烈的名族特色和文化特征,在景德镇有四大传统名瓷:古彩、粉彩、青花和颜色釉,古彩瓷做为其中一项,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是景德镇四大传统名瓷之首。它的装饰特点起源于明朝的唐三彩和宋朝的红绿彩,色彩对比强烈,古彩吸收了年画、木雕、石雕、京剧脸谱等纹饰,古彩具有独特的中国传统文化特点和风格,在明、清、现代古彩的各个时期都有各个时期的艺术特点,古彩也称五彩,它的色彩由红、黄、蓝、绿、紫组成,现代古彩颜色更加丰富,把粉彩的一些颜色加入到古彩中,例如使用粉彩中打玻璃白的方法画花头,明代古彩和康熙古彩有什么区别呢?区别在于明宣德年烧制的五彩是先在釉下用青花勾出轮廓,烧成瓷后再在釉上填绘其他红、黄、绿、紫色,画好入烤花炉烧制而成。宣德五彩画面布局严谨、色彩雅致,到了成化年的五彩颜色更丰富、更柔和淡雅,器型也更小巧精致,嘉庆万历年的五彩瓷装饰繁密、色彩浓艳,在清代以前的五彩瓷蓝色都是用釉下的青花色代替,到了清康熙年青花色的蓝才用釉上的蓝色替换掉,釉上黑色的出现,使得蓝色有了深蓝色和浅蓝色不同色阶,有许多研究古彩瓷的学者认为清代以前用釉下青花蓝色的都不属于古彩,其实这是古彩瓷发展的一个前期过程,完全采用釉上绘制减少了釉下的一道工序,节约了成本,提高了成品率。古彩瓷的绘画题材很广泛,涉及人物、花鸟、山水等。

图1 古彩瓷瓶绘制图

图2 《九桃过枝大盘 》 作者: 王仁慧

宋代,崇尚的色彩没有成为古彩瓷的装饰色彩,古彩瓷的装饰内容和装饰形式从元代开始到明代再到清代康熙五彩发生了许多变化,虽然早期的元代和明代的五彩没有在官窑中发展,但后期在民窑中得到了一定的发展,装饰内容以花卉植物为主,呈现格式化的布局和构图,缠枝纹成为当时的盛行的纹样,是因为受青花的装饰内容和形式上的影响。

明代五彩瓷发展迅速,青花五彩瓷装饰内容和形式发展趋向成熟,它的装饰内容和形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摆脱了北方彩绘的工艺特点,渐渐变得细腻,题材也丰富起来:花卉、鱼藻、缠枝纹、八宝、龙凤、人物等,布局繁密、层次多,还出现了刻线、镂雕和开光的工艺,丰富了五彩瓷的装饰手法,明代中晚期的五彩瓷具有概括性和平面化的装饰特点。

到了康熙古彩装饰内容和形式传承了前朝的审美特点,受当朝统治者的审美影响更具时代性,题材多样,手法新颖,新的形式、风格和内容使得康熙古彩画面形象生动、寓意祥瑞,改变了嘉庆、万历只重色彩而不重造型的弊端,形成了更有韵味的装饰特征。

现代古彩瓷受文人画的影响,古彩开始讲究画面的虚实变化和构图、色彩的搭配是否和谐,现代古彩陶瓷作品更符合当代人的审美观念。

2 现当代古彩瓷艺术特征及代表人物

现当代古彩瓷从简单的红绿色对比发展到后面的色彩斑斓,其中的过程反映出了审美观念的变化,艺术当随时代的发展。纵观古彩瓷600余年的发展史,笔者认为传统古彩瓷的艺术精髓在于塑造形象的线条,以线造型,是古彩瓷的重要艺术特征,它的线条讲究刚劲有力、黑料浓黑纯粹,较粉彩来说讲线条更粗,且没有深浅变化,线条高度概括物体的形象,如同骨骼般,可以说古彩瓷是一种线条艺术。无论时代怎么发展,古彩瓷以线造型的艺术精髓不会改变,这是一股力量,紧紧地拽着古彩瓷不断前进。

如果说古彩瓷线条是骨骼,那么它的色彩则是血肉,对比强烈的色彩,是一种对民间传统艺术用色习惯的体现和传统文化的延续,红色搭配绿色、黄色搭配紫色、蓝色搭配白色等,这种配色在我国民间艺术中常常看见,对古彩瓷的用色有着深远的影响。传统的古彩瓷的填色一般是平填无渐变色,现当代古彩瓷的填色有了创新,创新之处引进粉彩的打玻白工艺、洗染花头等工艺,有了渐变色阶。

现当代古彩瓷的杰出代表人物有段茂发、施于人、戴荣华、方复、兰国华、冯美庭、占昌赣、朱乐耕、刘乐君、刘芳、朱辉球、李磊颖、窦衍英等人。施与人的古彩作品是以青花和古彩相结合的形式,打破传统模式,融入民间版画、剪纸等艺术,新的构图形式和新的艺术语言使得古彩瓷焕然一新,让我们看到了顺应时代发展变化的古彩瓷艺术,启示了当代陶瓷艺术家要勇于探索新思路、新的创作理念。戴荣华的古彩瓷以人物为代表,仕女图居多,从他的作品中可以看到他把自己的艺术修养很好地融入到自己的古彩瓷作品中,内容和题材虽然是传统的文化形象,但在表现形式上展现了属于他的时代特征,他把古拙而纯朴的民间文化演绎如同文人般的优雅。方复的古彩作品给人感觉是古韵新姿,他努力尝试走出传统古彩的束缚,把画面中的传统人物亭台楼阁去掉,走出了亭台楼阁,却亲近了大自然,人物形象瞬间饱满生动,主题鲜明,是一种个性的展现,他的古彩作品结合了国画工笔重彩,发明了古重彩,并在2013年申请了国家发明专利。他的古彩作品中有福禄寿喜的吉祥图样,也有歌颂先贤、传正气的历史典故。他将中国的传统文化精髓运用到了古彩作品中,画面形象生动让人深思,给古彩作品赋予了文化的厚重感,陶瓷艺术和国学思想相融。朱乐耕的古彩作品以马为主题,色彩保留古彩强烈对比红绿色,加入现代马的雕塑造型,图案与造型同为马,使得作品更为和谐统一,看似是对传统题材的延续,实则是一种新的探索与研究,打破古彩瓷的传统造型规律,加入的现代陶艺造型给古彩作品带来了新的生机。

图3 《康熙古彩连生贵子》 作者:王仁慧

图4 《百鹿尊》 作者 :王仁慧

在年轻的一些陶瓷艺术家从事古彩艺术创作不多,而有代表性更少,这里谈谈学院派的刘乐君,她的古彩多以花鸟表现,画面生机盎然,章法简约、组构飘逸,常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从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出她极高的悟性和一位女性学院派教授特有的素养。还有一位也是年轻的女性专攻古彩的陶瓷艺术家窦衍英,她的古彩作品为黑地古彩,采用黑色为底色,黑色给人感觉庄重沉稳,她的古彩作品大红大绿不再是作品的主色调,淡化红绿色,丰富古彩作品颜色,器身大面积留白,给人感觉清新雅致,打破古彩的传统用色,把粉彩和新彩颜色加入到作品中,色调柔美不少,形成了粉古彩系列,还有的作品把颜色釉加入到背景色,高温颜色釉的色彩强度高,使得古彩作品被热烈的色彩氛围包围,这些创新手法为古彩作品增色不少。

现代审美追求多样性、创新性,传统古彩瓷无法满足当代人的审美需求,于是新古彩出现了,新古彩的出现在继承了传统古彩的基础上给古彩注入了新的血液和活力,它将西方审美艺术和我国的民间传统艺术相融,突破束缚,丰富了古彩的表现形式和语言,新古彩还在发展的初阶段,我们陶瓷人要以包容和开放的态度对待,创新出符合时代审美需求的当代古彩瓷作品。

3 结语

如今,东西方艺术发生激烈碰撞,陶瓷艺术的发展也成多元化局面,随着西方美学体系的渗透,我们在陶瓷艺术创作中会不自觉的淡漠了我国的传统艺术和名族文化,许多传统陶瓷技艺失传,令人惋惜,保护名族的传统的非文化物质遗产迫在眉睫,是我们当代人应尽的社会责任,让我们以崭新的视角和态度来研究古彩瓷,摄取东方文化精髓,大胆尝试创新出东西合璧、古今融汇的新古彩优秀作品。

猜你喜欢

彩瓷陶瓷装饰
孙建成醴陵釉下五彩瓷山水画作品探析
邹幸 陶瓷艺术
鲤鱼旗装饰坠
“贵州木纹石”装饰之美——以几座建筑装饰为例
与古代艺术大师画粉彩瓷
装饰或空间/堆砌或创造
载歌载舞话陶瓷——瓷之舞
陶瓷艺术作品
浅绛彩瓷欣赏之一
DIY节日装饰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