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核心是数据中台
2021-10-04张奥平
张奥平
无论是传统的大中型企业,还是小微企业、初创企业,都在重构企业自身的业务场景和商业模式,以期降本增效、增强抗风险能力。
近几年,国家政策在不断地推进企业的数字化转型。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加快数字化发展,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协同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转型。今年2月,国务院国资委还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要加强对标,着力夯实数字化转型基础;为业务数字化创新提供高效数据及一体化服务支撑。在市场环境和国家政策的双重推动下,企业数字化转型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数字化,并非简单的信息化。过去传统的信息化主要是依靠POS系统、ERP系统等,来收集结果数据,以服装业为例,哪些产品总共销售了多少件?单价多少?剩余多少库存?分析这些结果数据,更多的是反映历史情况,方便企业后续管理。而数字化最有价值的地方是赋能,除了结果数据,它更是通过各种智能IOT,也就是物联网设备,如智能摄像头、货架热点监测系统,获取过程数据,像消费者的到店记录、在哪些商品前有驻足停留、观察触摸,以及消费者的试穿记录、风格偏好等,从而对消费者进行用户画像分析,清楚掌握市场需求的动态变化。再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等,建立数据仓,进行智能分析,形成智能决策赋能各个业务端。
转型成功与否的关键是“数据中台”。大部分企业不具备数字化的基因与能力的,因此靠自建是不行的,需要与专业的数字化解决方案提供商合作,帮助自己实现数字化转型。当然企业也需要培养自己内部的相关技术人才,一方面企业内部人士更懂企业自身的运营逻辑,这样能更好与数字化服务商搭配,更全面的将企业的各个环节进行数字化升级。另一方面是,数字化体系搭建好后,也需要企业的技术人才持续跟踪维护。
市场上面向消费零售行业的数字化服务商也有很多,有互联网巨头孵化出的数字化服务平台,如阿里云,也有很多头部的创业公司。最终选择哪个服务商,这些服务商搭建的数字化体系是否能有效,要看他们能否搭建有效的数据中台。很多企业,在以往的信息化或者数字化的过程中,主要是根据各个环节的需要分别建立一套系统,比如订单管理需要一套系统,就建立一个OMS;仓库管理需要一套系统,就建立一个WMS等等。系统跟系统之间并没有打通,形成一个个数据孤岛,无法统筹各部门、各层级的数据,进行智能分析和决策。所以,以往很多企业在做完信息化、数字化后,虽然感觉到方便各业务端的管理了,但是没有感觉到产生质的飞跃。
数据中台,不是一套软件系统,不像ERP等业务系统,只针对某部分环节收集数据、独立存储、计算分析,而是将企业的设计、生产、仓储、供应链、线上商城、会员体系、線下渠道销售等等,所有环节全部打通,将全部环节产生的数据汇总到一起,形成标准数据,建立中央数据仓,然后根据各个环节的业务需要,支持各业务端形成智能分析、智能决策,最终赋能各业务端。
每个行业都有自己的特色,其数字化转型思路也不同,但本质都是要搭建有效的数据中台,赋能各业务端。未来是数字化的时代,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势在必行,率先找到适合自身的数字化转型之路,将会为企业赢得更大的增量机遇。(摘编自新浪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