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字政务赋能治理

2021-10-04林絮

产城 2021年5期
关键词:电子政务政务民众

林絮

数字政府建设是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是“十四五”期间数字化转型的重要任务,打造数字政府全治理链与数字经济全产业链并行。《2020联合国电子政务调查报告》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电子政务发展指数为0.7948,排名全球第45位,取得历史新高,其中在线服务指数排名为全球第9位。随着政策推动、基础建设、服务保障、平台支撑、创新成果等方面不断拓进,新興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在政务领域快速延伸,我国政府数字化转型全面加速。

从建到用发挥高效能

政务服务数字化是当前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中动力强劲、需求迫切的领域,政务领域是数字新基建的重要应用场景,建设完备的网络基础设施为加快数字政务发展提供了必要支撑,“一网通办”、“一网通管”、“一屏通览”等成为数字政务的显著特征,从而实现提高办公效率、简化办事流程、优化政务服务。国家行政学院电子政务专家委员会网信部主任、国务院办公厅电子政务办公室特聘专家肖稳田指出,“实现电子政务向数字化转型,是信息技术引发的系统性变革,根本任务是价值体系优化、创新和重构,核心路径是新型能力建设,关键驱动要素是数据。”即进一步释放数据的价值,推进政府数据跨层级、跨系统、跨业务互联互通,充分运用数据实现政府治理现代化,助力政府施策精准化、智能化,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政务环境,实现如国家信息中心副主任周民所指出的“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数据为核心、以统筹为路径、以技术为驱动、以机制为保障,力争新突破,着力提升数字政府创新水平。”

数字政务建设的目标是让改革成果惠及全体民众,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过程中,数字政务发挥了显著作用,给未来数字政府的建设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治理思路。业界将数字政务建设视为一次涉及诸多场景的技术革命,核心是“信息化驱动现代化”,尽力实现创新政务服务方式、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提升区域治理效能。其发展伴随着诸多挑战,需要明确转型的愿景和蓝图,并进行流程的重构和规划,“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将数字技术广泛应用于政府管理服务,推动政府治理流程再造和模式优化,不断提高决策科学性和服务效率”。

这期间同样面临安全风险,逐步发展起来的国产信息技术力量起到了重要作用,得以为数字政府建设提供安全可靠的“中国方案”,比如国产数据库已广泛应用于部委、各省、市、局单位各个业务系统之中,保障数字政务的高效与安全,也进一步消弭“不愿共享、不敢共享、不会共享”“不好用、不会用、不落地”的行业痛点。

让惠民服务触手可及

数字科技与政府治理相结合,可促进城市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的创新与现代化,提升智慧城市能级,让政务服务在人们的身边、指尖、云端均成为可能,带来全新的生活方式与业态嬗变。在浙江大学社会治理研究院院长郁建兴看来,“随着数字化改革的持续深化,政府需要更加重视从‘建设到‘运营的发展阶段转变,形成更加富有品质的数字化项目,让民众在数字化改革中更有幸福感。”

数字政务是提升民众“数字获得感”的主战场,寻找较为精准并有代表性的流量入口,可有效助力各级政府政务服务的数字化建设。当数字政务建设有成,海量数据得以融入民生、服务民生,通过对民生相关数据的统计、分析、运用,实现社会治理的管理扁平化、工作服务化、网格具体化、业务综合化,为社会治理注入新动力。

有专家指出,实现基于政府职能转变的数字化转型,“以经济运行数字化推进经济治理现代化、以监管方式数字化推进市场治理现代化、以基层治理数字化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以环境保护数字化推进生态治理现代化、以平台数字化推进公共服务现代化”等是打造“泛在普惠”的数字政务服务体系的重要内容,以往民众“进多门、跑多网、耗时长”的办事经历逐渐减少直至消失。更为重要的是,数字政务应用可对社会进行“技术赋权”,促进民众的参与积极性,有利于构建民众和政府协同共治的社会治理格局。

政务服务体系日常业务量巨大且关系民生,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寻找到政务领域“数字升级”的最优解是当前重点。向来在数字政务领域走在探索前列,亮点颇多的浙江以“数字政务中台”打通信息孤岛,实现政府跨地域、跨层级的协同和一体化管理,再造政务服务的业务流程,通过数字化转型持续提升政务服务的效率、效果和民众满意度。

以数字政务为支点发力“数字中国”建设将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处于行业风口,推动数字政务的有序发展需选择路径并找准切入点。尽管数字政务建设发展迅疾是事实,但因区域发展程度的不同,在部分区域需要考虑相应的部署推进周期,且不可选择性使用数字技术,不在全领域、全过程中使用数字技术,以免导致治理效能的损耗,产生“指尖上的形式主义”,失去治理的温度和柔性。最为关键的是,还需重视理念的更新与推行,相关工作人员与民众的思维方式都应跟得上数字化潮流,而非被动式、抱怨式接受。

猜你喜欢

电子政务政务民众
兑现“将青瓦台还给民众”的承诺
乌克兰当地民众撤离
论基于云的电子政务服务平台构建
政务
政务
政务
政务
电子政务工程项目绩效评价研究
中国电子政务的“短板”
十八届三中全会民众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