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园区怎么建?成都发布建设导则,将重点突出这五方面
2021-10-04
日前,成都发布《成都市智慧园区(工业和信息化类)建设导则(试行)》(以下简称《导则》),旨在提升成都市产业园区的管理服务水平和品牌影响力,以及园区企业数字化水平。
据了解,成都智慧园区建设原则是“政府引导、园区主体”“总体规划、分步实施”“聚焦重点、整体推进”。其中特别强调,突出政府对智慧园区建设的引导作用,强化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和园区的主体地位,调动社会各方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鼓励企业等多方力量参与智慧园区建设、运营和管理。
根据《导则》,成都的智慧园区将重点突出基础设施信息化、运营管理精细化、功能服务便利化、组织保障规范化和产业发展数字化五个方面。据悉,成都将重点聚焦服务产业、园区企业和企业数字化转型,选取有条件的领域由点及面,以需求强烈的智慧应用场景为突破,整体推动智慧园区建设。
关键词:基础设施信息化
基础设施信息化是智慧园区建设的关键。针对有线网络服务,《导则》要求园区各建筑物应采用全光网络接入,保证光纤到楼层,鼓励光纤到桌面。园区公共区域和企业办公场所、厂房等区域,应实现公众移动通信信号全覆盖,并鼓励园区逐步实现5G信号全覆盖。《导则》要求,园区应设置独立的物理区域作为监控中心,监控中心应实现园区各视频设备、音频设备、环境灯光等控制设备的集中管控。
关键词:运营管理精细化
《导则》提出,园区应在出入口、园区边界等区域安装报警装置,对园区内贵重资产、越界区域进行24小时主动监控。鼓励园区利用实体卡、虚拟卡、人脸识别等方式建设集人员出入、车辆出入、电梯使用、生活消费等功能于一体的智能管理系统,实现一卡通、一账通。
关键词:功能服务便利化
《导则》关注人的需求,其中提到智慧园区的智慧食堂——园区食堂可提供线上预约点餐、线下自助取餐、自动结算、自助充值等服务;建设食品安全视频监控设备,实时监测食品安全并公示,实现食品监管的全程追溯。《导则》支持创新创业载体在园区布局,重点布局建设创业苗圃、科技企业孵化器、硬核科技“二次开发”实验室、中试共享生产线以及重点产业垂直孵化器等载体。
关键词:组织保障规范化
《导则》明确,园区应设立与智慧园区建设内容匹配的各项管理制度,明确业务流程。园区应健全相应的智慧园区管理机构,确保智慧园区的规划、建设、运维等工作的落实,并对园区各部门的管理制度遵循情况进行检查。园区应建立完善的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建立健全信息安全管理制度,统筹管理信息安全相关的管理制度、管理机构、人员管理、系统建设管理、系统运维管理等多方面工作。
关键词:产业发展数字化
《導则》强调“智慧园区”的“智慧化”,提出要产业发展数字化。其中提到“企业上云”,明确将鼓励园区企业将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运营管理等核心业务向云平台迁移,实现业务流、人才流、资金流等的在线化、网络化、智能化。“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概念被提及,明确鼓励企业在产品研发、生产控制、经营管理、物流营销等各环节加大新技术、新装备应用,加快两化深度融合,建设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导则》鼓励园区建设产业数字化分析平台,实现园区企业信息、产业规模、产业结构、园区税收、园区产值等信息的可视化分析展示,对园区智能化招商引资和产业布局提供指导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