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修咖啡馆,让旧物复活
2021-10-04豌豆
豌豆
咖啡馆里,一张长条桌上摆着螺丝刀、钳子和胶布,旁边是煮好的咖啡和甜点。德国人克莱沃正忙着修理一台老式收音机。平时,这是一家再普通不过的咖啡馆,但每到周末或节假日,咖啡馆都会邀请修理师来“坐镇”,还会有很多身怀绝技的志愿者自动前来,为社区居民提供免费维修服务。这就是开遍欧洲的“维修咖啡馆”。在维修咖啡馆,许多废旧物品得以重获新生,人们也在修理过程中交到了朋友。
维修咖啡馆的理念起源于荷兰,创始人是荷兰记者普斯特玛。在参观了一场循环利用物品展之后,关注环保及可持续发展的普斯特玛深受启发。她觉得环保不能光靠文字宣傳,得做一些实事,比如举办公益性的修理活动,让有旧物需要维修的人与有技术、有经验的人搭上线。
虽然叫“维修咖啡馆”,但实际上场地不一定都在咖啡馆,也可以是工作室、社区活动中心或展会上某个闲置的摊位。这种活动采取每周或每月一次的方式,由“修理达人”提前在网上发布预告,方便人们有针对性地携带旧物去维修。
让普斯特玛没想到的是,2009年活动在阿姆斯特丹的一家咖啡馆起步后,没花一分钱打广告,就有源源不断的人从四面八方拥来打听消息。于是,普斯特玛成立了“国际维修咖啡馆基金会”,并编写了一本关于如何组织维修咖啡馆的指南,提供资讯和协助。随后,这个概念迅速扩展到全球。如今,在35个国家已有近1700家维修咖啡馆,其中包括荷兰的450家。
维修咖啡馆目前几乎都分布在西欧和北美。这是因为在发展中国家,维修店依然普遍存在。但在发达国家,人工成本高昂,有时候买新产品甚至比找人维修更便宜。虽然很多人对包括电子垃圾在内的各种污染忧心忡忡,也早就意识到了维修的必要性,可在社区里往往找不到合适的人修理,而维修咖啡馆解决了这个问题。
维修咖啡馆既好玩,又有创造力。对志愿修理师而言,修理是他们深入了解一件东西后习得的技能,带给他们极大的满足感,很多到咖啡馆修东西的客人,后来自己也变成了修理师。
与老一辈相比,现代人对物质的观念有了极大的转变。简单的修理,像是修补鞋子、缝补衣服上的破洞等,在现代生活中越来越少见。成本低廉的大量生产不断强化人们“坏了就扔”的观念,修理被认为是一件过时又没有必要的事情。但在阿姆斯特丹大学教授邓肯看来,维修咖啡馆的风行是社会进步的标志。实质上,它是在对抗“坏了就扔”的消费陋习,鼓励人们自己动手践行节俭和环保,让资源得到循环使用。
在热爱这一活动的人们眼中,在维修咖啡馆不仅能修复旧物,倡导环保,还能修复人心。在世界各地的维修咖啡馆,常常能看到这样的情景:年轻女子拿着破了洞的包包,请妈妈辈的志愿者帮忙缝补;小朋友带来坏掉的电动玩具,玩具在退休的专业人士帮助下重新动了起来;白发苍苍的老人捧着几十年前的旧时钟,请手艺精湛的中年大叔拾掇……
修补旧物,能让几代人聚精会神于同一件事。在志愿者修理时,客人们往往就坐在他们身旁,一边聚精会神地看着,一边和对方聊天,学学维修技巧或是唠唠家常。由于修理全部是免费的,很多客人会请修理师喝杯咖啡作为感谢。维修咖啡馆为人们创造了交流的机会,让人们打破隔阂、彼此熟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