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冬油菜新品种(系)比较试验

2021-10-03朱强国

安徽农学通报 2021年18期
关键词:品种比较冬油菜

朱强国

摘 要:为筛选出适合在庐江县泥河镇及同一生态区域大面积推广种植的油菜新品种,于2019—2020年开展了冬油菜新品种(系)比较试验,调查生育进程、植株生长情况及抗性能力、产量等指标,结果表明:沣油837、德胜油6号和德核杂油8号综合表现突出,可在当地大面积推广种植。其中德胜油6号易感菌核病,生产中要注意加强防治。

关键词:冬油菜;品种比较;泥河镇

中图分类号 S565.4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7731(2021)18-0088-02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以及交通条件的便捷,广大农村地区很多劳动力外出务工,农业生产中劳动力普遍缺乏,导致油菜等农作物的种植面积有所降低,因此亟需结合当前各地实际探索适合大面积推广的高产高效的油菜新品种[1]。泥河镇地处安徽省庐江县南部,全镇面积18350hm2,其中耕地面积5871hm2,气候条件非常适合各类农作物的种植,目前种植的农作物类型以水稻、小麦、油菜等为主。为筛选适合当地种植的油菜新品种,庐江县泥河镇结合生产实际,于2019—2020年选择了11个油菜品种开展了冬油菜新品种的比较试验。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安排在泥河镇中沙溪社区大文家庭农场。试验地前茬作物为一季中稻。土壤为沙泥土,耕层土壤为壤黏土,中等肥力。土壤养分含量:有机质2.58g/kg,碱解氮109.23mg/kg、速效磷17.79mg/kg、速效钾107.92mg/kg、硫元素74.81mg/kg、硼元素0.29mg/kg。

1.2 参试品种 参试的油菜新品种有10个,分别为新一、新二、禾佳油5号、禾佳油6号、生命力油5号、德核杂油8号、盐油629、德胜油6号、乐油8号、沣油837,另选择秦油10号作为对照品种。

1.3 试验设计 试验共设11个处理,每个油菜品种作为1个处理,3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小区面积30m2(15m×2m),每个小区内种植油菜5行,株行距40cm×30cm,控制田间油菜植株密度均为4.95万株/hm2左右[2-3]。

1.4 试验方法 各处理除品种不同,其余管理均保持一致[4]。2019年9月17日用大型旋耕机对田间进行翻犁,小机开沟,深施48%复合肥300kg/hm2左右。9月19日按照22.5kg/hm2左右的播种量进行播种。移栽时间均统一在10月26日,间苗、定苗时间分别在10月2日和13日,10月27日统一进行沟灌1次。2020年2月22日将薹肥作为追肥施入。适时中耕除草,3月13日统一进行1次油菜菌核病的防治。统一在5月19日进行收获[5]。

1.5 调查内容及方法 试验期间对各油菜处理的生育进程进行统计,计算相应的全生育期;调查分析各油菜处理植株的生长情况及菌核病抗病能力,成熟后各品种分开测产比较,各处理3次重复取平均值进行分析比较[6]。

1.6 天气条件 2019年庐江县泥河镇遇到相当严重的秋旱,由于沟灌及时,自油菜播种后到3叶期均未明显受到干旱条件的影响,各处理秧苗均长势较好。移栽后灌溉及时,油菜植株成活率100%。油菜现蕾期到抽薹期天气正常,未出现极端气候,未对油菜生长造成不利影响。试验期间油菜开花阶段气候适宜,利于油菜生长。整个试验期间气候条件相对较为有利,未出现明显影响试验结果的异常气候。

2 结果与分析

2.1 生育期 由表1可知,不同的油菜品种在庐江县泥河镇种植生育进程表现有所不同。其中,禾佳油5号、禾佳油6号、生命力油5号、乐油8号、沣油837在当地的全生育期在233d左右,短于对照处理(236d),属于早熟品种;德核杂油8号、德胜油6号的全生育期达243d,属于迟熟品种;其他品种介于两者之间,属中熟油菜品种。

2.2 长势及抗性 由表2可知,不同的油菜品种在当地种植表现出的生长趋势及抗性能力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苗期长势除禾佳油5号、盐油629表现为较强外,其余油菜品种均表现为强,一致性均为好;薹期除禾佳油5号、禾佳油6号、盐油629、沣油837生长势表现为较强外,其余品种均表现为强,一致性均为好;所有油菜品种成熟一致性均表现为好;不育株率除德胜油6号(1.5%)以外,其余品种均低于对照品种(1.1%);抗倒性除盐油629表现为斜、有少量倒伏以外,其余品种均表现为直、试验期间未发生植株倒伏现象。当地油菜生产中威胁最大的病害为菌核病,本研究以菌核病开展抗性能力研究,结果表明:禾佳油5号、禾佳油6号、乐油8号、新一、生命力油5号、德胜油6号的菌核病发病率高于对照品种,属于菌核病易感品种(表2)。

2.3 经济性状及产量 由表3可知,各参试油菜品种在庐江县泥河镇种植的产量水平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差异。各油菜品种的产量均超过了对照品种,增幅在2.58%~23.95%;其中产量排在前5位的油菜品种分别为德胜油6号(3172.67kg/hm2)>沣油837(3029.00kg/hm2)>盐油629(2989.67kg/hm2)>德核杂油8号(2833.33kg/hm2)>乐油8号(2793.33kg/hm2)。

3 结论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各油菜品种在当地的全生育期在232~243d;抗性及生长势均表现较好,产量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差异;所有油菜品种成熟一致性均表现为好;不育株率除德胜油6号以外,其余品种均低于对照品种;抗倒性除盐油629稍差外,其余品种试验期间未发生植株倒伏现象;禾佳油5号、禾佳油6号、乐油8号、新一、生命力油5号、德胜油6号为菌核病易感品种。综合多种指标分析,在当地种植表现优异的油菜高产新品种有沣油837、德胜油6号和德核杂油8号,这3个品种推广价值较高,可在当地及同一生态区域大面积推广种植,其中德胜油6号易发生菌核病,试验中要及时做好防控。其他品种有待继续进行展示试验。随着农业机械化快速发展,适宜推广种植的沣油837、德胜油6号和德核杂油8号这3个冬油菜品种在机播中的适宜播期、密度和间距等还有待继续开展试验进行探讨和研究。

参考文献

[1]蒋欣,高士风.2016—2017年庐江县油菜品种比较试验[J].安徽农学通报,2018,24(12):40,66.

[2]周海幸,管怀锦,吴海鹏.2019—2020年度海安市油菜品种比较试验简报[J].上海农业科技,2021(1):51-52,87.

[3]张凤荷.会宁县12个冬油菜品种引进筛选试验[J].现代农业科技,2021(3):54-55,60.

[4]林宝刚,赵坚义,李育,等.浙江省油菜联品试验品种的稳定性分析[J].浙江农业科学,2021,62(2):258-260,262.

[5]苘娜娜,蒋宁飞,黄惠芳,等.不同油菜品種的比较试验分析[J].农业与技术,2020,40(21):42-44.

[6]陈军,王文君,刘道敏.六安市油菜新品种试验研究[J].农业科技通讯,2020(4):81-85.

(责编:徐世红)

猜你喜欢

品种比较冬油菜
我国冬油菜北移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冬油菜返青后这样管
重庆拟增种冬油菜40万亩
白菜型冬油菜陇油6号在河西走廊的播期试验*
西藏白菜型冬油菜科学施肥技术研究
冬油菜叶片的物质及养分积累与转移特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