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提升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2021-10-02蒋四凤

高考·上 2021年8期
关键词:有效性策略课堂教学

蒋四凤

摘 要: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和新课程理念的广泛渗透,如何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每一位教师所要探索和实践的课题。那么在日常教学中如何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从提升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意义和策略等方面谈谈自己的点滴看法。

关键词: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

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在数学知识和技能上有所进步,方法上有所改善,体验积极向上的情感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从而达到预期目标。数学课堂教学既要关注学生当前发展,也要关注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因此,学生是否有进步或发展是衡量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主要标准。内容主要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和谐统一发展,其核心是看是否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及是否培养了学生学习方法的有效性和科学性。

一、提升中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意义

长期以来,中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着以教师为主体、学生被动接受的局面,教师是课堂的控制者,掌握着课堂的主动权,而学生只是简单模仿、机械记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被忽视。更有甚者,完全不顾学生能否理解和接受而一味地进行“满堂灌”,搞题海战术,把学生培养成为做题的机器,甚至影响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中学数学教学改革要求更加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更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和学科素养。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要积极转变自身的教育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法,提升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促使学生由“要我学”变成“我要学”,从真正意义上落实数学教学中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二、提升中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一)积极转变教育教学理念

“思路决定出路,观念决定行动”,要从根本上提升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首先要积极转变教育教学理念。

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1],因而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引导作用。学生的学习活动是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主动建构的过程,教师的角色要由以往单一的讲授者转变为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要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应该积极转变角色——由课堂的主宰者转变为课堂的参与者。

(二)充分的课前准备和积极的教学态度

为了提升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教师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认真做好课前准备

备课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前奏,教师备课的内容,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学生学什么,怎么学,甚至决定了教学的成败,所以,教师应高度重视备课,根据学生情况、教材内容和自身的教育教学理念,科学和准确地设计教学内容,可以从教材、教法、学法等方面进行规划和预设。如果课前准备充分,教师就能底气十足地走进课堂,虽然课堂上不会完全按备课时的预设进行,但方向不会有太大偏差,当出现不一致时,相信教师能机智地处理好。但是,如果课前准备不充分,教师对教学内容心中无底,课堂上想到哪讲到哪,这样的课堂效果可想而知。所以要想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积极、充分的课前准备必不可少。教师应认真钻研教材,仔细琢磨每一个章节教材编写的意图,想要学生从中获取怎样的知识和方法,培养学生哪方面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都值得教师用心体会、准确把握。进而教师还要思考通过哪种方式实现这些目标,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对象、不同的教学时间就会有不同的教学方法。无论教材、教法还是学法,都值得教师仔细推敲和打磨。

2.重视课堂情景教学,善于抓住学生的闪光点,顺势而为

课堂情境的创设应结合数学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同时应该贴近学生已有的经验和生活实际,这样才能引起学生心灵的共鸣,积极获取新知。

笔者在进行课堂教学调研时,曾碰到如下情形:

在有理数乘法法则的课堂上,老师给出题目:计算,学生的板演为接下来,老师点评学生的解法时,颇有贬义,并把它改为,该老师给出的理由是:应该按前面学习的有理数乘法法则:先定号,再定绝对值写步骤和求值。与互为倒数关系,其乘积等于1,学生的算法挺好的,却没有得到老师的认可。其实老师应该抓住时机肯定学生的做法,表扬学生竟然发现了与互为倒数关系,直接用倒数的定义计算出结果。然后老师再展示其他的解法也可以。老师的这种做法显得太过生硬。

又如:在导出有理数乘法法则时,老师用军训中队形向东、向西运动(规定向东为正)进行情景导入,列出了两个有理数相乘的所有情况,学生也差不多能得出有理数的乘法法则了,只差语言的精炼和准确,只要老师完善即可。但该老师却又在讲台上,演示向东、向西等运动再一次重呈情境,继续引导学生的法则。这样耽误了不少时间,结果当堂课的教学任务没有完成。

所以,课堂教学需要教育机制,善于抓住学生迸发出来的思想火花,顺势而为,使课堂自然生成,而不是生拉硬拽。

3.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

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以及在不同时期,教师要有与实际情况相匹配的教学方法,做到与时俱进,不能以不变应万变。即使在同一时期,不同的班级会有不同的学情,学生在知识储备、智力水平、学习习惯等方面也是有差距的,这就要求教师要有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准确把握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动态变化进行因材施教,從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科学设计教学内容的广度、深度和难度,适当改变知识的呈现方式,如借助动画、实物、几何模型等给学生直观、形象的刺激,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协助学生实现从感性到理性的转变。

例如:基于学生的认知特点,教师经常用从特殊到一般或类比的方法得出一般性结论,虽然不严谨,但它却很容易被学生理解和吸收。教材在处理有关有理数加法法则、乘法法则、加法运算律、乘法运算律等等都采用从特殊到一般的方法导出。教师进行这些内容的教学时,可以选取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问题,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得出一些算式,然后学生自己再举一些类似实际例子得出算式,最后学生通过观察大量的算式,从中发现规律性知识,并用文字语言或符号语言表达出来,老师补充、完善即可。

如果考虑到学生的实际差异和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等情况也可以用分层教学法。分层教学法要求老师对学生的知识储备、智力水平等有深入的了解,才能对学生进行准确定位和分层,在设计问题时,要考虑到各层的情况,并设计与其能力相匹配的问题。

还可以用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方法。小组合作学习法,也要求老师对学生的知识储备、智力水平等有深入的了解,才能对学生进行准确定位和分组,均衡资源,每个小组要有能带头、积极性高的学生引领组内成员积极讨论、主动探究,从而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中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普遍不强,需要大力培养,所以老师可以有意识地选取一些阅读量较大的问题来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在用阅读自学法时,老师可以事先设计一些有针对性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效果会更好。通过阅读自学法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也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心境,对那些浮躁、缺乏耐心的学生也是一种磨炼。

4.巧妙提问,科学设置习题

数学课堂教学以问题为主导,以练习为主线。提问的方式很重要,诸如“是不是”、“对不对”、“好不好”等类似问题对学生思维达不到任何训练的目的,学生完全不用动脑筋就可以作出选择,尤其是观察力强、悟性高的同学只需要观察老师的表情或肢体语言就能次次作出正确的选择。课堂上用这种方法提问的老师往往是包办现象很严重的老师,有些知识完全可以由学生表达,但老师却剥夺了学生自由表达的权利,只给学生简单判断的权利。

例如:在提问算式的计算依据时,有的老师会先把依据陈述出来,再来问学生“对不对?”为什么就不能让学生独自思考后再回答依据呢?是怕学生回答得不够准确吗?如果学生确实回答得不够准确,再由其他学生或老师补充、完善即可。所以课堂提问的方式很重要,问题不在多,而在于精。

数学课堂上,科学设置习题能大大提高教学效果,巩固所学知识。在设计习题时,要注意应用低起点、小步子、多轮次的方法。这样设计的习题,不仅让学生很容易入手,人人有事做,更能借着老师搭建的知识梯子一步一步通向知识的顶峰。如果步子太大,从易到高难度没有过渡,很多基础不扎实,灵活度不够,意志力不坚定的同学会很难逾越这个坎,从而出现知难而退的局面。习题也是检验课堂教学效果的载体,老师应根据课堂教学的内容,设计覆盖面较广,难易适中的习题进行检测。

例如:在检测多个有理数相乘的法则的学习效果时,老师设计的习题是:计算:(1);

(2);

(3).

以上三个习题不都是同种类型吗?即几个不为0的有理数相乘时,负因数的个数是偶数的情况。而几个有理数相乘分为:(1)几个不为0的有理数相乘,负因数的个数是奇数或偶数的情况;(2)几个数相乘,其中有因数0,则积为0。应该分三种情况选题来进行巩固。只要把上面三个习题稍微改动一下,便成了三种不同类型,不妨举例如下:

计算:(1);

(2);

(3).

这样三个计算题代表三种不同的类型,对应多个有理数相乘的法则的三种情况,题量不大,但覆盖面却广。随后再设计适量的列式计算或实际应用题,便能达到巩固新知的良好效果。

所以,在设计课堂练习时,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设计习题,应力求辐射到当堂课的主要知识点,同时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有助于学生解除疑惑,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五、精选课后练习,及时反馈学习效果

为了进一步巩固课堂教学的效果,老师需要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因此,老師需要精选一些有针对性的习题,它不仅要体现当堂课的重点、难点、疑点,也要反映课堂学习的状况,在课堂上已经掌握得较好的知识点可以适当减少对应的习题,在课堂上没有很好掌握但又必须掌握的知识点则适当增加对应的习题,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要有侧重和针对性,而且习题要分层,分为基础题和拔高题,便于适应学生的个性发展,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学生学习的情况要及时反馈,作业中的典型错误也要及时在课堂上讲评,并要求学生更正。

六、积极进行课后反思,及时总结课堂教学的经验和教训。

课堂教学虽有一定的确定性,但也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因为我们面对的是一个鲜活有个性、有思想的个体。老师们经常发现:备课时预设的情景经常被打破,随着师生的交流互动,甚至会稍微偏离方向,有时候完不成预设的教学任务等情况,所以老师需要课后反思,反思自己课堂上成功之处和不足之处,形成经验和教训,扬长避短,促进教师以后的教学。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在反思中不断提高,专业素养不断提升。

课堂教学不是一个孤立的环节,它和课前准备、课后巩固与反思等等是环环相扣,相辅相成的。所以要提升中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必须要有充分的课前准备、积极有效的课堂交流互动、并精选习题加以巩固才能保证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和高效性。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毛姝霞《浅谈新课程初中数学课堂效果的提高》(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5)

[3]张伍言《浅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策略》

猜你喜欢

有效性策略课堂教学
班级家长会有效性的探究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关于论据的有效性探讨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靠近“最近发展区”,增强教学有效性
Passage Four
跨越式跳高课堂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