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简析微课在数学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2021-10-02罗秀娟

高考·上 2021年8期
关键词:中学数学微课教学策略

罗秀娟

摘 要:数学学习是中学生建立对数学知识认识的关键过程,中学生只有爱上数学学习过程,才能更好地领悟数学知识点的意义。对于中学生来说,学习数学的过程是就是他们认识世界的过程。中学数学教师要想提升中学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就必须运用趣味的教学方法,来吸引中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进而激发中学生的数学学习积极性。微课是一种较为实用的教学工具,它可以吸引中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中学生的数学学习潜能。本文就微课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了初步分析,并提出了几点简要的教学建议。

关键词:微课;中学数学;教学策略

中学数学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掌握数学学习的技巧,运用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方式,进而激发中学生的数学学习潜能。微课是一种应用较为广泛的教学工具,教师可以借助微课来提高中学生的综合认知,进而增加中学生的数学学习收获。同时,教师可以用幽默诙谐的方式将数学问题用视频表示出来,进而加深学生对数学的印象,使中学生爱上数学学习的过程。同时,微课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课下复习、预习的学习环境,中学生可以借助微课来回顾已学数学知识,也可以借助微课来预习新的数学解题技巧。这种教学模式下,中学生可以提高课前预习效率,及时克服学习心理障碍,解决数学学习问题,进而提高自身的数学学习能力。因此,中学数学教师应该积极运用微课教学工具,引导学生认识数学问题、分析数学问题,进而使学生爱上学习数学的过程,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好习惯。

一、微课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情况

微课背景下,中学生不仅要在中学数学课堂中学习新知识,还要将所有中学阶段的数学知识融会贯通,进而提高数学学习的效率。中学教师应该积极分析现有的数学微课教学开展过程中所出现的实际问题,并分析中学生在数学微课教学中的表现情况,从而更好地开展具体教学工作。

(一)中学生的数学学习积极性不高

中学生在学习抽象的数学教学知识时,往往会学习兴趣不高。同时,中学教师在开展数学微课教学工作时,会发现多数教师很少引导中学生从微课等信息教学工具入手引导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更没有引导中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模型和实例。中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教师传授的数学知识,却不能主动的思考具体问题。其次,教师所开展的微课教学活动内容不具有趣味性,中学生很难快速集中注意力,跟随教师的活动学习节奏分析数学问题。另外,教师所传授的微课数学教学内容多是取之于课本,没有创新性。中学生在跟随教师学习部分抽象的数学知识点时,不能迅速理解该知识点的本质,进而失去了提高综合能力的关键机会。

(二)微课教学方式有待创新

微课模式下,中学数学教师引导学生归纳了数学学习方法,开阔了学生的数学学习视野。但是在实际的中学数学微课教学过程中,中学数学教师也发现了许多实际问题。首先,部分数学教师没有充分考虑中学生的实际情况,导致数学微课教学策略实施效果不佳。教师在实际的微课数学教学过程中会发现多数学生的数学学习态度不佳,不重视微课学习过程,甚至部分学生没有把学习注意力放在数学知识探究上,而是把学习精力放在了数学学习活动上。学生普遍以完成数学学习任务为目的,快速做完学习任务,而不是在观察探究微课视频学习内容的过程中发现自己适合的学习策略。其次,学生的微课学习态度不端正,就很难在微课数学课下预习、复习学习活动过程中做好自我管理工作,更难有较多的学习收获。虽然有部分热爱数学学习的学生能够积极完成学习任务,但是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多是处于独立探索的状态,学生之间合作度较小。另外,教师所设计的微课内容较为古板,没有从学生的角度考虑学生的学习需求,进而导致微课设计内容不具有创新性,更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二、微课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中学数学教师应该积极了解微课和中学数学教学融合的理论和实践策略,从而更好地开展数学微课教学活动,培养中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激发中学生的创造力。

(一)合理设计数学微课习题难度

微课背景下,教师只有了解学生数学过程,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克服数学学习问题,找到数学学习的窍门。中学数学教师可以以中学数学微课对应的习题训练为中心,来引导学生巩固已学的数学知识,进而使得学生及时查缺补漏,提升中学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学生在结合所学知识完成数学练习题的过程中,不仅可以将所学的微课知识融会贯通,还可以加深对已学数学知识的印象。因此,教师要仔细分析学生的习题完成情况,并找出学生的学习弱点,帮助学生找到数学问题分析的切入点,进而真正提高中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同时,教师在设计数学习题时,要注意引导中学生选择适合自己难度的题目进行练习,并积极学习微课视频,从而分层次培养中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微课学习参与度。学生的学习基础不同,了解的数学知识深度也不同,教师通过让学生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微课及对应的学习习题,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巩固已学知识,不断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所以,中学数学教师要仔细整合教材内容,挖掘课外微课教学素材,设计趣味化、精简化、综合化的数学习题,启发学生思考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二)开展趣味微课自主探究活动

在中学数学微课活动开展过程中,教师完全可以结合趣味自主探究活动,来提高中学生的数学学习热情。比如在函数问题的微课过程中,教师可以以5分钟自由探索的方式开展趣味自主探究活动,引导中学生思考微课活动中函数问题的常见类型等内容与生活联系的相关内容,鼓励中学生亲自走到微课活动中观察不同函数问题的意义。教师只有设置一定的难度,才能够激起中学生的探究欲望。因此,中学教师可以让中学生尝试分享自身对函数应用问题的认识,鼓励中学生说出他们的日常生活中的数学情境,进而共情学生的数学学习体验。中学生在自主探究学习的过程中不仅掌握了理论知识的實际含义,还在认识生活的过程中提高了观察能力。中学生发现问题的角度不同,所发现的事物也是不同的。最后,教师让中学生分享自己所感同身受的内容,并与其他同学交流自己的看法。中学生在交流学习中,可以逐渐理解微课活动的意义,进而提高自身的独立思考能力。最后,教师可以与中学生一起总结自己的函数数学微课活动心得,分享自己观察事物的方法,激发中学生的学习欲望。

(三)开展分组分层的微课教学活动

中学数学教师要想提高中学生数学教学效率,就必须结合数学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教师完全可以开展分组分层微课教学活动,让学生自由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活动,从而更好地发展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提高中学生的整体综合素质。比如在具体的中学数学教学过程中,中学数学教师可以为学生营造微课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想象与亲身体验过程中掌握数学知识。比如在“角”的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为学生营造微课教学情境,让学生在观看微课中展示的图形过程中认识“角”。“角”在生活中的应用也是较为广泛的,教师完全可以以生活中“角”的现象来引导学生认识“角”的意义。教师可以让学生观察桌腿与地面所形成的“角”来认识“角”与生活的联系。同时,教师也可以让学生观看微课中的物体,并让学生分享自己所看到的“角”。学生在仔细观察的过程中,不仅养成了主动观察的习惯,还会掌握“角”的大小比较方法。随后,教师可以提高学习难度,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参与“角”的游戏,让学生张开双臂,把身体作为“角”的顶点,两个胳膊作为“角”的边,让学生掌握“角”的相关概念,并让学生学会比较“角”的大小。这样一个微课教学情境下,学生不仅认识了“角”,还会用“角”来形容生活中的事物。

(四)创设中学数学体验式微课教学情境

如果教师采用传统抽象的教学方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就会不集中,进而教师丧失了教育中学生的最佳机会。然而,中学数学是中学生认识数学知识的初步阶段,中学数学教师如果能够引导中学生建立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就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习的学习积极性。中学生普遍对抽象的数学知识不感兴趣,更不愿意参与数学学习活动。这就要求中学数学教师创设微课体验式数学教学情境,进而提高中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教师可以以手机扫描二维码的方式让学生体验某一章节的数学知识,进而提高学生对数学微课视频中的数學知识点的认识。学生在这种体验式微课学习模式下,能够加深对数学知识的印象,并建立对数学知识的空间认识。同时,中学生可以通过数学体验式学习活动来认识各种社会问题,进而在社会问题中找出数学模型,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熟悉程度。同时,中学生普遍好动、思维活跃,愿意听教师给他们讲故事。数学教师还可以引入讲故事性的数学体验式教学内容,让学生在虚拟的数学学习情境下感受数学知识的奥妙,使学生爱上数学学习的过程。因此,中学数学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中学数学快乐教学情境,来激发中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教师要注意考核学生的学习情况,对虚拟情境中的数学知识进行提问,检验学生的学习进度,进而及时督促学生在愉悦的学习情境下掌握数学知识。

(五)创设互动型微课教学情境

微课背景下,教师要积极提高学生的动态感知能力,并让学生在主动学习中的过程中投入到重点知识的创造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互动型微课,向学生展示不同数学原理的形成过程,并让学生思考不同问题的解题思路,进而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比如在“解一元一次方程——合并同类项与移项”的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准备有关“一元一次方程”的相关微课内容,让学生结合微课视频来认识数学知识。首先,中学数学教师可以让中学生观看方程中“合并同类项与移项”的形成过程,并让学生学会尝试给出微课中问题的答案,然后继续引导中学生分析该解题过程。学生在分析的过程中逐渐理解同类项的概念,并学会从数学问题情境中提炼数学问题,找出数学学习的窍门。其次,教师可以继续为学生播放有关一元一次方程的数学问题,并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并给出数学答案,进而检验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激发中学生的数学学习潜能。再次,中学数学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一元一次方程的其他解法,并让学生自主归纳总结数学答案。最后,教师可以让学生从自己熟悉的生活出发设计数学问题,并邀请同桌给出数学答案,进而提高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结束语

中学数学教师可以积极引导中学生体验数学探究学习的过程、了解微课视频中的数学知识,进而增强学生对世界的摸索欲望,提高中学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在当前的教育教学背景下,中学数学教师还要积极引导中学生参与数学微课课前预习、复习学习活动,进而提高中学学生的数学学习体验,使得中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问题意识。

参考文献

[1]陈正功.浅析微课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学周刊,2021(06):151-152.

[2]宋立卿.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策略[J].教育艺术,2007(12):26-27.

[3]谌兴华,李红霞.“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实施策略及途径[J].教师,2012(18):38-40.

[4]赵蓉.在中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J].语数外学习(中学版中旬),2014(02):37.

[5]刘婷婷.微课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实施策略[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08):47.

猜你喜欢

中学数学微课教学策略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微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反思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微课在初中英语课后作业中的应用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中学数学竞赛数列求和的探究
中学数学竞赛数列求和的探究
构造法在中学数学中的应用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