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历史史料阅读在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

2021-10-02黄千欢

高考·上 2021年8期

黄千欢

摘 要:《新修订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明确培养“史料实证”核心素养作为历史课程目标的重要内容,同时也精心设计了“史料研读”的选修课程内容,并且强调指出开展“基于史料研习的教学活动”,来促進教师教学方式转变,据此,以史料教学的理念作为指导来积极推动历史教学改革,高质量地实施史料阅读教学,让史料阅读教学来充分帮助学生探寻历史之路、明晰历史事件之意、洞悉历史人物之真、把控历史思维之实,培养学生历史的核心素养,让史料阅读教学成为中学历史教学的常态,使史料教学进入一个新境界,呈现一道历史教学的新风景。

关键词:史料阅读教学;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

《新修订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简称“课标”)的颁布,已经明确把培养“史料实证”核心素养作为历史课程目标的重要内容,同时也精心设计了“史料研读”的选修课程内容,并且强调指出开展“基于史料研习的教学活动”,来促进教学方式转变。因此,基于在教学实践层面上,应以史料教学的理念作为指导来积极推动教学改革。对教学而言,高质量地实施史料教学,还面临着诸多困难。因而要提升史料教学的能力与水平,史料阅读绝对是一个关键的“阿基米德的支点”。可以这么说,没有高质量的史料阅读,史料教学的质量就无法得到保障。本文拟上述话题,浅谈史料阅读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一、史料阅读以培养历史科核心素养为目标发挥史料教学的效果

在高中历史史料教学中引入史料的主要目的在于加强对教学中所隐含历史方法态度、历史思想观点的理解和认知,帮助和引导学生更准确、更全面、更快速地走进和认识历史,培养学生历史史料教学核心素养: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历史人物和历史故事是历史史料教学的兴趣点,是对教材内容进行的补充与拓展。教师应当尽可能地运用那些展现和表达历史故事,对它所隐藏的一些有益的历史信息量进行发掘和延伸,重点将它所渗透的历史观点和历史思想阐释出来,将精神之中的深度内涵呈现给学生,使学生在故事的聆听中真正领悟道理、提升境界。比如,在进行《鸦片战争》教学中,可以将“虎门销烟”的历史故事全面、详细地讲解出来,也可以将《鸦片战争》电影作为史料组织学生观看,让学生充分意识到“禁烟运动”是抵抗侵略的重要路径,是维护百姓安危与民族利益的重要手段。可以将近代中国所遭受的列强的欺凌和侮辱以及先辈们进行的顽强抗争等内容延伸出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落后就必然要挨打”的道理,引导学生在榜样和先贤的对照中,更好地从自身做起,不断练就过硬过强的知识本领,树立起浓厚的家国情怀。

二、史料阅读应将精心选择、周密设计作为方法进行科学选择历史史料

在高中历史史料教学中选择和运用史料需要进行多维度因素的思考与分析,史料必须是合理的、科学的。史料一般都来自典籍中的文学记载或者古书,这样的史料固然有一定教学价值,但却增加了基于文本理解中的难度与障碍,因此需进行科学的把握。史料的选择不仅应当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还应当助力学生注意力的聚焦,更为重要的是选择的史料一定要有代表性、典型性和权威性,能够真实地反映历史,这样的史料不仅有着正确的方向和巨大的价值,而且可以让教师在教学中更省时省力地实现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下面就史料阅读的选择教学中进行反思。

(一)教学中应以学生认知水平为依据进行史料选择

史料的选择和运用必须助力于学生对课本知识内容的理解认知,这就要求老师在教学的史料选择中对学生的认知水平进行充分考虑,如一些史料包含了较多的文言文或古汉语的内容,一些史料会对学生造成语言障碍、难以理解,这些都应当在史料选择过程中尽可能回避的。在史料选择前,因此必须进行较准确的分析,看看所选择的史料是否能够被学生所吸收与理解,在此基础上再对史料进行仔细斟酌、推敲,将它作为素材引入课堂教学之中。比如,在进行汉朝历史的教学中,有的选用了“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由于这一史料中“醇”“驷”两个字学生难以理解,因此该史料的选择存在一定问题。如果选用这个史料,教师应当充分地将学生认知水平考虑其中,对于“醇”“驷”两个字的基本含义进行认真的讲解阐释,这样学生才能够读懂史料,也能够明晰汉朝初期经济社会的衰败。

(二)教学中应以生活化方向为切入进行史料选择

在进行这一类别素材的选择过程中应当尽可能地引入一些能够充分聚焦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生活化史料素材,可以是文字的形式,也可以是一些漫画或是图片等,这样的史料不仅能够紧抓学生的眼球,而且可以增强理论教学的趣味性。在一些重点难点知识的教学上,就可以将一些音频类、视频类、图画类的史料信息适当地引入进来,使在教学推动上让学生学习有较为明显的效果。比如在进行“维新变法”和“义和团运动”一章节知识内容的教学中,由于列强纷纷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可以借助历史漫画(时局图)作为史料,以漫画为引导提出相关问题,让学生在漫画及问题的作用之下提升他们认知水平。比如,教师也可以将《时局图》展示出来,让学生思考图中的每一个动物分别代表了哪一个国家?各种动物所在的位置表明了什么样的寓意?看了这幅图之后你的感受是什么?由于图片较之于问题能够带给人更多的视觉冲击,学生就能够认真观察、细致思考图片以及提出的问题,并从中获得了丰富的历史信息,明白了当时的史实,对于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和把握教材中的知识内容也是很有帮助的。

(三)教学中应以高考试题为导向进行史料选择

高考试题史料最典型也最具有权威性,在高中历史教育教学中,应当将历年的高考试题作为史料选择的重要内容,这样不仅能够引导学生借助史料实现知识内容的快速理解,而且还能够让学生在历史的学习进入到高考题的思考状态之中,提升史料运用和教育教学开展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比如,在进行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相关内容的教学中,可以将2016年全国文综I卷选择题中的26题引选入:“偶有误失,史官必书之,我所以不乐也”,这样的史料就能够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中的史官制度进行科学、真实的反应,在史料阅读的引领之下,学生能够感受历史的不同角度和视野,提升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吸引力,拓展学生历史知识认知。

三、史料阅读中史料运用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史料在精不在多,在大力培养史料实证等核心素养的当下,大多教师对史料运用产生了误区,认为课堂中选用的史料越多越好,把大量的史料呈现给学生,认为就完成了培养学生史料实证素养的要求。然而,“过于追求史料的数量,从而忽视了史料的质量,史料缺乏有效性、典型性、代表性”实际的历史课堂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课堂教学中史料的选用在精不在多。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将主要精力集中在对最直接、最核心、最重要的原始材料的解读与探究上”。笔者认为教科书中的文字史料是相关专家依据课程标准、围绕教学重点内容精心选取的,有规范的出处,更具有专业性和针对性。因此,教师应该充分重视和挖掘教科书中的史料,将其纳入教学设计之中。当然,重视史料并不意味着要局限于教科书当中,教师应立足教科书,并适当向课外拓展,“通过史学阅读整体把握史学界的主要研究成果,形成主要史学认识,积累起与主要史学认识相呼应的关键史料,然后依据课程标准,参考教科书,根据教学目标,从中选取有价值的、典型的重要史料”。另外,教师也要对史料实证有正确的认识,不能仅满足于把大量的史料呈现给学生,而要善于“引导学生对史料进行批判性分析,借助一定的理论、逻辑、方法,深入认识历史现象”。

(二)注重史料的来源和背景历史教科书逐渐由“教本”转向“学本”。教科书中文字史料的出处应该标注得更加具体一些,教师在上课时应该把史料的作者、朝代、出版的时间和所选的版本等信息都提供给学生,这样就能给学生提供详细的历史线索,便于学有余力的学生按图索骥,查找相关史料,进一步关注自己感兴趣的历史问题,从而实现自主教学的目标。比如,第10课“辽夏金元的统治”一课,“学思之窗”栏目引用了余靖《武溪集》卷18《契丹官仪》中的内容“问题探究”栏目引用了许衡《许文正公遗书》卷7《时务五事?立国规模》中的内容。第8课“三国至隋唐的文化”一课“问题探究”则引用了向达《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中的内容。教师在课堂上用到这些史料时,就应向学生介绍这些作者的信息:余靖是北宋中期的大臣,曾出使辽朝,所写的《契丹官仪》记载了辽朝的制度和风俗;许衡是元世祖时期的大臣,是元朝著名的教育家和思想家;而向达则是一位现代学者,是著名的历史学家和敦煌学家。因为这些史料不像《史记》和《资治通鉴》那样人人皆知,如果教师不加以简介,学生可能会“因为来源和语境不详,对这则材料的理解就容易流于表面,一头雾水”。所以教师需要指导学生“从来源、语境等方面入手,对主干材料进行多角度的解读,尽可能地把握材料的丰富内涵,高度重视和充分挖掘教科书中的文字史料,对于展现历史细节,讲述历史故事,突破教学重难点有积极作用,也有利于知识情境化,让史实“动”起来,置身于情境当中,引导学生触摸和感知丰富而又生动的历史,感受到历史的魅力。

結束语

高中历史史料阅读教学中应该、恰当的历史史料的运用,才能够帮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历史,让学生在史料中直面、触摸、感知历史。同时老师也应当以学生认知水平为出发点科学地选择史料,以生活化方向为切入灵活选用史料,以解决问题为载体科学运用史料,让史料充分帮助学生探寻历史之路、明晰历史事件之意、洞悉历史人物之真、把控历史思维之实,培养学生历史的核心素养。 在历史史料阅读教学的“论从史出”中培养学科意识,使其贯穿历史史料教学的整个过程(但并不意味着每个环节都需要运用大量史料);围绕主题,精选史料,错落有致地运用历史史料阅读来开展历史教学活动(关键在于把握运用史料的节奏感);让史料与教学高度融合,确保历史史料阅读教学的流畅性、针对性、有效性。使史料阅读教学成为中学历史教学的常态,使史料教学进入一个新境界,呈现一道历史教学的新风景。

参考文献

[1]张友善.浅谈史料在高中历史史料教学中的运用方法[J].黑河教育,2012(11).

[2]张梅芳.高中历史教育中史料的应用探讨[J].中学历史史料教学参考,2017(22).

[3]杨娟.史料在高中历史史料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研究[J].成才之路,2016(30).

[4]陈刚.史料在高中历史史料教学中的运用方法探究[J].高考(教育探索),2018(5).

课题成果:“县域高中生历史阅读能力”的课题研究阶段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