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腾格里沙漠的“治沙人”

2021-10-02梁水源

知识窗 2021年4期
关键词:肉苁蓉麦草治沙

梁水源

紫外线照射到身上火辣辣的,沙子拍打到身上还有点疼,置身腾格里沙漠中,每时每刻都要防止沙子进入眼睛、鼻子、嘴巴……面对浩瀚的沙漠,上海交通大学研究生刘智卓感受到了人类的渺小,他很难想象,当地居民长期生活在这种环境下是怎样的感受。那时,他真切地感到“环境科学”这个专业肩负着多么沉重的使命和责任,也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在腾格里沙漠种出一片绿洲。

说干就干。作为“绿格公益团”创始人,刘智卓带领8位同学从上海出发,坐了一天一夜的绿皮火车,又经过6个小时的汽车颠簸,到达甘肃武威市民勤县的大漠深处,开始了他们的第一次治沙之行。一行人没有住宿的地方,就睡在沙漠边缘乡亲家里的地板上,没有治沙工具,就挨家挨户去借。刚开始,村民认为这9个小伙子是来闹着玩的。可是第二年夏天,刘智卓又准时出现在这里。后来,越来越多的志愿者过来,他们在沙漠里驻扎的时间也逐渐加长。村民发现,这些年轻人并不是“闹着玩的”。

起初,刘智卓给沙漠开出的“夏日配方”是制作麦草方格。他们在沙漠里挖出一个10多厘米深的沟壑,将麦草填进去,然后用沙子固定住麦草。工序看似简单,可是在风沙和暴晒的恶劣天气下,这绝非易事。每天收工后,刘智卓几乎都会因为缺水和上火说不出话,皮肤因暴晒蜕皮,耳朵里都能倒出沙子。但是,在风沙侵蚀的残垣中,一个个麦草方格和一张张防沙治沙的面孔,就像心中燃起了一把火,刘智卓的脑海中出现一个声音:“我要带着团队继续治沙!”于是,他开通了公众号,把沙漠中的故事传递出去,“绿格公益团”从9个人的小队伍,拓展至全国30多所高校,共有800余人。

志愿者队伍不断扩大,但是在接力治沙的过程中也有不同的声音:“我们要花14天时间做麦草方格,以这个速度对抗沙漠化,似乎是杯水车薪,那我们做这些工作有多少意义?”这样的疑问敲打着刘智卓的心,他陷入思考:既然是一支有专业知识傍身的大学生队伍,能否通过技术赋能,走出一条不一样的治沙之路?在不断的调研走访中,肉苁蓉进入了他的视野。肉苁蓉是一种高经济附加值的寄生植物,成熟后可以作为药材出售,而肉苁蓉的寄主梭梭树,恰好具有很好的固沙作用,是治理沙漠的优良植物。那么,能不能让梭梭树嫁接肉苁蓉?刘智卓联系了上海交通大学研究肉苁蓉的专家,几经探讨后,他决定将这项技术引入沙漠。

一天,当刘智卓带着梭梭树嫁接肉苁蓉的技术找到当地农户时,村民听后连连摆手,都认为不靠谱。原来,在当地有一位商人,为了在沙漠种树散尽家财,最后还欠下一屁股的债。当时,不少村民都认为这个商人“疯”了。没想到,刘智卓找到了村民口中的商人“曾叔”,双方一拍即合,2年时间就形成了肉苁蓉近500公顷、锁阳近700公顷的种植规模。村民们终于相信了这群年纪轻轻的大学生,越来越多的农户开始加入他们的行列。

5年的坚守,“绿格公益团”共制作方格10万余个,固定黄沙1.3平方千米,造林3000余株,治沙扶貧的新模式也初显成效。2020年,刘智卓带领的绿格扶贫创业项目在第十二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获全国金奖,他也被中央宣传部、教育部联合授予2020年“最美大学生”。

猜你喜欢

肉苁蓉麦草治沙
进军沙漠:新中国的治沙人
用28载时光坚守沙漠 他给“死亡之海”带来生机
点草成金!沙漠肉苁蓉开辟致富路
闪烁
麦草畏距离大宗除草剂还有多远
马铃薯麦草覆盖免耕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