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笔点烛光

2021-10-02崔琦惠

知识窗 2021年4期
关键词:烛光话筒明星

崔琦惠

如果说“写作”是一棵大树,围绕它所展开的职业——记者、编辑、作家、编导、文案等,都是它的分支。那么,我想非常诚恳地告诉大家,我喜欢这棵大树的全部,它的每一片枝叶都令我心动,每一条纹路我皆热爱。这应该也能很好地解釋,我为什么是一名写作者的同时,也是媒体的特约记者。毕竟兴趣使然,关于“写作”的每一方面,我都想渗透,都想靠近。

犹记得第一次进行采访,是在我读小学的时候。红领巾在我的胸前鲜艳地飘荡,我站在本市区长的面前,高高地举着话筒,丝毫没有怯场。反而,我还喜欢上了这种“去提问”的感觉。

“您在捧起奖杯的那一刻,心情如何?”

“您认为天赋确实比勤奋重要吗?”

“是什么契机,让您拥有了这个愿望?”

…………

从第一次面对采访者时,我只会问:“您好,喜欢我们学校吗?”到逐渐拥有了更多的思路和角度,分水岭是大学时,我所参加的那场模拟采访大赛。

那是在大一那年,我再次凭借一份原始的热爱,加入了学校的记者团,成为一名光荣的校园记者。我终于在写了不少通讯稿之后,迎来了一次“身临其境”的机会。我拿着话筒站在帷幕下,像多年前那般自信,尽管这一次,我的面前根本没有真正的采访对象。我要像许多演员一样,必须做到游刃有余的“无实物”表演。但是,我没有紧张的感觉,只觉得有趣罢了。

也正是这样一场比赛,为我今后的采访工作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因为,实话实说,并不是每次采访明星或是行业领军人物,我都能面对面地与他们进行访谈。有时候不太幸运,正好撞上了他们没有档期,那就只能借助电子工具与他们沟通,推动整个采访进程。往往这时,我就要结合这些人物平时的性格特征,再通过他们的语气去想象——此时此刻,他们就坐在我的面前,他们在说某句话时,会用什么习惯性的眼神和动作。唯有如此思考之后,再下笔,写出的人物稿才会活灵活现。

而且,就算我通过经纪人的协调,见到了那些所谓的“榜样”,归根结底他们也是人,他们在叙述某件事时,同样会回忆或是展望。身为记者,我除了要注意把握素材的真实性和时效性,还应具备“同理心”。换句话说,我要做到感同身受——哪怕眼前没有颁奖礼,在与明星的交流中,我好像也能见到那条象征荣耀的红地毯;即使生活中很少能接触到地质方面的工作,在和行业领军人物的对话过程中,我好像也能触摸到那些沙砾和黄土。然后,我再设身处地去提出问题,如此就能避免让采访对象难堪,不知如何作答的尴尬场面。

看到这里,可能很多人会禁不住地发出质疑:“你至于这么认真吗?你充其量不过是名业余记者啊!”他们觉得我太自以为是,还往我的身上贴上了“娱记”的标签,认为我只会追求流量和热度。当然,也不止一个人以为除了人物采访稿,我什么都不会写。

他人的质疑,让我确实迷茫过,坚定的信念也曾由于自己被定义和被误解而有过动摇。有段时间,我为此暂且退出了“写作圈”。但最终我还是被那份热爱拽了回来,被另一个理由拽了回来。

当时,恰逢某位明星过生日,他的粉丝在微博发起了一个超话。我点开一看,竟然发现了个惊喜。原来,我曾为这位明星写下的标题被用来当成了本次活动的主题。这给了我莫大的鼓舞,我觉得自己好像又多了一些“使命”——为追星女孩发声的使命。她们对某个明星的疯狂和热爱,或许已经挤满了整个胸膛,她们只是不善于表达,不知道该如何说起,那我就去理解她们,帮她们诉说。同样,对于那些看起来有些遥远的人,我也多了一份帮他们“释放”的使命。他们忙,可能要不断地出现在荧幕之上、要忙于立足行业的顶端,缺失“放飞自我”的机会。那我就通过手中的录音笔和钟爱的笔记本,将他们的成长、遗憾和感念娓娓道来。

帮他人传递想法、接受他人的信任、链接他人的怀念和向往,记者不就应该扛起这些责任吗?

记者,记着。

我一直没有忘记自己的那份初心,纵然已经很少写纪实稿,一样蘸墨挥毫,写真、善、美。我一直没有忘记自己的担当,即使很少去现场了,一样以笔点烛光,试图让每个人都能由此得到一点温暖。我也有一点私心,希望通过人物记者这个身份,可以去体验从未体验过的人生,感受不同的美和力量。

纵横江湖,血雨腥风;独立洲头,以笔为刀,快意恩仇。

谁要去求“天下谁人不识君”的风光?我只想无限度地接近接受采访的他、需要采写的他,再冷眼旁观,为他临摹。于是,我还要在这条可能总是充满讽刺与抨击的路上,走下去,永不止步。

猜你喜欢

烛光话筒明星
永不灭的烛光
明星们爱用什么健身APP
拿黄瓜当话筒
扒一扒明星们的
自制大话筒
美声话筒
谁是大明星
莲蓬话筒
天使烛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