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国政教授基于“络病理论”论治痛风经验
2021-10-01李晨曦王明凯叶濮乐
李晨曦 王明凯 叶濮乐
【摘 要】 秦国政教授认为,“湿、热”是痛风发病的关键因素,“瘀”是其发病的关键环节,亦为病久之变,湿热瘀阻是其发病的基本病机,湿、热、瘀均可阻滞脉络肌腠,表现为络病的病理状态,不通则痛。因此,秦国政教授临床基于“络病理论”,以“清热利湿通络”为治法,采用经验方通络止痛汤加减治疗痛风患者,多获良效。
【关键词】 痛风;络病理论;治疗经验;湿热瘀阻;秦国政
秦国政教授是云岭学者、云岭名医、一级主任医师、二级教授,有三十余年的临证经验,擅长治疗内、外、妇、儿等各科疑难杂症,尤对慢性病的诊疗有独到见解。
痛风(gout)是嘌呤代谢紊乱和(或)尿酸排泄减少所引起的一种晶体性关节炎,临床表现为高尿酸血症(hyperuricemia,HUA)和尿酸盐结晶沉积所致的特征性急性关节炎、痛风石形成、痛风石性慢性关节炎[1]。HUA是痛风的重要生化基础,约10%会发展为痛风[2]。痛风的患病率与人种、性别、年龄及地域等密切相关,我国普通人群痛风患病率为1%~3%[3]。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痛风的患病率逐年上升,已经成为我国仅次于糖尿病的第二大代谢性疾病[4]。痛风急性发作期常用的西药主要有秋水仙碱、非甾体抗炎药及白细胞介素-1R拮抗剂等[5]。慢性发作期的治疗目的为避免尿酸盐结晶沉积,预防痛风的发作,常用药物为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尿酸盐阴离子转运蛋白1抑制剂和尿酸氧化酶类似物[6]。但西药有较多不良反应,如别嘌醇可能引起危及生命的皮疹和(或)严重的多系统超敏反应综合征等[7]。而中医药在痛风治疗中具有作用靶点多、安全、有效等优点[8],因此,寻求中医药治疗成为多数痛风患者的选择。秦国政教授认为,“湿、热”是痛风发病的关键因素,“瘀”是痛风发病的关键环节,亦为病久之变,三者均可阻滞脉络肌腠,表现为络病的病理状态,不通则痛。因此,秦国政教授临床基于“络病理论”,予经验方通络止痛汤加减以“清热利湿通络”治疗痛风患者,多获良效。
1 络病理论概述
络病是指各种因素导致络中营卫气血津液运行、输布及渗化失常,最终出现络脉瘀滞,痹阻不通的一类病证,是广泛存在于内伤疑难杂病和外感重症中的病机状态[9-10]。
络病理论萌芽于先秦时期,《黄帝内经》提出络脉的概念、循行、生理、病理和治疗,并指出络脉具有满溢灌注、渗布气血于全身的生理功能[11-12]。汉·张仲景创大黄?虫丸、抵挡汤等活血通络止痛,且善用虫类药搜剔通络。至清代,络病理论达到巅峰,叶天士提出“久病入络”和“久痛入络”的观点,创立络病理论,认为寒、热、痰、湿、瘀血等均能导致络脉瘀阻,并创“辛温通络法”[13-14]。王清任创“益气通络法”之补阳还五汤,张锡纯推崇王清任之说,擅长“益气活血通络法”,重视“辛凉通络法”在温病中的应用[15]。络病理论源远流长,适用于内外妇儿各科疾病而见“瘀阻”征象者,历经数千年的发展,其内涵不断丰富和完善,其临床应用范围亦更为广泛。
2 痛风病因病机
2.1 “湿、热”是痛风发病的关键因素 痛风属中医学“痛痹”“历节”“脚气”等范畴[16-17]。中医痛风之名始于元·朱丹溪《格致余论·痛风》,曰:“痛风者,四肢百节走痛……夜则痛甚,行于阴也。”并指出痛风与风、湿、热、浊等密切相关[18]。《诸病源候论》言:“历节风之状……此由饮酒后腠理开……风历关节与血气相搏交击,故疼痛也。”《景岳全书·脚气》曰:“外是阴寒水湿,今湿邪袭人皮肉筋脉……病变部位红肿潮热,久则骨蚀。”明·程玠《松崖医径·痛风》曰:“痛风者,肥人多因风湿,瘦人多因血虚。”清·林佩琴《类症治裁》曰:“痛风,痛痹一症也……初因风寒湿郁痹阴分,久则化热到痛,至夜更剧。”清·张石顽《张氏医通》云:“痛风而痛有常处,其痛上赤肿灼热或壮热……。”清·龚廷贤《万病回春》指出:“一切痛风肢体痛者,痛属火,肿属湿。”
综上,痛风多与湿、热、寒、浊等密切相关,且互为因果,互生互化,多杂至发病,使痛风一病缠绵难愈。秦国政教授认为,痛风的发病因素不外乎寒、湿、热,而以“湿热互结”最为多见。朱婉华等[19]研究江苏省8家医院444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中医证候的分布规律,结果湿热蕴结证150例(33.78%),可见“湿、热”因素在痛风发病中的重要性。
2.2 “瘀”是痛风发病的关键环节 《类证治
裁·痹证论治》认为,久痹不愈“必有湿痰败血瘀滞经络”。《临证指南医案》曰:“外邪留著,气血皆伤,其化为败瘀凝痰,混处经络。”《医林改错·卷下》中用活血化瘀法治療痹证。李兆文等[20]将90例痛风患者分别采用点刺穴位放血5 mL、10 mL及内服西药3种方法治疗,结果点刺穴位放血10 mL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其他2组,表明“瘀”在痛风发病中的重要性。朱良春[21]认为,本病的诱因是感受寒湿,而主因是湿浊瘀滞内阻。涂平生[22]认为,“瘀”是痛风的最终病理趋势,临床从“瘀”论治获得良效。
痛风患者出现疼痛症状主归于“瘀”,所谓“无瘀无痛、瘀成痛见”,故秦国政教授认为,“瘀”是痛风发病的关键环节,亦为病久之变。
2.3 湿热瘀阻是痛风发病的基本病机 痛风患者多喜食肥甘厚味,日久则湿热内生。湿为阴邪,易阻滞气机,经络关节气血不通,故可见关节疼痛;热为阳邪,易致疮痈,聚于经络关节,腐蚀血肉,出现关节红肿热痛的临床特征;湿热合邪,除湿多助热,清热多增湿,故湿热合邪可使痛风病程缠绵难愈。痛风患者出现关节疼痛的临床症状源于络脉瘀滞,且其关节疼痛表现为痛处固定不移。因此,秦国政教授认为,湿热瘀阻是痛风发病的基本病机。
3 基于“络病理论”治疗痛风
3.1 络病与痛风相关性 络病是络脉瘀滞、痹阻不通的一类病证,与痛风的相关性主要体现在病因病机的相关性及临床表现的相似性。
络病与痛风病因病机的相关性主要体现在两者均会出现“瘀”的征象。两者病因病机均可分为外感和内伤两大类,外感主要为六淫外邪,内伤主要有情志过极、气血津液失和及脏腑失调。无论何种病因导致人体疾病,失治、误治均可久病入络,进而络脉瘀滞,表现为络病的病机状态。痛风一病,“湿、热”是其发病的关键因素,“瘀”是其发病的关键环节。“湿”性黏滞,易阻气机,气不通则血不行,久则络脉瘀滞。“热”易伤津,热淫于血脉之中,煎熬血液,使血液瘀滞;“热”易耗气,气耗则推动血液循行之力衰,血液不行则瘀滞于脉。由此,痛风“湿、热”之因均可导致络脉瘀滞,与络病在病因病机上具有相关性。
络病与痛风临床表现的相似性主要体现在两者均可出现“疼痛”的临床症状。络病关键在于络脉瘀滞、痹阻不通,使络脉渗布气血的生理功能失常,出现“瘀阻”征象,临床主要表现为瘀阻部位的疼痛不适,且痛处固定不移。因此,络病与痛风临床表现相似。此外,两者相似的临床表现还有舌质黯红、舌下络脉迂曲及脉涩。
3.2 倡“清热利湿通络法”治疗痛风 络病理论历经数千年的发展,其治法治则不断丰富和完善,如辛温通络法、辛凉通络法及益气通络法等。秦国政教授根据临床经验,认为痛风当以“清热利湿通络”为治疗大法,方可解关节之痹痛,通络脉之瘀滞。治疗痛风常以经验方通络止痛汤加减,药物组成:当归15 g、鸡血藤15 g、烫狗脊15 g、制何首乌15 g、炒川牛膝30 g、益母草30 g、炒苍术10 g、白术30 g、炒黄柏10 g、砂仁10 g、炒薏苡仁30 g。瘀重者,加重活血药用量;病久瘀重者,加蜈蚣、水蛭、土鳖虫等虫类药;湿重及关节肿胀明显者,加荷叶、茯苓等;热重者,加石膏、知母、虎杖等;关节疼痛较甚者,加炒白芍、炙甘草、延胡索;关节活动不利者,加伸筋草、大血藤;尿酸高者,加老鹳草;关节见痛风石者,加龙骨、牡蛎、鳖甲等。体现秦国政教授临床用方而不拘泥于方,加减而不远离方旨。
4 病案举例
患者,男,60岁,2020年7月17日初诊。以双上肢指间关节反复疼痛10年余,加重1周为主诉。患者10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指间关节疼痛不适,痛处固定,活动尚利,无发热等症,先后至多家医院予中药(具体不详)、非布司他、苯溴马隆等口服,症状稍有缓解,期间症状时有反复。1周前因进食海鲜后上症状再发加重,遂来就诊。刻下症见:双上肢指间关节疼痛不适,晨起痛甚,痛处固定不移,活动欠利,指间关节皮色稍红,皮温稍高,伴轻微肿胀,未见痛风石,平素精神尚可,喜食肥甘,体胖,偶感乏力,无发热、咳嗽、心慌、胸闷等,纳稍差,眠尚可,大便不成形,每日2~3次,小便稍黄,舌红,苔黄腻,舌下静脉迂曲,脉滑。既往史:否认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史,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否认手术外伤史,否认食物、药物过敏史。辅助检查:血尿酸670 μmol·L-1。西医诊断:痛风。中医诊断:痛痹(湿热瘀阻证)。治宜清热利湿,通络止痛。方用通络止痛汤加减,药物组成:当归15 g、鸡血藤30 g、烫狗脊15 g、制何首乌15 g、大血藤30 g、炒川牛膝30 g、益母草30 g、虎杖30 g、老鹳草30 g、伸筋草10 g、炒苍术10 g、白术30 g、炒黄柏10 g、砂仁10 g、炒薏苡仁30 g、炒麦芽30 g。7剂,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分服。嘱患者禁食动物内脏、海鲜及啤酒等高嘌呤食物。
2020年7月24日二诊,患者指间关节疼痛缓解,关节红肿消退,刻下汗出甚,动辄尤甚,余无特殊不适,纳眠尚可,二便调,舌红,苔黄腻,脉滑。前方加荷叶15 g、桑叶10 g。7剂,煎服方法同前。
2020年7月31日三诊,患者指间关节疼痛明显缓解,关节无红肿,活动尚可,汗出较前明显缓解,余无特殊不适,纳眠可,二便调,舌淡红,苔薄黄,脉实有力。血尿酸396 μmol·L-1。前方加骨碎补30 g巩固疗效。7剂,煎服方法同前。
按语:本例患者为中老年男性,平素喜食肥甘厚味,日久酿生湿热,湿热流注经络关节,阻滞气机,血气不通,络脉瘀滞,瘀血内停,故见关节疼痛不适,且痛处固定不移。结合患者舌脉象,四诊合参,中医辨证为湿热瘀阻证。治疗以“络病理论”为指导,以“清热利湿、通络止痛”为治法,选用经验方通络止痛汤加味。方中当归、鸡血藤、何首乌、大血藤、益母草活血补血,通络止痛,活血药配伍补血药,则活血而不耗血,应用鸡血藤及大血藤,取“诸藤达四肢”之意。烫狗脊可补益肝肾,虎杖、老鹳草、伸筋草可清热利湿、通络止痛。方中含有清热利湿之四妙丸,四妙丸出自清·张秉成的《成方便读》,由二妙丸加牛膝、薏苡仁而成,秦国政教授结合自身临证经验,常用善逐瘀通经之川牛膝,更佐以白术,方中黄柏苦寒清热,苍术苦温燥湿,川牛膝逐瘀通经,薏苡仁祛湿热而利经络,白术与苍术相伍,一补一散,互为促进,中焦得健,脾胃纳运如常,水湿得化,奏运脾燥湿之功。加砂仁、炒麦芽以顾护脾胃,防苦寒伤脾。二诊患者症状缓解而见汗出甚,乃湿热之邪从汗得解,此时不可一味收敛止汗,而应助其汗出使湿热得解,故原方加荷叶、桑叶发表除湿。三诊患者症状已明显缓解,湿热之邪渐从汗而解,瘀血之象渐退,故而加骨碎补强健筋骨,鞏固疗效。纵观全方,首诊用药不过16味,而能除多年痼疾,全在于紧扣病机,灵活运用“络病理论”,以“清热利湿通络法”除流注之湿热、阻滞之瘀血,故可药专力宏,体现中医药诊疗的特色和优势。
5 小 结
中医学认为,痛风多与湿、热、寒、浊等密切相关,治疗多清热利湿或祛寒除痹。秦国政教授认为,“湿、热”是痛风发病的关键因素,“瘀”是痛风发病的关键环节,亦为病久之变,三者均可阻滞脉络肌腠,表现为络病的病理状态,不通则痛;因此,痛风的病因病机与“络病理论”具有相关性。基于此,秦国政教授临床应用“清热利湿通络法”,予经验方通络止痛汤加减治疗痛风患者,多获良效。从《黄帝内经》到《临证指南医案》,如今,“络病理论”的内涵不断得到丰富和完善,其临床应用将更为广泛。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分会.原发性痛风诊治指南(草案)[J].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04,8(3):178-181.
[2] 何清.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病因与流行病学[J].中国临床医生,2009,37(1):11-13.
[3] 曾学军.《2010年中国痛风临床诊治指南》解读[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2,32(6):438-441.
[4] 李孟钺.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流行病学及影响因素研究[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9,32(11):1649-1650.
[5] 陈光亮,周媛凤,张颖.治疗痛风和高尿酸血症药物研究进展[J].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2017,22(1):104-109.
[6] 李丹,张剑勇.痛风现代流行病学及降尿酸药物研究进展[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6,5(4):73-76.
[7] 刘岩,李斯琪,刘兵,等.非布司他与别嘌醇治疗高龄高尿酸血症患者的效果和安全性[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20,23(5):607-612.
[8] 陈琳,周静,马武开,等.中医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研究进展[J].风湿病与关节炎,2020,9(5):73-76.
[9] 周水平,仝小林,徐远.络病的基本概念与病理特点探析[J].中医药学刊,2002,20(6):724-726.
[10] 史鹏博,李沛.络病理论在痛风性关节炎临床辨治中指导作用探析[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5,4(6):48-51.
[11] 雷燕.络病理论探微[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8,21(2):3-5.
[12] 吴以岭.从络病学说论治冠心病心绞痛[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1,7(4):71-74.
[13] 徐光福.络病的内涵及其外延释义[J].中医药学刊,2005,23(1):96-98.
[14]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8:430-436.
[15] 杨付明,袁德培,陈国栋.张锡纯络病学学术思想特点研究[J].新中医,2007,39(11):1-2,8.
[16] 李满意,娄玉钤.痛风的源流及历史文献复习[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8,7(6):57-62.
[17] 杨梅,李琳荣,王雪梅,等.痛风的临床文献研究[J].山西中医学院学报,2007,8(6):2-3.
[18] 刘孟渊.痛风的中医病机探析[J].中医研究,2004,17(1):5-8.
[19] 朱婉华,张爱红,顾冬梅,等.痛风性关节炎中医证候分布规律探讨[J].中医杂志,2012,53(19):1667-1670.
[20] 李兆文,林石明,林俊山,等.刺血療法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90例对照研究[J].中国针灸,2004,24(5):17-19.
[21] 张侠福,何峰,顾冬梅,等.朱良春“益肾蠲痹法”治疗疑难风湿病验案二则[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3,2(11):46-48.
[22] 陈理才,孔勇杰,涂平生.涂平生从瘀论治慢性痛风性关节炎经验[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9,43(12):1365-1367.
收稿日期:2021-05-29;修回日期:2021-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