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时期纪实摄影的创作理念

2021-10-01金先锋朱子龙

摄影与摄像 2021年12期
关键词:纪实时期摄影

金先锋 朱子龙

湖北思匠传媒有限公司

在新媒体时期出现了很多影像表现形式,对于纪实摄影而言,全新的视觉图像时代被赋予了新的意义,无论是机遇还是挑战,这都是一种启示。纪实摄影能够实现对现实世界中独特人文景观的重构,不断转变人们对世界的理解和认知,同时也能够借助于大众传播媒介的影响思考社会和人生。基于此,本文将主要致力于探究新媒体时期纪实摄影的创作理念,首先指出纪实摄影及其美学特点,通过结合新媒体时期纪实摄影的现实意义,分析其主要传播方式,最终阐明新媒体时期纪实摄影创作理念及传播效果,以期能够促使纪实摄影更具现代性,题材更贴近现实。

关键词 : 纪实摄影创作理念新媒体

纪实摄影在内容中表现为时间和现实生活缩影,是把公共生活作为摄影关键需求。在新时期的发展过程中,高科技产业链逐渐向高端延伸,科技水平不断提升,通讯表现为多元化,设备处于不断更新的状态,照片创作理念发生变化[1]。在新媒体时期,随着行业入门门槛降低,普通摄影爱好者队伍迅速壮大,大量摄影作品因其快速、高效特性影响着纪实摄影。

纪实摄影及其美学特点

纪实摄影概述

纪实摄影主要表现为对真实社会生活现状的记录,能够激起大众对人生和社会的思考,引发社会共鸣。纪实摄影主要记录时代当下发生的事情,并以纪实性视角,坚持内容的真实性。无论是新媒体时期的传播媒介,还是传统的传播媒介,纪实摄影的价值依旧未变。人们在考证过去岁月时,纪实摄影的方式能够为其提供准正确价值判断,也是人们考察过去的关键证据[2]。在当前新媒体发展过程中, Facebook、微信、微博、抖音、今日头条等新媒体不断涌现,使得纪实摄影传播渠道更为广泛,形式更加多样。传播方式的增加,为社会转变和人们生活带来积极影响,同时也提供了更多便利。

纪实摄影的美学特点

纪实摄影作品同其他作品相比,在创作中尽可能避免关注表现手法,摆脱了绘画的束缚,不再强调构图手法,美与丑的界线变得模糊,内部世界也产生共鸣[3]。尽管通过摄影图片能够捕捉现实世界,但是却依旧不同于现实世界。尽管纪实摄影作品是对现实生活中的场景再现,主要反映出摄影师对世界的理性思考、感知和认识,以及丰富的情感体验,但是对于摄影作品而言,经摄影师的个人感知和理解,却赋予了每件作品非凡的意义。在拍摄过程中,这些部分被冻结,而美感应当基于现实,在最佳场景时完成时空交汇。“真”——能够分解为各种高度和深度的美,是纪实摄影的发展和基础,也是纪实性的表现,是不可或缺的。如若摄影师的情感来自于内在定义,带有善良和同情,则拍出的纪实摄影作品就具备正确的价值观和温度。图1所示为山区的留守女孩,在这张纪实摄影的照片中,只有女孩子自身是带有色彩的,其他的地方做了灰白色调调整,将照片中的人物突出,这是摄影师对所见的真实情感表达。

二、新媒体时期纪实摄影的主要传播方式

交互性传播

在新媒体时期,纪实摄影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表现为新的态势,大众群体不再局限于观看欣赏,他们逐渐成为参与者,也是纪实摄影作品的制作和传播者。對于身边发生的现实事件,人们开始通过相机、手机等设备进行记录,并借助 Twitter、 Facebook、微博、微信、抖音、今日头条等网络平台传播,表达自己观点,并一起讨论和互动作品的有关内容。不仅如此,一些网络平台能够借助视频的方式,以及图片、文字的方式进行传播,实现和全世界的互动,促使纪实摄影作品多样化发展[6]。当受众在发表言论和传播的时候,因自媒体具备的平民化特点,能够使更多人看到评论,实现与各大媒体互动,同作者互动后发表自己的观念。例如,拍完纪实摄影作品,经 Facebook、微博、微信、抖音、今日头条等社交平台等方式传播,能使读者和发布者在同一平台及时、平等的互动交流。这种得天独厚的优势成为纪实摄影作品在新媒体时代中比传统媒体传播更快更广的一大特点。

多样化传播

新媒体时期传播纪实摄影作品的关键方式和途径是媒体传播。目前,传统传播方式存在很大局限性,在传播广泛性和即时性层面上,杂志、广播、电视、报纸等均有不足。纪实摄影作品在新媒体时代下,除通过传统媒体传播外,还能借助手机、广告、互联网、展览等方式传播,表现为多样化特性。特别是在新媒体时期,纪实摄影作品传播借助数字化和网络化,能够实现与大众的互动,时效更强,传播更广。

三、新媒体时期纪实摄影创作理念及传播效果

创作理念

凸显人文主义共识

新媒体时期,受众群体倡导人文主义关怀和对媒体传播的接受度和信任度。作为媒体高度发达环境下的新生代,他们较之前何一个时代都要求更高,尤其在实现人文主义社会共识方面,媒体更加倚重媒介的发达与内容的传播。作为纪实摄影创作的新生力量,他们的人文思考倾向性更加深入和明显,认识和思考社会、个人、世界等关系更加深刻,尤其是对世界多元文化接触,使他们产生国际化思维,对纪实摄影作品的表达和艺术更具独特的认识,人文主义共识基础更加牢固。图2所示为疫情期间的小区消毒场面,图3所示为疫情过后的江滩。两组图片并无过多修饰,均是摄影者拍摄的纪实摄影照片,将疫情期间人们的生活、消毒的状态,以及疫情过后一家人在江滩上拍照、玩耍的欢乐拍了下来。两张照片均凸显出人文主义共识,并关注普通人的生活,使经历过疫情时代的人们通过照片产生共鸣。

走向普通人的生活

最初进入公众视野的纪实摄影源于上世纪90年代,当时大多拍摄的是偏远群体、地区,给大众留下了传统、边缘的印象。因同类题材泛滥,常态化关注弱势群体,纪实摄影类作品引发的共鸣和关注逐渐减弱。在新时期,注重创作质量的摄影师将镜头对准日常生活,开辟了新的摄影创作题材和领域,镜头中多表现的是最普通的,生存于现实生活中的大众,关注他们的喜怒哀乐,以及生活态度和方式。例如,腾讯网图片频道栏目《活着》,主要关注跨性别者、北漂和街头小贩。现实生活中最平凡人群就是纪实摄影镜头所对准的人群,它补充了主流媒体对明星显贵的记录,是对纪实摄影历史角色和社会责任的延续。

新媒体时期纪实摄影将镜头对准普通人生活的原因主要表现如下:其一,社会话题和新现象逐渐增多,现实社会多元化更加突出,媒介参与者和使用者呈现多元化、扩大化趋势,媒介形式更加多元化,社会话题更加多样化,人们的立场和视野也更加多元化、开放化。特别是随着移动终端和互联网的兴起,纪实摄影在不同场景中因立场、视野和身份等不同造成的冲突加剧,成为新的话题。其二,传统老少边穷摄影题材罕有突破,千篇一律的纪实摄影作品让新时期的摄影人缺乏体验感,雾里看花。其三,随着城镇中大量乡村人口涌入,使得整个社会结构出现变化,城镇发展成为人们生活的新场景。农业社会面临囧境,身份冲突、群体空心、城乡矛盾等问题逐渐显露出来,纪实摄影师身临其境,面临更丰富的素材,在反思、記录中,作品面貌发生转变。

出现景观摄影

景观摄影属于纪实摄影的一种,主要通过景观反映人类的活动,历史、现在、人性。基于纪实摄影基础上所发展而来的景观摄影,主要通过专题的形式呈现,并以技术为主要手段,注重对物象背后象征意义的表达。在新媒体时期,纪实摄影师开始聚焦对影像意义和价值的深层诉求,致使景观摄影产生,给图像打上个人标签,体现出自己的思考和认知表达,促使纪实摄影更接近于“创作”含义。

传播效果

对准社会痛点、泪点,以及社会心理需求的纪实摄影作品,通过新媒体时期技术的有力支撑,在短时间经公众或媒体自发或结合传播,形成一种贴合时代心理的话题。同媒体、受众一般,纪实摄影常态化传播形成良性一体化关系状态。例如:纪实摄影的传播经对新闻客户端、图片网站、社交平台等新媒体传播渠道的辅助而实现常态化发展;因受众和纪实摄影间的情感共鸣进行二次或多次传播,和受众间的关系更加密切。常态化传播为传播效果带来了挑战,同时增加了公众和纪实摄影接触的可能,但图像阅读的快速化、深层化却无法给予纪实摄影作品意义和价值审读时空。

此外,纪实摄影在新媒体时期也面临着怎样同公众深层沟通,以及创作的传承和创新问题,整体上缺失“侯登科式”现象,受众接受程度面临挑战。新媒体时期中的纪实摄影能够通过不同终端、平台,随时随地的和受众接触,受众对纪实摄影关注世界角度产生兴趣,相应的接受程度也越来越高。但是基于另一层面而言,在当前信息大爆炸、快节奏生活中,尽管纪实摄影可以获得静静思考的瞬间,但依然无法逃脱快速更新的信息对纪实摄影的淹没。通过不断的观察和思考之后,纪实摄影师们将更快回归于新媒体营造的消费、欲望中。

四、结语

纪实摄影是真实描述社会状态的一种工具,对未来研究当前社会有具极大借鉴意义,所以,在新媒体时期,经纪实摄影师借助于网络和信息技术,促使纪实摄影作品,能够更广泛传播,可以产生更大社会价值。

参考文献:

[1] 符冰 . 新媒体时期纪实摄影的传播方式及效果研究 [J]. 视听 ,2018,25(12):197-198.

[2] 朱航 . 20 世纪中期两位美国摄影师的纪实摄影叙事探析 [J]. 新闻研究导刊 ,2021,12(19):158-160.

[3] 孙紫 . 从悬崖村专题纪实摄影作品浅析影像的力量 [J]. 采写编 ,2021,14(7):161-162.

猜你喜欢

纪实时期摄影
Celebrate Spring Festivalin Xuzhou 徐州过年纪实
特殊时期中俄文化交流持续在线
文艺复兴时期的发明家
开心一刻
一战时期蛰豪战(10)
郑州擂台赛纪实
混乱实验室纪实
混乱实验室纪实
WZW—bewell摄影月赛
最美的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