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懋德画《山水图》贴落修复项目影像记录纪实
2021-10-01蔡雨龙
蔡雨龙
故宫博物院文保科技部
概况
2021年5月18日,由国家文物局、北京市人民政府主办,首都博物馆、中国丝绸博物馆、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承办的“万年永宝——中国馆藏文物保护成果展”在首都博物馆正式开幕。本次文物保护成果展展览了故宫博物院的多件院藏文物,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便是蒋懋德画《山水图》贴落。为了更好地呈现蒋懋德画《山水图》贴落保护修复过程,故宫博物院文保科技部修复信息采编组随同文物修复组,同步进行影像记录及修复数据信息采集,最终将修复的全过程以《蒋懋德画山水图贴落》科普短片的方式进行呈现。
故宫博物院文保科技部修复信息采编组是对文物保护修复流程中的重要信息进行采集、存储与利用的专业团队,长期致力于通过安全、高效的多媒体技术为文物保护修复工作提供数字化、信息化支持。
故宫博物院的文物保护修复流程起始于保管文物的部门,该部门将待修文物送修到文保科技部进行“点交”。从点交流程起,修复信息采编组便开始数据信息采集工作,直至最终文物验收。修复信息采编组首先采集文物的二维平面、三维立体等直观的数据信息;其次,会根据不同文物的种类及工艺,采集文物在透光以及紫外光照射下的平面影像,以获得更多在肉眼下无法直观捕获的数据信息;同时,配合科技检测数據以及修复师所记录的修复报告,最终制作完成文物保护修复档案。
《蒋懋德画山水图贴落》科普短片是对该文物的保护修复档案的可视化呈现。本文通过梳理《蒋懋德画山水图贴落》科普短片制作全流程,总结归纳文物保护修复类科普视频的制作模式,为以后文物保护修复档案的可视化呈现,提供一套完整且高效的解决方案。
蒋懋德画《山水图》贴落的保护与修复
蒋懋德画《山水图》贴落高4.46米,宽2.82米,被修复人员称为巨幅贴落。这样体量的贴落在整个清宫中实属罕见,目前仅有《倦勤斋通景画》能与之匹敌。在修复过程中发现,蒋懋德画《山水图》贴落曾张贴于故宫宁寿宫花园符望阁一层的西北小间内。但内务府活计档中并无该贴落的明确记录,只记载该区域曾张贴过一件由方琮所绘的盘山景全图。
蒋懋德,又名蒋荣,号竹村,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宫廷画家。根据相关资料记载,他主要生活于乾隆与嘉庆年间,善画山水、界画,也绘人物。能够绘制如此巨幅贴落并且张贴于宁寿宫花园内,可见蒋懋德在当时画院中的影响力,但文献中对他的记载却较少。
为了解答关于这件巨幅贴落与蒋懋德的种种疑惑,故宫博物院文保科技部文物修复与保护的相关人员开始为期长达一年的修复研究工作。
修复前科学检测部分
蒋懋德画《山水图》贴落于2019年被送修时破损极为严重,卷折数叠且极易断裂。通过透光拍摄,修复人员发现此贴落有十八条横向折痕以及一条纵向折痕,并且在托心纸和覆背纸间夹着三处黄色签条,详细记录了贴落的作者以及张贴位置等信息。签条中出现了“符望阁”等字样,证明此件巨幅贴落曾张贴于符望阁一层西北小间之中。由于符望阁一层西北小间清末可能有过改造,因此推测此贴落是当时改造下墙后,长期横向卷折存放至今。
为了更精准、更科学地分析,修复人员对此贴落进行初步加固后,便使用相关仪器设备进行科学检测:通过显微镜观察可以清晰地看到画绢的织造方式,为修复材料的选配提供了科学依据;通过宏观 X 射线荧光光谱扫描以及多光谱成像技术,结合自然光观察,对画作进行元素成分分析;通过画作扫描影像,可以非常清晰地看到画作中所掩藏的起稿线,复原了画作的绘制过程与技法,为修复中的全色和接笔提供了详实的数据支持。
修复步骤介绍
传统书画修复步骤大体分为:回潮清洗、揭除背衬、补缀、全色接笔、覆背镶边。由于蒋懋德画《山水图》贴落尺幅巨大,修复的难度也随之加大,翻身、揭背、上墙等操作都很困难。为确保绷平过程中画幅均匀干燥,修复师便选用水平木板代替大墙,这又在技巧层面给修复工作增加了难度。
将贴落绷平于木板之上静置数日后,全色、接笔工作便可开展。全色即是将古画的残缺处用旧色补全,使其与古画底色相仿。接笔是在已全色好的缺损处将画面的上下画意补全,使画面完整。虽然该贴落破损严重,但经过画意拼对等步骤后发现总体画意保存尚可,这为全色、接笔带来了一定的便利。面对如此巨幅的画作,修复师在全色接笔过程中面临了极大的压力,信息采编人员在拍摄中也有如履薄冰之感。
《蒋懋德画山水图贴落》科普视频的制作
从2019年蒋懋德画《山水图》贴落送修起,修复信息采编组便同步开始数据信息的采集工作,于2019年底制作完成该贴落的修复技艺短片,并于香港科学馆展示播放,直至2020年底文物回院。为了配合2021年5月举办的“万年永宝——中国馆藏文物保护成果展”,再次制定了拍摄与制作计划,明确了将文物修复档案可视化呈现的制作思路。
脚本构思
根据该文物修复档案的内容,脚本大致分为以下四个部分,以递进的方式呈现出这幅贴落画的修复难度及艰巨、复杂的修复过程。第一部分通过分层展示,为观众直观地展现出画心背后装裱纸张的基底结构。第二部分通过画作的透光影像,揭示了夹在托心纸和覆背纸之间的多张黄色签条,推测得知该贴落曾张贴于符望阁西北小间之中。第三部分通过对修复过程中所使用的多种科学无损检测分析手段的呈现,展示了科学的无损检测方法如何为传统修复中的全色和接笔提供了巨大帮助。第四部分是故宫博物院的技术团队通过数字技术复原,将该画作重新回贴至依托于3D 技术的虚拟符望阁之中。由于符望阁北西小间在清末时曾经过改造,这幅贴落在现实中已无法回贴到原来的位置,便以短片的形式让贴落在“虚拟世界”再次上墙。
拍摄过程记录
文物修复是个相对漫长的过程,因而拍摄过程也相对漫长,相较于其他类型的短片,文物修复的记录更需要拍摄人员的耐心。
首先为了呈现文物修复档案的内容,修复信息采编组拍摄人员在拍摄前需要不断地与修复师沟通,最终根据贴落修复步骤制定了一套较为完善的拍摄计划,对文物在修复过程中的几个关键节点进行全程录制,以保证数据信息采集的完整性。
其次为了能够更全面地记录文物修复的内容,并且让画质与色彩还原度更加真实,在设备上也进行了优选。本次拍摄主要选择了 SONY FS7mark2内录、Panasonic GH5加ATOMOS NINJA V 外录的组合。两种机型均可达到4K 60帧的画质,同时色位深度和色彩取样率都为10bit 422,此参数保证了画面色彩高度还原,同时为后期的调色带来了更多的便利。镜头方面,大部分主要使用24-105mm 范围的焦段,在某些特定文物上會使用100mm 微距、14mm 定焦以及11-24mm 焦段和70-200mm 焦段。灯光方面,为了使文物的颜色真实地还原,主要使用爱图仕灯光组。
在拍摄过程中,大量的镜头切换和特写镜头运用,使得画面更加真实并且具有电影感。在构思镜头调度和景别时,首先考虑的是要如何呈现文物修复档案的内容,因此在镜头运用上多以固定镜头为主,同时配合缓慢的推镜头与横移镜头,为观众呈现一种娓娓道来的叙事感,既体现了修复工作的漫长与细致,同时又让观者仿佛在翻阅文物修复档案。在景别选择上以特写为主,配合大光圈,把焦点锁在修复内容的细节部分,为观众呈现出一种类似于放大镜的窥视效果,满足了观众的好奇心。加上不同景别的切换,也使得每一个镜头不会因为过长而显得枯燥无味。这样的表现手法也全方位地记录了修复步骤的细节,完整地呈现出文物修复档案的内容。
后期制作
前期的脚本构思已制定了清晰的结构,按照脚本内容制作出成片便是后期的核心工作。首先是风格设定。为了体现传统修复与科技相结合的感觉,中国风的字体与底色是较优的选择,再结合 MG 动画元素,既体现出中国绘画中青绿山水的典雅与大气,同时又能够体现出科技保护中的数据之美。值得一提的是片头的动画,巧妙地借鉴了中国传统绘画的散点透视元素,将画作局部以创新的动效生动展示出来。中国传统绘画注重表达艺术性,追求的是一种景随人动的画面感受。但由于影视语言中是以焦点透视为主,因此在开篇的设计中呈现了散点透视与焦点透视的切换,为后面影视语言的表达做了铺垫。在伴奏音乐的选择上,使用了时下最为流行的电音中国风音乐,节奏明快同时带有浓厚的宫廷式风格。最后,通过三维模型技术与实景拍摄相结合,将该画作重新回贴至依托于3D 技术的虚拟符望阁之中,让本来因为历史问题而无法复原的场景得以实现,在“平行空间”中重现昔日的华采。
结语
文物保护工作不仅要聚焦在如何使文物的本体延年益寿,更需致力于如何使文物所承载的非物质文化价值得以彰显。
《蒋懋德画山水图贴落》科普短片的呈现不仅仅是对修复工作的记录与展示,更是通过对修复过程中数据信息的采集、归纳与整理来呈现一部可视化的文物保护修复档案。只有这样,文物的保护工作才能得以真正的完成。
参考文献:
[1] 喻理 . 符望阁内檐原存蒋懋德画山水图贴落 [J]. 紫禁城 ,2020(08):156-161.
[2] 张蕊 . 蒋懋德《青绿山水图》及其接笔修复 [J]. 故宫博物院院刊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