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幼儿园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及对策研究

2021-09-30张靖康董玉倩

青年文献·理论研究 2021年3期
关键词:幼儿园教师职业倦怠农村

张靖康 董玉倩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国家对教育的重视程度逐渐提高,尤其是幼儿时期的教育,对人一生的成长奠定基礎。然而在德州市农村地区的幼儿教育中存在着幼儿园教师职业倦怠的状况,对幼儿身心健康成长的发展以及教师心理健康状况和教育质量的提高产生负面影响。本研究采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以德州市农村幼儿园教师为研究对象,发现德州市农村地区幼儿园教师整体上的职业倦怠处于中等水平。从社会、组织、个人的角度,分析幼儿园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进而提出缓解职业倦怠问题的对策,加强对教师自身的调节,缓解教师职业倦怠问题。

【关键词】 农村  幼儿园教师  职业倦怠

德州市位于鲁西北地区,是重要的交通枢纽城市。德州市农村幼儿园数量众多,规模普遍较小,且交通地理环境复杂。德州市农村幼儿园教师工资收入水平普遍较低,且大部分农村幼儿园工作任务繁重,没有附加的福利待遇,高付出和低回报也是导致德州市农村幼儿园教师职业倦怠的重要原因。幼儿时期的教育为人的生命发展奠定基础,幼儿园是幼儿接受教育的重要场所之一,而幼儿园教师对幼儿施加的教育影响对其一生的身心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农村地区的幼儿教育同样重要。而德州市农村幼儿园先天环境的不足,多数幼儿园基础设施投入较少,且存在部分教师专业发展水平较低,导致教学效果达不到预期,进而产生工作压力,厌烦工作。这种情况进而导致德州市农村幼儿园教师产生职业倦怠的症状,不仅危害教师自身,而且不利于具有可塑性特点的幼儿在此阶段的成长。因此对农村幼儿园教师职业倦怠情况的调查研究尤为重要。

一、德州市农村幼儿园教师职业倦怠成因分析

(一)农村幼儿园教师认可程度和地位较低

在德州市农村地区,人们对幼儿教师缺乏公正的认识。部分农村家长认为幼儿教师就是陪孩子玩耍,解放家长去更好的工作或者务农,个别人甚至将幼儿教师曲解成保姆的角色,降低了农村幼儿园教师的社会地位。社会认可程度的下降致使农村幼儿园教师的对自身的职业认同感降低,致使其丧失工作积极性,以负面情绪面对工作,产生职业倦怠。

(二)社会对农村幼儿园教师期望过高

幼儿时期的教育处于人的一生中教育的基本阶段,良好的教育对幼儿一生的成长具有重要影响,这需要教师、家庭共同的努力。但是在德州市农村地区存在很多家长将教育孩子的重任全都压在幼儿教师的身上,一旦教师出现了偏差、失误,家长和社会各界就会将责任全都担负在教师身上,否认教师之前所有的努力,使教师心理上遭受打击,长此以往就使教师对工作缺乏兴趣,不愿从事幼儿教师工作。

(四)农村幼儿园组织氛围不够融洽

良好的人际关系促进心理和谐,幼儿园内的组织氛围是影响职业倦怠的重要因素。通过访谈得出,相比于教师和领导、家长,教师和教师之间的关系更为重要。根据调查,德州市农村幼儿园教师女性较多,易出现矛盾,从而不能够以积极的状态投入教学。以德州市农村Y幼儿园为例,园内的工作年限较高、年龄较大教师,她们入职时间较早,学历水平普遍为中专或者是更低的学历,和新入职的大学毕业教师存在教育上的分歧,前者教师往往用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教学,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而新入职的大学毕业教师善于运用科学理论进行教学,与前者教师的教育理念存在分歧,易产生矛盾。同时,存在部分领导对幼儿教师身心健康、工作生活不够关心,少数家长针对新教师或教学效果一般的教师的片面的负面评论使幼儿教师产生挫败感,导致工作积极性降低。

二、解决策略

(一)提高农村幼儿园教师的社会地位

农村幼儿园教师职业本身具有特殊性,社会要对这一特殊群体保持充分的认可。农村幼儿园无论环境以及教育资源都相对于城市幼儿园的条件较为落后,且农村幼儿园教师不是万能的,要理解其在相对落后的工作条件下工作的辛苦。同时要转变对幼儿教师的观念,充分尊重幼儿教师,幼儿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幼儿成长的引路人。只有社会提高对农村幼儿园教师的认可,教师自身才能获得信心和满足感,从而更好的投入到幼儿工作中去,使幼儿获得更好的教育和发展。

(二)对农村幼儿园教师持合理期望

社会要农村幼儿园教师持有合理的期望值,随着幼儿教育重视程度的提高,幼儿教师同样被寄予很高的期望,他们是幼儿成长的引路人,是家长的合作者,无疑给幼儿教师带来很高的社会压力。幼儿教师也是普通人,也会犯错误,只有对幼儿教师包容,持合理期望,幼儿教师在面对繁重的工作时,工作的压力就会得到缓解和释放,就会感到被支持,避免职业倦怠带来的消极影响,进而通过自身努力达到工作的最佳效果。

(四)实行民主管理,营造幼儿园和谐的人际关系

幼儿园内的管理应民主化,要建立起一个全体幼儿教师都能够融入其中的民主管理机制,使幼儿教师在参与民主管理的过程中找到归属感,提高事业心。幼儿园管理者要意识到团队团结的重要性,使教师们形成一个合力,在工作中共同交流、学习,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幼儿园管理者也应该融入到一线教师的实际工作和生活中,鼓励幼儿教师发表自己对管理工作的看法,对幼儿园管理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幼儿园管理者要放下身份融入教师集体,共同营造幼儿园和谐的人际关系,避免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的产生。

三、总结

幼儿时期是人的一生发展的奠基阶段,幼儿时期的教育对幼儿身心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而幼儿园教师职业倦怠问题对幼儿发展具有消极影响。德州市农村幼儿园教师首先要努力克服农村环境条件的不足,学会正确对待职业倦怠的态度,通过对积极的自我心理干预和调节,不断提高抗压能力和自身素质。同时社会也要更加关注农村幼儿园教师,对这一特殊群体给予更多的关注和理解,重视他们的社会地位,并对其持合理期望。幼儿园管理者也应该重视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营造和谐的幼儿园内工作氛围,关注教师的专业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1]鲁忠义.心理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8:299.

[2]聂娟.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及对策分析[J].教育导刊,2016(7):64-66.

作者简介:

姓名:张靖康;性别:男;山东协和学院2017级本科生

姓名:董玉倩;性别:女;学历: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学前艺术教育。

猜你喜欢

幼儿园教师职业倦怠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职业倦怠,别“倦怠”了家
微格教研视域下幼儿园教师学习共同体建设探索
幼儿园教师职业倦怠现状研究报告
优化管理,过渡也精彩
幼儿园教师培养之我见
扩展阅读之职业倦怠
精神科医护人员职业倦怠相关分析
在农村采访中的那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