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现状及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

2021-09-30张君涛邢恩倩肖子一

下一代 2021年5期
关键词:总计体育锻炼课外

张君涛 邢恩倩 肖子一

摘  要: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本校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分层抽样,对抽取到的800名大学生的调查问卷进行分析。经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时间和物质投入较少,选择运动项目比较局限;主要受课业负担,考研考证,实习兼职,政策缺失,场地开放等因素的影响。对此结果,本人建议国家应出台针对大学生体育锻炼的强制政策,校方应制定针对大学生体育锻炼奖励机制,开放更多的场地器材;体育工作者针对大学生群体应加强引导与指导工作,正确的树立大学生对课外体育锻炼的概念,为提高大学生体质健康打下基础。

关键词:体育锻炼;课外;大学生

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是指体育课以外的锻炼。包括政策下的阳光体育活动,晨跑,校运动会、各项目的体育比赛以及自主参加体育锻炼等。近些年,随着国家政策的出台,大学生阳光体育活动,以及各项运动项目比赛的开展,大学生的体质状况有所改观,但从大学生国家体质健康测试整体数据上看,依旧处于下滑趋势,针对以上情况本文重点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锻炼的现状及影响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因素进行调查研究,明晰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现状,研究影响因素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對象

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现状及影响因素。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本文利用数据库中国知网的高级检索系统,以课外体育锻炼并含大学生为主题关键词,检索北大核心期刊与CSSCI 2014- 2020年的期刊论文,得到研究论文6篇,在认真查阅原文的基础上,对所检论文进行综合分析,并将结合前人研究结果对本文实施的调查问卷进行调整与改进。

(2)问卷调查法。本文从燕京理工学院2017~2020级本科学生中,使用分层抽样的方式分别抽取各年级男生和女生各100名,共计在校大学生800名进行不记名问卷的发放。其中回收786份,回收率98.25%,有效问卷763份,有效回收率95.4%。其中有效问卷包括,大一年级男生100份,女生100份;大二年级男生100份,女生100份;大三年级男生91份,女生96份;大四年级男生87份,女生89份。

(3)数理统计法。采用Excel和SPSS软件系统对统计数据进行分析处理。

(4)逻辑分析法。 对研究的有效数据,运用归纳、类比、综合等逻辑分析方法,对各种信息进行探讨和分析,并论证了有关结论和建议。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课外体育锻炼时间投入

通过调查课外体育锻炼的时间投入中发现,大学生进行30分钟及以上的课外锻炼,平均每周次数为6-7次的男生23人,女生13人,总计36人,约占调查总人数的4.72%;平均每周次数为3-5次的男生74人,女生34人,总计108人,约占调查总人数的14.15%;平均每周次数为1-2次的男生154人,女生164人,总计318人,约占调查总人数的41.68%;平均每周次数为0次的男生127人,女生174人,总计301人,约占调查总人数的39.45%。大一与大二年级平均每周有1-2次的课外锻炼的学生超过半数;大三年级平均每周有没有课外锻炼的学生接近半数;大四年级平均每周有没有课外锻炼的学生约占70%左右。

(二)课外体育锻炼物质投入

通过调查课外体育锻炼的物质投入中发现,大学生每年投入在课外锻炼的费用,平均每年0元的男生113人,女生165人,总计278人,约占调查总人数的36.44%;平均每年200元以下的男生130人,女生97人,总计277人,约占调查总人数的29.75%;平均每年200元到500元的男生68人,女生78人,总计146人,约占调查总人数的19.13%;平均每年500元到1000元的男生47人,女生35人,总计82人,约占调查总人数的10.75%;平均每年1000元以上的男生20人,女生10人,总计30人,约占调查总人数的3.93%。大一与大二年级平均每年200元以下的课外锻炼费用投入人数占半数以上;大三年级平均每年200元以下的课外锻炼费用投入人数超过70%,有60%的女生0投入;大四年级平均每年课外锻炼费用为0投入的学生人数占70%左右。

(三)课外体育锻炼项目选择

通过调查发现,大学生在课外锻炼项目选择上,受学生喜爱的课外体育锻炼项目分别为乒乓球、羽毛球、网球,篮球及跑步。其中男、女生对于乒乓球运动喜爱程度较为均衡,伴随着我校乒乓球俱乐部模式的发展,其热情与年级的增长无显著影响,而男生对乒乓球产生热情略高于女生,学生对于乒乓球俱乐部的模式也较为认可。

(四)课外体育锻炼影响因素

从表中得出,影响大学生课外锻炼的影响因素依次为,课业负担,考研考证,实习兼职,政策缺失,场地开放,懒、怕累,缺乏指导,经济条件,其他,没有同伴,兴趣不足,身体原因。其主要原因是学科课作负担重,考研考证等国家考试众多,实习做兼职找工作等因素消耗了学生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导致没有时间进行课外体育锻炼;紧接其次的原因是,由于政策缺失,国家扶持体育锻炼的实质性政策力度不够,学校对场地器材等投入也有所局限,关于大学生体育锻炼的奖惩机制与学生的切身利益没有体现,对学生的奖励和经济上没有帮助。至使大学生对课外体育锻炼从根本观念上没有转变,时间分配上没有条件。大学生不得不将辅助增强个人体质的课外体育锻炼放在一旁。

三、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80%的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每周低于1到2次,时间投入过少。66%的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每年少于200元,物质投入较少。

(2)67%的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在项目选择上主要是跑步,篮球,羽毛球为主,较为局限。

(3)影响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主要因素有课业负担重,考研考证多,实习兼职忙,实质性政策缺失,场地器材开放局限等方面。

(二)建议

(1)国家出台针对大学生体育锻炼的强制政策,与毕业相关,纳入考研机制,减轻学生学科课作负担,使更多的学生从心里重视体育锻炼,重视体质健康问题。

(2)校方针对大学生体育锻炼奖励政策,切实与学生的利益结合,开放更多的场地器材,减少学生的经济压力,增设体育奖励金或与奖学金结合,与评优入党资格挂钩,促进学生加强体育锻炼的积极性。

(3)体育工作者对大学生群体,做好引导与指导工作,正确树立大学生对课外体育锻炼的概念,促使学生加强课外体育锻炼的意识,从而帮助大学生的获得健康的体质,为国家输送人才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苏亮.河南省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5,36(10):1472-1475.

[2]刘荣华,王丽娟,鄢佩,张小强.我国高校“阳光体育运动”的现实问题与发展对策[J].体育文化导刊,2017(09):118-122.

[3]王一民.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习惯缺失原因与对策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6,50(08):82-86.

[4]唐海英.高职院校大学生体质与体育运动方式的现状、问题成因及对策[J].教育探索,2015(02):64-67.

[5]汪波,周学荣,李慧萌.“阳光体育运动”视角下大学体育课程设置的困惑与反思[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4,37(05):112-117.

本文系2021年度河北省应用技术大学研究会课题“乒乓球课程俱乐部模式教学创新改革的实践研究”(编号JY2021231)的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总计体育锻炼课外
小满课外班
我的“课外老师”
小小“运动员”
取经之路
体育锻炼不能放寒假
三班制工人怎样进行体育锻炼
夏天体育锻炼“四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