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2021-09-30王瑞芬
王瑞芬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思维;培养策略
在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讓学生通过小学数学的学习,在获得基础知识的同时,掌握相应的数学思想方法,促使学生初步具备利用数学思维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那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实现这一点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创设问题情景,激活数学思维。问题是激活学生思维的最佳方式。但由于受到年龄限制,小学生对于抽象、复杂问题的理解能力有限。为此,小学数学教师在设置问题时可以通过创设问题情景的方式,将数学问题具体化,以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进而达到激活学生数学思维的目的。比如,教师可以将数学问题融入到生活化的教学情境中,然后引导学生从具体的情境中去发现和分析数学问题,并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情境问题,以此来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形成和发展。
二、数形结合,提升思维能力。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尚未发展完全,他们仍以具象思维为主,在对客观事物进行认知时需要就借助各种表面信息。针对学生的这一思维特征,教师就可以将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引入到课堂中,引导学生借助直观的图像去理解抽象的数学问题,来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比如,在对“长方形的周长公式”这一部分的内容进行学习和理解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利用数形结合的方式,通过直观图像去推导出长方形的周长公式,深化学生的理解和记忆,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三、加强语言训练,发展思维能力。语言是思维活动成果的重要体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则可以通过加强对学生语言训练的方式,锻炼和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比如,教师可以在日常教学中,引导学生完整、正确的表述数学概念。当学生出现对数学概念认知出错时,教师要及时指出并督促学生改正,这样学生才能更好的对数学知识的算理进行理解,促进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
综上所述,在小学阶段加强对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数学学习及今后的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因而小学数学教师应加强对这一方面的研究和重视,并积极探索促进学生数学思维发展的方式和途径,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形成和发展。
参考文献:
[1]习艳艳.探讨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J].小学生(中旬刊),2021(09):110.
[2]苏小清.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培养探究[J].读写算,2021(21):7-8.
(作者单位:山东省高密市柴沟镇土庄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