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术生活化教学内容的开发

2021-09-30张文佳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2021年8期
关键词:美术教学生活化

张文佳

[摘 要]小学美术生活化教学符合学生学科认知成长诉求。教师在校本课程、自然资源、生活案例、传统文化等方面进行整合优化处理,能够对学科教学内容形成重要支持。美术学科教学需要贴近学生生活,要围绕学生学习兴趣展开设计和组织,让学生在生活化的学习中表现生活、美化生活、感知生活。

[关键词]美术教学;生活化;内容开发

[中图分类号] G623.75[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21)24-0029-02

小学美术生活化教学内容亟待开发,教师需要有生活化教学的自觉意识,利用多种渠道搜集生活化的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更多生活化的学习契机,这对培养学生良好的美术学习习惯有重要帮助。校本课程应用、生活资源开发、自然材料整合、传统文化借鉴等都带有生活化属性,教师从生本学习实际出发展开教学设计,能够形成崭新的生活化教学课程体系,让学生在学习历练中成长学科能力。

一、校本课程应用,丰富生本学习素材

校本课程资源可以分为校内、校外两个方面。校内美术教学场所、设施、资料等都属于美术课程资源内容,校园内的各种美术元素也可以进入美术学科课堂,校园文化建设中也有丰富的美术信息渗透,这些都能够给学生的美术学习提供信息支持。校外美术资源范围更为广泛,家庭美术课程资源是重要来源,家里的环境、美术资料、信息材料以及家长的美术素养等都属于美术校本课程内容的来源。

如教学《色彩的冷与暖》时,教师在课堂导入阶段,要求学生思考:红色、黄色、橙色能够让你联想到什么?蓝色、绿色、紫色又会让你有什么样的想法?学生开始讨论:红色让人想到火焰和太阳,自然是温暖的感觉;而蓝色会想到天空、海水,绿色能够想到青草、树木,给人的感觉是宁静而寒冷的。教师将学生带到校园中,对校园内的各种色彩进行观察,并让学生说说观察体会。学生很快就发现了一些色彩的存在,如教学楼是橙色的,给人的感觉是暖洋洋的;路边的树、花园里的植物都是绿色的,让人感觉清爽;操场橡胶跑道是红色的,让人产生激情……教师对学生的色彩感知情况进行归结,对冷暖色在美术中的应用进行解读,美术学习自然启动。

学生对校园环境极为熟悉,这些色彩带来的视觉冲击是显著的,教师围绕这些色彩展开教学引导,让学科教学与学生生活自然对接,使学生在生活化学习体验中形成了美术认知。

二、生活资源开发,对接生本认知思维

教师利用生活渠道搜集开发美术课程资源,其关涉面也是比较广泛的。学生每天要接触很多美术元素,包括视野中的各种景物、景色,这些都是包含有色彩、形状等美术要素的,将这些内容吸收到美术学科教学中,可以让学生产生更直观的学习体验。学生衣食住行中都有美术元素的渗透,从这个角度展开教学设计和应对,也可以极大地丰富学科教学内容。

如教学《蔬菜的剖面》相关内容时,教师在课堂展示阶段,为学生准备了橙子、卷心菜、土豆等蔬菜,要求学生先从外形进行观察,看这些蔬菜的颜色、形状有什么突出特点,然后利用菜刀剖开,再度观察其主色和相近色的特点,并选择一种蔬菜展开绘画操作,体现出色彩的和谐度。学生对这些蔬菜都比较熟悉,自然能够快速进入观察环节,在教师的指导下,他们学会了区分主色和相近色,找到了绘画操作的起点。在学生绘画操作过程中,教师跟进指导,对学生操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纠偏。课堂展示阶段,学生大多顺利完成了训练,其美术作品表现也可圈可点。

教师为学生准备了生活中比较常见的蔬菜,要求学生展开对应观察,并通过剖面处理,使學生对蔬菜的主色和相近色有了一定认知。在此基础上,教师发动学生展开绘画操作,将学生带入专业的创作环节,教师又贴近指导,确保了美术学习的顺利展开。在生活化操作中,学生的认知将更为立体而多元。

三、自然材料整合,提升生本感知品质

大自然中的美术材料更为经典,教师引导学生走进大自然,展开美术学习,符合学生学习的基本诉求,其应用价值也更为突出。如果不能自由进入大自然,教师不妨利用照片展开引导,让学生通过多媒体图片视频,对大自然进行细致观察,这样也能够生成美术学习情结。

在教学《生活中的线条》时,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一组图片:这些图片都是大家比较熟悉的大自然的景色,河流、道路、山川、树木等,都可以用线条来表达,仔细观察这些图片,从线条角度进行梳理,你会有哪些新发现?学生开始观察这些图片,很快就找到了一些线条的应用。河流、公路都带有曲线特点;地平线、铁轨直线感比较强;活动的动物,其线条是活动的,植物的线条则是相对静止的。教师针对学生的观察情况,设计了绘画操作任务:运用平行或者弯曲的线条,表达静止或者流动的感觉,可以根据观察,自选绘画对象。学生接受任务后,都能快速进入操作环节,教师跟进指导,给学生以技术支持。

教师利用多媒体投放了一些图片信息,要求学生做细致观察,去发现大自然中的线条应用。特别是为学生设计了具体的绘画任务,让学生有了生活实践的机会。大自然是美术学习的天堂,引领学生深入其中,领略其美,再通过绘画操作表现出来,学生在此过程中就能形成鲜活的学科认知。

四、传统文化借鉴,培养生本核心素养

传统文化中有着丰富的美术元素呈现,教师借助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机会,为学生准备一些美术学习内容,学生会感觉更亲切。这与学生生活也形成了对接,其助学效果也会更为丰富。学生生活中包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内容,如果有需要,教师不妨动员学生参与美术信息的搜集整合活动,让学生在生活中展开美术学习训练,这对学生来说是难得的学习历练机会,在此过程中学生自然会形成美术观赏意识。

在教学《彩墨世界》这节内容时,教师为学生准备了徐悲鸿的《猫》、曹胄的《双驴图》,让学生展开细致观察,教师从水墨画表现设想和色彩应用等角度进行引导,确保学生的观赏带有更多的专业性。为了让学生有更直观的认识,教师现场为学生展示了“泼墨法”,用含水量很大的大笔,用笔尖掭浓墨,然后在调色盘中稍稍揉按,让少量墨汁渗透到笔肚,之后开始作画,这样便出现了墨色浓淡变化的效果。学生仔细观看,逐渐掌握了相关技法,教师要求学生展开对应训练,课堂学习渐入佳境。教师又为学生投放一些模仿作品,要求学生利用所学技法展开实践操作,从而建立起有形学习认知。

学生对名家绘画作品展开观赏时,教师做出针对性引导,给学生提供观看的机会。学生专业基础还比较薄弱,难以看出一些门道,教师的指导其实是非常有必要的。特别是现场操作演示,给学生提供了难得的学习机会。学生生活中也会接触到一些美术作品,通过课堂观赏学习,自然就会去留意生活中的美术作品,并自觉展开专业解析,从而逐渐形成良好的美术素养。

教师为学生设计生活化学习情境,将生活现象、生活元素融入美术课程之中,能够成功对接学生生活认知思维,促使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展开学科学习,发展创新思维。生活化美术学科教学充满了生命活力,能够为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成长奠基。

(责编 刘宇帆)

猜你喜欢

美术教学生活化
初中写作生活化教学的研究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生活化练笔为小学生写作插上翅膀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搞好幼儿美术教学,促进幼儿智力发展
谈高中美术教学渗透健康审美意识之优化策略
简笔画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运用
幼儿美术教学回归生活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