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红村”是怎么炼成的

2021-09-30

农家参谋 2021年9期
关键词:古村生态化村庄

篁岭古村——新旧景色融合

篁岭古村位于浙江省上饶市婺源县,有着依山而建的徽派建筑群与世界十大最美梯田的称号;文化方面,篁岭是著名的“晒秋”文化发源地,目前是著名的旅游景区。但在20世纪80年代,篁岭还是一个地质灾害频发、水电不通、梯田无人治理、居民外搬的小村庄。

篁岭的建设目标十分明确:以整体的旅游开发带动地区发展。而在进行景区建设时,篁岭展现了它特色化的一面:在功能建设上,不局限于对古建筑与餐饮住宿进行开发,还修建了娱乐设施如怪屋、玻璃栈道等,让游客可以在参观之余休闲放松;在文化传承上,利用依山而建的村落特点与特有的晒秋文化相结合所形成的独特风景和春天梯田的景色作为宣传,使人驻足;在环境保护上,为避免对生态环境产生破坏,在景区入口处設立缆车进出景区,有效解决了高差问题,特色显著;在生态建设上,在景区内设立了单独的生态保护区,最大限度还原了原有的生态景象,保护了当地的自然环境。

可借鉴之处:篁岭采用了产业发展与景区建设结合的方式,大力推动了经济的发展。在建设的过程中,篁岭还采取居民居住与景区分离的方式,高效地保护了古建筑,同时又辅以文化的宣传加以创新,更加有效地带动了村落的繁荣。

堰桥老街——完善人文环境

两年前的无锡市惠山区堰桥老街是个老旧的小型商业街区,十分贴近市井生活。但随着生活水平和人民审美的发展与提高,这个老镇需要进行改造来与时俱进地展现水乡风韵和吴地文化魅力。

老镇的改造注重于体现文化底蕴,因而改造时对村庄房屋进行了统一的更新:外立面形成统一的中式建筑风格,彰显了吴地文化,使街区有了历史厚度。改造也与时俱进,去除了原本坑洼污秽的水泥道路,拓宽窄道并铺设沥青,同时还新建停车场并增设停车位,解决车辆停靠的问题;注重人性化,对街道的景观与休憩设施进行了完善,使整个小镇的绿化得到增加,新建市民广场设施配套齐全,体现人文关怀。除此之外,改造时还修建了全新的平桥替代老旧拱桥,解决了旧桥陡峭占地面积大,下坡存在安全隐患的不足。

可借鉴之处:村庄的改造在融入地方特色,加强文化建设的同时,还应该以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完善基础设施,紧跟现代化建设脚步作为出发点,充分彰显出以人为本的人文主义内涵。

理坑古村——保护性开发

理坑村是中国历史文化名村,虽然位置较偏僻,但建筑环境和人居状态都保存良好,属于徽派建筑风格,内有许多古建筑如明清古宅和官宅且保存完整。理坑在建造的府第、学堂屋、理源桥等建筑中,也融入了“理学”思想,深刻反映了理学文化的传承。近年来因旅游业大规模开发,传统的聚落空间受到影响,在一定意义上影响了古建筑群的风貌;同时,旅游业与环境问题也逐渐成为矛盾。

里坑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在建设时利用了田园风光如“始基甲第”“月池笔架”等,吸引了大量游客;村内河两边进行商业与文化开发,展现了抬阁、傩舞等风俗并形成旅游产业进而带动经济发展。里坑的建设有效平衡了新建建筑和基础设施与旧有风貌之间的矛盾,使古建筑群和民俗文化得以保护和传承,推动了乡村经济的发展,注重了环境保护并加强了生态文化。

可借鉴之处:乡村特色化建设应当因地制宜,顺应自然的发展规律,利用好当地民俗文化且尊重村民的意见,这样才会取得卓越成效。

河喻畈村——生态化改造

河喻畈村位于湖北省红安县东部,三面朝山,以老旧建筑为主,形态统一,建筑受地形条件影响成叠落式布局,相对集中。改造前,村外有大面积的植被而村内植被较少;村内污水处理不当,排水较差;基础设施、照明及公共活动场地缺乏;交通不便。

河喻畈村进行生态化改造,保证了村庄的原有状态;村内道路的修建改善了晴天扬尘,雨天泥泞的状态;净化池和标准排污道的建设,改进了村内气味差和污水乱流的情况;在改造中利用推倒无用乱序的杂房形成的大面积场地来建造公共休憩平台,用当地材料进行建造,做到环保、节约。

可借鉴之处:从污水处理、道路铺设改善、基础设施完善、增加公共活动区域等角度对村内环境升级改善,通过生态化手法对村庄进行改造,实现村庄蜕变。增加村内绿化,加强基础建设,创造出美丽新农村。

猜你喜欢

古村生态化村庄
高中历史生态化任务型教学模式的应用探究
初 春
古村之晨
古村研学感知传统
古村之友面向全国征集100位创客
村庄在哪里
环境艺术设计中的生态化研究
激活村庄内部治理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