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设空间想象路径,让小学生思维有迹可循

2021-09-30朱海湘

家长·下 2021年9期
关键词:图形教学空间小学数学

朱海湘

【摘    要】在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的教学中,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才能学好图形的相关知识。教师更需要关注学生是如何想象的,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让学生的空间思维过程清晰可见,创设学生的想象路径,这是教师需要探讨的问题,本文主要探讨帮助学生培养空间想象能力的路径。

【关键词】小学数学;图形教学;空间;思维想象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485(2021)27-0072-02

Create a Path of Spatial Imagination, so that Pupils can Follow Their Thinking

(Huaxi Primary School, Kunshan Huaqiao International Business City, Jiangsu Province,China) ZHU Haixiang

【Abstract】In the teaching of mathematics graphics and geometry in elementary schools, students need to have a certain spatial imagination ability in order to learn graphics related knowledge. Teachers need to pay more attention to how students imagine, gradually cultivate students' spatial thinking, make students' spatial thinking process clearly visible, and create students' imagination paths. This is a question that teachers need to explore. This article mainly discusses the related strategies of helping students develop their spatial imagination ability.

【Keywords】Elementary school mathematics; Figure teaching; Space; Thinking and imagination

“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与空间形式的科学”,很多数学研究对象是抽象的,教师要將较为抽象的空间内容形象化,给学生创设想象的路径,让学生的思维有迹可循。

一、直观想象,让空间思维触手可及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给抽象的概念赋予直观的“形”,让学生不断积累经验,丰富想象,培养空间观念。例如,在三年级“平移和旋转”一课中,学生需要建立空间观念,并且掌握变换的思想方法。有如下的题目:三角形ABC平移到ABC的位置,点B平移的轨迹是哪条线?

有部分学生会认为CB也是三角形平移的距离。这时,教师需要指出:在图形平移的过程中,我们要注重“一一对应”的思想。三角形的概念是“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连接所组成的封闭图形”,那么三角形的平移本质上是线的平移,线的平移本质上是点的平移,只要抓住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就行了。点B与点B才是对应点,因此线段BB才是三角形ABC平移的轨迹。“一一对应”的方法对学生来说难以理解,教师需要适时出示上面的图形,从大量的感性、直观的生活实例,借助直观想象引导学生从原有的静态的前、后、左、右的空间认识过渡到对平移的动态认识,感知平移的动态特征,更具直观性,学生也非常有兴趣参与到接下来的讨论中。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陶行知先生曾说过:“社会即学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社会生活,从中汲取“养分”,让学生有机会进行生活经验的回忆和再现。图形的运动既有形式上的平移、旋转等,也有运动方向上的。例如,在二年级教授“认识方向”一课时,教师可以设置这样的课后作业:描述从学校到家的路线示意图,并注明方向及主要的建筑。

在课堂交流中,教师引导学生可以采用图形刻画的方式,需要观察、想象、再现图形的运动和变化过程,有学生画出了这样的地图:

学生画好图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借助实物在教室中模拟路线,“解放小孩子的空间”。学生想象回家的各个环节和方向,画出路线的简单示意图,这比单纯地描述物体的方位更加复杂,学生将会从中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形成空间观念,将其转变为可以把握的能力。

二、动手实践,让空间思维有迹可循

陶行知先生说过,“要解放小孩子的双手,让小孩子有动手的机会。”“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先生的一大主张,他认为,做是创造的基础。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发展空间观念。

例如,教师可以在高年级安排这样的折纸活动,要求学生选出展开图:

A                    B                    C                  D

在折、剪、比、辨这一系列的实践活动中,把让学生用眼睛看的过程转换为动手实践的过程。从直观入手,思考概括,逐步抽象,整个探索过程均在学生主动积极的活动中进行,完成学生空间思维轨迹的完整重现。

三、投影演示,让空间思维动态展现

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去观察、想象、演示,可以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促进学生观察和想象能力的相互发展。

例如,在“认识长方体”一课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具体实物中抽象出立体图形,要求学生摆脱其非本质属性,这是学生认识能力的一次飞跃。教师可以出示一个长方体              ,进行长方体的“骨架”投影。教师要适时引导:看上去是平行四边形,画出来也是平行四边形,而实际上是长方形。在原图上再出示立体图。这样,学生不仅会识图、画图,更有效展现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过程。

四、变换呈现,让思维辩证发展

图形的运动既是学生学习的对象,也是学生学习的方法。在小学数学学习过程中,学生认识了许多不同程度的对称图形,例如球、圆柱、长方形、圆、正六边形、平行四边形等,这些图形有的是轴对称图形,有的是中心对称图形。教师在需要利用对称图形为工具引导学生认识不对称图形的特点,讓图形进行变换和运动,在学生头脑中“动”起来。

在课前活动中,教师也要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熟悉的教室,初步明确要探讨的问题,这是“扶”;小组活动中,让学生自主交流、总结、归纳,教师参与学生的活动,进行个别辅导,这是“放”。通过有层次的教学过程,精心设计观察角度,给予学生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充分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

总之,图形的直观呈现,能让学生的思想“飞”起来;动手实践,能让学生的手“做”起来;投影演示,能让学生的眼“亮”起来;变换呈现,能让图形“动”起来;由“扶”到“放”,能让学生的空间“大”起来。在此过程中,学生的思考过程立即清晰了,这也正符合陶行知先生提出的“六大解放”的思想。这样的教学方法能够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数学的学习价值,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

[2]许良英,范岱年.爱因斯坦文集(第一卷)[M].上海:商务印书馆,1976.

(责编  吴   娟)

猜你喜欢

图形教学空间小学数学
空间是什么?
创享空间
例谈小学数学图形生活化教学策略实践
例谈多媒体在小学数学图形教学中的实践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巧用信息技术,优化低年级图形教学
例谈初中数学图形教学的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