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旧社区公共空间环境适老化改造研究
——以张家口市工人村社区为例

2021-09-30郭晓君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2021年2期
关键词:老化老年人空间

郭晓君 孙 岳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河北 张家口 075000)

0 引 言

面对日益严重的老龄化问题,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将成为未来我国养老的主要发展趋势.然而一些建成年代较早的社区由于当时建造标准相对较低,随着时间的推移,在现阶段已经凸显出很多问题,如绿化面积不足、公共交往空间缺乏、基础设施老化严重、停车位不够等等.对于老年人来说,他们需要公共空间的参与性,空间的质量影响着社区居民进行公共交往和休闲娱乐的活动发生,优美、舒适和宁静的环境可以带给人们心情愉悦和精神舒畅,还可以吸引更多的老年人参与到室外公共活动中来.

1 当前老旧社区中存在的问题

1.1 出行障碍,养老适老改造不足

从老旧社区的建设情况来看,多数社区室外公共空间环境普遍达不到适老化标准,如道路、绿化、场地等满足不了老年人居家养老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据统计调查结果显示,老年人在进行户外公共空间活动时因滑到、撞倒、磕碰而导致安全意外的占绝大多数,多发生在室内外台阶高差处、社区内的道路、人行道和楼梯间等公共空间.

1.2 设施老化,与现代生活需求脱节

基础设施老化严重是大部分老旧社区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在当时的建设年代没有考虑到社区的发展如此迅速[1].如今,社区雨天内涝、空间狭窄、交通堵塞等问题日渐突出,特别是停车问题,有些社区为了停车位甚至把庭院空间也变成了停车空间.

1.3 景观匮乏,老旧社区绿化不足

为了缓解设施老化、停车位不足的需求问题,老旧社区往往牺牲社区绿化为其提供场地空间,导致了社区的景观绿化不足,地面硬化率极高.在缺少了景观要素构成的空间,难以满足集聚性的活动需求.

2 工人村社区现场调研

2.1 工人村社区基本概况

张家口市工人村社区建于上世纪80、90年代,在老旧社区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该社区基本都是上世纪张家口煤矿机械厂和张家口卷烟厂的家属楼.社区内有11583户,这里居住的老人大约占到所有住户的70%.如今,居住环境已经陈旧老化,远远满足不了居家养老的需求,急需对该社区环境进行改造更新.

2.2 社区空间环境现状问题总结

2.2.1 街道出行障碍,停车问题严峻

在老旧社区中,出行的安全是老年人在进行户外活动首要考虑的因素之一.街道是社区老年人室外活动中使用最频繁的重要通道.但在调研中发现,多处人行道路面不连续且无路缘高差处理,道路结构路权不明使得车辆和行人的通行缺乏秩序(如图1-图2),导致街道出行成为阻碍.

图1 人行道无高差处理 图2 人行道无高差处理 图3 机动车随意停放 图4 人行道被机动车占道

该社区在早年建设时的标准相对较低,未考虑停车区域的规划.现状中的机动车均是无序的路边停车甚至停在人行道上(如图3-图4),给社区居民的出行安全带来一定的威胁,使得老年人对出行环境的安全性产生了质疑,安全性的减弱减低了他们出行的欲望.

2.2.2 公共空间缺乏,空间景观环境差

由于建造年代的标准不同,居民在建设初期对公共空间的需求不强烈,随着需求的改变公共活动空间甚为缺乏.现在主要的交往活动空间是在宅前空间中设置的晨晚活动点,调研中发现,场地较为开阔,但活动行为单一,在秋冬季节晨晚活动点使用率偏低.

通过问卷访谈了解到,晒太阳和聊天是该社区居民最高的交往活动行为,然而在实际中没有规划这样交往活动的场所,活动的发生一般是在街巷阳光充足的地方站着,或者是临近道路的场地就地而坐,空间较为开阔缺乏围合感(如图5-图6).

图5 缺乏公共交往空间 图6 就地而坐晒太阳 图7 宅前空间破损严重 图8 垃圾随意堆放

社区内空间环境单一,宅前空间破损严重,垃圾随意堆放,部分环境质量较差(如图7-图8).社区内缺少景观要素且层次单一,宅间绿地空间基本是硬质铺装.目前社区道路旁主要多以高大乔木作为行道树,点状式分布在道路两侧.

2.2.3 公共设施缺少规划,休憩设施使用率低

调研中发现,社区内的公共设施基本都是近几年设置的,目的是为了满足社区设计规范要求,主要分布在晨晚活动点及街巷转角等位置,以点状式的形式存在,形式单一.同时,部分休闲座椅和健身器材在每年的秋冬季节处在阴影之中,并呈现出闲置状态(图9-图10),在此设置的休闲设施利用率低下.

图9 闲置的健身器材 图10 休闲座椅使用率低 图11 未设置无障碍坡道 图12 私搭乱建的构筑物

除休闲设施外,其他配套设施的缺失是工人村社区更为棘手的问题.社区缺乏无障碍设施,诸多小区单元出口存在高差且未设置无障碍坡道(图11);社区内垃圾收集箱过高,由于老年人身体机能衰弱的原因提不起重物,导致垃圾就堆放在垃圾桶周边;社区内私搭乱建的构筑破损严重(图12),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3 老旧社区室外公共空间适老化改造对策

3.1 完善出行安全的交通环境

3.1.1 步行安全改善

工人村社区的步行交通安全对于老年人而言,出行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从老年人出行安全的考虑出发,对现有影响步行路网系统的路缘石高差进行处理,在路面不连续处设置地面提示,对社区不同的区域进行区块划分,在不同路段运用不同的颜色、标记和硬质铺装进行划分,起到指示和引导作用.安全和良好的交通环境,方便快捷的道路脉络,是老年人出行的现实基础[2].

3.1.2 停车问题解决

停车位不足是老旧社区中普遍面临的问题.对于社区的重点区域如市场路、工南路、工南横街,私家车占用人行道、无序泊车等问题尤为突出,可在这些重点区域划线停车位管理、可与茶坊楼周边区域的公共停车场结合管理;对于非机动车,可在社区特定的区域或是固定的停放点,统一停放管理,同时加强社区监督管理,减少车辆对人行的干扰,保障出行的安全.

3.2 优化多层次的开放空间

3.2.1 街巷空间的微改造

经调研分析发现,该社区老年人在步行100-200M的距离后,由于身体机能的下降,中途需要停下来休息,一般选择在空间尺度较为宜人的工南路和工南横街上.为了增加街巷空间的活力,就需要引入微改造的概念.

在街巷的选择上,结合老年人的自身出行特征,在人群分布的中、高活力空间设置,同时也要考虑对出行交通的影响.在功能选择上,需要结合老年人自身的需求,同时考虑到活动的多样性,适当增加读书看报、休憩、打牌、下棋等小范围的空间活动.在空间布局上,以老年人的步行特征为主,基本在5分钟出行范围内相距200M左右的距离.空间形式与街道的相互关系可分为内部镶嵌与外部相切两种形式,面积分为2~4m2和4~6m2两个等级,具体如下(表1).

表1 空间形式及功能 资料来源:作者自绘

3.2.2 修复老化的闲置空间

曾经被大多数老年人喜欢的庭院空间,如今呈现出脏、乱、差的特点,造成空间处于闲置状态,主要原因是来自居民的私自搭建或者是生活用品杂物的堆砌等情况使得空间破旧不堪.干净、卫生、整洁是吸引人们聚集最基本的前提.

面对这样的情况,首先对在闲置空间中私自搭建的建筑物或构筑物进行拆除,释放空间的原始状态,消除那些安全隐患[3].其次,对垃圾堆砌的物品加以回收,保证空间的清洁,并且在垃圾箱的选用上应考虑到老年人提不起重物的情况.还原闲置空间的清新、明亮的视觉感受.

3.3 营造有归属感的社区氛围

随着老龄化的发展,老旧住区空间应该考虑老年人对精神上和社会交往上的需求,为社区注入积极的活力因素,给老年人带来自由轻松的情感需求,让老年人找到“家”的归属感.

3.3.1 营造具有时代特色的空间

打造特色空间,传承经典回忆.例如利用煤矿机械厂的旧仪器、卷烟厂的徽章、标志物等打造社区中的景观小品,并且可以在墙面上张贴那个年代集体工作的纪念照片(如图13-图14),通过这些承载着他们青春年少的回忆,勾勒出对往事的回忆,对他们来说,这些都是不可替代和复制的情感共鸣,营造具有特色的年代空间,给老年人找到归属“家”的感觉.

图13 张家口煤矿机械厂徽章 图14 社区展览 图15 志愿者服务 图16 居民歌舞比赛表演

3.3.2 举办社区文化活动

举办文化活动,激活社区氛围(如图15-图16).例如组织老年人参与社会活动,让有特长的、身体健康的老人发挥他们的一技之长,使其老有所为、老有所乐,也可以收集具有历史记忆的照片、共同的老照片等用于展览;同时也可以举办歌舞比赛、社区志愿者活动等丰富老年人的晚年生活,旨在吸引老年人参与其中,激活公共空间的利用价值.社区中应体现的是一种生活,一种参与共享,是老有所依的充实、健康的老年生活.

4 结 语

老旧社区由于建成年代久远,再加上当时的建设标准相对较低,随着时代的发展,现阶段出现了很多诸如道路系统缺陷、公共空间环境差、基础配套设施不足等问题.老旧社区适老化改造是一项非常艰巨且复杂的任务,除了传统的步行空间、公共空间等物质空间的改造,还需要针对老年人居住生活的多层次需求,为老年人创造更多、更好的休闲和交往空间,营造积极向上的社区氛围[4].

猜你喜欢

老化老年人空间
认识老年人跌倒
老年人再婚也要“谈情说爱”
老年人睡眠少怎么办
空间是什么?
创享空间
节能技术在开关电源老化测试中的应用
越来越多老年人爱上网购
考虑知识老化的知识网络演化模型
考虑知识老化的知识网络演化模型
杜绝初春老化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