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轴两翼”下实践教学评价体系的研究
2021-09-30李静卢旎
李静,卢旎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广西柳州545616)
“一轴两翼”下会计实践教学将理论与实践相融合,培养学生的会计核算技能、财务管理能力与沟通技能。而实践教学评价作为会计实践教学的组成部分,对于合理评价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也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一轴两翼”实践教学相关概述
(一)“一轴两翼”下的会计实践教学
“一轴两翼”会计实践教学中,“一轴”是以实训工厂汽车整车制造购、产、销、存流程为主轴,将会计理论与制造业流程相结合,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培养的是学生的会计核心技能;“两翼”中的一翼是处理内部财务关系,另外一翼是处理外部财务关系,即财务部门如何处理与企业内部包括采购、销售、人力资源、仓管等部门的财务关系,以及如何处理与企业外部包括金融机构、工商、税局、社会保险、供货商、顾客的财务关系。“两翼”是财务管理思想的体现,培养的是学生的管理技能、沟通技巧与组织协调能力[1]。探索“一轴两翼”实践教学模式,研究“一轴两翼”实践教学评价体系,对于推进会计专业的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二)“一轴两翼”会计实践教学评价
会计实践教学评价是一个价值判断的过程,对实践教学的管理者、参与者以及教学效果做出恰当的评判。目前国内对于教学评价的研究较为全面,有些学者通过自己的教学经验,发现评价体系中的缺陷,在已有评价方法的基础上提出教学评价思路,完善评价体系。有些学者将教学总目标分为各个子目标,并根据子目标设计权重与评分标准,形成一套评价指标。目前,在实践教学评价体系的研究中,对于物理、化学、生物等理工科的研究较为广泛,而对会计实践教学评价体系的研究较少。鉴于此,本文基于“一轴两翼”实践教学,从会计实践教学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以及完善会计实践教学体系两方面提出观点和建议。
二、“一轴两翼”下会计实践教学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
“一轴两翼”下,会计实践教学就是模拟实训工厂汽车整车制造过程,将工业制造流程融入实践教学。通过实践教学让学生了解会计的核算流程,各凭证与账簿之间的勾稽关系,明确岗位职责,在亲身体验中加深对本专业的认识。在此过程中,通过团队合作与小组展示,锻炼学生的沟通协调和语言表达能力,使其能够明确表述所见、所闻、所做、所思。然而,通过分析,笔者发现现行的评价体系存在以下问题,难以适应实践教学。
(一)总结性评价占主导地位
会计虽是一门实践性学科,但长期以来还是以应试教育为主,普遍采用期末考试的评价方式,即总结性评价,强调分数在评价中的重要性[2]。这种对教学结果进行评价的方式目前在多数学科的评价中占主导地位,能够较为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但这种方式的前提是学生文化水平相近。而目前高职高专学生来源主要包括普高生、对口生和单招生,招生方式不同导致学生入学水平不一。相对于对口生和单招生,普高生在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方面略占优势;但对口生与单招生在中职教育的过程中已经学习过基础的理论知识和技能,所以在动手能力方面略优于普高生。而总结性评价偏重智力因素,往往只能反映学生在背诵、记忆、收集信息等方面的能力,很难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评价,而且对于少数学习认真但不适应应试教育的对口生和单招生,总结性评价很容易挫伤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二)评价主体较为单一
在目前的教学评价中,评价主体较为单一,实践教学多为代课老师对学生进行评价,很少有其他老师或校外企业参与[3]。评价体系大多是在没有企业参与的情况下摸索建立的,可能会导致企业对人才的培养需求与职业教育个体现实水平之间的“位差”较大。
在“一轴两翼”会计实践教学过程中,为培养学生财务管理技能与沟通协调能力,除了传统的教师“教”、学生“学”,还增加小组实训项目,使学生在团队合作中学习怎样表达和聆听,增强社交能力。以往的会计课程评价体系主要是教师对学生进行单向评价,缺少组内自评与互评,所以,难以评判学生对小组所作的贡献,学生在不知道他人对自己评价的情况下也不能有针对性地找出自己的不足。
(三)职业技能、素养评价缺失
理论知识源于实践,更应指导实践。在实践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相关专业知识进行成本分析,为财务决策提供依据,所以,学生的动手能力也是评价体系的重要环节。此外,在“互联网+”背景之下,企业需要的会计从业人员,不仅要懂得会计核算,还要会使用基本的办公软件,如PPT、Excel等,以适应现代化的办公方式,这也是学生会计技能的体现,而目前这一方面的考核主要集中在毕业设计方面,在会计课程的设计与考核中很少体现。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环境中,职业教育也应注重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如是否诚实守信、有服务意识、能够遵从管理规定等,这些属于学生的软实力。诚实守信作为会计人员最重要的职业操守,影响着学生将来的职业发展;同时,会计人员掌握着企业的核心数据,发挥着核算监督功能,遵从管理,提高服务意识,才不会随着社会的发展慢慢被淘汰。但是,目前的评价体系中很少有能够对学生职业素养来进行评价的。
三、完善“一轴两翼”下会计实践教学评价体系的建议
当代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应适应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需求,既要培养学生懂得理论,会会计实务,又要培养学生的财务管理技能与沟通协调能力,使他们尽快实现从学生到会计从业者的转变。而目前的会计教学评价体系难以全方位对学生进行评价,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几方面建议。
(一)总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
为弥补总结性评价的缺失,教学评价应将总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在传统期末考试的基础上增加过程性评价,即通过平时表现以及课后作业等及时了解阶段性教学的结果以及学习者学习的进展情况[4]。可以借鉴“8字型质量改进螺旋”法,多方面评价学生,在评价反馈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素质和综合能力。
“8字型质量改进螺旋”法由一大一小两个循环构成一个8字型,依据教学目标,使用多种形式开展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问题并反馈,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第一个循环是大循环,依据教学目标,制定课程标准,设计教学方案,组织教学实施,在期末对学生进行总结性评价。将学生已达到的水平与教学目标相比对,找到学生学习的薄弱点与欠缺的能力,并对此提出建议,以期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学生能够多练习会计技能,锻炼欠缺的能力,不断提升,建立更高一层的发展目标。
第二个循环是小循环,是指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形成性评价。将学生对会计实践教学的态度、对会计问题的思考与感悟以及课后作业完成情况等纳入评价体系,针对性提出问题,提醒学生针对薄弱环节进行改进。这种对过程进行评价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够弥补总结性评价的弊端。
(二)自评与他评相结合
自评是学生对自己学习态度的评价,能够反映学生对自己的认可程度,通过自我评价了解自身情况,感受成长与进步。他评是小组成员之间的评价以及校外人员的评价。小组成员间的评价能够反映学生合作的参与度、会计职业技能的熟练度以及与人沟通交往的能力。这种评价方式下,小组内信息公开,被评价者更容易接受外界对自己的判断,同时也能够提升学生的实践参与度;校外人员的评价则体现了评价的客观性,反映了学生个人能力与小组综合情况。例如,在组织小组参与实践或进行案例分析的情况下,邀请校外老师参与打分,综合校内外教师的评价,对各小组综合情况进行评分。综上所述,两种评价方式相结合,有利于实现多方位评价,以评促学。
(三)增加职业技能、素养评价
会计是一门实践性学科,社会需要的不是一个只会理论却无法适应工作的会计从业人员,而是需要会会计核算,通过财务管理能力与沟通能力解决问题的人,因此,对学生的实操考察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可以将企业实务融入会计实操中,赋予每一操作步骤具体分值,通过对不同业务进行实操练习,评价学生是否掌握了会计核算技术、财务管理知识。另外,由于会计实践教学往往与计算机基础课程相关联,因此,在业务展示的过程中应将Office软件的使用情况纳入评价体系当中。
对于学生职业素养的训练,可以以“6S”管理理念为思路将学生纳入“实训室6S”管理当中,提高管理效率。通过观察学生是否迟到早退,是否按管理要求摆放设备,是否在规定时间完成清扫任务等评价学生的职业素养,这既能保持实训室的干净整洁,又能帮助学生形成遵守规则、有服务意识的良好工作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