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叙事性文本口译输出前的动态逻辑构图

2021-09-29刘韵

科技资讯 2021年17期

DOI:10.16661/j.cnki.1672-3791.2103-5042-3810

摘  要:口译是一种对译员的综合业务能力与素养要求较高的翻译类别。译员在承担口译工作时,一般会采用聚焦于具体的词句做笔记、点对点听译的模式,整个思维过程偏被动。在面对叙事性文本时,为压缩思考时间,加快即时反应的速度,译员应尝试变被动为主动,运用动态逻辑构图的方法,由点及面地展开合理的联想和推测,再填充相关细节,在头脑中预备合适的词汇、句法表述,从而达到提高译文输出效率和质量的效果。

关键词:叙事性文本   时间主轴   灵魂人物   逻辑关联   预估后文   动态构图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21)06(b)-0167-03

Dynamic Logical Composition before the Output of Narrative Text Interpretation

LIU Yun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Wuhan), Wuhan, Hubei Province, 430074 China)

Abstract: Interpretation is a kind of translation category with high requirements for translators' comprehensive professional ability and literacy. When undertaking interpretation work, interpreters generally adopt the mode of focusing on specific words and sentences, taking notes and point-to-point listening and translation, and the whole thinking process is passive. When facing narrative texts, in order to reduce thinking time and speed up the speed of immediate response, translators should try to change passivity into initiative, use the method of dynamic logical composition, carry out reasonable association and speculation from point to surface, fill in relevant details, and prepare appropriate vocabulary and syntactic expressions in their minds, so as to improve the output efficiency and quality of the translation.

Key Words: Narrative texts; Time axis; Soul man; Logical association; Estimation of following contents; Dynamic composition

口译作为一种高强度、超负荷的脑力劳动,考验的是译员所具备的汉英双语功底、捕捉提取主干信息的敏锐度、现场即时反应能力和心理稳定性等全方位的综合素质。在众目睽睽的高压环境下,要在限定的极短时间内打碎源语的初始结构,压缩思考过程,提高目的语的输出效率,是需要采取合适的方法和技巧来达成的。叙事性文本的普遍特征主要包括以下四大方面:一是显现出清晰的时间脉络;二是构思的故事情节一环扣一环且内在逻辑关联紧密;三是设定的人物形象通常對情节的发展走向起到穿针引线、推波助澜的作用;四是根据前文埋下的伏笔铺垫,可以预测和推断出后文可能发生的事件或出现的状况。基于对叙事性文本的认知,该文从小说《圣诞颂歌》的英文原始语料出发,结合小说构成的六大要素,试图探究口译员在翻译成中文之前的思维模式,寻求到能缩短思考时间、同时提升译语产出效率和质量的有效途径,从而为有规律地动态处理文本提供适用的参考和助力,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译员在口译现场工作时面临的心理压力,彰显其翻译的技能与水准[1]

1  根据文本开篇的提示性信息,在脑海中构建“时间树”

《圣诞颂歌》是英国作家查尔斯·狄更斯脍炙人口的小说作品,也是一篇典型的叙事性文本。开篇设定的故事发生时间是圣诞节前夕,作者借试图说服主人公斯格鲁吉对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穷人进行慈善捐款的访客之口,引出了其已经去世七年的生意合作伙伴马勒,并提到斯格鲁吉如今居住在马勒生前住过的私宅里。口译员在听到小说题目和故事开头叙述大背景的句子时,通过字里行间出现频率较高的时间信息,可以初步断定西方国家非常重视的一年一度的圣诞节是故事围绕展开的关键时间,不同时期、不同年份的圣诞节也将是贯穿情节发展始终的一条时间主轴,由此依据时间流逝的先后顺序,可以在脑海中勾画出一棵时间树,树干底部是过去的圣诞节,中段是现在的圣诞节,上端是未来的圣诞节。待主干骨架搭建起来后,一面调动头脑中已有的时间词汇储备,一面往内部填充圣诞节场景下发生的各种故事情节作为“血肉”,就更加得心应手了。

2  把握故事核心思想,领会灵魂人物贯穿始终的作用

小说的写作目的不单纯是为了讲故事,更重要的是通过故事内容教化蒙昧,启迪读者的智慧与心灵[2]。口译员应善于一边用心听文本内容,一边凝神聚气归纳概括故事的主题与基调,领会其教育意义,准确抓住小说的精神要义,这样转换成汉语输出的文本在宏观层面上才是与作者的原笔原意高度吻合的,不易偏离作者预先筑就的教育导向轨道。《圣诞颂歌》的主旨思想在于引导众人审视、拷问自己的内心,警醒人们及早摒弃人性弱点中吝啬、自私、冷酷、贪婪的阴暗面,心怀善念与感恩,热爱生活,珍视生命里有限的宝贵时间,享受节日的美好,以仁爱、友善、乐观的生活态度发现、感受真善美的事物,通过帮助他人体会施与之乐,有意义地度过内心充满幸福感的一生。口译员在输出译语前如果能透彻领悟文本的精神内核,精准定位所叙述故事的总体基调,那么选择的汉语词汇、句型、表达方式与技巧及赋予语言的感情色彩才是恰如其分的,不会违背原著的本意和初衷,在整体格局上才算是立住了[3]

口译员除了要做到牢牢把握住叙事性文本的核心思想之外,还要具备迅速辨析出在全篇起穿针引线作用的灵魂人物的能力,能在头脑中绘出人物形象、言行举止的动态素描,从已有的词汇、句法储备库里筛选并组织合适的汉语表达,充分凸显人物在全篇的地位。以《圣诞颂歌》为例,每位主要人物的安排都隐含着作者的一番用意,身上都肩负着需要完成的任务和使命。主人公已离世的生意伙伴马勒、主人公的外甥和主人公的职员鲍勃均为贯穿始终、对故事情节的设置与发展起至关重要作用的灵魂人物。马勒的鬼魂深夜回到主人公卧室后的对话是三位圣诞幽灵造访主人公的引子,也为圣诞幽灵们降临后带给主人公的梦境般的奇遇揭开了序章。因此,只有设定了马勒这个人物才能顺理成章地脱离主人公当前所处的现实环境,引出小说想要讲述的核心内容,圣诞幽灵通过指引主人公回归童年、青年时期、看清当下的现状、放眼未来的结局,看到的种种场景和对应场景里穿插的小故事才不会显得突兀,而是顺应时间流动的节点,自然而然地出现,合情合理地发生。至于主人公的外甥,作者则巧妙地将其设计成一个无论在个性特征、生活态度、处世方式还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方面均与主人公形成鲜明反差的人,亦在故事开头展现了外甥劝说主人公与其一家共度圣诞节、改变顽固偏执想法未果的一幕,目的在于孕育一个主人公在醍醐灌顶后彻底改过自新的故事结尾。一旦以外甥为参照物,主人公的前后变化就显得更为戏剧性,情节更加跌宕起伏,最终的大反转也能收获绝佳的出其不意、欲扬先抑的效果。另一个不容忽视的人物是主人公的职员鲍勃,作者围绕他的工作环境和家庭生活创设了多个不同的场景和应景的故事片段,从他及其家人的视角出发,不仅客观地展示了主人公之前身上存在的人性的弱点、人格的缺陷和对他人造成的不良影响,而且也从他们与主人公后来的工作交流及生活交往的侧面体现了主人公告别过去的自己、开启全新生活的坚定决心和实际行动。

3  理清故事情节的逻辑关联,由前文内容推测潜在的事件走向

常规的口译技巧通常只聚焦在具体的词语和句子的细节听译上,但在实际操作中会影响译语产出的效率。為节省思考时间,切实提高翻译输出的时效性,口译员在边听边做笔记时,应将重心放在记录下在脑海中梳理出的文本所叙述故事情节存在的内在逻辑关系[4]。这样做不仅能使获取的信息更为条理化,而且能帮助译员运用逻辑推理的方法,由前面发生的故事情节预估和推断后面有可能出现的状况和最终的结果,从而确定下文的基调和文字间蕴含的感情色彩,预备好即将用到的词汇和句型,由点及面,有效缩短翻译过程所耗费的时间,提升目的语的输出效率和质量。就《圣诞颂歌》这篇小说而言,口译员需要逐步预判和着重理清的主体情节脉络及其内部逻辑关联是按以下层次环环相扣的:对主人公在现实生活中看待圣诞节的态度和待人接物方式的概述→生意伙伴马勒的鬼魂提醒主人公准备迎接分别管辖过去、现在和将来的三位圣诞幽灵的到来→对圣诞幽灵的外貌、动作及其降临后周围环境变化的描写→主人公与圣诞幽灵出发前的对话→主人公在圣诞幽灵的引领下看到的围绕他本人或与他有关的灵魂人物发生的圣诞节场景→对沉浸在圣诞情境里的主人公的观感和行为表现的描写→主人公重回现实后决定以实际行动改变未来可能造成不幸后果的大反转结尾。

4  按照绘制的翻译框架图,有针对性地提取有效信息,快捷输出

口译员在依次完成了捕捉提示时间顺序的信息,提炼文本的主题思想和教育意义,体会灵魂人物贯穿全篇始末所起的重要作用,梳理故事主干情节脉络,把握内在的逻辑联系,根据前文推断出后续最有可能会发生的状况和事件发展的总体趋向等一系列步骤之后,可以水到渠成地在笔记本上绘制出一幅提纲挈领的翻译框架图[5]。接下来译员将根据整幅图的布局,顺着时间主轴,通过主人公与其他灵魂人物之间的交集和互动,生发出不同时段里的若干个微观场景环境,进而提取各个场景对应的关键信息,展开合乎情理的逻辑联想,从语言措辞层面综合运用意思、感情色彩与原著内蕴风格契合度高的词汇和句法,以行云流水的方式,一气呵成地输出,确保译语的准确度、流畅性和高效性[6]

口译员在着手处理《圣诞颂歌》语篇时,可以将翻译框架图的时间主轴设定为过去圣诞节幽灵→现在圣诞节幽灵→未来圣诞节幽灵,每个圣诞节幽灵管辖的范围分别对应主人公生命里的已经逝去的时光、当下正在经历的时光和尚未到来的将来时光。所有圣诞幽灵指引主人公看到的均为时空穿越后的虚幻景象。过去圣诞节幽灵的使命是引起主人公对于过去生活片段的回忆,而这种回忆则是由四个主要场景组成的,第一个场景提供的关键信息是主人公儿时在学校度过孤单冷清的圣诞节,背景格调是灰暗阴郁的;第二个场景的关键信息是少年时代的主人公以学徒身份在老板店里与众人一起度过温暖热闹的圣诞节,背景格调是欢快喜悦的;第三个场景的关键信息是心仪的女孩因青年时期的主人公一心只想着发财、心性改变而在圣诞节与其分道扬镳,背景格调是绝望伤感的;第四个场景的关键信息是与主人公分手的女孩结婚生子后与丈夫和孩子们共同度过温馨喜庆的圣诞节,背景格调是幸福祥和的。在掌握各个场景关键信息的基础上,译员在正式听到英文语音之前,就能提前展开合理的逻辑联想,在脑海中勾勒出不同场景下富有动感的画面,预估关于人物的外貌、性格、动作、心理、情感、对白描写及情节发展方面的种种细节,继而搜索恰当的词组、句型并转化为完整的汉语语言表述单元,以便最大限度地节约思考时间,有效简化翻译的过程,缓解紧张的情绪,提升业务自信,以最快的速度产出品质优良的译文。由现在圣诞节幽灵和未来圣诞节幽灵引出的另外两个时间分支也可以同样的方法和模式运行完成整体布局→逐一提取不同场景里的关键信息→联想具体细节→组织语言→快捷输出的整个翻译过程。

5  结语

口译作为一种高强度的即时翻译活动,对于从业人员处理语言信息的能力、反应的敏捷度和心理素质均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为胜任这种难度系数高的工作,口译员应灵活运用恰当的方法和策略,缩短思考的时间,减轻心理压力,高效地输出高质量的译文。在处理叙事性文本时,译员可尝试舍弃传统的逐字逐句的点对点听译模式,由静态转换为动态思维,注重捕捉提示性信息,围绕时间主轴,概括提炼所叙述故事的核心思想和教育意义,领会贯穿全篇的灵魂人物所发挥的重要作用,理清故事情节的主干脉络,把握内在的逻辑关联,由前文内容预测后续情节及事件发展的总体走向,从而绘制出条理清晰的翻译框架图,提取对应场景的关键信息,有效提升译语产出的效率和质量。

参考文献

[1] 周静.文学文体学视角下小说前景化语言的英汉翻译实践报告[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20.

[2] 刘宓庆.文体与翻译[M].北京:中译出版社,2019。

[3] 胡显耀,何广宇.汉语翻译语体的识别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21,44(1):104-112,16.

[4] 赵硕.现代口译理论与实践[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7.

[5] 叶子南.高级英汉翻译理论与实践[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20.

[6] 王建华.口译认知理论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9.

作者简介:刘韵(1986—),女,硕士,研究方向为文学翻译、翻译理论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