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知识图谱的科技金融研究可视化分析
2021-09-29高莉莉张富程
高莉莉 张富程
摘 要:分析我国科技金融的相关研究热点与发展现状。运用文献计量方法,对中国知网(CNKI)检索的文献进行计量分析,运用Citespace软件对检索的相关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绘制科学知识图谱。我国科技金融相关的研究发文量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核心发文量占总发文量的比例较低;科技金融相关研究文献多集中于金融理论类杂志;研究学者和研究机构主要分布在北京、南京、上海等地区,研究机构之间的合作并不密切;科技金融相关问题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于科技金融与科技创新、科技型企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规模差异与区域差异等。我国科技金融研究成果丰硕,文献质量较好;相关研究学者与研究机构之间的合作有待进一步加强。
关键词:科技金融;Citespace;可视化分析;知识图谱
中图分类号:F 832;F 72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312(2021)05-0588-07
Visual Analysis of Research 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inance Based on Knowledge Map
GAO Lili,ZHANG Fucheng
(School of Management,Shanghai University of Engineering Science,Shanghai 201620,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analyzes the research hotspots and development statu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inance in China. The bibliometric method is used to analyze the literatures retrieved by CNKI,and CiteSpace software is used to visually analyze the retrieved literatures and draw a map of scientific knowledge. In China,the number of research papers related to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inance has been increasing year by year,and the proportion of core papers to the total number of published papers is relatively low; Research papers 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inance are mostly published in Financial Theory Journals; Researchers and research institutions are mainly distributed in Beijing,Nanjing,Shanghai and other regions,and the cooperation between research institutions is not close; The research mainly focuses 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ina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science and technology enterprises and strategic emerging industries,enterprise scale differences and regional differences. The research result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inance in China are abundant and the quality of literature is good;The cooperation between relevant scholars and research institutions needs to be further strengthened.
Key words:science and technology finance;citespace;visual analysis;knowledge map
0 引言隨着现代网络技术的普及,互联网与金融行业产生了深度的融合,形成了互联网金融这一新型金融创新模式。科技金融的本质是金融,属于互联网金融的范畴,其依托互联网金融实现了指数型的发展[1]。科技金融的发展还并不完善,国内外都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研究体系,研究的侧重点也不尽相同。张芷若,谷国锋(2019)指出国外学者对于科技金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金融发展与技术进步、商业银行与技术创新、国家研发投入与技术进步、金融创新与技术创新等方面[2]。国内外学者对于科技金融的研究主要分析了科技金融的发展机制与体制、发展路径与模式、现状与问题以及科技金融的效益与评价等[3]。欧美等发达国家十分重视金融科技的发展,在政策与制度方面有许多值得借鉴的经验。美国的金融科技发展历经几十年的时间,形成了发达的金融科技产品体系与信用担保体系[4],金融科技产品主要包括风险投资基金、商业银行科技信贷以及政策性金融机构科技信贷等;信用担保体系的形成为企业信贷提供了便利的途径,促进了科技金融的快速发展[5]。德国实施金融科技方面的政策主要是利用财政资金扶持科技创新,德国政府重视科技金融的发展,一方面通过政策性银行给予中小科技企业2%~3%的贷款利息补贴;另一方面通过政策性基金为科技企业提供可转股次级贷款,从而让更多的金融机构参与科技金融服务[6]。科学技术是第一核心竞争力,科技金融的发展状况对于国家的战略发展至关重要。我国的金融科技体系较西方国家而言还不完善,通过借鉴欧美等国家的金融科技政策,要逐步完善我国金融科技制度与机制,形成一个完备的金融科技体系。科技金融的发展状况对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重大的影响[7],各个省市地区越来越重视科技金融的发展,如何更好运用科技金融服务发展成为国内各个省市地区探索的重点。本文利用Citespace软件对中国知网检索的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按照科技金融研究年度发文量、研究机构合作情况与地区分布展开分析,并通过关键词共现图谱与关键词聚类图谱对科技金融的研究热点与发展现状进行探讨,为我国科技金融的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1 资料来源和研究方法
1.1 数据来源研究数据来源于中国知网(CNKI),通过高级检索的方式,选择“主题检索”,检索词为“科技金融”,期刊类型分别设定为“核心期刊”与“CSSCI”,时间设定为“2001—2021年”。共检索出1 007条文献,为了保证样本文献的质量,提高与研究主题的相关性,对检索到的期刊进行人工筛选,删除与主题不符以及重复的文献,最终得到有效文献386篇作为研究的样本,并对历年发文量、研究机构合作与分布情况、关键词、研究热点等展开分析。
1.2 研究方法Citespace是文献计量学的可视化分析软件[8],呈现研究作者、科研机构、关键词等相关知识图谱,在海量文献中抓住重要信息,较好的呈现特定领域的整体发展情况,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应用于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领域[9]。本文采用文献计量法,在对选取文献年度发文量、期刊发文量、作者发文量等数据进行统计的基础上,应用Citespace软件进行可视化分析,对相关的Time Slicing、Text Processing、Node Types、Selection Criteria、Minimum Spanning Tree等功能参数进行设置,反复调试,多次绘制,并依据相关指数对形成的知识图谱的有效性进行判定,最终达到较为理想的图谱绘制结果。
2 结果分析
2.1 科技金融研究年度文献量检索时间设置为“2001—2021年”,在中国知网共检索到全部期刊5 391篇,其中核心期刊(包括CSSCI)1 007篇。根据科技金融研究的总发文量和核心期刊发文量的年度分布情况可以发现,总发文量和核心期刊发文量在2001—2008年较少,缺乏对该领域的研究;在2009—2020年之间,总发文量与核心期刊发文量都呈现了上升的趋势,但核心期刊的发文量波动幅度小,各年度发文量如图1所示。从总体趋势来看,我国科技金融研究的发文量呈现总体上升的趋势,虽然在2018年稍有回落,但不影响这一整体趋势。这其中,2018年是发文量重要的拐点,究其原因:一方面,2018年以前,随着科学技术尤其是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科技金融受到相关学者的重视;另一方面,在2018年以后,国务院办公厅和央行在2019年相继发布了《关于促进平台经济规范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金融科技(FineTech)發展规划(2019—2021)》等文件,旨在加强相关战略部署、促进金融相关科技的应用、提高金融行业抵御风险能力、提升金融行业监管力度,夯实金融科技发展基础[10]。相关措施的出台引起了国内学者对金融科技领域的密切关注,这是科技金融研究整体呈现上升趋势并在2018年出现拐点的原因。从核心期刊发文量来看,核心期刊的发文量也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由此可见,我国科技金融的相关研究成果在数量上和质量上都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就核心期刊的发文量而言,排名前3位的分别是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12篇)、南京师范大学商学院(6篇)、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5篇)等在金融研究方面有一定影响力的机构。
2.2 文献作者与机构的分布我国科技金融相关研究已经出现具有较高学术影响力的学者和机构。就核心期刊发文量而言,排名前3位的学者分别是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的贾康(8篇)、哈尔滨理工大学的徐玉莲(7篇)、南京审计大学的刘骅(5篇)。作者发文量不高,表明我国科技金融相关问题的研究还未出现核心作者。发文量较均匀,表明我国科技金融相关研究还处于比较离散的状态。文献被引量反映了文献被学术界的认可度和关注度,就文献被引量而言,科技金融相关研究核心论文被引次数超过200次的作者有6位,综合来看,中国科学技术部科技经费监管服务中心的房汉廷在科技金融研究方面具有较大影响力,见表1。
运用Citespace软件对研究机构进行共现分析,目前我国科技金融相关研究已经形成了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北京联合大学管理学院、南京大学商学院、南京师范大学商学院等主要研究团队。科技金融相关研究机构主要分布于北京、南京、上海等金融行业相对发达地区,体现了大城市在科技金融研究的领头羊地位,这些城市拥有相对强势的金融行业,政策传达执行效率高,能为科技金融的研究提供丰富资源。同时,我国科技金融研究机构合作呈现“整体大分散,局部小集中”的特征,只有小部分机构合作密切,研究学者跨机构合作并不活跃,学术交流与借鉴有待进一步加强,如图2所示。
2.3 研究热点与关键词聚类关键词可以有效表达文章的中心思想,能够让读者理解文章的研究重点。关键词共现和聚类知识图谱可以反映该领域研究的总体内容特征、研究内容之间的联系、研究的发展脉络与发展趋势。本文应用Citespace软件对筛选得到的386篇核心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统计该领域关键词重要指数,对生成的关键词聚类知识图谱进行分析总结,以揭示我国科技金融研究领域的研究热点与发展现状。1)高频关键词统计分析,通过对386篇科技金融研究核心文献进行关键词共现分析发现,按照关键词出现频次来看,科技金融、科技创新、科技型中小企业、金融创新出现频次相对较高,分别为286次、53次、21次和17次,代表了我国科技金融研究的热点,这与目前我国科技金融相关领域所处的现状具有较高的吻合度,将金融领域与科技相结合越来越受到学术界关注。关键词中心性最高的是科技金融(0.67),表明该关键词基本上与其他关键词都有共现关系。除此之外,科技创新、科技型中小企业、金融创新等关键词在科技金融研究领域也具有较高的重要程度(见表2)。
2)关键词共现网络聚类分析,为进一步分析科技金融的研究热点,本文通过Citespace软件进行关键词共现分析及关键词聚类分析。通过运行软件,合理设置相关参数,反复调试,最终得到2001—2021年的科技金融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与关键词聚类知识图谱,从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中可以看出,科技金融、科技创新、金融科技及技术创新等在科技金融领域研究较多,研究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如图3所示。
关键词聚类知识图谱的绘图结果显示,知识图谱的Q值为0.643 9,S值为0.501 3,说明该知识图谱呈现的聚类结果是可靠的(根据Citespace的软件说明,一般认为Q>0.3意味着聚类结构显著,S>0.5意味着聚类结构是合理可信任的)[11]。从关键词聚类知识图谱来看,形成了#0效率、#1科技创新、#2科技型中小企业、#3高新技术产业、#4金融创新、#5科技与金融、#6金融资本、#7科技型企业、#8科技金融效率、#9风险投资、#11空间计量模型、#13模式创新、#14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我国关于科技金融的研究主要围绕这些聚类展开,如图4所示。
根据关键词聚类分析,并根据国内已有的相关研究来看,大多数学者从理论层面和实证层面对科技金融进行了研究,见表3,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①互联网技术应用方面(#0、#13),研究指出,在互联网技术高速发展以及国际环境日趋复杂的背景下,如何将区块链、大数据、云计算等互联网技术更好的推动金融行业模式创新,对我国金融行业的发展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互联网技术对金融行业的赋能,通过对数字金融的创新,打破普惠金融的发展瓶颈,解决传统金融模式下的内生性问题。同时研究还指出,相关政策应当同互联网技术相配套,以规避互联网技术给金融行业的模式创新带来风险,例如加强宏观监管、保持经济稳定、消费者保护等相关政策[12];②在金融领域的科技创新方面(#1、#4、#6、#7),相关学者提出,随着我国已全面开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科技和金融的融合创新发展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两者的融合发展对于我国稳定增长、调整结构,协同创新,改善民生都具有重要意义[13]。除此之外,提高创新支持效率,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更好地服务于金融行业,对于金融业的发展和完善具有重要作用;③在科技金融创新主体方面(#2、#3、#5),有学者指出,在金融创新发展的过程中,位于其上下游的主体机构的作用不可忽视,金融机构上有政府管理机构,下有相关企业等,都能对科技金融的创新产生影响。在创新的过程中,难免存在未知的风险,这就需要政府给予合理的指导与适当的干预;其创新的成果在投入实际应用的过程中,需要与相关服务对象进行“试验”不断发现创新中的不足,以更好地促进科技金融的稳步发展;④在科技金融的区域发展方面(#3、#11、#13),不同区域和城市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建议。例如在京津冀协同一体化发展过程中,尤其是在雄安新区建设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着金融机构在城市建设中参与感不强、投融资平台的能力与城市建设发展需求不匹配等问题的存在。针对此类问题,有学者提出应从拓宽融资渠道,鼓励市场参与等措施入手,以政策为引领,以市场为导向,提高科技金融在区域发展过程中的支持水平[14]。
3 讨论
3.1 科技金融发文量分析近20年来,在我国科技金融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学术界也对科技金融领域展开了深入的研究。在2010年以后,科技金融领域的研究成果丰硕且高质量的研究成果不断涌现,尤其是近几年科技金融呈现指数型的发展,在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一系列的问题,学术界在探索新发展路径与机制的过程中也取得了巨大进步。科技金融领域的研究文献总体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尤其是在2011年之后增长较为迅速。从核心文献数量来看,核心文献数占据总文献数量的比例仍然不容乐观,说明学术界对于科技金融领域的研究还不够深入,研究成果的质量还有待提高。
3.2 科技金融文献作者与机构分布分析作者发文量和文献被引量是一名作者在相关领域活跃度和影响力的体现。综合看来,在科技金融研究领域具有较大影响力和较高活跃度的学者是中国科学技术部科技经费监管服务中心的房汉廷、哈尔滨理工大学的徐玉莲和王宏起等人。房汉廷等人长期从事金融方面的研究,目前最新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构建金融科技体系、金融监管等研究方向[15]。我国科技金融研究领域的研究学者和研究机构多集中于上海、南京等经济发达的中心城市,侧面反映了我国科技金融建设有必要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本土化的科技金融系统理论[16]。同时,我国科技金融研究机构合作呈现“整体大分散,局部小集中”的特征,只有小部分机构合作密切,研究学者跨机构合作并不活跃,学术交流与借鉴有待进一步加强。
3.3 研究熱点与关键词聚类分析近年来,我国科技金融研究热点主要是科技金融与科技创新、科技型企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规模差异与区域差异。在理论层面,有学者指出,与互联网等新兴技术融合发展的金融行业优势与风险并存。为此,应加强相关领域的法制化管理,为科技金融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如行业准入、信息披露、行业自律、消费者保护和市场退出等机制。此外,农村地区的科技金融发展也成为学术界研究讨论的焦点,城乡区域差异导致两者金融发展水平略有不同,而“三农”问题关乎国计民生,相当数量的学者从供给侧改革为切入点,探索各地政府与金融机构对于科技金融在农村地区的发展经验与方法[17]。在应用层面,从目前的互联网技术高速发展的大背景出发,大力推动科技创新前提下的金融行业的发展,如5G、区块链,云计算等。运用5G等技术为金融行业的负债端、资产端、支付端以及商业模式等提供赋能,例如打造平台化金融、智能财富管理服务、银行生态系统、优化信贷审批流程、优化支付体验、建设智慧网点与虚拟银行等[18]。在科技金融关键词聚类方面,主要体现了互联网技术应用、金融领域的科技创新、科技金融创新参与主体、科技金融的区域发展在相关研究中的重要地位。结合现有研究来看,大多数学者从实证研究层面对我国科技金融的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第一,科技监管方面,高乐民(2018)指出传统的金融监管方式已经不能适用于互联网金融的监管,必须要进行监管方式的创新[19]。适用于传统金融的监管方式在面对第三方支付、众筹平台以及虚拟货币等问题时,会产生很多的漏洞,导致监管不到位的现象。杨东(2018)提出传统金融监管体系无法应对科技金融的监管,要在传统的金融监管体系的基础上增加科技监管,才能够更好的应对金融科技所产生的风险以及监管上的一系列问题[20]。第二,金融服务方面,有学者指出,很多中小城市尤其是经济欠发达城市,尚未形成规范高效的科技金融服务平台,导致投融资双方信息不对称。因此,唐茂(2020)针对平台服务不完善的问题,应当建设科技金融专营机构服务区[21],科技金融相关机构在此聚集,使科技金融服务机构产生集聚效应,减小投融资双方成本,提高科技金融服务质量。除此之外,曾耀农,徐脉沐(2018)针对目前科技金融服务存在的缺失提出了创新科技金融服务模式的针对性措施,即发挥产业链的带动作用、创新金融工具、完善科技金融相关服务、创新保险服务体系、培育创新人才队伍[22]。发展可持续的科技金融服务模式是至关重要的,其旨在互惠共赢,在多方合作的基础上实现金融功能的最大化。由于单一的政府或者金融机构的主导并不能完全满足日益复杂的金融需求,因此吕溉之,闭合(2018)提出应出台相应政策,扶持科技金融服务中介机构的发展,根据市场需求,发展相应的金融服务中介机构[23]。第三,经验借鉴方面,有学者指出我国科技金融起步比西方发达国家晚,监管政策以及技术都不完善,应在借鉴西方监管技术的基础上形成对我国科技金融监管的有效方式。英国最早提出了“监管沙箱”这一设计,在沙箱监管下可以减少创新思想进入市场的时间,鼓励金融创新[24]。我国在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相关部门牵头推动“沙盒监管”机制的构建,审视金融边界、确定监管主体、制定核心原则,以期更好的保护金融消费者的权益,使消费者充分享受科技金融带来的便捷的同时,又能最大程度上的规避风险[25]。在科技金融关键词聚类方面,主要体现了创新监管方式、运用科学技术、优化金融服务以及经验借鉴在科技金融研究中的重要地位。
4 结语本文将中国知网检索的科技金融领域386篇文献作为研究样本,利用文献计量软件进行处理并归纳总结,对文献历年年度发文量、研究作者与机构的分布、研究热点与关键词聚类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科技金融领域近几年发文数量与质量呈现上升趋势;该领域研究机构多分布于北京、上海、南京等相对发达的城市,核心作者在该领域的影响力也有一定提升;科技金融领域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于科技金融与科技创新、科技型企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规模差异与区域差异等研究方向;在科技金融的研究工作中,创新监管方式是解决科技金融问题的有效措施、运用科学技术是提升科技金融水平的重要工具、优化金融服务是科技金融发展的主要目的、经验借鉴是发展科技金融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 揭红兰.科技金融、科技创新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传导路径与实证检验[J].统计与决策,2020,36(01):66-71.
[2]张芷若,谷国锋.科技金融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基于空间计量经济学方法[J].工业技术经济,2019,38(09):131-139.
[3]胡海云.科技金融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区域差异研究[D].阜阳:安徽财经大学,2017.
[4]寇明婷,陈凯华,穆荣平.科技金融若干重要问题研究评析[J].科学学研究,究,2018,36(12):2170-2178.
[5]李俊霞,温小霓.中国科技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与影响因素关系研究[J].中国软科学,2019(01):164-174.
[6]华晓龙.国内外科技金融发展经验对苏州市的启示[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20(22):33-36.
[7]廖帅.基于文献计量学的高校科研绩效研究趋势分析[J].技术与创新管理,2020,41(05):456-461.
[8]杨晔.区域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基于金融环境的视角[J].技术与创新管理,2020,41(04):344-351.
[9]黎家艳,李含伟,张顺萍.我国老年人再就业问题的研究热点与前沿——基于CiteSpace和VOSviewer的知识图谱分析[J].智能计算机与应用,2020,10(02):284-289.
[10]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平台经济规范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EB/OL].(2019-08-08)[2020-08-01] 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9-08/08/content_5419761.htm
[11]CHENC.CiteSpace II:detecting and visualizing emergingtrends and transient patterns in scientific literature [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06,57(03):359-377.
[12]江齊明.互联网技术赋能下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策略研究[J].新金融,2021(05):55-60.
[13]胡恒松,王皓,韩瑞姣.雄安新区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金融支持路径[J].区域经济评论,2021(02):33-41.
[14]郭晓蓓,蒋亮.5G与金融的融合路径与应用场景研究[J].西南金融,2020(01):12-22.
[15]张玉喜,赵丽丽.中国科技金融投入对科技创新的作用效果——基于静态和动态面板数据模型的实证研究[J].科学学研究,2015,33(02):177-184.
[16]刘文丽,郝万禄,夏球.我国科技金融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区域差异——基于东部、中部和西部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宏观经济研究,2014(02):87-94.
[17]金婉舒.我国农村金融供给侧改革的创新路径研究[J].乡村科技,2019(02):8-10.
[18]王志鹏,龙海明,李佳珂.互联网金融监管的法经济学思考[J].财经理论与实践,2017,38(04):9-14.
[19]高乐民.穿透式监管:中国式金融监管方式创新——以资管产品为切入点[J].华北金融,2018(12):34-41.
[20]杨东.监管科技:金融科技的监管挑战与维度建构[J].中国社会科学,2018(05):69-91.
[21]唐茂.基于哈长城市群的科技金融综合服务平台服务模式创新研究[J].黑龙江科学,2020,11(08):140-141.
[22]曾耀农,徐脉沐.长沙完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的策略[J].长沙大学学报,2018,32(04):16-18.
[23]吕溉之,闭合.广西科技金融服务模式发展的对策与建议[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8(01):6-8.
[24]陈志峰,钱如锦.我国区块链金融监管机制探究——以构建“中国式沙箱监管”机制为制度进路[J].上海金融,2018(01):60-68.
[25]高莉莉,张富程.我国互联网金融监管的研究热点与发展趋势——基于Citespace的可视化分析[J].技术与创新管理,2020,41(04):407-412.
(责任编辑:严 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