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他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58名成员中唯一的重庆人

2021-09-29王树仁

红岩春秋 2021年7期
关键词:工人同志

王树仁

在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58名成员中,赵世炎是唯一的重庆人。

赵世炎,中国共产党早期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卓越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者和著名的工人运动领袖。吴玉章曾高度评价他:“龙华授首见丹心,浩气长虹烁古今。千树桃花凝赤血,工人万代仰施英。”“施英”,即赵世炎当年用过的化名。

北京求学结识李大钊

1901年4月13日,赵世炎生于重庆酉阳龙潭镇一个工商业主家庭。少时,父亲不惜重金为他聘请名师,他在家读书。1912年秋,赵世炎入读龙潭镇高级小学堂。学堂地理老师和他的二哥赵世珏是同盟会会员,受他们反帝反清思想影响,赵世炎也痛恨帝国主义和卖国政府。

1915年,赵世炎考入国立北京高等师范学校附属中学。在校期间,他不但学业优秀,英语突出,而且受《新青年》影响,积极投身新文化运动,并结识了李大钊。在李大钊的引导下,赵世炎参与主编《工读》半月刊、《平民周刊》《少年》半月刊等进步刊物。他在《工读》半月刊上撰文,与朋友共同讨論中国的前途,公开评论当时社会的弊病;在《少年》半月刊上连续发表《说少年》等文章,分析当时青年的思想状态,揭露封建家庭、旧的教育制度对青少年思想的束缚和毒害。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时,赵世炎怀着满腔爱国热忱,勇敢投入运动。5月7日,北京高等师范学校附属中学学生会成立,他被推选为干事长。赵世炎遇事冷静,每当同学之间发生分歧时,他从不轻易发表看法,总是耐心听取各方意见。直到弄清事情原委,经过分析判断,他才发表意见,促使问题完满解决。所以,他被同学们称为“及时雨大哥”。

同年7月,赵世炎中学毕业后,加入少年中国学会,并出版《少年》半月刊。他还在附中办起校工补习班,帮助工人学习文化。

是年秋,赵世炎进入吴玉章在北京主办的法文专修馆,被选为学生会主席。这期间,他日夜忙于为一批又一批有志青年留法勤工俭学做各项准备。饿了,他便用烧饼和开水充饥。晚上,他常常蜷伏在学生会的办公桌上过夜。同学们见状无不感叹,赵世炎却风趣地说:“饭蔬食而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参加巴黎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

1920年5月9日清晨,赵世炎和100多名赴法勤工俭学生搭乘的“阿芒贝尼克”号轮驶出上海杨树浦码头。轮船经过50天航行,抵达马赛。

赵世炎来到巴黎后,主要为附近华人服务和帮助华人教育会做编辑出版工作。后来,他在巴黎西郊一家铁工厂做工。尽管工作繁重,但他每天坚持挤出三小时学习,并阅读马克思主义小册子。每到黄昏,赵世炎就跑到楼顶平台,借助余晖读书,自喻“黄昏之贼”。勤工俭学的生活实践,提高了赵世炎观察社会、分析问题的能力。

1921年初,赵世炎与李立三、刘伯坚等共同努力,成立了华工劳动学会。2月28日,赵世炎与400多名中国学生在巴黎游行示威,呼吁面包权、读书权和劳动权。随后,赵世炎等被抓,囚禁在法国兵营,后被李立三救出。

三四月间,赵世炎和陈公培在巴黎先后接到陈独秀的来信,随后与张申府取得联系。赵世炎、陈公培与张申府、刘清扬、周恩来随即成立巴黎共产主义小组,由张申府负责。

1922年6月,赵世炎、周恩来等高举共产主义旗帜,在旅欧的中国勤工俭学生和华人劳工中,发起成立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赵世炎任书记。为加强革命宣传工作,赵世炎还负责编辑出版《少年》月刊及《内部通讯》。10月,经胡志明介绍,赵世炎加入法国共产党。

1923年1月下旬,赵世炎、周恩来等收到陈独秀的来信,信中表示,不宜叫“少年共产党”,应改称“社会主义青年团”,并指示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尽快与国内青年团中央联系,解决归属问题。陈独秀还提议,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可派一部分同志到莫斯科留学,并帮助他们与苏联接洽,解决签证问题。读完信,赵世炎、周恩来等立即复函,表示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同时,他们开始酝酿第一批赴苏留学名单。

2月17日,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在巴黎西郊比扬古镇警察分局内一个会议厅召开代表大会。大会由赵世炎主持,通过周恩来起草的《旅欧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章程》,改选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旅欧支部领导成员。考虑到赵世炎即将到莫斯科留学,大会推选周恩来担任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旅欧支部书记。

3月,赵世炎和陈延年、王若飞等离开巴黎到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住在特维尔斯卡雅街53号东大宿舍。其间,赵世炎抓紧一切机会,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十月革命的经验,并将研究成果写成文章寄回国内。他是较早在中国报刊上系统介绍列宁及列宁主义的人之一。

1924年6月中旬,赵世炎列席共产国际第五次代表大会,并收集整理各国开展工人、农民运动的资料,向中共代表团团员李大钊汇报。会后,中共中央根据李大钊的提议,决定让赵世炎回国工作。

领导北方地区斗争

1924年7月,赵世炎从莫斯科回到北京,协助李大钊负责北方地区党的工作。他先后担任中共北京地方执委会委员长、中共北方区执行委员会宣传部部长兼职工运动委员会主任。他和李大钊一起,出色地领导了北方地区的斗争。

赵世炎精力旺盛、才华横溢,经常在会上用英、法、俄三种语言给外国朋友当翻译。散会时,他总是率先离开会场。他说:“我先走,把泥巴带走,免得麻烦你们。”所谓“泥巴”,是当时同志们给反动政府暗探取的绰号。

这一时期,赵世炎负责主编《政治生活》周刊。据不完全统计,从1924年到1926年,他撰写了70多篇宣传党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性文章,其中刊登在《政治生活》周刊上的就有50多篇。

赵世炎思路敏捷,笔锋犀利,文字生动流畅,不仅能及时发现新情况、新问题,而且分析透彻,他的文章深受青年喜爱。《救国时报》曾称颂:“赵先生为有名的北方评论的主编,其言论风采为一般革命青年所景仰,赵世炎之名遂扬溢于全国。”

一次,赵世炎去参加党内会议,路上发现被特务跟踪,怎么都甩不掉。正着急时,他发现对面走来一个和自己打扮一样的青年。青年走近后悄悄告诉他:“躲进那边饭馆,我来对付特务!”赵世炎听声音才认出,这个青年是女扮男装的夏之栩,她在区委机关工作。原来,夏之栩因仰慕赵世炎的才干,时刻惦记他的安全,才“跟踪”保护他。1925年,赵世炎与夏之栩结为夫妻。

五卅惨案发生后,赵世炎领导和组织北京人民举行游行、罢工、罢课等,声援上海人民的斗争。随后,他被派到天津、唐山等地加强领导工作。赵世炎等人先后组织和发动天津日商纱厂工人大罢工、开滦五矿工人大罢工、天津海员大罢工和赵各庄矿工人大罢工,使北方地区的声援活动和群众斗争连成一片,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和反动军阀。

1925年10月,在内蒙古地区农工兵大同盟代表大会上,赵世炎当选大同盟中央委员会副书记。为了推动革命工作和培养蒙古族干部,他和李大钊等经常到蒙藏专门学校进行宣传和组织工作。在他们的培养和教育下,蒙古族青年乌兰夫、奎璧等参加了中国共产党,为后来开展内蒙古地区的革命斗争准备了骨干。

指挥上海工人武装起义

1926年3月,赵世炎出席在广州召开的第三次全国劳动代表大会。会后,他被任命为中共江浙区委(包括江苏、浙江、安徽三省和上海市)组织部部长、上海总工会党团书记,并兼任江浙区委军委书记。

赵世炎化名“施英”,和夏之栩来到上海后,住在窦乐安路190号(今虹口区多伦路189号)。他经常深入到工人群众中,组织工人罢工斗争,准备武装起义。因为在莫斯科受过军训,赵世炎还在秘密训练点亲自教授人员射击技巧和组织战斗队形。

同年10月,北伐军攻克武昌,革命形势进一步发展。上海地下党为配合北伐胜利进军,决定举行武装起义。赵世炎是上海工人武装起义的重要领导者。但因时机不成熟,上海工人的第一、第二次武装起义均告失败。

1927年3月21日,在陳独秀、周恩来、罗亦农、赵世炎等领导和指挥下,上海工人举行第三次武装起义。赵世炎任副总指挥,协助总指挥周恩来在商务印书馆职工医院总指挥部,指挥虹口、闸北、沪东、沪西等地的起义,并与坐镇北四川路安慎坊的陈独秀保持直接联系。下午2点,赵世炎亲自指挥沪东工人纠察队攻打江湾分水庙警察署。晚上,他和周恩来轮番到前线指挥战斗。22日下午6点,工人纠察队占领敌人的最后一个据点——北火车站。至此,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取得完全胜利。

起义胜利后,赵世炎向记者介绍了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的意义和经过,还在《向导》上发表《上海工人三月暴动纪实》,系统回顾和总结了这次胜利,高度评价这次起义:“三月暴动在世界革命史中的价值,是写在十月革命后的一页。三月暴动在中国革命史中的位置,是确定中国革命的性质,保障中国革命的胜利,划分中国革命历史的一页新篇幅。”

同年4月,蒋介石背叛革命,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上海处在血雨腥风中。5月,赵世炎赴武汉出席中共五大,当选中央委员。6月26日上午,中共江苏省委成立大会在上海召开,陈延年任书记。当天下午,陈延年等四人被捕。此后,赵世炎代理中共江苏省委书记,兼任上海总工会委员长,继续坚持领导革命斗争。中共中央机关刊物《布尔塞维克》曾发表文章,称颂“赵世炎是上海无产阶级真实的首领,是有名的上海工人三次暴动的指导者”。

叛徒出卖被捕牺牲

1927年7月2日黄昏,由于韩步先(时任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长,6月26日与陈延年一同被捕)的出卖,赵世炎回家时,被预先埋伏的敌人抓捕。

夏之栩后来回忆:

7月2日下午,倾盆大雨。由于叛徒韩步先供出了世炎同志的住处,敌探冒雨来搜查,但世炎同志不在,敌探则坐待不走。虽然在敌探的监视下,娘娘(夏之栩的母亲——笔者注)仍机警地把窗口用作警号的花盆推下去,企图摔碎在马路上,以便引起世炎同志回来时或者有其他同志来时的注意,但未能起到作用。雨声很大,天色已很昏暗,很难发觉房子内外有什么变化。世炎同志终于回来了。敌探开门,让世炎同志进来。世炎同志踏进门槛,一切都清楚了。但他的神色很镇定。他走上楼去询问敌探为什么来搜查,并回答他们说自己是这个房子的主人,但并不叫赵世炎这个名字。敌探翻箱倒箧搜查,也找不出什么证据来。趁他们互相商量的时候,世炎同志悄悄地把若飞同志的地址告诉了我。因为是叛徒告发,虽无证据,敌探也一定要将世炎同志带走。世炎同志从容起身,临下楼时回头望了我和娘娘一眼。从他的态度和眼神里,我了解他坚定的意志和献身的精神!

由于赵世炎自称是商人,一开始敌人只是怀疑他。但是敌人抄家时,发现一张由银行开出的相当于四万银圆的银票(党的经费),而全家人却在吃剩饭,更加怀疑他的身份。加之有叛徒指认,国民党当局便确认赵世炎是共产党员。

赵世炎被捕后,受尽严刑拷打,始终坚贞不屈。他把敌人的监狱和法庭当成讲坛,大义凛然地宣传党的主张和共产主义理想,揭露反动派的罪行。他慷慨激昂地说:“志士不辞牺牲,革命种子已经遍布大江南北,一定会茁壮成长起来,共产党必将取得胜利。”

7月19日,赵世炎在上海枫林桥畔英勇就义,年仅26岁。临刑前,他从容不迫,镇定自若,高呼:“工农联合起来打倒新军阀蒋介石!”“中国共产党万岁!”

当晚,有一位戴草帽的神秘来客找到夏之栩,把一张纸条递给她,纸条上写着:“夏仁章(即赵世炎)奉命斩决。”夏之栩努力控制自己,把纸条紧紧攥住,镇静送走了来客,然后冒雨去找王若飞。她要把这个不幸的消息报告给党。

1928年春天,夏之栩生下他们的第二个孩子。第二年,她去了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并把两个儿子带在身边。在苏联,赵家两兄弟一直没有中文名字。直到 1939年,周恩来和邓颖超到苏联看望他们,邓颖超才给“哥哥”取名赵令超,将其认作自己的儿子;周恩来为“弟弟”取名赵施格,希望他发扬父亲施英的革命风格。

赵世炎的一生是短暂的,他将青春年华和满腔热血献给了革命事业,赢得了战友的赞誉。聂荣臻称赞赵世炎:“对党、对事业无限忠诚,工作中深入群众,生活上艰苦朴素,对敌斗争奋不顾身,对同志坚持原则而又热情可亲,世炎同志是一个高尚的共产主义者。”邓颖超赞誉道:“他那对党对共产主义事业的无限忠诚,他那认真负责细致不苟的工作作风,他那既严肃又和蔼可亲的平易近人的态度,他那顽强的斗志和英勇牺牲的气概,表现了共产党员高尚的品质。”

2009年,赵世炎被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共中央组织部等11个部门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

猜你喜欢

工人同志
on Humanity
FOR YOU, O DEMOCRACY
油田工人
酒厂工人
三个砌墙工人
向雷锋同志学习
一句赠言
一句赠言
“片名趣答”答案
人生最大的快乐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