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永生灼热的选择
2021-09-29子夜
子夜
建军大业
导演:刘伟强
编剧:董哲/赵宁宇/韩三平/黄建新
主演:劉烨/朱亚文/黄志忠/王景春/欧豪
类型:剧情/历史
上映日期:2017-07-27
片长:133分钟
人的一生是由选择构成的,选择搭建了人生的骨骼,又在千百次的转圜中扳动着生命前进的方向。涉及生或死的选择是最令人震撼的,利他高于利己、壮烈而残酷的更甚。同理,最近观看的电影《建军大业》里,赤县神州的将士对保家卫国的允诺就是殉国,是“此身许国,再难许卿”的殉国,是“明知寡不敌众,自当单枪匹马出来迎战,直到战死为止”的殉国,是“就义之际浑身捆满炸药,高呼‘中国人不是孬种”的殉国。
殉国,就是这世界上最英勇也最壮烈的选择。
我是看着、读着、听着抗战事迹长大的,我晓得“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我晓得狼牙山五壮士、四行仓库“八百壮士”、张自忠、夏明翰、秋瑾;也晓得林觉民写下《与妻书》后毅然赴死,杨开慧藏着隔板间的书信,留下“死不足惜,愿润之革命早日成功”,放下三个孩子就义……不胜枚举。革命时代的人们,是真的愿意“以吾人数十年必死之生命,立国家亿万年不死之根基”,他们目光如炬,不仅是战场上视死忽如归,也是林徽因“出门就是扬子江”,是刘国鋕在渣滓洞宁死也拒绝签署认罪书,是“今朝我辈成仁去,顷刻黄泉又结盟”。
但是,为了这个阔大的国家,为了血缘稀薄的同胞,为了绵延五千年的文明而死,是值得的吗?如长津湖战役一般,明知军备不如人,明知守一片寒冷的高地几乎有去无回,连主席之子都毅然决然地前往,是值得的吗?如电影《金陵十三钗》里,教导队一众明知土弹、肉身挡不住坦克巨炮,还坚持用十余人的血躯换一个炸毁坦克的机会,是值得的吗?
坦白来讲,这并不是一个绝对理性的人会做出的选择,可我们做出选择仅仅是为了捍卫理性的堡垒吗?倘若凡事都只考虑是否进入理性的边界,把“锱铢必较”当作人生信条,那我们很有可能无限趋向虚伪自私的利己主义者,会觉得抗战没有必要,反正当时我们的军备、士兵素质落后太多,会做出很多无谓的牺牲;会觉得花费大量人力物力保护动物没有必要,因为特定物种灭绝在一百年内,即对当代没有影响;高校学子放弃高薪归乡反哺,做区县教师没有必要,因为没有充分发挥人才对社会的即时最大化影响。可真的没有意义吗?
保护动物是悲悯情怀的伸展,护卫祖国是对民族认同感的现实映射,“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为落后家乡兴盛之业燃烧自己,即出于对家乡最深切的热爱与希冀。人类的高级之处,某种程度上就在于,我们拥有并能够驾驭复杂的情感。任何时候都绝对考量利益最大化的,在各式各样的微小之益中斤斤计较的,游走在喧腾的人间却永远置身事外,高高在上地扮演着“理中客”的,同机器人又有什么两样呢?
我们做出选择,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没有一种普世的价值观能评判选择的对错、优劣,我自然也无法说怎样做选择会更优越,但是,我们至少应该带有对最纯粹的感情的忠诚,始终维护和保有共情的能力。对国家,坚守认同感和归属感;对同类,有着血脉相亲、文化相连的关怀感;对他国友人、自然界生物,有基本的人文关怀和对生命的敬重感。但很多时候人们不是没有这些基本的共情能力,只是在它们和名利同时放在天平上时,它们被放弃了。因为人们在无休止且愈演愈烈的追名逐利中,经过千百次的打磨,建立起了对金钱坚定而不懈的狂热追捧,在一点一点的挣扎中,放弃了维护发自灵魂深处的情感的权利,最终使得天平向欲望不断倾斜。倘若这种对追求财富的不择手段被不断地放大和传递,谁敢说最后我们不会变成钱理群教授所说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绝对的理性和“被最大化的自私”构成的社会,只是一个同类共存的冰冷区间,缺乏情感的纽带,其内部必然是一盘散沙,那么人类的未来将何去何从?可是世间诸事,总逃不过“知易行难”四字,愿意以己方利益为代价,来捍卫自己的纯粹情感的人,总是凤毛麟角。
所以我经常会想,如果是我的话,我愿意做出“国在我在,国亡我亡”的选择吗?我愿意放弃安适的生活,放弃纸醉金迷的享受,放弃亲人爱人好友,放弃精神追求,投入对这个国家纯粹的奉献中吗?我敢吗?我可能真的不敢。当我越长大,越深入地接触社会,越发现人们很难再有“只身赴国难”的勇气了,我们被无止境的享乐和世间的种种浮华牵绊住手脚,我们甚至还经历了恨国党和公知猖獗的时代,殉国这种选择,是否已经显得有些不值与滑稽了?
可时至今日,当我观看了《建军大业》,又想起边境的一桩大事,四位战士与非法越境的印军交涉,明知印军毫无信义,行事作风低劣,为了维护国家合法利益,仍然冒着生命危险,义无反顾,即使受伤也没有生出半分退意,最终壮烈牺牲。我又这么直观地看到了真正的视死如归,战争年代以生命来浇筑爱国情意的勇气,在这一刻,又以这样张扬的方式出现在我面前,我受到了极大的震动,这样的“不理性”选择,在今天仍然存在,仍然有人愿意为了这片土地,献出自己的全部,爱吃橘子的十九岁的少年,用他短暂的一生,践行了“清澈的爱,只为中国”。长年浸淫在“物质唯上论”中的青年,或许已经很难再有这样的勇气了,但至少应该会想要释放且重视内心深处对爱国爱家爱同胞的共情,最大限度地实现个人享乐与奉献国家的平衡。
选择是没有高下的,但是选择是有温度的。
为了拥抱赤诚而本真的情感做出的选择,在选择做出后的几十年、几百年、上千年中,每一分、每一秒,都翻腾着令人想要流泪的灼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