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关自杀的认识误区

2021-09-29王贞虎

家庭医学·下半月 2021年9期
关键词:病室自杀者念头

王贞虎

时常在媒体上看到有关自杀的报道。我发现其中常反映出人们对自杀的错误观念。这并不令人奇怪,因为它牵涉到心理、医学和法律专业.不是一般人能了解的。为此,我愿意试图从精神病学专业的角度.用通俗的语言剖析对有关自杀问题的认识误区。

询问自杀有助防范

人们认为,不要问抑郁者是否想自杀,以免引出他们自杀的念头。其实否。无论是出于关心或责任,人们都应该问。这不仅不会诱出自杀,反而有助于防患于未然。

一项调查显示,75%的自杀者有事先让人看出或事后让人恍然悟及的自杀征兆。例如谈到自杀、财物送人、写遗书等。也有人在作了自杀的安排后,不知不觉在日常活动中显示出退缩或睡眠习惯的改变等。但患者产生自杀念头的初期,其念头常不坚定,主意摇摆。这时有人问到,患者常能坦白相告,会对你的关怀心存感激。有时,抑郁者会以自嘲的口气提到自杀,旁人听到就应当视为警讯。例如一个大学生忽然自言自语地说:“我才不会做轻如鸿毛的事呢。”这时他可能正在和自杀念头做斗争。

自杀尝试不能忽视

有人说,用玻璃碎片划手腕,只是自杀的做作,不是真的。错误。首先,玻璃碎片划手腕,可以割破动脉流血不止而死人。其次,这表明患者脑海中已经有了死的念头。如果不能及时解决问题,随着每次自杀企图的尝试,最后终于得逞的案例屡见不鲜。

自杀者从念头的产生到最终实施,其心态是发展而波动起伏的,其中的思想斗争是痛苦而激烈的。这时的心灵,就像从太空中看地球,呈现斑驳陆离的外观,而不是月亮非黑即白各一半的刻板图像。因此,对患者的自杀思想每天都要进行评估。病室的医生每天看病时,都要问也要记下:“患者今天否认自杀思想。”

有的医生说,这个抑郁患者对明天出院已经打电话做了安排,所以不会自杀。不一定。因为患者在稳定前,心态仍然是变动的。一个曾多次企图自杀的患者,早晨出院时,因不给他指名要的安眠药而破口大骂,闹着要求立即让他出院,而不是按约定的中午由母亲来接。护士请示医生如何处理,医生说:“让他走吧。他的自杀半真半假,死不了。”患者在门外听到了,气愤到极点,走出病室后直奔本市的假日旅馆。旅馆门前有一条铁路通过,他就在那里卧轨自杀。事后所做的心理解剖判定,死因是医生的处理有严重过失。

服药自杀引起争议

有人认为,抑郁症服用抗抑郁剂,可能会引起病人的自杀念头。不全对。首先,患抑郁症时,服用抗抑郁剂对患者只是一种选择,不是非用不可。患者签名同意,医生才能让护士给药。患者如不同意,那就沒有任何人可以强迫他。在签名之前,医生一定要给病人说明为什么建议服抗抑郁剂,直到说服他签名为止。

患者收入病室后,医生会强迫他服用抗抑郁剂。这个说法不对。为了让患者安静下来,免于因躁动不停以至衰竭而死,可以对患者强迫用抗狂躁剂。但是不能用抗抑郁剂,因为它不能很快让患者安静下来。

至于抗抑郁剂是否会使人产生自杀念头,是有争议的。其实,在服用抗抑郁剂的过程中患者突然自杀,并不一定是抗抑郁剂所引起,而可能另有蹊跷。在抗抑郁剂尚未问世前,抑郁症主要靠电休克治疗,当时也有抑郁好转却见患者自杀的情况。专家的解释是,患者在抑郁症状严重时疲弱乏力,即便有自杀念头,也因缺乏执行的意志而未采取行动。抑郁症状好转,因而有了足够的精力落实自杀行为。

我接触过一个患更年期抑郁的家庭主妇,正是在症状明显好转后忽然自杀。患者情绪低落而具有思维错乱的特征,以电休克为主要治疗。由于护理一时的疏忽,这个女患者不由自主地与一个男患者发生了两性关系。虽被发现,但木已成舟。以后由于疗效渐显,患者思绪开始好转,对病中所为的记忆开始恢复。在病室滥交的印象愈益清晰,返视丑行,对己泪责斑斑,医护一再开导劝慰而不果。某日清晨,趁夜班护理向白班交班之际在病室上吊身亡。

患者如果在今天,服用抗抑郁剂好转后也可能恢复对病中往事的回忆。如果因为得悉曾经犯过不能接受的错行而自杀,是不是会误怪抗抑郁剂呢?

猜你喜欢

病室自杀者念头
早晨锻炼
一念之间
病室的隐喻与现实的批判
——巴金《第四病室》与契诃夫《第六病室》比较探究
日本将出台新法防范自杀
自然者亲友的心理危机管理
自杀公寓
鱼和水
接地气的契诃夫与他的小说
想自杀的富人
美国警犬破获盗窃案后再次寻找到自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