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国小学使用Sight Words学习软件对我国英语阅读教学的启示

2021-09-29周佳

小学教学研究 2021年5期

周佳

【关键词】英语阅读Sight words APP

一、引言

2012年教育部颁布《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明确要求应以创新教育理念来推动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把建设优质信息化学习环境和教育资源作为基础,核心工作在于教育模式和学习方式的创新。2019年4月,教育部发布《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的意见》文件,强调全面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发展。随着课堂教学信息化程度的提高,使用APP协助学生学习的趋势也越发明显,MALL(Mobile Assisted Language Learning)已经哨然兴起。打开手机不难发现各种英语教育的应用程序五花八门,目不暇接。在CNKI中国知网上以“英语+APP+教育”为关键词,自2003年起至今共有500篇以上的文献,其中直接论述小学阶段的有10篇,这些文献的一致结论是APP对提高小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和增强课堂教学效果有积极作用(徐静静,2020;谭晶,2019;魏元,2019;王新美,2019;金向姣,2018;何萍,2018;朱晓娜,2018;闫佳坤,2017;李雯;2016;骆小维,2014)。但这些文献都是论述APP使用的好处,缺少教学过程中使用APP的具体教学步骤。另外,对如何针对具体教学目标挑选合适的APP也没有具体论述。本文旨在通过一个国外的实证研究介绍,对教师如何挑选合适的APP,以及如何使用APP帮助小学生开展阅读教学提供一些建议。

二、Sight words在阅读中的作用

学习者在阅读中处理文本常采用四种方法:解码(Decoding)、视觉(Sight)、类比(Analogy)和预测(Prediction)。解码、类比和预测都需要学习者有更高层级、更为复杂的思维活动。对大多数符合拼读规则的单词进行识别和意义匹配时,学习者运用解码技巧,通过拼读规则将字母和发音之间建立联系,“解读”意义。学习者在处理遇到的新词时,通常会将其与已经知晓的单词进行类比,如同样的发音规则、类似的词缀等。此外,学习者还需要根据上下文和自己的背景知识对词义进行预测和猜测。相对而言,“视觉”是快捷、省力的方式。学习者对于他们已经学会或记住的词汇则采用视觉提取的方式,sight words就是其中之一。

Sight words包括高频词和不符合发音规则的词,如the、once、come等,常常作为一个不可再分单位来进行记忆。学习这些词汇的好处在于学习者无须根据发音规则一个个字母去解码,直接从记忆中提取,大大增加读写速度。Sight words分为高频词和不符合发音规则的词。最有影响力的两个词表分别是Dolch Sight Words和FrySight Words。

三、国外使用APP学>-JSight words的实验

基于学习sight words的重要性,市面上有很多专门的教育APP供教学或家庭使用。这些APP学生自己使用和在教师的指导下使用,学习效果如何?Shobana Musti-Rao、Ya-yu Lo和Erin Platiq~E2015年对在学校教学的环境中使用APP学习Sight words的效果做了一组案例对照研究。研究发现,无论是学生自己使用还是教师指导都能提高学习效果,但是教师指导组的学习效果优于学生自己使用组。从教师和学生反馈的角度来看,双方都认为课堂使用APP能有效提高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活动的参与度(Shobana,etc,2015)。

两组教学的操作程序对我们如何在课堂利用教育软件进行课堂教学组织或家长如何在家指导孩子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教师指导组的具体做法是:使用精简可以执行的指令语,形成特定的操作流程。例如:“Go only toSight Words APP.”“Listen to your teacher and followinstructions.”。教师计时十分钟,指导学生完成每个操作步骤。一周安排3次教学,每次学习期间只学习5个词,一周内重复这5个词的学习。进入新一轮学习时已学词汇都会作为复习对象。实验中教师总共进行了13周的教学。具体到每节课的操作,教师需引导学生:(1)点击发音键听单词发音、说出单词;(2)点击书写键抄写单词、说说自己写的是什么;(3)点击录音键、记录自己朗读单词,然后再进入下一个单词的学习。教师随时根据学生的表现进行反馈,如纠错或进入下一环节。完成学习后可以奖励学生玩APP学习环节最后提供的游戏(实际是在游戏中测试)。每节课会有读词检测,全部的学习结束后,安排学生完成相应词汇检测(1分钟内朗读一定数量sight words,统计正确率。所学90个词,304-一组)。

学生自己使用组的具体做法是:使用精简的指令语,形成特定的操作流程。步骤和对照组一样,只是教师担任的是观察而非指导角色,但是在学生出现问题时可以指出。教师计时十分钟,但學习的内容是一节课5个单词。总课时和对照组一致。学生两两合作,共同学习和讨论单词,如果同伴都不能解决的问题可向教师寻求帮助。学生需要用两节课的时间在教师指导下学习如何使用APP中的各个功能并完成相应数量的单词学习。从第三节课起学生开始自主学习。学生在学习过程和对照组一样涉及对听、读、写的技能训练,每节课也都有复习环节和游戏环节。但和对照组不同的是,自学组需要在每节课结束APP操作后完成一份记录表(包括本节课所学单词、完成日期和教师签字三栏)。

四、启示

在我国,小学英语课堂上运用APP进行教学已经不是新鲜事。有教师提出“未来教室”的概念,指出利用APP打破传统教学的时空限制,将图像、音频、动画一一呈现,达到身临其境的效果,使英语学习更生活化(何萍,2018)。利用APP良好交互体验的触控式互动特性,可以更好地实现合作探究式教学,及时记录探究活动,反馈练习效果,让英语思维可视化。有趣的交互体验,多元主体参与学习过程,及时更新的学习内容和及时数据化信息统计分析反馈,给传统课堂和课外学习注入新鲜活力(闫佳坤,2017)。

1.如何选择适合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APP

第一,选择符合学习规律的APP,注意软件内置的教育模式是否具备有效教学元素,是否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想象和社交能力。

好的学习软件应该有专业开发团队。例如,上述实验选用的是专门从事K-12全学科教育资源出版40年历史的Teacher Created Materials Puhlishing公司出版的“TheSight Words:Kids Learn”。好的学习软件应该在“示范一引导一检测(model-lead-test)”的大框架下步骤清晰、环环相扣。在新知学习的过程中注意给学生搭建脚手架(scaffolding),如学习的内容前后是否紧密关联,能力提升是否坡度平缓且相互支撑,是否内嵌帮助、提示甚至是查字典或查资料功能;是否能实时反馈、评价并进行强化(performance feedback、repetition、reinforcement);是否有趣,能讓学习者保持对该软件的使用频率(attentionto individual learning rates)(Shobana,etc.,2015)o这类APP能给学习者提供多种语言技能的训练机会,并提供实时反馈和强化训练。

另外,更深层次的考核是对学习者思维能力和社交能力的培养。一个好的学习软件应该是open-ended,不将学生局限在唯一正确的答案上,学生有自由组合学习的空间;problem-solving,让学生带着解决问题的目的去学习,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才会思考、使用策略以及产生社交的需求,如求助教师或同伴(Beth,2017)。如果具备这两点,就能有效让学生参与学习并保持学习的频率,从而产生学习效果。好的学习软件应该能通过线上和线下的活动让教师、家长和学生都能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可以看到学习记录,有教师、家长和学生多个评价维度,能形成更多的“social interactions”(Gonzalo,2018)。

第二,选择的APP需要符合小学生的语言学习特点和心智发展特点。

首先,APP的一个学习周期要符合小学生有效注意力周期和健康用眼的时长。

一方面,小学生好动,管不住自己动和说的欲望,思维的专注性差(景晴,1985),一般5分钟热身活动后的20分钟内是小学生注意力最佳的时间。而且,小学生的情绪对专注力有直接的影响。有调查显示:中小学生平均每周的网络学习环境使用时长对其心境状态有明显的影响,平均每天使用1.5小时左右是有益于心境状态的,但一旦超过2.5小时,学生就会产生较重的情绪纷乱,影响其心境状态(张志新,等,2018)。另一方面,根据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共同起草的《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建议学生使用电子设备单次不超过15分钟,每天累计不宜超过1小时。因此,本研究中设计的十分钟学习周期有较强的操作性。

其次,必须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由于低年级学生对网络资源的好坏没有判断的能力,学生在使用APP进行学习的过程中,可能会借助学习英语的名义,玩一些手机游戏或进入不良网站,同时长时间看手机屏幕也会造成视觉疲劳,影响视力健康。家长和教师应该负责挑选和监管学生对APP的使用。这也是上述实验中第一步教师教学前一定要形成固定的指令语和特定的教学环节,并且十分钟教学结束后必须归还设备的原因。当然,现在不少APP有儿童模式,可以限定时间和可操作的模块。这也成为挑选APP的标准之一。

2.结合不同APP各自的特色与课堂教学相结合

如果教师决定在课堂上采用APP,应该考虑APP具备哪些特点可以用来服务自己希望完成的具体教学目标。

例如,阅读入门训练可以考虑使用Phonics以及上面实验中学习Sight words的APP。这两类软件可以配合教材中的语音学习或单词学习环节进行使用,帮助学生提高单词解码的能力,为阅读短句或小语段做准备。专门的绘本阅读APP可直接与阅读课的教学环节结合,尤其是高年级,学生具备一定阅读能力后,APP中的语篇作为导入或读后拓展,能使课堂教学层次丰富,学生可以充分地、多样地“读”。

使用看动画进行配音的APP就适合与读后口语表达训练的目标结合,可以根据APP提供的内容分为针对教材所学内容配音、拓展场景配音和能力提升的动画片配音三个层次进行结合。分场景或主题类的游戏型APP适合与围绕某个话题的词汇或某种场景下使用的句型练习目标相结合,如果阅读某个主题的文章前采用此类APP复习或介绍相关词汇,将会极大地调动学生对相关主题的学习兴趣,同时能扫清一些语言障碍。问题解决通关式的APP可以用于语言综合运用目标,教师可根据学生生成的语言素材,进一步组织课堂提问题、同学互评等适合完成一节课学习内容的形成性评价。

但需要引起教师注意的是,虽然现代信息技术的智能化程度和数据统计能力已经非常强大了,但和教师个性化的指导和面对面的交流相比,冰冷的数据对学生自我纠正的作用非常有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犯的错误未必能直接根据系统提示自动改正过来,也未必能形成元认知策略来监督和提示自己避免犯同样错误。因此,教师和学生间的互动不应该因为人机互动而减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