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环境折叠·情节嵌套·主旨泛化

2021-09-29王敏媛袁海锋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2021年9期
关键词:香雪铁凝铅笔盒

王敏媛 袁海锋

《哦,香雪》是铁凝的代表作品,自问世以来,入选各版教材。铁凝曾在“创作谈”中将其比作“海滩上一枚不算好看的贝壳”。的确,从小说可读性看,此语确然:“(情节)没有大起大落,大开大阖,没有强烈的戏剧性,没有高峰,没有悬念,只是平平静静,慢慢地向前流着。”[1]也正因这种散文化变体气质,《哦,香雪》被蒙上独特文学魅力。

依小说常体而就其变体,小说自然“不算好看”,课文随之难教。期待《哦,香雪》教学突破,需寻觅其变体风格罩门,破门而入方可。“以日常生活叙事为肉,以启蒙叙事为骨;日常生活叙事是水,启蒙叙事是糖,她把糖充分溶解在水中”[2]。铁式写作中,于生活至启蒙的叙事转换中,有一重不容忽视的“小大之辨”:以生活细微,反观宏大时代。隐喻构思,是其能以小见大的关键。其实,《哦,香雪》之罩门亦在隐喻。借助隐喻力量,环境发生折叠,情节产生嵌套,主旨得以泛化,小说最终架构成形。小说阅读与教学,自然也须由此入手,方能读得懂,教得透,学得好。

环境折叠:“台儿沟”“隧道”的多层情境构建

小说是聚焦人物行动、情节冲突的文学形式,但二者必须置于具体的环境情境,才能生产相应文学意义。于叙事表层,它为虚构故事提供现实可能;于叙事深层,环境又以其丰富营建可能,置故事于更大文化空间,审视其文学意义。环境存在,具有极强的“写实性”,它的意义层次由具體现实,走向抽象文化,离不开隐喻技法的文学落实。作品中,环境又以其现实形象现身,而其丰富的深层可能只得折叠其后。由隐喻视角,读解环境的折叠构成,就显得尤为重要。所谓隐喻,是指在两个物体或情状被置于特定的言语或文化情境里,或者一个物体或情状在特定言语、文化情境中,使人联想到另一物体、情状,这两者之间能够建立起某种想象性或现实性联系,言语主体指向目标物体、情状的情绪、思想,凝注在言语呈现的物体、情状之上,由此,隐喻就发生了。[3]

《哦,香雪》故事发生于台儿沟,一个封闭小山村,“和它的十几户乡亲,一心一意掩藏在大山那深深的皱褶里”。台儿沟为小说准备了封闭的环境、禁锢的人物、僵局的情节:台儿沟是“遂与外人间隔”的绝境,“那一小片石头房子在同一时刻忽然完全静止了,静的那样深沉、真切……”;台儿沟人则“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吃过晚饭就钻被窝,他们仿佛是在同一时刻听到大山无声的命令”;台儿沟的故事“无论从哪方面讲,都不具备挽住火车在它身边留步的力量”。这样的环境,既是小说的起点,用以打破,又是被折叠的环境最表层,其下是一个个不起眼的小村台儿沟西山口,进而构成一个与之类似的中国;再其下是由被圈蔽的物性村落,到被封禁的精神头颅,比如凤娇的“她又没想过跟他走。可她愿意对他好”。

如何给小说以破局呢?铁凝巧妙地牵出另外一个环境意象——隧道。如果说“台儿沟”是由大处着眼,火车“隧道”则在小处用力。如桃花源般的台儿沟,因为这火车隧道,得以“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虽然于小说叙事、于小山村命运“初极狭,才通人”,但随小说“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隧道打通铁轨铺到,火车开来,原本封闭的环境,有了外部力量的介入,有了“来自山外的陌生、新鲜的清风”。小说发生了变化:人物变了,“如今,台儿沟的姑娘们刚把晚饭端上桌就慌了神,她们心不在焉地胡乱吃几口,扔下碗就开始梳妆打扮”;故事有了,“那个白白净净的年轻乘务员真下车来了”;走出去的想法有了,“她学着‘北京话的样子,轻巧地跃上了踏板”。顺着小说折叠的环境深潜,如果说“台儿沟”有其深刻的环境隐喻意味,“隧道”自不能免。从小说表层看,火车隧道带来的陌生新鲜清风,改变着小山村,改变着这里的人。小山村之上的中国,再上国人心灵变化,也确确实实在铁凝的作品创作期、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真真切切发生着。那开启这些变化序幕的“隧道”,或者说“隧道”意味什么?拨乱反正,改革开放这样的时代大背景,便清晰了。

教学中,学生理解小说的困难,一在人物行动、情节设计的文化意义深隐;二在小说故事环境因折叠,浅环境不清,深环境不白。教学须以学生学情为基础,既然学生理解小说环境有困难,教学就需破难而行;既然小说环境以隐喻而折叠,教学就需借隐喻而展开。

情节嵌套:“火车入沟,香雪上车”故事之下

即便再像散文,《哦,香雪》还是篇小说;虽然是小说,《哦,香雪》又毕竟散文化了。这导致了《哦,香雪》情节的极致简化,散文化气质使小说情节如涓涓细流润物无声,叙事的矛盾冲突降到冰点。除“香雪车上错过下车时间而被带往西山口”情节有其“下车/反下车”的内冲突,整篇小说甚至没有明确的情节人物对撞冲击。

铁凝好似在以“不算好看”的散文笔调,向人们讲述一段发生于台儿沟的真实而平淡的故事。可《哦,香雪》甫一问世,便惊诧文坛:小说被评选为1982年度“全国优秀短篇小说”,铁凝更是借其问鼎首届“青年文学”创作奖。“乍看起来,作品似乎较单薄,细一琢磨,方见出其中丰厚意蕴”[4],批评家白烨一语道破了《哦,香雪》平中见奇的文学玄机。事实上,《哦,香雪》情节建构也借助了隐喻技法,使其情节有了嵌套结构的二元性:浅层情节是“乍看起来,作品似乎较单薄”的台儿沟、香雪故事;深层情节是“细一琢磨,方见出其中丰厚意蕴”的泛台儿沟、香雪们的故事。

先看浅层情节。“火车入沟”引发小说开启,“搅乱了台儿沟以往的宁静”——“台儿沟的姑娘们刚把晚饭端上桌就慌了神,她们心不在焉地胡乱吃几口,扔下碗就开始梳妆打扮”“她们就朝村口,朝火车经过的地方跑去”。村里姑娘从观望开始,到搭讪、做生意,直至香雪为了换女学生的铅笔盒踏上火车,最后带着换到的铅笔盒穿过隧道,回到台儿沟。在这样的故事推进中,台儿沟人,甚至姑娘们的分化,借助情节渐次清晰。火车到来,搅乱以往宁静,但真正乱的是村子里的年轻人,或者年轻姑娘们。小说描写的台儿沟人在火车到来后的躁动、观望、搭讪、做生意都是年轻人,老年人的生活并未真正受到冲击,至少从小说文字看是这样的。即便是这群年轻人,面对驶来的火车,她们的反映也渐次不同:

姑娘们眼里是妇女头上的“金圈圈”,是“比指甲盖还小”的手表;香雪眼里是“一只棕色人造革学生书包”,是车上女学生手里铅笔盒。这让她们有了不一样的生活选择:凤娇们痴迷于生意、痴情于纯粹地对“北京话”好;香雪则勇敢地走上火车,哪怕被带到西山口。

深层情节依托浅层情节内嵌。虽然台儿沟的故事是虚构,但它是真实的,这也是它被赋予“丰厚意蕴”的关键。《哦,香雪》真实性不在于是否有台儿沟故事这么个原型粗胚,即便有这么一个故事,小说反映也仅仅是这一村人、一群人、一个人,它的文学意义会因此极大禁锢缩小。在铁凝的隐喻逻辑下,“台儿沟”是处群像,是无数的“台儿沟”聚合的那时中国,“掩藏在大山那深深的皱褶里”;香雪凤娇们是处群像,是无数“接受着大山任意给予的温存和粗暴”的当时国人。台儿沟的人事,便是“中国”这只花豹身上的一枚斑,小说只是瞭望的孔洞,不止要见这“一斑”故事,还要见这“一斑”下的全豹故事——新时代的“火车”开来,封闭的“台儿沟”被冲击被打破,压抑的“台儿沟人”希望、憧憬、行动。由此,小说情节的平中之奇才被释放出来。

教学中,应把这种复杂的情节隐喻设计带入教学,让学生看到铁凝叙事层次的丰富。教学可设计“小说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切入,让学生理解小说浅层情节,熟悉故事内容;进而设计“小说还藏着一个怎样的故事”,引导学生理解“火车入沟,香雪上车”的时代性。由此,学生对《哦,香雪》的情节嵌套之法,会更清晰理解。

主旨泛化:“铅笔盒”摆渡迷茫的精神火车

于文学技法言,记叙、描写指向实在物事,以“聚焦”为律;议论、抒情指向事理、情绪等抽象情志,则有不拘一物的“泛化”本性。《哦,香雪》中,因为隐喻机制的介入,“泛化”本性在其主旨呈现上,表现得尤为活跃。

小说高潮在香雪因铅笔盒吸引而登车“离开”,换到铅笔盒后又顺铁轨隧道“回来”,“香雪”“铅笔盒”之间也自然成了小说主旨的隐在重心。“铅笔盒”之于香雪有三重形象:同桌“宽大的泡沫塑料盒”“当木匠的父亲为她考上中学特意制作”的小木盒、火车上“装有吸铁石的自动铅笔盒”。当“铅笔盒”的第一二重形象“聚焦”于香雪课桌,同桌故意“摆弄得哒哒乱响”、小木盒的“笨拙”“陈旧”,再加上同学故意一遍又一遍问她“你们那儿一天吃几顿饭”,在香雪内心掀起巨大波澜:这让她“明白了台儿沟是多么贫穷”,也让她意识到“铅笔盒”背后隐藏的两个迥异世界:“小地方”“穷地方”台儿沟和“遥远的大城市”。这与“火车”带给台儿沟的东西暗合,却又因“铅笔盒”在香雪身上强化而泛化。正因有“铅笔盒”第一二重形象的矛盾,才有第三重形象出场的叙事可能:当看到它时,它值得香雪的“四十个鸡蛋”,值得香雪“轻巧地跃上”火车。

香雪之于铅笔盒的决绝,有着坚实的现实取向:借铅笔盒脱去同学们抛给自己的“不光彩”,她要以物化的铅笔盒对抗因贫穷而生的“故意”,甚至不怀好意。香雪想要抵抗的现实,不止公社中学同学们,还有紧闭车窗的火车,只停留的“一分钟”;香雪凤娇们渴望获得的摆渡,是打开所有门窗的“火车”,是求上门来的“漂亮小伙子”,是停得久一些的“十分钟”。表现一个、一群内心敏感的山村姑娘对自尊心的维护、对贫穷封闭的对抗,这是《哦,香雪》主旨的题中之义!但聚焦于此,对富于隐喻气质的《哦,香雪》,主旨内容被极大凝固。事实上,《哦,香雪》精华恰在对这层现实意义的隐喻泛化。

为了破解现实窘境,香雪并未拘泥在局促的、内向的“现实”,而是转身向外,向外来的、“新生”的火车。如果说香雪“犯险”上车举动还有浓重现实意味,那她带着铅笔盒从西山口赶夜路、穿隧道回来的行迹,则有全然不同意义。“难道那只是一个铅笔盒吗?那里面蕴含着实现现代化的理想、推动生活前进的力量啊!”[5]“铅笔盒”陪伴着香雪从西山口走回了台儿沟,在凝视其“两朵洁白的马蹄莲”时,香雪获得的“满意”由原本的个人得到同学的认同,转向对遥远文明世界的“第一次亲密接触”,如同台儿沟与“火车”的接触一般。面对幽深隧道,起初她还是向过往求助、按娘的告诫“拔下一根枯草,将草茎插在小辫里”,然后冲向隧道。但她最终还是转向文明、转向文化,“拿下插在辫子里的那根草棍儿,然后举起铅笔盒”。借着“隧道”,“铅笔盒”由维护现实尊严,泛化至对文明的信仰,小说主旨实现第一次泛化。当香雪冲出隧道,“舉起铅笔盒”的她如同“取经”回来的文化使者。举着铅笔盒的她,如同擎着文明火炬的女神。与出走前的台儿沟相比,因为她的光亮,她再次踏入的台儿沟已然不同。台儿沟被照亮,不止被挖通的隧道、开来的火车,还有香雪带来由一个到一群的“台儿沟人”的精神明亮,小说主旨再次泛化。“香雪”背后有一群香雪,“台儿沟”背后有一片台儿沟,“铅笔盒”装载知识、文明、未来的载具,“隧道”既是一段幽暗,也是跨出幽暗。台儿沟处境如果是彼时中国处境,香雪选择便是彼时一代人的时代抉择。如果说“火车”带来一个崭新的物质世界,“铅笔盒”则托起、送来一个美好的精神世界。香雪的铅笔盒,其实在摆渡一代人的精神,在定性一个时代的样子,是彼时摆渡青年迷茫的精神火车,中国由此而来。小说主旨泛化至此,铁凝笔力、《哦,香雪》魅力也便绽放开来。教学中,应该让学生读到这些,应该引导学生理解这些。从隐喻角度观察主旨泛化,更水到渠成,更顺理成课成教。借此,语文教学才能有文学阅读演进至人的养成,教育的功用才真正落实。

由环境折叠、情节嵌套、主旨泛化的隐喻视角审视,《哦,香雪》才绽放出独特的文学魅力,而非铁凝所言的“不算好看”。过渡到教学,学生可由此看懂“这一篇”,并内化成处理“这一类”的阅读素养,这是教学“术”之一得;学生借“这一篇”,感知一个时代的中国,认识一个时代的青年,进而生成一种青春的姿态、一种生活的理想,这是教学“道”之一得。

如此,教学便得些功德完满。

参考文献:

[1]汪曾祺.小说的散文化.汪曾祺全集(第四卷)[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78.

[2]贺绍俊.铁凝评传[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5:43—55.

[3]季广茂.隐喻理论与文化传统[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5.

[4]白烨.评铁凝的小说创作[N].人民日报,1983.9.18:7.

[5]崔道怡.铁凝精选集:从头到尾都是诗的小说——铁凝的《哦,香雪》[M].北京:燕山出版社,2006:213.

猜你喜欢

香雪铁凝铅笔盒
香雪形象探析
铁凝三谢张守仁
巧破“铅笔盒失踪案”
一声姥姥
哦!香雪
紧贴人物读小说
孙犁与黄豆
小袋鼠的新家
放弃后的惊喜
黄河故道梨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