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主题班会的策略分析

2021-09-29徐斌华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2021年9期
关键词:主题班会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徐斌华

[摘   要]新时代背景下,为更好地传承与发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需要积极弘扬社会主義核心价值观,加强对当代学生文化精神和民族精神的培养。现阶段在学校主题班会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有效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与主题班会的有机融合,可以优化主题班会课程体系,创新学校价值观教育方法,进而让学生更好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班会;融入;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1)27-0075-02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要求“从娃娃抓起、从学校抓起,做到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积极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深入探索有效的实施路径,切实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必然要求,是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现实选择。在主题班会开展过程中,合理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提升主题班会的教育效能具有深远影响。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主题班会的价值

中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的核心价值观状况,将直接关系到中国未来的国民整体素质、关系到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是否后继有人等重大问题。发扬本民族的优良社会传统,强化国家认同,宣传社会主导价值观念,对于培养合格公民具有重要意义。

1.使主题班会顺应时代的呼唤

新时代背景下,班主任要想真正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作用和优势,可积极在主题班会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深化学生对其的理解并更好地去践行。同时,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主题班会中,能让教育内容变得更加丰富,以满足学生精神世界的发展需求,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推动学生的全面成长,进而更好地将立德树人工作落实到位。

2.满足新时代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要求

学校应该引导学生了解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这一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深化学生对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等价值取向的认识,进而为培养创新型和复合型人才奠定扎实的基础。同时,在主题班会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培养学生的爱岗敬业精神和诚信友善精神,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有利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与学生的健康成长。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主题班会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主题班会缺乏顶层设计与引领

主题班会是根据学生的兴趣和身心发展特点,以学生为主体,围绕某一个主题,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的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道德认知教育,是引导学生通过化解认知冲突和进行思想对话来获得道德体验、促进自身道德发展的集体教育活动。当前一些主题班会较为形式化,未能合理设计主题内容,忽略循序渐进地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关工作。这不仅不利于提高主题班会的教育效果,还不利于增强主题班会的时效性。

2.未能联系实际明确主题教育内容

一些中小学德育效果不明显的原因之一是总热衷于“高空作业”,不能将相关教育要求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现实问题相结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 中提出,德育要“ 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未成年人”。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主题班会的过程中,存在只是在表面和形式上做文章,而并没有充分挖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和价值的情况。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主题班会的策略

1.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回归学生生活实际

主题班会应面向全体学生,讨论普遍性问题,具有受众面广的特点,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群体的积极性。这有利于正确的班集体舆论氛围和班级特色文化的形成。主题班会的活动内容和方式是由班主任和班级学生根据本班情况自主选择和确定的。可以充分结合班级中的各种教育资源做创新性的设计。

班主任可在主题班会中开展多种形式的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活动,以提升主题班会的有效性。班主任可以积极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优化班级主题班会的教育目标。同时,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社会热点事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进行分析,合理挖掘学生感兴趣的点,以实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渗透。在主题班会中,班主任要加强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可以让学生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讨论在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困难以及社会热点问题,这能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加强价值观教育与主题班会之间的联系,进而有效落实理论联系实际的教育目标。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借由主题班会的开展,进入班集体生活中、进入学生成长的重要微环境中,给学生以全方位和长期的浸润和熏陶。这能避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流于表面和形式。

2.丰富教育内容,给予“四可”体验

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主题班会的过程中,班主任应全面考虑影响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的各种要素,注重教育的日常性和实践性;应整合来自学校、家庭、社会的资源,发展教育合作关系;应关注行为规范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生涯发展教育等。班主任可以将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关的社会案例引入班会中,给予学生“可观”“可感”“可鉴”“可学”的体验,采用与学生共同分析社会案例的方式,实现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提升。班主任可以播放社会热点视频,并讲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特征,再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分析讨论视频内容,以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班主任还可以让学生集体观看与价值观培养有关的经典电影,并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对影片进行分析,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3.创新主题班会形式,加强引导

在开展主题班会的过程中,班主任既可以进行理性讲解、案例分析,又可以让学生进行情景表演、案例讨论。师生可以就同一个道德问题充分互动、交换观点,以深化理解、达成共识,进而有效解决学生的思想困惑,培养学生的道德行为。班主任可以创新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题班会的形式,从而引发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的思考。比如,可以开展主题辩论、专题演讲,从不同角度引导学生深入分析与思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也可以通过开展活动竞赛,提升学生的竞争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学生通过参与比赛能够有效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演讲能力。在主题班会中,若能将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关的内容与学生切实需要、乐于接受、能够理解的内容联系起来,便能有效解决学生的成长困惑和班集体发展中的问题,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再游离于学生的生活、学习之外,成为指导学生行为的准则。

4.构建网络教学平台,实现“微课程”教学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主题班会中,能够避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流于表面和形式。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主题班会的过程中,班主任要积极利用信息技术构建网络教学平台,加强网络主题班会的开发,并根据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微问题”“微现象”,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班主任可以与学生共同创建基于微信、微博等的网络教学平台,再在网络教学平台上开展主题班会,引导学生利用网络搜索和整理社会热点问题,让学生自主分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并尝试运用分析所得去解决社会实际问题,以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道德水平。除此之外,班主任还可以利用新媒体教学软件,丰富主题班会的教育内容,充分将学生感兴趣的知识内容引入课堂中。

在弘扬与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主题班会的作用不容忽视。在中小学教育阶段,班主任应组织学生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主题班会,积极创新教育方式,丰富教育内容,以实现对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

[   参   考   文   献   ]

[1]  陈燕.多元文化背景下高职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主题班会模式研究[J].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2):120-124.

[2]  冯早红,陈光锐.基于辅导员视角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职校园文化建设路径研究[J].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2):33-35.

[3]  石志成,侯保龍,耿广汉.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小落实的实践路径:基于主题教育视角[J].黑河学院学报,2019(10):99-102.

[4]  郭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下的大学生主题班会的课程化研究[J].商,2015(31):80.

(责任编辑    王嵩嵩)

猜你喜欢

主题班会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多元文化教育背景下的国际学校主题班会模式研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社会实践中的作用
关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融入“概论”课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方法论
在高校有效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探索
IP影视剧开发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融入
怎样开展主题班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