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理师范生教学能力现状及提升策略

2021-09-29王柳毛旭锋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2021年9期
关键词:表现性师范生问卷

王柳 毛旭锋

[摘   要]基于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体系和教师表现性评价体系,将师范生教学能力分为8个维度,包括课堂教学氛围、学生表现反馈、教学内容讲解、教学反思实践、教学计划与管理、教学技术知识、学科内容知识、教学法知识,文章通过样本调查和数据分析发现研究对象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以薄弱短板为突破、以优质资源库为依托、以系统评价为导向来提升和发展地理职前教师专业能力的策略。

[关键词]TPACK;edTPA;地理师范生;教学评价

[中图分类号]    G633.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1)27-0047-03

师范生是未来中小学教师的预备军,师范生教学水平的高低决定了未来教师队伍教学水平的高低。对师范生教学水平的评价是教师发展专业能力和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而构建切实可行的教学水平评价体系是评价的基础。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整合新技术越来越多地被运用到教学水平评价中。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Technological 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简称TPACK)是由米什拉和科勒提出来的,该理论是基于舒尔曼学科教学知识(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简称PCK)和整合技术知识发展起来的。基于TPACK理论从知识角度能较全面地评价师范生的教学能力,但是,它对师范生在真实教学情境中的课堂掌控能力的评价不足。美国教师表现性评价(Teacher Performance Assessment,简称edTPA)系统是美国多年教学评价研究基础上制定的全国统一的新入职教师能力评价系统,它是由专业人员根据真实教学情境的表现进行评价的形式,包括教学氛围、教学反馈、教学讲解、教学反思和教学管理等多种评价情境,可以很好地补充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评价系统对于教师表现性的现实评价。

二、研究设计与结果分析

本研究在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和美国教师表现性的基础上,将师范生教学评价结构分为8个维度,包括课堂教学氛围、学生表现反馈、教学内容讲解、教学反思实践、教学计划与管理、教学技术知识、学科内容知识、教学法知识。研究包含24个题项,采用五点式李克特量表的方式,形成测评问卷。

1.数据来源

以某师范院校地理师范专业(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该师范院校地理学科评估结果为C+等级)的在校本科生和教育硕士生(以下统称“师范生”)为研究主体。通过问卷星发送电子问卷,累计回收问卷106份,剔除无效问卷2份,有效问卷共计104份,有效率98.1%。其中77名男生、27名女生,年级分布是大一8人、大二23人、大三23人、大四20人,研究生30人,本科阶段为师范生93人,拥有教育实习经历76人。

2.调查问卷信度和效度

为了确保问卷的可靠性,本研究采用了克隆巴赫(Cronbach Alpha)信度系数法对问卷进行信度检验。经检验发现,量表总体的克隆巴赫信度系数为0.972,问卷信度较高。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发现KMO值0.862大于0.6,并且其显著性水平P<0.005,因此该数据适合进行因子分析。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每个分量表中所有题项的共同度均大于0.3,因子负荷值均大于0.45,特征值大于1,累计方差贡献率高于50%,这表明各部分题项变量共同性较大。因此,各部分题项均予以保留,即量表的信效度检验通过。

3.数据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该院校地理师范生教学水平的平均得分为3.84分,处于中上水平。其中各维度均值由高到低依次为:教学反思实践、课堂教学氛围、学科内容知识、教学计划和管理、教学法知识、教学内容讲解、学生表现反馈和教学技术知识。整体来看,学生表现反馈和教学技术知识均值较低,有的地理师范生教学水平发展不均衡,以至于在教学中营造吸引学生积极投入的学习氛围是比较困难的。从标准差结果来看,教学技术知识标准差最大,说明不同地理师范生个体的技术知识水平差異大。

通过对整合技术的地理师范生教学评价各维度的相关性分析(见表2),发现学科内容知识和教学法知识与各维度相关性更高,说明学科内容知识和教学法知识水平的变化对其他维度有较明显的正向相关性,可以作为地理师范生教学水平发展的关键要素。其中,K为课堂教学氛围、X为学生表现反馈、J为教学内容讲解、F为教学反思实践、G为教学计划与管理、TK为教学技术知识、CK为学科内容知识、PK为教学法知识。

三、研究结论

1.以薄弱的短板为突破口

该校地理师范生教学讲解水平得分较低,仅靠自身能力较难提升,需要外在力量帮助其加强这一维度的培养和提升。地理教育实习可以提高地理师范生学科内容知识、教学法知识和教学内容讲解等维度的水平。因此,地理师范生在教育实习过程中应珍惜机会学会反思,积极向指导教师请教以提升学科教学水平。教育实习中,师范生需要有意识地加强班主任工作等教育管理工作,以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有的地理师范生教学水平发展不均衡,地理学科知识水平不高,受此短板影响,使其教学水平发展受限,以至于营造较好的教学氛围是有些困难的。丰富的地理知识储备和较强的地理思维能力不仅可以使教学游刃有余,而且是新手教师培养良好心理素质的基础。地理师范生应该在课程学习和教育实习中积极主动地提升自身地理教学水平,除此之外,更应关注生活中的地理,学会用专业知识分析解释地理现象,为从事地理教学工作打好基础。

2.以优质的资源库为依托

有的地理师范生教学能力和教学法的运用在课程学习中难以有实质性提升,构建完备的资源库是十分必要的。在课程学习之余,地理师范生可以根据需要学会解决教学中遇到的基础技术问题,如投影调试不当、系统运行故障、网络连接失败等。同时由于地理学科的特殊性,地理师范生在掌握基础技术,例如PPT、Word、Excel等之外,还需要将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等新兴技术,合理地运用到中学地理课堂中,以加深中学生对地理学科前沿知识的了解并激发出学习兴趣。因此,学校构建优质资源库是十分必要的,师范生可以有针对性地就自身遇到的问题寻找资源进行解决。

3.以系统评价为导向

提升师范生对教学评价体系的认识有利于其自身反思教学效果进而提升教学水平。研究对象在关于“熟悉教学水平评价体系”的五点式李克特测试中,结果显示均值为2.44分。这表明研究对象对于教学水平评价系统了解不足,不利于师范生认识自我教学能力并有针对性地提升教学水平。学校可以定期对地理师范生教学能力进行测评,例如开展地理教学技能大赛等,以激励其有意识地提高教学能力。师范生多层次地了解教学水平评价系统,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弥补自身不足。

总之,对师范生教学能力的现状调查,是师范生发展专业能力和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作为地理师范生,我们应以系统评价为导向,明确自身薄弱短板并以此为突破口,充分利用优质资源来提升和发展专业能力,以积极的心态使自己充满能量,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地理职前教师。

[   参   考   文   献   ]

[1]  Abdallah B K. Barriers to the Successful Integration of ICT in Teaching and Learning Environments: 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J]. Eurasia Journal of Mathematics, Science Technology Education, 2009(3):235-245.

[2]  M. J.,Koehler,Mishra, P. What Happens When Teachers Desig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The Development of Technological 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J]. Journal of Educational Computing Research, 2005(2):131-152.

[3]  Shulman,L.S.Those Who Understand:Knowledge Growth in teaching[J]. The Journal of Education,2013(3):1-11.

[4]  黃梅,黄希庭,杨丽华.美国新入职教师表现性评价系统及启示:以中学科学评价手册为例[J].课程·教材·教法,2016(6):121-127+96.

[5]  周文叶,宋词.教师表现性评价:为使教学成为真正的专业[J].全球教育展望,2018(12):3-13.

[6]  赵德成.美国加州教师表现性评价方案及其启示[J].外国教育研究,2010(5):58-62.

[7]  杨承印,董腊玲,杨帆.职前理科教师表现性评价的应然性研究:以化学教学论实验研究课程为例[J].全球教育展望,2015(3):77-85.

(责任编辑    谭斯陌)

猜你喜欢

表现性师范生问卷
浅谈音乐课堂中的表现性教学提升策略
中国当代表现性水墨人物画的特色与发展
构建“两翼三维四能”师范生培养模式
浅谈中国画的表现性
表现性任务设计的3个关键点
问卷网
师范生MPCK发展的策略
浅析师范生PCK知识的构建
问卷大调查
问卷你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