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背景下加强受助大学生感恩教育的路径

2021-09-29周姣术

文教资料 2021年35期
关键词:关怀资助人文

周姣术

摘要:感恩教育是落实资助育人工作、强化资助育人实效的重要部分。对受助大学生实施感恩教育,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知恩感恩的优良品质,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全面推进“三全育人”工作,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新时代背景下加强受助大学生的感恩教育,要从知、情、意、行出发,促进感恩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美德、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新时代受助大学生感恩教育路径

一、受助大学生感恩教育的内涵

教育领域作为扶贫工作的重点,能帮助每一个贫困学生接受教育,确保每一个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不因贫困而失学,使他们能够信心满满地面对未来、实现梦想成为教育扶贫的工作核心。

感恩教育作为品德教育的重要部分,是落实资助育人工作、增强资助育人效果、实现立德树人根本目标的重要部分。正如湛红艳学者所言,感恩教育是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方法和手段,对受教育者有步骤、有目的地实施的知恩、感恩、报恩和施恩的教育。[1]因此,受助大学生的感恩教育是社会、学校、家庭等教育主体以贫困大学生为教育对象,以加强大学生感恩意识、引导大学生感恩行为为教育目标,从而形成受恩—知恩—感恩—报恩良性循环的品德教育。对受助大学生实施感恩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重要工作。

二、高校感恩教育现状

加强受助大学生的感恩教育是高校培育学生感恩素养的重要环节。近年来,高校越来越重视感恩教育,开展了系列活动来培养大学生的优秀品质,但仍然存在不足之处。

(一)知识教育欠缺

要培育受助大学生知恩、感恩的优良品质,就需要全面系统地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让学生理解感恩是什么、为什么要感恩、怎么做才是感恩,才能真正实现感恩教育的意义,达到资助育人的成效。然而当前高校感恩教育在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层面的落实并不到位,缺乏系统性。首先,感恩理论教学不够系统深入。大部分高校并未开设相关感恩教育课程,学生不能深入理解感恩的长效价值以及落实感恩的长远影响;还有一部分高校开设了感恩教育课程,但内容空洞,流于形式,未能从具体情境出发,把感恩教育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其次,立足高校特色的感恩教育读物缺乏。大多数高校未能以国家政策为指导,立足本校资助育人工作实际,编写关于感恩教育的特色教材或者相关刊物,忽视了资助工作中各方机构和个人力量对受助学生的影响。此外,感恩教育内容过于理想或者落后于时代发展:一方面,感恩教育知识内容过于追求理想状态,不能契合当下实际需求来指导感恩行动,缺乏亲切感;另一方面,感恩教育知识未能与时俱进。感恩不是受恩者应尽的义务,它需要受恩者从精神上和行动中主动去感恩和回馈。

(二)人文关怀不足

人文关怀强调对人的精神层面的帮扶,是关心他人、尊重他人、理解他人和引导他人的重要途径,是对人进行道德教育的情感体现。然而,当前高校忽视了受助大学生的情感需求,不能更好地帮助他们塑造平和健康的心态,培养他们感恩知恩的优良品质。首先,人文关怀广度不够。高校受助贫困大学生比例越来越大,顺利开展高校资助工作、实现精准帮助已成为高校资助工作者的重心,难以平衡时间去关心所有的受助学生。其次,人文关怀深度不足。部分高校对受助大学生的人文关怀流于表面功夫,未能真正走近学生生活、走入学生内心,了解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实际需求,挖掘部分大学生缺乏感恩意识的真正原因,帮助学生从根源上解决问题。最后,人文关怀力度不强。对受助大学生的人文关怀不只是从情感上去关心他们,还要通过人文关怀更细致地发现贫困大学生在接受资助后产生的后续问题,进而把人文关怀上升到更有意义的针对性帮扶。人文关怀作为一项长期性、系统性工程,高校未能挖掘这项工程的潜在性,把人文关怀融入学生工作的各个环节,未能强化人文关怀的力度,在隐性教育中推进工作的常态化、机制化。

(三)制度体系不完善

资助政策指出要通过资助过程进一步加强资助育人功效,培养受助学生知恩感恩、自立自强等方面的优良品质。然而,大部分高校在落实国家资助育人政策时,主要工作放在落实资助政策,未能把资助后的育人功效作为重要目标去落实,忽视了学生感恩意识的强化和感恩素养的培育。首先,部分高校前期政策文件的制定未能充分体现感恩导向。大部分高校在制定相关评审文件时未能很好地体现对学生感恩素养培育的引导;部分高校在制定文件时提及了学生感恩意识的培育,但未能把感恩教育的导向性普及到所有学生,限制了感恩品质培育的范围。其次,部分高校在进行奖助学金评审时未能较好地落实文件精神。部分高校在具体评审过程中不重视学生感恩意识的强化,把文件精神作为形式指导,仍然以学生学习成绩为评选依据,没能将文件中具体政策落实到位。最后,高校缺乏对受助学生感恩现状的调查和评价。资助工作的阶段性结束不代表真正实现了资助育人的效果,大多数高校缺乏完善资助体系的意识,在事务性资助工作结束后未能对资助的效果进行调查,未能深入了解受资助学生的感恩现状并思考存在的问题,导致感恩教育实质性效果欠缺。

(四)实践教育不足

感恩教育必须与具体实践教育相融合才能取得良好效果,才能真正实现资助的意义、升华资助的价值。目前,各高校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也比较高,实践育人开展得如火如荼,也取得了较好效果,但是由资助中心组织的以感恩教育为主题的活动并未形成一定体系。首先,感恩活动数量较少,忽视了学生感恩之情的表达。很少有高校资助中心会在某阶段资助工作结束后策划系列感恩实践活动,组织受资助学生把感恩之情落实到感恩行动中,导致学生这一时期的感恩情感没有得到及时强化,削弱了受助学生的感恩积极性。其次,感恩活动形式单一,缺乏创新性。校园内感恩实践活动缺乏新意,较为传统,或組织学生听讲座,或组织学生参与感恩仪式,或组织学生担任志愿者等,他们认为这些活动是应尽义务,但这并不能充分表达受助学生内心的感恩之情,无法真正调动学生的感恩主动性,活动效果不理想,感恩意义彰显不足。最后,感恩活动实施契机把握不当。感恩教育要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但并非任何时候都能取得理想的效果,部分高校在组织感恩教育活动时忽视了重要节日的作用,不能主动把握相关节日及关键事迹,忽视了节日氛围的影响以及相关事迹对感恩行为的指导和榜样作用。

三、新时代背景下加强受助大学生感恩教育的长效路径

(一)重视理论知识教育,升华感恩认知

引导大学生知恩、识恩,是培育受助大学生感恩素养的基础。让受助大学生明白所获得的一切帮助并非理所当然,而是人世间仁爱善良的最美诠释。滴水之恩,涌泉相报,对受助大学生进行全面、系统、深入的感恩知识教育,有益于引导大学生做一个知恩图报的人,营造互助和谐美好的社会氛围。第一,丰富感恩教育基础理论。一方面,要重视感恩理论知识的系统传授,引导大学生了解感恩教育知识,正确认识每一次施恩行为,用心感受每一份施恩情感,把情感的力量化为自我感恩行为的指引。另一方面,要注重理论内容与时俱进。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正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感恩教育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部分,其教学内容亦需结合新时代的新思想、新观点进行更新。第二,丰富感恩理论教育形式。首先,充分发挥课程育人的主渠道作用。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主要载体传授感恩理论知识,或从实际生活中挖掘感恩教育资源融入课程教学,此外,开设感恩教育选修课程亦是加强大学生感恩教育的重要形式。其次,开展情境式教学实现受助学生情感共鸣。以感恩为主题组织演讲比赛、知识竞赛、话剧表演等活动,开展相关比赛进行知识教育,强化受助学生对感恩的理解。再次,以受助大学生为主要成员组建感恩教育专题研究团队。挖掘感恩事迹案例,编撰感恩教育读物,广泛宣传,发挥教育引导作用,扩大榜样的影响力和引导力。最后,搭建网上感恩知识教育平台。高校可在思想政治教育平台上开设感恩教育栏目,将育人成果、活动成果、研究成果等进行分享,既有助于学生的自主化和灵活化学习,也可以扩大感恩教育的范围。

(二)关注内在情感需要,培养感恩美德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学生成长规律,以师生为中心,把握师生思想特点和发展要求,改进工作方法,激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内生动力。[2]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指出,最高级别的需要是自我价值实现,在感恩教育中,帮助他人并把自身快乐传递给他人,是我們实现最高级别需要所追求的方向。第一,把人文关怀落实到日常思想政治工作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是大学校园的敏感群体,部分贫困生内向自卑、独来独往,不善言辞。若是过多要求他们从行动上去感恩,反而会适得其反。因此,要发动班主任、辅导员等一切育人力量在日常学习中加强与学生的交流沟通,及时帮助他们处理突发事件、解决实际困难,激发他们内心真诚与善良的美德,实现感恩教育日常化和隐性化。第二,创造富含感恩文化的校园环境。在校园环境中渗透感恩元素,在潜移默化中强化学生感恩素养的形成,因此,高校要立足主阵地,为加强学生的感恩教育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让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都充溢感恩之情、彰显人文关怀。首先,在校园物质环境方面加强感恩情感教育,例如在教学楼、图书馆等校园设施上张贴感恩标语,在教室的宣传板报上呈现感恩名人事迹等。其次,在校园精神环境方面加强感恩教育,如在校风校训中融入感恩情怀等,陶冶受助学生的感恩情操,紧密人与人的感情。最后,发挥教师的表率和引领作用。“学生具有向师性、依赖性和可塑性,教师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要关注细节,言行一致,以良好的师德师风影响和带动学生,真正做到入眼、入脑、入心,强化学生道德意识,提高学生道德修养,自觉践行道德规范。”[3]每一位教师要以身作则,发挥自身表率作用,以强大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影响学生、指引学生。

(三)落细落实资助过程,强化感恩意识

资助育人质量提升体系提出构建物质帮助、道德浸润、能力拓展、精神激励有效融合的资助育人长效机制,形成“解困—育人—成才—回馈”的良性循环,着力培养受助学生自立自强、诚实守信、知恩感恩、勇于担当的良好品质。[4]学生的知恩、感恩意识是在每一次的思想指导、行动落实和评价反馈中逐步建立起来的,这种意识的稳固和提高需要在资助过程中不断强化。第一,制定充溢感恩元素的资助文件。在每项具体资助工作开始前,高校应思考相应文件的制定,要重视把感恩元素融入对应文件或通知中,既要从显性的角度融入,又要通过隐性的方式渗透其中。此外,在具体资助工作暂时性结束时,要趁热打铁开展育人工作,不仅要在文件指导下落实感恩教育,更要以感恩为主题倡导受助大学生进行感恩实践,引领受助大学生把感恩之情落实到具体行动中,强化他们的感恩之心。第二,严格落实文件要求开展奖助学金评审工作。大学生的奖助学金评审工作要按照制定的文件贯彻执行,一些高校把感恩品质纳入评审道德体系,但是在具体评审中却放宽标准、弱化道德层面的评审要求。感恩作为道德品质的一部分,重视这一品质的培养是每一项工作的最终目的,因此,高校要严格按照文件标准落实评审工作,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把“德”置于大学生综合培养中的首位。第三,总结并评价感恩教育落实情况,形成反馈报告。高校在学期结束时可就感恩教育落实情况进行调查:一是自身主办的活动,如感恩主题讲座、系列比赛、摆点宣传、志愿活动等;二是学生自发进行的感恩实践,了解学生的实践内容、实践方式、实践过程、实践时间和实践收获。从活动的落实情况对感恩教育现状进行阶段性总结,思考不足之处,制定解决措施,为落实下一阶段的感恩教育奠定基础。

(四)开展感恩实践活动,落实感恩行为

新时代背景下要加强受助学生的感恩教育,必须充分发挥实践育人功能,帮助学生把感恩之情具化为感恩行动,深化大学生对感恩的理解,使他们深刻感受互帮互助的重要意义,领悟感恩的真谛。在实践活动中开展感恩教育是一个情感体验教育的过程,高校通过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营造浓厚的感恩氛围,在实践中表达恩情、传递温暖、感受幸福,使得感恩教育更有温度。第一,建立定点感恩教育实践基地。高校要以加强学生道德建设为基础,以受助大学生为主要群体成立公益服务社团,牵手附近社区,着力打造主题鲜明、意蕴深厚的教育基地,携手合作培养受助大学生感恩素养。第二,组织受助大学生积极参加志愿服务活动。感恩于行,情感的表达才更有意义。高校要立足生活实际,建立受助学生与社会之间的联系,通过组织受助学生走入敬老院、福利院开展关爱老人、关爱儿童活动,或到贫困山区进行义务支教活动,或积极作为志愿者参加社区志愿公益活动。第三,把握重要节庆日开展感恩实践活动。发挥传统节日和现代节日的涵养功能,利用感恩节、父亲节、母亲节等节日鼓励学生通过实际行动向父母、老师等他人表达自己的感恩之情,如写一封感恩的信、送上亲手制作的感恩礼物;在植树节、劳动节之际积极参与植树造林活动、爱国卫生打扫活动,感恩大自然对人类的赐予;在建军节、建党节组织受助学生走进烈士故居,感恩革命先烈的无惧牺牲、不懈奋斗,明白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我们要继承弘扬他们的精神,做一个对推动国家进步有用的创新人才。在开展实践活动时,高校应注意避免感恩实践活动形式化,要引导受助学生主动参与活动,用他们的真心、真情、真行去回报学校、国家、社会给予的每一份帮助,而非被动式地完成任务,如此才能在实践中提高学生的感恩行动力,强化他们的感恩意识,把感恩行为升华为感恩情怀,使感恩真正内化于学生的心灵。

参考文献:

[1]湛红艳.大学生感恩教育探析[J].中国成人教育,2008(21):79-80.

[2][4]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印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的通知[EB/OL].[2017-12-05].http://www.moe.edu.cn/srcsite/A12/S7060/201712/t20171206-320698.html.

[3]勒诺.立德树人: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和时代使命[J].中国高等教育,2017(18):8-12.

猜你喜欢

关怀资助人文
高校资助育人成效的提升路径分析
“隐形资助”低调又暖心
现代就是细枝末节的关怀
人文绍兴
情倾赣鄱 殷殷关怀
人文社科
美国防部资助研发能垂直起降的无人机
2600多名贫困学生得到资助
让人文光辉照耀未来
亲切关怀 殷切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