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埂边的老人
2021-09-28杨新怡
杨新怡
我的外婆已过古稀之年,却仍守在故乡洪江,躺在竹椅上,看故乡的一方山长水远、绿水逶迤……她那苍苍白发和灰蒙蒙的眼眸,诉说着时光漫漫中一个个悠远的故事 。(语言雅致,韵味悠长。)
妈妈总说,外婆太过节俭,也太过劳累了。(全文关键句,独立成段。)
老一輩人大概都是这样吧。外婆出生在贫困的年代,她的童年少有欢声笑语,只有衣食缺乏带来的饥饿与困苦。十七八岁,正是亭亭玉立的年华,外婆嫁给了外公。外婆总是絮絮叨叨地感慨:母亲和舅舅出生后,她常一个人挑着水,悠悠晃晃走下田埂,就着夕阳与暮色,尽心侍弄那些菜地。可以在田地中做一天农活,也可以为了几分钱与他人“争吵”不休。那时啊,外婆还有一头又黑又密的卷发。(简略叙述外婆的生平经历,符合小传这一文体的写法。神态、外貌描写细腻生动,贫苦、劳碌的外婆形象跃然纸上。)
母亲6岁那年,外婆仍似往常般消失在晨曦中的田野里,只留下母亲在家照看年幼的弟弟。可哪想母亲年幼贪玩,将弟弟一个人扔在家中 ……
正午的太阳使田地泛起一层金光,邻居抱着额头被桌角磕破的舅舅,在一望无际的田地中找到了外婆。妈妈说,那是她第一次从外婆脸上看出了内疚和自责。(选取典型事件,凸显外婆的劳碌。)
外婆待人却是极好的。左邻右舍若是谁家有什么难处,总能见到她佝偻的背影,板着脸跟人家唠叨好一阵子。(话锋一转,过渡到对外婆善良品质的描写。)
家中的日子逐渐宽裕了些,却听闻邻居老李家的儿子病了,正缺钱用,外婆便皱起了眉头。她在煤油灯下筹划了许久,最终小心地抹平那被汗水浸湿的纸币,带着淋漓的大汗和裤腿上的泥巴出现在老李家门口,她的影子被拉得老长。(细节描写,凸显人物无私的品格。)
她活了大半辈子,从没有想过怎么享受生活,只是一步一个脚印地踏着泥巴,在田埂上走着,就这么走了大半辈子。外婆老了,却忘不了那些零零碎碎的琐事,总在夕阳的照耀下,捧着电话和儿女们聊好半天。
【总 评】 全文紧扣“田埂”一词展开对外婆的描写,田埂既是人物活动的场所,又能折射人物的精神。此外,叙述中不时穿插环境描写,烘托气氛,语言独具特色,也是本文的一大亮点。
(讲评教师 游 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