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料”有“序”有“忌”
2021-09-28王丽华
王丽华
【文题呈现】
自己搜集新闻素材,运用一定的写作技巧,写一则消息。
【写作指导】
同学们,先来看一则消息:
习近平同神舟十二号航天员亲切通话
本报北京6月23日电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23日上午来到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同正在天和核心舱执行任务的神舟十二号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亲切通话,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代表全国各族人民,向他们表示诚挚问候。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韩正参加活动。
神舟十二号飞船6月17日发射升空以来,习近平十分关心3名航天员的身体和执行任务的情况,23日专程来到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同航天员通话。
上午9时35分,习近平等走進指挥大厅,通过现场大屏幕观看天和核心舱与神舟十二号飞船组合体运行情况及航天员在轨工作情况。屏幕上清晰显示着天和核心舱内的实时画面,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正分别进行机械臂在轨训练项目操作、舱外航天服状态设置与检查等出舱前准备工作。
9时40分,习近平起身,走到前方指挥席。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3名航天员精神饱满,向习近平敬礼。随后,习近平总书记与航天员通话。最后,3名航天员敬礼。习近平向他们挥手致意,向现场参试人员表示慰问。全场响起长时间的热烈掌声。
丁薛祥、刘鹤、许其亮、张又侠、魏凤和,中央军委委员李作成、苗华、张升民参加通话活动。
(《人民日报》2021-06-24,有删改)
所谓消息,是新闻的一种,用来迅速、简要地报道新近发生的事件。从上述这则消息不难看出,它由标题、电头、导语、主体、结语等部分组成。
除了这种国家大事外,在日常生活中,其实每天也会发生许多新闻事件。那么,如何把这些新闻素材写成一篇消息呢?
首先,素材要有“料”,即素材应包含有价值的内容。生活中发生的事很多,但并不是所有的事情都具有新闻价值,都值得去报道。比如张家今天中午包了饺子,李家两口子下午吵了一架,王家走失的小猫回来了……这些作为茶余饭后的谈资还可以,但如果正儿八经地写成一则消息,显然没有什么意义。
那么同学们在写消息时,应如何去选材呢?总的原则是消息要有报道价值。何为“有报道价值”?主要包含三个方面:一要有趣,“有趣”是说内容有味,写出来读者爱看;二要有意义,“有意义”是说素材本身具有一定的社会效应,能让读者获得有用的东西;三要有时效性,“有时效性”是说报道对象应是新近发生的事,而不是昔日旧闻。
依据这些原则,上至神舟十二号飞船发射成功,下至班级篮球队在校级比赛中夺冠,都可作为消息写作对象。作为一名普通中学生,只要你认真观察生活,关注生活中的各种人和事,有意识地去进行甄别,就能获得许多有价值的新闻素材,继而写出内容有“料”的好消息。
其次,报道要有“序”,即按照一定的顺序来进行消息的写作。这里的“序”有两个层面,一是结构上要按照导语、主体、结语这样的次序进行设计,二是内容上要按照重要性依次递减的原则进行安排。这两者互相对应,共同构成一个“倒金字塔结构”。即导语部分是最重要的事实,主体部分依次是次要事实、再次要事实、最次要事实,背景作为补充。
比如一名同学在报道学校合唱队获全市比赛一等奖这一新闻时,导语部分简要陈述了学校合唱队在参加“全市中学生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歌咏比赛”中荣获一等奖这一事实,主体部分接着介绍了学校合唱队的演出情况、其他学校的获奖情况、颁奖情况、举行此次比赛的背景等,最后作结。这样的安排,无论从结构看,还是从内容看,都做到了有“序”,完全符合消息写作由重要到次要的要求。
当然,要想写出一则好消息,在具体行文时,还应掌握相应的技巧。比如在拟标题时,最好能将“何时、何地、何事”等主要信息呈现出来,比如“日本拟将福岛核污水排入大海:法理难容 风险重重”这一标题,读者一看新闻标题就能知道消息的主要内容。
再如在写导语时,可直接陈述新闻事实,吸引读者。一位同学在报道学校体艺馆建成使用时,导语是这样写的:“经过施工人员1年多的奋斗,投资近千万元的学校体艺馆终于建成,将于本月8日正式启用。今后,同学们将可以在这里进行游泳、体操、舞蹈、篮球、排球等十几个项目的学习和锻炼。”这一导语,简明扼要,突出重点。
即便是消息的主体,也要言简意赅。至于背景和结束语,更要能简则简。
最后,用语要有“忌”,即消息写作时,用语要有所顾忌。一忌不尊重事实,随意夸大或缩小;应实事求是,做到准确。二忌拖泥带水,啰啰唆唆;应干净利落,做到简练。三忌佶屈聱牙,让人看不懂;应多用大众化语言,做到通俗易懂。在此基础上,如果能让语言再生动一些、活泼一些,那读者就会更喜欢。
(同步范文《我校组织八年级学生赴三仓烈士陵园扫墓》见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