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果树产业引领精准脱贫的实践探索
2021-09-28周洪富刘威生
周洪富 刘威生
摘要:推进扶贫产业发展是实现乡村振兴的持续动力。阐述辽宁省果树科学研究所以科技专家带成果的科技成果转化模式助力产业发展、达到精准脱贫的主要做法与取得的成效,对未来科技支撑乡村振兴发展提出建议,以期为巩固脱贫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借鉴。
关键词:果树产业;科技成果;精准脱贫;成效;建议
中图分类号:F32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61(2021)05-0109-03
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重要指示。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产业兴旺是基础,质量兴农是关键,科技助力是保障。作为农业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部门,农业科研单位在推动扶贫产业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发挥着重要的科技支撑作用。辽宁省果树科学研究所(简称果树所)自1951年在营口市(时称营口县)水源村建立第一个农村基点起至今历经整整70 a,是全国最早开始科技助农的科研单位。多年来总结出果树产业扶贫的实践经验:一是成立工作队,依据产业需求出强兵,长期驻守;二是带着科技成果到基层,解决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三是针对服务对象精准施策,利用县区气候条件、区位优势、产业特点,把脱贫工作做到精、准,以发展特色产业实现脱贫摘帽。
1 果树所助力精准脱贫的主要措施与成效
1.1 科技专家带成果,长期助力脱贫攻坚事业
“十三五”期间从8个科室抽调政治素质高、技术过硬、吃苦耐劳的精兵强将派到农村一线,共组建3个扶贫工作队、4个扶贫共建专家团队、5个科技特派团队,选派1名科技副县长和7名第一书记(副乡镇长)长期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带着果树所的品种、技术成果加入全省脱贫攻坚战役中。累计推广果树所选育、引进的岳阳红苹果、早金酥梨、北陆蓝莓、着色香葡萄、国峰7号李、国之鲜杏、拉宾斯大樱桃等果树新品种20多个和果树综合配套栽培技术(设施果树)及果品贮藏、果品加工等技术28项,扶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80多家;品种技术覆盖辽宁20余个县、142个乡镇(村),辐射到广东信宜、贵州平塘、四川屏山、河南兰考、河北平泉、重庆巫山、新疆塔城等贫困县区;年均专家现场培训指导800余人次,培训致富带头人16万余人次,实现脱贫带动13 298户,脱贫人口
32 439人。科技成果与专家辛勤付出为辽宁脱贫攻坚提供了有力的科技保障。
1.2 培育重大成果,持续开拓科技扶贫源动力
作为省级果树专业科研机构团队,果树所的新品種选育、产业化技术创新成果及人才资源优势显著,自建国以来在果树新品种选育及成果转化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十五”以来,共取得科技成果129项,获省部级奖励成果35项,取得国家专利25项,先后选育出果树新品种45个,近3 a获部级一等奖2项和市厅级一等奖4项、二等奖13项,授权专利11项,国家级品种审定6个,编制并颁布地方标准3个,制作品种和技术专题片28个。科技成果为产业脱贫持续提供科技源动力。
1.3 创新扶贫模式,实施科技扶贫示范引领
果树所在全国首创科研单位与地方政府开展科技共建的扶贫模式,选派出全国首位科技副县长,实现人才、科技与产业发展、脱贫致富有机结合,目前这种模式已成为全国服务“三农”的重要方式。为了推动科技助力产业脱贫工作,2018年开始,果树所按照省农科院科技扶贫工作总体部署,又先后与义县、兴城、彰武、绥中开展科技扶贫共建,聚焦干旱、寒冷、瘠薄、落后地区的脱贫攻坚,践行人才扶贫、科技扶贫,并落实到自主创业的产业扶贫。通过选派科技副职、整合科技项目、组建科技特派团和建立专家工作站,针对产业扶贫“卡脖子”问题“把脉开方”,建立“政府+科技+企业+贫困户”的科技助力产业脱贫长效机制,为全国脱贫攻坚提供可借鉴经验。如“兴城科技扶贫引领共建模式”在2019年被国务院脱贫攻坚领导小组评选为全国典型案例。
1.4 聚焦贫困人群,显著提升科技扶贫成效
“十三五”期间,果树所在对口帮扶地区共实施科技项目85项,整合投入资金1 762万元,与80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科企合作,服务数量居全农科院首位,示范推广果树优新品种20个、新技术28项次,推广面积26.67万hm2(400多万亩),打造出义县早金酥梨、北镇葡萄、桓仁冰葡萄、丹东蓝莓、绥中苹果、兴城国峰李、营口设施桃、彰武和岫岩大樱桃等一批特色农业产业,切实提升贫困地区致富造血功能。例如:下派科技副县长王宏研究员被评为全国扶贫先进个人,带领团队扎根义县13 a,将昔日义县的荒山僻壤发展成为2.27万hm2(34万亩)的脱贫致富“绿色银行”,打造出“全国早金酥梨第一县”,将“红翠寒”牌苹果远销东南亚,带动4 000多名建档立卡贫困户精准脱贫;女博士张琪静作为挂职科技副镇长在阜新彰武干旱寒冷的风沙之地,扶持全县80.00 hm2(1 200亩)设施樱桃基地实现开花结果,在2020年达到经济效益12万元/667 m2,实现辽西北半干旱地区设施樱桃可持续发展,在疫情期间通过网易直播平台科普甜樱桃栽培技术,视频收视人数高达43万,为辽宁设施樱桃推向全国发挥了推动作用;特色果树服务团队在抚顺县连续10 a提供技术服务,建立高寒山地万亩特色果树扶贫基地,通过生态扶贫,创建“富春生态谷”品牌,年生产富硒功能苹果30万kg,带动农户从事富硒水果生产2 000多户,新增经济效益7 500多万元;孟凡荣同志借助桓仁特有的生态条件,带领乡亲们发展威代尔冰葡萄560.00 hm2(8 400亩),平均年产冰葡萄500万kg,支撑创建了“世界黄金冰酒谷”特色产业基地。逐步形成了“科技项目+科研专家+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贫困户”的可复制的科技成果扶贫模式,也可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模版”供借鉴推广;雅河办事处河北村扶贫工作队2014年入驻岫岩以来,发展果树40.00多hm2(600多亩),建成观光采摘、秋白桃、温室大樱桃、杂交大榛子等示范基地4个,建成占地3.33 hm2(50亩)食用菌基地1个,引进果树优新品种16个,建设大樱桃温室6栋和冷库1栋,结束了河北村无村集体收入的历史,同时促进线上线下产品销售有机衔接,建立健全稳定脱贫长效机制,助力河北村打赢脱贫攻坚战。
1.5 注重科技培训,培育骨干增加造血功能
果树所以科技扶贫引领示范基地建设为抓手,实施“扶志”与“扶智”相结合。一是各扶贫团队与扶贫开发部门紧密合作,培养了一批稳定的农业“土专家”和技术员。如王宏研究员在义县历经13 a,培养了70多名乡村果树专家、近300名果树技术员,支撑义县果树产业快速完成從无到有的发展历程。二是实施乡村振兴科技素质提升专项行动,组建由30名专家组成的“乡村振兴专家果树讲师团”,围绕扶贫产业和乡村振兴科技需求,采取“线上+线下”等多种形式,累计举办培训班210场次,现场技术指导690次,直接培训技术骨干和农民8 300人次;与辽宁省妇联联合实施“巾帼网上直通车”,开展网络新媒体平台直播活动4期,培训人员95万人次。通过培育技术骨干,使地方有了造血功能。
2 巩固扶贫成果、大力发展乡村振兴的建议
2.1 以产业和技术为抓手,实现乡村振兴发展
乡村振兴发展关键靠科技,果树产业依然是增收增效的重要组成部分。果树所将在原有果树规模、品种、技术模式基础上有序推进改造提升标准,鼓励发挥自身优势,强化产业品牌支撑作用,确保已建成的果树产业基地行稳致远。
2.2 加大自主创新品种的应用,为产业发展把脉
由于对表现出优良栽培性状的岳阳红苹果、国峰系列李、早金梨等果树所自主创新品种的栽培技术更加了解,应用这些新品种可使基地栽培后管理具有可靠的保障。同时,发挥科技专家对品种结构的调整作用,为基地发展果树产业选择最适宜品种提出合理建议,避免受混乱的媒体宣传干扰,提高果树新品种的市场份额,最终实现丰富“果盘子”、乡村果业振兴的大好局面。
2.3 加强与地方政府共建,以大规模企业为引领
科研单位与地方政府签定科技共建协议,以政府对地方产业规划为抓手,为项目区提供“接地气”的技术内容,有利于解决地方产业技术需求,同时也有利于协调和解决科技团队在开展技术服务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助力地方产业振兴。
2.4 强化科技振兴基地宣传意识,提升社会影响力
做好地方品牌建设顶层设计的参谋,在典型基地效果最显著期,通过主流媒体进行客观宣传报道,打造区域特色品牌,突出核心示范作用,带动周边地区产业发展,提升团队在产业中的影响力。
2.5 加强果品营销能力,解决新时期果业发展问题
从果品数量增长完成到品质需求不断升级,果品营销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由单一传统经营向多元化多种经营型、由内销型向外向型、由产供销分离型向产供销一条龙、由分散个体经营向由“龙头”带动的产业化营销方式转化。因此,解决产后果品销售问题成为科技专家和当地政府的新课题,要发挥政府和专家平台的作用,引荐、对接有实力的经销商,助力果品走上高端市场,在乡村振兴发展中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朱可心.新时期科技助力脱贫攻坚工作的几点思考[J].山西科技,2019,34(4):74-75,78.
[2] 张结刚,徐宏,王晓明,等.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创新农业科技培训工作研究——以江西省科技特派团富民强县工程培训工作为例[J].农业科技管理,2019,38(3):57-59.
[3] 常洁.农旅融合视角下我国贫困村扶贫开发规划的问题与改进[J].农业科技管理,2019,38(3):48-52.
[4] 潘百涛,张莹.发挥科技优势 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辽宁省农业科学院科技扶贫实践与思考[J].农业科技管理,2019(12):54-56.
[5] 柏连阳.农业科研单位科技扶贫的模式与探讨以湖南省农业科学院为例[J].湖南农业科学,2015(12):86-88.
[6] 温吉华.果品发展的新趋向与果园开发建设[J].果树实用技术与信息,2018(12):35-37.
Practice and Exploration of Targeted Poverty Alleviation Led by
the Fruit Tree Industry
ZHOU Hongfu, LIU Weisheng*
(Liaoning Institute of Pomology, Yingkou Liaoning 115009, China)
Abstract: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poverty alleviation industries is a sustainable driving force for rural revitalization.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main methods and achievements of promoting industrial development and achieving targeted poverty alleviation through the transformation mode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 led by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experts in Liaoning Institute of Pomology, and puts forward suggestions for supporting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b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the future,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consolidating the achievements of poverty alleviation and comprehensively promoting rural revitalization.
Key words: fruit tree industry;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 targeted poverty; effect; sugges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