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的发展及其现代价值

2021-09-28刘腾骏

理论观察 2021年5期
关键词:劳动

刘腾骏

关键词:交往异化;巴黎笔记;劳动

中图分类号:B0-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21)05 — 0050 — 03

马克思认为异化使人们丧失了把握世界时的自主性,即行动者。因此,他对异化劳动进行了研究和分析,揭示了异化劳动所具有的四种表现,其中交往异化的提出是马克思异化理论的重要飞跃。通过对马克思异化理论进行研究,不仅可以对马克思早期的思想有更加深入的认识也有助于我们将马克思唯物史观的主体——“人”立于现实基础之上。

一、具有生产性质的劳动在生产领域中被异化

马克思认识到在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中异化劳动现象肇始于以私有财产为基础的社会的普遍强制劳动,这种强制劳动并非确证人自我的价值而是为了维持“奴隶”般的生活,表征了自由个体的主体性的丧失以及人真正本质的磨灭,只能成为与客体分离的主体,消极、被动地体验世界和他自身。马克思以经济社会作为研究的出发点,揭示出工人受劳动奴役的事实,揭示了阶级间对立的矛盾,提出了异化劳动的思想。

(一)劳动异化在生产领域中的具体表现

对象性是劳动的重要性质,是人们对自己本质的确证,但在社会生产的过程中则出现了劳动的对象化产物与劳动者自身的剥离。“劳动所生产的对象,即劳动的产品,作为一种异己的存在物,作为不依赖于生产者的力量,同劳动相对立。”〔1〕在异化劳动逻辑的支配下,劳动者给予全部的生命和精力于劳动中使劳动外化为对象,但他们所给予生命和精力的对象却成为与他们自己相对立、相排斥的东西与他们自身渐行渐远,这便是劳动主体与劳动结果的异化。在劳动的过程中劳动者们受到的压迫更甚,他们不能自由的发挥自我智力、体力,不能确证属于自己的自由本性,而只是成为资本家用来生产的“工具”,他所从事的劳动包括他自己都不归属于自己而归属于他人。参与这个过程并非劳动者主观自愿而是受到普遍的强制,他们自身价值被贬值,人的自由本质丧失,如同动物一样生存,在劳动结束时没有占有自己所创造的价值而取而代之的是一点点可怜的工资,劳动自身所具有的使命感丧失,愈加单向度化,不能反映出劳动者在过程中的享受,这便是劳动主体与劳动实践过程的异化。

除此之外,马克思创造性地运用了费尔巴哈“类特性”的概念,在肯定作为主体的人与一般动物一样从属于生命物种的类,同时也对概念进行了丰富发展,更加强调一般动物所不具备的“自由且有意识的”特性。他们是拥有意识的类存在物,可以通过复制,创造美等途径来改变对象世界,他们的生活才是属于自己的对象。但机械化、程式化的劳动过程使人们的意识被剥夺,囿于雇佣关系中,他们的活动仅是维持肉体生存的活动,他们丧失了现实的类对象性,如同动物一般活在世界上。此外,马克思还提出了人和人的异化,但这个结论的提出是马克思以前面的条件为基础提出来的,他只是简单表明“凡是适用于人对自己的劳动、自己的劳动产品和对自身的关系的东西,也都适用于人对他人、对他人的劳动和劳动对象的关系。”〔2〕相比前面的论述而言,较为单薄,因此只有对劳动异化问题进行深入的反思才能真正地解释人和人的异化。

(二)劳动异化理论仍保留着“自我异化”的特点

劳动异化作为马克思异化理论的重要内容,其表现为作为主体的人在劳动、自我发展的过程中变为与自身相对立的客体,只有通过扬弃才能回归主体自身,充分体现了“自我异化”的特点。从劳动异化的三种形式来看,劳动者作为异化的主体仍然是一种单个的、自然自觉的存在物,所体现的也是“主客二分”的结构仍在“自我异化”的限制中,这就使劳动异化具有了明显的局限。它表明了工人的生存状况但脱离了他们身处的市民社会,社会中人们之间的关系被忽略了。如果脱离了市民社会以及现实的分配、交换等脑力劳动仅局限于劳动的异化就无法完整地反映社会历史的发展,这就使异化理论的完整性丧失。正因如此,马克思意识到人的异化不应只有“孤立”的状态同时也有在社会中“相互”异化的状态,于是他在批判国民经济学的基础上突破了“自我异化”的局限,开始着眼于市民社会中作为个体的人同其他个体的关系,分析人与人何以对立,即交往异化问题,这个成果就体现在《穆勒评注》中。

二、人们的社会交往在交换和消费领域的异化

在《穆勒评注》中马克思按照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顺序进行了抄录与评论,并对交换和消费部分进行了详细的评论。他通过对具体的异化问题进行分析,突破了“自我异化”的局限,开始着眼于市民社会中作为个体的人同其他个体的关系,分析人与人何以对立,即交往异化问题。

(一)在“交换”、“消费”基础上交往异化的表现

人的活動在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带有货币的性质。马克思认为正是因为人们坚持私有制下的交换正义,才形成了超越一般物质的中介物——货币,从此私人之间的交换便取代了人格的交换。从人的关系到物的关系再到货币便鲜明地体现了整个异化的过程。一方面,从人的关系到物的关系过程表现为人们的劳动发生了异化,使相应的劳动产物不再表现人的本质而成为满足人私利的物,这使人们生产的目变为对物的欲望,人之间的关系变为物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从“物的关系到货币”的过程中货币不仅仅是是为了实现交换的普通中介,同时也在保证交换的正义性的过程中抽象为价值,成为代替物的形式展示人的本质的力量,它的产生成为了在人之外且高于人的存在。人们的交换不再是人的存在和享受,而体现着对利益的无限追求,作为主体的人是作为资本、货币而存在。私有财产是私有者本质的体现,它的外化使其与人相分离,充分体现了个体与私有财产之间关系的扬弃,同时,私有财产的外化使其成为了他人的私有财产,用于满足他人脱离贫困的需求。在交换时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私有财产变为了等价物的代表,自身所具有的价值也成为了交换的价值。马克思认为人们之间真正的联系才是人的本质,现实的人才应该是这种联系的起点而不是私有的物与物的关系。人的本质的异化使其成为了交换的媒介,所以在国民经济学中表现为私有者之间的关系。

货币具有高度抽象性使其与人的存在相割裂,变为一种象征,这突出表现在信贷业中。信贷关系表现出一种假象,人们看似不再受到货币的摆布实际确是程度更深的异化,即彼此信任基础上的直接交往被抛弃而人们生活的内容、美德和个性等却变成了被用来估值的商品,货币没有消失而人却成为了货币。这形成了以占有多少货币来判断一个人价值的错误观念,同时也使人们之间的关系变得虚假,因为我对你的信任只是因为你占有一定量的货币。人与人之间原有的社会联系被淡化了,取而代之的新的社会关系却是人与人的利益关系。在信贷制度下较富裕的一方受到了更多的支持,不仅仅是物质财富的充足,个人道德也看似值得信任,这促使人们不择手段地获取资本,欺骗和利用充斥在人与人的关系间,充分体现出交往异化的深化。

除此之外,马克思对谋生的劳动进行了探讨。代表个人存在的劳动已经不再存在,人们对于劳动及其产品只关注它们的价值,这使个人与劳动相分离。劳动产品之间的交换关系成为了人们之间的关系,人仅仅作为肉体存在于世,由于交换因此货币成为了媒介,谋生的劳动也仅仅表现为货币的价值。

(二)在“交换”、“消费”基础上的交往异化的本质

马克思所认为的在交往层面的异化就是物取代了人们之间原有的平等的交往关系,使他们沦为生产的工具,自身原有的价值也被物的价值所衡量,这不能使人们感觉幸福反而受到人们痛恨。

人与人交往的目的变为获取物质利益。马克思认为在私有制下人们的生产目的不是为了体现人的本质而是为了占有,在这个过程中人被资本所支配,充分体现了功利的、利己的特点。在自由市场中,人与人之间代表自由意志的交往被逐利的交往所取代,看似是人本质的补充但实际都期望通过自身最小的牺牲来获取最大的占有和掠夺。他们被拜物教所迷惑不再关注劳动本身的价值,而是试图占有更多的产品,物与物之间进行的交换使物自身的价值变为交换的价值,这与人的社会关系相背离,人仅仅成为了生产的手段。生产劳动只具有单向性成为只获取生活资料的利己行为,应该作为“主人”的劳动者却成为了真实的奴隶,双方的产品却成了真正的权利。此时,物成为了交往关系的“代言人”,这是对人类尊严的侮辱。

三、马克思提出的破解异化现象的实践路径

马克思在《手稿》中把资本主义社会运行的经济基石以及私有财产的形成源泉都归结为异化劳动现象。从历史发展阶段的角度看,对异化劳动的扬弃就是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消灭以及实现共产主义。马克思认为具有物的形式的私有财产是劳动异化时所外化出来的,人们认为自己占有、拥有了物,但反过来物却对人进行了统治,这实际上是一种人的自我异化。只有扬弃私有财产并朝共产主义方向发展,人才会真正以“类”的形式而存在。这里的“类”不是与一般动物相区别的存在形式,也不是费尔巴哈所认为的“一种内在的、无声的、把许多个人自然低联系起来的普遍性”〔3〕,而是使人的社会性充分体现“把自身当做普遍的因而也是自由的存在物来对待。”〔4〕实现人的自我占有从资本“统治”中解放,化解资本与劳动的矛盾,使丧失了社会性的、自由的人的本质复归。

在共产主义的条件下才能够使人所具有的本质真正实现,这是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的自然展开。共产主义的实现并不是单纯为了对物进行占有,而是促使人们向人自身以及社会的人发展。社会属性才是人与人之间真实的本质。社会属性使社会中的人们联系起来,突破了单个人所具有的天然的局限性,在受到自身的需要和利己主义的驱使下,人们将包含着自己的个性、特点的产品进行交换一方面满足自身和他人的需要。此时,个人实现的对象化的生产过程是为了满足其他个体的生存,不仅确证了别人的存在,也证明了别人也为自己而存在,这种相互关系使对立和异己不再存在。这个在这个过程中劳动的实际交换体现了人们的类活动,不以牟利为目的进行交换体现了人们的类本质,这是才人们真正的社会活动和享受。在共产主义社会中人们得到了真正的解放,此时,人不再是一种与自身相异的力量。

四、马克思异化理论的完善具有的现代价值

尽管时代进行了变迁但马克思所指明的异化现象在当今社会仍然存在,并且涉及了诸多领域也具有了新的存在样态。因此对马克思的异化理论进行深入研究并领会其精髓对克服现实社会的异化现象有着重要的现实价值。

(一)异化理论的完善为端正新时代交往观提供思想资源

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对利益的过分追逐现象普遍存在,人们被资本所“殖民”。功利主义被人们奉为圭臬,生活也出现了马克思及其排斥的“拜物教”现象,使人们的真正的交往受到了蒙蔽。

通过对现实交往的进行反思,我们要做到抵制以资本为中心的交往,提倡以服务为中心的交往,实现把人作为主体的真正交往。既要肯定资本在推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促进作用又要意识到人们的生活并不仅仅只有货币、资本还有丰富的精神交往和文化交流,合理利用资本使其真正为社会建设和人的生活服务。同时人们要摆脱技术、媒介等手段对人交往的限制,合规律地运用交往媒介,巩固作为交往主体的人的地位,真正使手段、形式为交往服务,实现自由的交往。总而言之,只有真正地把人作为交往的主体并突破单一的主客关系建立起主体之间的关系才能够抵御资本逻辑、技术逻辑对人们交往的异化。所谓主体之间的关系是在有两个及两个以上的主体的情况下,作为主体的“我”与他者在现实实践中所产生的交互联系。在这种主体之间的关系中,“我”与他者共同存在。在交往的过程中,“我”得到了应有的承认,同时他者也具有了与“我”相同的承认,这个过程没有强制,充分显现出交往的自由、自主。在与自然的交往中同样如此,自然是“我”这个主体的活动对象而不仅仅是被征服的對象。只有每个人实现了全面自由的发展才能使交往异化真正得到消解。因此积极创造人自由全面发展的条件是消除交往异化的重要内容。

(三)异化理论的完善为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提供科学方向

随着世界多极化深入发展,全球化更加明显,人类之间的交往就上升为国家间的交往,为了能够合理地处理国与国的关系就需要我们从马克思的异化理论中找寻方法。“人类命运共同体”命题的提出就是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在当代社会的一种体现,为实现人与人的发展和国与国的发展提供了科学的方向。新世纪到来后,世界间的联系更加紧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长期共存,想要实现异质共生就需要求同存异,摒弃“零和博弈”的旧思维,实现国与国相互促进式的交往。为此总书记提出“共同构建和平、发展、繁荣的人类命运共同体”〔5〕。新时代我们要正确处理好国家建设与世界建设的关系,发展好与其他国家的关系,展现大国的风范,提升我国的世界地位。同时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也是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的“必经之路”,也为在当下时代如何解决异化问题提供了实践经验。

〔参 考 文 献〕

〔1〕〔2〕〔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267,274-275,272.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35.

〔5〕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M〕.北京:学习出版社,2018:288.

〔责任编辑:侯庆海〕

猜你喜欢

劳动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创意”劳动“妙想”生活
“手”望梦想 劳动最美
他们在劳动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劳动创造美
劳动创造幸福
热爱劳动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补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