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新四军兵工不乏奇闻轶事 智慧无穷有创意 苦难之中写辉煌
2021-09-28马晓荣
马晓荣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军史里的点点滴滴,记录着一支军队经历的苦难辉煌……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中国共產党与国民党谈判达成协议,于10月将在江南八省的红军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简称新四军,属于国民政府战斗序列,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中国人民解放军前身之一。
抗战时期由于受条件的限制,新四军的武器装备很杂,可以说有什么用什么,除了步枪,还有手枪、轻重机枪、掷弹筒、迫击炮、山炮等,而且几乎完全是轻武器,极少有重武器,更别说坦克、飞机了。新四军武器装备来源主要有以下几个来源:(1)改编新四军之前红军的武器装备。(2)国民党在抗战初期曾拨给新四军部分武器弹药。(3)缴获日伪军的。(4)新四军兵工厂自制。以下对新四军使用过的武器装备做个盘点。
破铁锅造手榴弹,使用“可以全部自给”
木柄手榴弹
手榴弹是一种用手投掷、由延时或碰炸引信起爆的小型爆炸或化学弹药,因其最初外形像石榴,故名。是历史最悠久、人们最熟悉的步兵近战武器之一。手榴弹结构简单,造价低廉,携行方便,使用广泛,在战争中发挥过重要作用,是步兵不可缺少的近战武器。
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至1920年,中国陆续从国外引进了几种手榴弹,与此同时也开始了自己研制手榴弹的历史。到1930年,中国制造的手榴弹就有德式、俄式、法式和麻尾手榴弹等品种。从1917年到抗日战争爆发前,全国生产过手榴弹的工厂共有24个平均月产量约2-8万枚。这一时期生产的手榴弹主要是木柄手榴弹和特种手榴弹。其中木柄手榴弹有多个品种,初期主要是俄式和德式两种。
新四军常用的手榴弹有两种:木柄手榴弹和麻尾手榴弹。当时国内的木柄手榴弹有巩造、汉造、晋造、宁造等式样。巩造仿自德国M1924式,但改用铸铁弹体和钾梯炸药,晋造、汉造、宁造构造与巩造相近,个别尺寸有所不同,其中晋造按体型大小又分为若干号。
新四军使用的木柄手榴弹,和八路军一样,主要是“边区造”。仅据新四军第五师兵工厂、各军分区兵工厂及边区地方工厂统计,共计生产马尾弹5000枚,俄式弹簧弹300枚,日式碰火弹1万枚,拉火木柄弹4万枚。可见,木柄手榴弹占绝大部分。
新四军第四师制造厂1941年“每月可生产出不太漂亮的二千五百个木柄手榴弹”,“每个战士都有二、三个木柄手榴弹”。当时主要是生产材料供应不足,如生铁能供应上,每天可生产300-500枚。为解决生铁,工厂想尽办法,通过各种渠道解决。据新四军第四师供给部长谢胜坤回忆:造手榴弹所用的生铁,以破锅铁为最好。
新四军各师1940年前仅生产几千枚,1941年至1944年生产了100万枚,基本能满足部队作战需要。据1944年8月新四军参谋长赖传珠关于新四军兵工生产致八路军参谋长叶剑英的报告中称“手榴弹可以全部自给”。
麻尾手榴弹
手榴弹是新四军的基本战斗兵器。新四军的手榴弹有缴获的,但大多是自制的。新四军自制的手榴弹不少是麻尾手榴弹。
麻尾手榴弹,也称马尾手榴弹,一种带尾巴的手榴弹。这种手榴弹形状独特,一个圆形弹体后面结着一根粗粗的麻绳,有点像古代兵器流星锤。麻尾手榴弹的蛋形弹壳为生铁铸造,外径约55MM,长约 93MM,外表有预制的纵横小槽,装有撞针、撞针簧、底火等组成的着发机构,用保险闩保险,无外壳保护。弹底结一条麻与棕制的麻尾,长约700~900毫米,以便手握甩出和导向。
在20世纪20年代中期,中国就开始生产麻尾手榴弹,上海、金陵、广西等厂均有生产,其中金陵炸弹厂制造时间最长,该厂最初于1926年仿制麻尾“新式手榴弹”,又称“白铁冲锋手榴弹”和“生铁撞针手榴弹”。在广州瘦狗岭表演时曾受北伐军将领的好评,因而组织大规模制造,并在北伐战争时曾大规模使用。30年代,各地方军阀部队也都使用这种手榴弹,因此新四军也缴获了大量麻尾手榴弹,并仿造生产。仅新四军第五师兵工厂在抗战中期几年间就生产了麻尾弹5000枚。
新四军生产的麻尾弹没有统一的型号,各师自行组织生产,但都采用铸造弹壳,弹壳外形有蛋形、梨形及瓶形等,大小不一,外表一般铸有纵横沟槽。弹壳较大的一端装有撞针、撞针簧、碰火等组成的碰发机构,另一端一般铸有或焊有圆环,拴有一条长近半米的麻、棕或皮条制成的绳辫,“麻尾”之名即来于此。使用时用手握住绳辫末端,抡圆后甩出,近距离时直接手握弹体投出,弹体在空中飞行时绳辫拖在后面,确保弹体前端着地发火。但麻尾弹携带不便,特别是性能比较落后,由于引信部分外露,容易受潮和发生意外,而且其发火方式很不可靠,落在水中及软地上即不能正常起爆,也不能在空中爆炸。因此,到抗战中后期就逐渐淘汰了麻尾弹。
枪榴弹
枪榴弹就是挂配在枪管前方用枪和枪弹发射的一种超口径弹药,是一种填补手榴弹与迫击炮射程间隔的步兵小型爆炸武器。发射枪榴弹的是榴弹枪或榴弹发射器。
说到枪榴弹,就不能不提吴运铎。这位身残志坚的中国人民兵工开创者,被誉为“中国的保尔”,苏联在莫斯科高尔基大街14号还建立了“中国保尔纪念馆”。2009年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之一。他的自传体小说《把一切献给党》,教育了整整一代人。
1943年,新四军二师军工部副部长兼子弹厂厂长吴运铎研制出一种新型的类似掷弹筒一样的武器——枪榴弹,射程达540米。经过改进后,生产出枪榴弹很快装备了部队。1943年8月,日军1000余人来犯,新四军一部在六合县桂子山与日伪军相遇。新四军当即发射枪榴弹,毙伤敌军300余人,其中日军80多人。战后,新四军将领成钧特地把一支缴获的手枪奖励吴运铎。
据新四军军工生产资料记载,在新四军第五师各兵工厂生产制造的各种武器中,“最受部队欢迎的是枪榴弹,因为发射筒轻便易带,发射方便,可以卧倒发射,射程200米以上,如在发动攻击时密集使用,炸弹在敌阵上空飞舞如乌鸦,在敌人头顶和身旁连续爆炸,可以起到‘灭敌人威风,长自己志气的作用。由于发挥了枪榴弹的威力,而代价较小地取得胜利的战斗,在我军是很多的。”“1943年上半年,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第一、第二、第三军分区兵工厂都能生产枪榴弹了,因而枪榴弹在我第五师部队中成为普遍的装备。基本区的地方武装,也逐步装备了枪榴弹。”
据1944年8月22日新四军参谋长赖传珠关于新四军兵工生产致八路军参谋长叶剑英电:武器弹药每月出产量:枪榴筒每月平均出产86具,每月最高产量130具;枪榴弹平均27107发,最高46539发。每月几万发枪榴弹,足见该武器当时在新四军部队使用之广。
解决原料有奇招 没有火药自己造
在新四军的兵工厂,有着许多传奇般自己造弹药的轶闻故事。
胶片变火药
用废电影片制成炮弹发射药,是国内外罕见的事。这是新四军兵工厂的发明。当年我军用黑火药制成了迫击炮弹发射药包解决前线急需,但缺点很多。如发射距离较近,命中率不高,特别是炮膛内残渣较多,发射几天后,弹体就不能进膛,影响继续发射。当时前线炮手编制了一套顺口溜说:“八二炮真奇妙,打不响往外倒,倒不好,连人带炮全报销”。
1943年秋的一天,新四军军工处长李仲麟拿着两个乒乓球来到装弹班,指着手中的乒乓球说:“这玩意儿的原料是硝化纤维,估计可以代替无烟药,你们试试看”。大家很受启发,你一言我一语地议论开了:用乒乓球做发射药包好是好,就是数量太少,也不好加工;用废电影片准性,它属于硝化棉类,量多,价格也便宜,比乒乓球好加工。不久,兵工厂的同志从敌占区搞来了一批废电影片,除去电影表面的氧化银后,再挤压、粉碎、烘干、过筛,废电影片粉末发射药终于搞出来了。“新型”发射药诞生了。从1944年到1947年底,新四军生产的六O和八二迫击炮弹,除了弹体尾管使用黑火药外,其发射药包几乎都是废电影片子制成的。前线的迫击炮手使用后又编了一套顺口溜:“新式药包呱呱叫,连续发射效率高,又安全又可靠,命中目标效率高,炸得敌人哇哇叫”。
开水煮哑弹
1943年到1945年是抗日战争的节骨眼上,前线对弹药的需求不但数量大,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原先用用黑火药装的炮弹威力小,已远远不能适应前线的要求。我们便将生产的迫击炮弹改装成梯恩梯炸药。这种弹当时华东地区没有一家军工厂能生产。大伙一合计,将缴获的敌人的迫击炮哑弹拆卸,掏出弹体内的炸药,装在我们自己造的迫击炮弹体内,送往前方消灭敌人。
要将哑弹体内的炸药掏出来,危险性很大。开始,我们将哑弹引信轻轻拆卸下来,再用锤子敲打铁针一点一点向里挖,累死累活三个人一天才挖二三发炮弹,不但口中奇苦,累得饭也不想吃,还远远满足不了前方战斗需要,大家万分焦急。张玉兰、吴金铜两位同志提出让炸弹下锅煮,将炸药煮出来。这办法真灵,当水温达到90度以上时,弹体内炸药便缓缓溶解于水中,像厚厚一层麻油漂浮在水面上,用勺子将它轻轻地舀到铁皮桶内,使它逐渐冷却结晶。开水煮弹终于试验成功了,这种方法既安全,速度又快,不但能取出小口径炮弹内的炸药,而且还能取出飞机投下来的大炸弹里的炸药。于是成功解决了炸药的获取问题。
用油桶打造飞雷火炮
抗战时期,想要攻下一座碉堡或是一个阵地,单靠士兵们无畏的沖锋,是一件非常危险的行为。如何能够在没有任何现代武器的支援下,将碉堡敲掉,成为了一个难题。不过,中国人发挥了自己的智慧,创造了这个土炮,还给它起了一个霸气的名字,这就是“飞雷炮”。顾名思义,“飞雷炮”的意思就是发射出飞在天空上的炸雷,它还有一个别名“没良心炮”。在电影《集结号》以及其他影视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飞雷的身影。其实,飞雷的制造过程相当简单,只需要一个空油桶,一些发射药。飞雷参照的是迫击炮的原理,利用空气压缩原理,将油桶中的炸药包喷射出去。
别看这个武器简陋,虽然飞雷不想自行火炮那样可进行定点支援和打击,可威力上却不比这些大炮小多少。这取决于炸药包的多少和炸药的重量,主要的杀伤方式是爆破产生的冲击波,可以震死震伤炸药包落点附近的敌人。据说如果是10公斤的炸药包的话,其有效射程可以达到150~200m。
使用时考虑到后坐力等问题,油桶会被半埋在土中,通过对发射药的增减,决定抛射的距离。不过,由于炸药包的体积大,容易受到风力、环境、地形等因素影响,常常会偏离既定目标。所以,在使用时,几乎都是采用大面积密集投射。
飞雷的威力绝对不容小觑,几轮齐发可以直接将敌人坚固的防御工事炸成废墟。如果是为了对付士兵和坦克的话,飞雷还可以抛射手榴弹和集束炸弹。由于体积目标过大,飞雷的炮弹也很容易被敌人打掉。随着战争的结束,以及我军军备上的加强,这种土质火炮逐渐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
很有创意的50掷弹筒
“手炮”是抗日根据地军民对侵华日军掷弹筒的俗称,因其体积小,长短与人的前小臂差不多,也有称其为“小炮”。掷弹筒也叫轻型迫击炮,它的操作使用亦十分简单。实践证明,掷弹筒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机动性好等有优点,其射程和威力也弥补了中口径迫击炮和手榴弹之间的火力空白,在当时的作战条件下的确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很有创意的轻型步兵支援武器。
当时新四军掷弹筒及其弹药、配件主要依靠缴获。据统计,抗战八年中,新四军一共缴获掷弹筒627具。由于打坏一具少一具,在根据地创立初期,部队大量扩充、严重缺乏武器的情况下,单纯依靠缴获不仅代价高昂,来源亦不稳定,唯一的办法只有自己制造掷弹筒及其弹药。
1941年3月,新四军第四师师长彭雪枫到第四师炸弹厂视察生产情况。厂长报告说,试制的掷弹筒射程60到80米。彭师长说,这正好能打到敌人的前沿阵地。你们为打胜仗着想,试制新产品,前方部队会感谢你们的。
抗战中后期,新四军各师军工厂几乎都能生产掷弹筒。仅新四军二师军工厂1944年末到1945年上半年全盛时期,每月就能生产50掷弹筒30具。四师军工厂1939年底至1945年底共生产掷弹筒300具。
结构简单,便于携带的迫击炮
迫击炮是一种用座钣承受后坐力的曲射火炮。迫击炮射角大(一般为44~85度),弹道弯曲,初速小,最小射程近,杀伤效果好,适于对近距离遮蔽物后的目标射击。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体积较小,重量较轻,便于携带。
第一次世界大战初期,由于堑壕战的发展,各国开始重视迫击炮的发展和使用,英国斯托克斯迫击炮性能较好。1927年,法国制成的结构更加完善的斯托克斯—布兰特81毫米迫击炮。中国于1923年仿制出迫击炮,即沪式82毫米迫击炮,是根据英国斯托克斯式迫击炮仿制而成。1931年(民国二十年),国民党南京金陵兵工厂正式生产出了仿制的中国造82毫米迫击炮,时称二十年式82迫击炮。1932年,南京正式成立了迫击炮厂,主产82毫米迫击炮,1935年产量达到180门。
新四军部队中的迫击炮主要是缴获的,也有少量仿制的。据粟裕大将回忆:“为了支持长期战争,改善部队的武器装备,补充弹药,我们在一九四二年三月成立了军工部,在设备、物资、技术极为缺乏、落后的条件下,想了好多办法,除通过伪军关系花钱购买子弹外,因陋就简建设起小型、流动的修械所、兵工厂,修理枪械、翻造子弹。我们派出采购人员秘密进入上海,在上海地下党的大力帮助下,购买了无缝钢管、其他钢材、铸铁等物资,自行制造手榴弹、枪榴弹、地雷、迫击炮弹等,还能小量制造迫击炮。”
1942年6月,新四军六师十八旅军工科开始研制82毫米迫击炮,经过3个月的努力,用无缝钢管作炮身,自制出撞针、底板和脚架,生产出第一批迫击炮。
1943年上半年,日军在苏北、苏中一带进行“清乡”“围剿”。新四军第一师粟裕师长指示,师军工部为每个连队装备50毫米的迫击炮3门,75毫米迫击炮1门。1944年1月,军工部从枯树洋搬迁到宝应县林上庄。这里环境安定,军工生产迅速扩大,生产了73毫米口径的轻型迫击炮50门、52毫米口径的270门和大量炮弹,创造了一师军工生产的全盛时期。
据1944年8月统计新四军兵工生产情形,每月能生产迫击炮弹平均1730发,最高3018发。迫击炮改平射炮平均3门。仅第三师军工部1943~1945年间就生产82迫击炮弹2万余发。
九二式步兵炮
“九二式”步兵炮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电视剧《亮剑》等抗战题材影视片中经常看到其身影。由于它短小轻便,非常适合在复杂地形上使用,是二十世纪三十四年代一种堪称“理想”的步兵营支援武器。
“九二式”步兵炮是1932年(日本神武纪年二五九二年)开始定型生产的,因而被命名为“九二式”。从1932年九一八事变开始装备至1945年战败投降,“九二式”步兵炮一直是日军的步兵主力装备炮。按照当时日军的编制,每个步兵大队都有一支“九二式”步兵炮小队,队中有两门“九二式”步兵炮。与被称为“连队炮”的“四一式”山炮一样,“九二式”步兵炮被日军称为“大队炮”。由于它的体积相当的小,很多人都觉得这门炮就像军队里的玩具。
“九二式”步兵炮全重只有0.212吨,这就决定了对运输的要求很低。在没有车辆的情况下,未经训练的畜力或人力都可以拖曳前进。再加上其可以分解运输,对战区的道路状况要求几乎是降到了最低点。在二战中,只要有日军大队以上规模的行动,几乎都少不了“九二式”步兵炮。
75毫米山炮
旧称“七生五过山炮”。“生”,旧的长度单位,指厘米,多用于火炮口径。山炮是适合山地作战的火炮,實际上是一种轻榴弹炮,体型小,重量轻,便于拆解。
1905年,江南制造总局根据克虏伯75毫米山炮进行仿制,最终成功造出第一门克虏伯式14倍75毫米后装退管式山炮。江南制造局的这种火炮,有好几个名字,但一般叫做沪造克虏伯式75毫米山炮。简称为沪造克式山炮或75山炮。江南制造局从1907年到1928年累计生产494门之多,成为清末和民国时期各派系军队的重要打击力量。
新四军使用的75毫米山炮有国产的和日制的。缴获的日制75毫米山炮,有“三一式”“四一式”“九四式”几种。当时国产75毫米山炮主要有沪造、汉造、辽造、晋造的,新四军有一门绰号“老黄牛”的就是晋造的“一三式”山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