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黑暗中的光明:解放战争时期北平地下党往事

2021-09-28葛静波

北京档案 2021年9期
关键词:北京出版社文史资料北平

葛静波

自1921年建党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隐蔽战线的斗争为党取得革命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1949年1月北平的和平解放,正是党领导全国军民奋战与隐蔽战线工作共同配合的历史功绩。这项历史功绩使北平免受战火摧残,为新中国定都北平奠定了基础。

近年来,一些反映隐蔽战线斗争的影视作品如《潜伏》《北平无战事》《叛逆者》等获得了极高的收视率与观众好评,揭开了我党地下工作者的神秘面纱。在影视作品中,地下工作者伪装身份、潜入敌营的举动,设立接头地点、电台交通站的地下联络方式,以及发展可靠人员入党、策反敌营人员的隐蔽工作等內容扣人心弦、引人入胜。我们不禁要问,在历史长河中真实的地下工作到底是什么样?是否真如影视作品般跌宕起伏?探寻北平地下党的工作细节往事,不仅有助于我们了解我党地下工作的真实情况,而且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体会隐蔽战线斗争的复杂与艰巨性。

解放战争时期北平地下工作的领导机构是中共晋察冀中央局(后为华北局)城市工作部,下辖学生、工人、平民、铁路、文化五个工作委员会。各委员会在解放战争时期领导组织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北平地下工作,如学生工作委员会领导开展的“反甄审斗争”“五·二〇反饥饿、反内战运动”,工人工作委员会领导的南苑汽车站职工罢工、长辛店机车车辆厂工人“饿工”运动等,贯彻了党在国统区“隐蔽精干,长期埋伏,积蓄力量,以待时机”的工作方针,“有理、有利、有节”地开展地下工作,为北平实现和平解放做出了巨大贡献。

翻阅北平地下工作者的相关回忆文章,可以发现在解放战争时期,北平地下工作者在伪装身份、构建地下联络网、开展隐蔽工作等方面均有出色表现,展现了我党地下工作的精髓与地下工作者的无畏精神。

一、长期埋伏:北平地下工作者伪装身份

在伪装身份方面,北平地下工作者为“长期埋伏”做准备,皆从事着与各自分管领域相关的职业工作。为了融入群众开展工作,以平民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平委”)为例,其主要负责北平手工业的地下工作,工作对象皆是各行各业的店员工人及劳苦大众。负责油盐酱醋行业的平委地下工作者刘志等人住在油盐店里,和酱园的工人一起劳动。他们早晨四点多钟起床,晚上十点以后睡觉,每天从事腌菜、倒缸、打酱把子、打扫卫生等工作。[1]负责人力三轮车行业的魏彬、韩继礼等人也同行业人员一样过着社会底层生活。韩继礼白天蹬三轮,晚上就去和没有家的三轮车夫合住,住的地方俗称“锅伙”。一开始他住在池子河十八号的三人间,后来去北新桥一带住了五十人合住的“锅伙”。长此以往,韩继礼的地下工作取得了很大收获。他向一位姓金的车主租了一辆三轮车在街上活动,这位金姓的车主一方面有三辆车出租,另一方面自己又给国民党北平警察局副局长蹬包车。在韩继礼与这位金姓的车主交往过程中,便能获得国民党北平警察局的情报,并随时反映给上级党组织。平委地下工作者赵凡为执行任务,在工作时期也曾以卖布摊贩的身份做为掩护。[2]

再以负责新闻、出版、文艺工作的文艺工作委员会为例(以下简称“文委”),文委委员张青季的公开身份是《益世报》的经济记者,他通过地下党关系获取了国民党北平警备司令部颁发的特别记者证。张青季持这张记者证,曾跟随学生示威游行队伍观察现场情况;还应付过军警在街道上的几次临时检查,避免了一次大逮捕的户口搜查。文委地下工作者李梦北的公开身份是《平明日报》的军政要闻记者,他常到国民党军政首脑机关和前线部队采访,故意把一些军政机密在报上透露,这类报纸很快就能送到解放区,成为人民军队重要的情报来源。文委书记张文松公开的职业是北京海关的一名雇员,每天的“合法”工作是登记仓库物资清单,下班后就成为北平地下党文委的负责人。[3]

为了便于相关行业的地下工作者伪装身份,党对北平地下工作做出了符合实际的政策变通。如1947年上半年,国民党规定国统区所有报刊以“匪”代替“共党”“共军”的称谓。为了保护从事报刊业地下工作者的身份,城工部部长刘仁命令在北平等地报馆工作的地下工作者写文章作报道时用“匪”字,经社方指定用报社名义写的社论、文章中杂有敌人观点等行为都不算反党。同时,利用公开“记者”身份采访报道敌人内部情况及党掌管的进步书店贩卖一些灰色或反动书刊,也都不算问题。[4]

为了掩护电台交通站,以其中一处设在西单商场的九九照相馆为例,地下工作者李雪出任九九照相馆的“掌柜”,电台交通员张彬出任“会计”,另一位电台交通员吴宽德晚上在照相馆值班,白天则在西单商场北门外摆个临时小摊贩卖香烟糖果。学生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学委”)领导崔月犁的交通员徐书林经常以“买烟”为名,与吴宽德所在的这处电台交通站交换电报。[5]此外,为了更好地“伪装”自己,地下工作者李雪还曾在抗战以及解放战争初期负责为前往国统区的地下工作者进行“乔妆”工作。据他回忆,当时在解放区会根据地下工作者的不同“身份”选择不同的衣服材料式样。如前往矿区或钢厂做“苦工”的地下工作者,就会为他们选择穿土布衣服;前往冀中定县一带的“农民”就穿籽花布(土黄色)衣服;往返城乡的“生意人”则穿洋布衣服。但是,由于解放区的衣料花色品种很少,一般只能应付具有农民、普通市民、学生身份的地下工作者的需要,而对于有“高级身份”的地下工作者,则是让他们先混进城,然后再自行购买合适的着装。李雪本人1945年进入北平工作时,就以近30岁的年龄凑合穿了一套日本中学生的黑制服混进城,然后才根据活动需要购买了合适的着装。[6]北平地下工作者“伪装身份”的成功,为地下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二、隐蔽精干:北平地下党构建城市地下联络网

在构建地下联络网方面,北平地下工作者为达到“隐蔽精干”的目的,建立起了严密、高效、安全的地下联络网。为了地下工作者的联络安全,以学委为例,规定在同一单位内部的支部和支部之间、小组和小组之间不能有横向联系;上下级之间采取单线联系即个别联系方式;党内文件只用口头传达,不用纸质文件,必须用纸质文件时,用完即烧毁。与下属单位联络时,如学委与北平师范大学党总支进行联络,双方会按事先约定时间分别前往联络地点,先确信无人尾随,然后查看门口的“安全信号”(有时挂菜帮,有时放煤球,有时在墙上画个圈圈);开会时,桌上放好桥牌或象棋,如遇外人突然闯入,就装作打牌或下棋。[7]例如,北平师范大学党总支将内部紧急联络地点选在了学校“考古室”内的一个套间(因陈列青铜器,所以窗户上遮有双层窗帘和两道防护板)[8];日常联络则是每星期相关人员见一次面,地点都是临时选定(如天坛、宣武门外的河边)[9]。传达城工部文件时,他们还将党的各项政策汇编用《老残游记》《秉烛夜谈》等书名伪装[10]。

为了确保地下电台的工作顺畅,北平地下工作者圆满解决了收报机与发报机问题。发报机是电台工作的关键。当时,发报机是国民党规定的“违禁品”,运输或购买都会引起敌人注意。为了解决发报机问题,地下工作者李雪经组织同意,用地下工作经费在西四北大街开辟了一个电台交通站(对外称龙云电料行)。学委领导人崔月犁安排在北平有广泛社会关系的刘志义出任电料行经理,地下工作者李雪、赵振民分别出任“股东”和“伙计”。他们以电料行作为掩护,自己动手组装了四部发报机(三部留在了北平,第四部交给了天津地下党使用)。随后,刘志义托人用二两黄金买来了两部收报机,李雪又用一部短波收音机改装成了一部收报机。北平地下党的电台得以正常运转,保证了对外联络的顺畅。[11]在运用电台进行联络的时候,北平地下党所属各重要部门、重要人员均有代号。例如工委的代号是“黄河”,北平电信局地下党组织的代号是“广东”。[12]

北平地下工作者构建了严密、高效、安全的地下联络网,是北平地下党开展工作的重要保证。

三、积蓄力量:北平地下党开展隐蔽工作

在隐蔽工作方面,为了实现“积蓄力量”的目标,北平地下党不仅对内壮大了队伍,对外更是取得了争取进步力量的巨大成绩。为了争取民意,解放战争初期,北平地下党组织北平进步学生秘密前往张家口参观解放区。晋察冀军区司令员聂荣臻亲自接待并做了形势分析报告,特别提到了“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的原则;军区政治部举办了文艺演出会,抗敌剧社演出了短剧《墙头草》和音乐节目;军区还组织学生参观八路军连队,让学生亲眼见证了八路军和周围群众亲如一家的场景。这些学生后来感慨,八路军与他们在北平接觸到的国民党军队相比,简直不可战胜[13]。

为了加强各地下党组织的理论学习,学委领导下的清华大学地下党组织借成立识字班、医疗队的机会,发起了半秘密的读书会,让党员与先进分子学习毛主席的《新民主主义论》《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及秘密发行的报道解放区实况的《冀东行》和其他书刊[14]。工委领导下的北平电信局地下党组织召集党员秘密学习毛主席的《新民主主义论》《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及《大众哲学》《政治经济学》《社会发展史》等马列主义读物[15]。为了维护进步人员的利益,如平委所属从事地下工作的某个工人遇到了个人或家庭困难,其所在单位的地下组织会及时将情况反映给定县、易县、涞水解放区的党组织。当遇到困难的工人回家时,便由其家乡的党组织为其解决困难[16]。

为了争取国民党内的进步力量,如在争取国民党国防部联合后勤司令部第五补给区副司令赵龙韬的过程中,地下工作者王甦先是在与赵龙韬的交谈中聊起了其当年追随张学良做副官、参与西安事变抓捕蒋介石的往事,继而帮助其参与学运并有暴露危险的儿子赵明前往解放区。王甦的所作所为促使赵龙韬坚定了跟随中共的信念。1948年年中,王甦将与他联系的交通员高启推荐给赵龙韬担任副官。此后,赵龙韬的公事包均由高启负责掌管,包内的所有机密文件由高启传递给王甦,王甦整理后将相关重要的军事情报源源不断送往解放区。[17]北平解放前后,赵龙韬参与傅作义部起义并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继续在军委后勤部门任职。

解放战争时期北平地下党的工作细节,远比谍战剧中的情节更丰富;地下工作者的生存环境也远比谍战剧中的人物更险象环生。北平地下工作者坚定的理想信念与党性意志,通过他们的工作细节有力地呈现出来。建党百年之际,回首北平地下党的往事,可以让今天的人们铭记胜利来之不易,体会到曾经有一群无畏的人,在黑暗中守护光明,时刻迎接黎明的到来。

注释及参考文献:

[1][2][16]赵凡,彭思明,许平.回忆北平地下党平委领导的斗争[M]//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北京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北平地下党斗争史料.北京:北京出版社,1988:174,174-176,175.

[3][4]张文松,张青季.揭露敌人唤起群众——回忆北平地下党文委领导的斗争[M]//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北京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北平地下党斗争史料.北京:北京出版社,1988:203-204,202-203.

[5][11]方亭.难忘的战斗岁月——关于北平地下电台的回忆片段[M]//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北京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北平地下党斗争史料.北京:北京出版社,1988:257,256-257.

[6]李雪.往事杂记——关于化装、伪造证件、电台和地下党经费[M]//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北京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北平地下党斗争史料.北京:北京出版社,1988:491.

[7][8][10]张启华,赵鸿勋,崔鹏云,等.冲破黑暗迎接黎明(下)——北平师范大学地下党斗争的一些回忆[M]//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北京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北平地下党斗争史料.北京:北京出版社,1988:113-114,114,123.

[9]张启华,赵鸿勋,崔鹏云,等.冲破黑暗迎接黎明(上)——北平师范大学地下党斗争的一些回忆[M]//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北京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北平地下党斗争史料.北京:北京出版社,1988:53.

[12]陆禹.组织起来力量大里应外合迎解放.回忆北平地下党工委和市政工委领导的斗争[M]//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北京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北平地下党斗争史料.北京:北京出版社,1988:134.

[13]程壁,冷林,宋柏,等.难忘的塞外之行——一九四六年春北平大学生参观张家口解放区回忆[M]//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北京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北平地下党斗争史料.北京:北京出版社,1988:439.

[14]识字班、医疗队部分老成员.走向工农的第一步——记解放战争时期清华大学的识字班和医疗队[M]//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北京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北平地下党斗争史料.北京:北京出版社,1988:432.

[15]原北平电信局部分地下党员.解放前北平电信工人的斗争[M]//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北京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北平地下党斗争史料.北京:北京出版社,1988:141.

[17]王甦.敌穴战斗的风风雨雨——在北平地下从事敌工工作的回忆片段[M]//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北京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北平地下党斗争史料.北京:北京出版社,1988:241.

作者单位: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

猜你喜欢

北京出版社文史资料北平
北平的秋
《鸟类大百科》
《动物大百科》
十路大军进北平
十路大军进北平
《好诗不厌百回读》
想北平
穿插文史资料优化初中历史教学 
Comparison of Chinese and Western religious culture
“互联网+”时代政协文史资料保管与利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