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脏康复团队护理对冠心病患者自护能力的影响

2021-09-28杨锐王晶晶叶娟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21年18期
关键词:行为习惯心功能心脏

杨锐 王晶晶 叶娟

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胸心外科,上海 200003

冠心病在临床上属于常见的一种心血管疾病,该疾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致残率及病死率〔1〕。当前,临床针对冠心病主要通过药物、运动疗法进行治疗,但是部分患者行上述防止治疗无效后,会选择介入手术进行治疗。但是介入治疗期间会发生心肌缺血、缺氧等相关并发症,影响治疗效果〔2〕。所以围术期要给予患者系统全面的护理干预,以提高患者自护水平,改善心功能,增强治疗效果。心脏团队康复护理,能够将团队力量充分发挥,帮助患者安全平稳度过围术期,通过相关护理措施干预,提高患者自护水平,从而改善心功能及预后质量〔3〕。本研究旨在探讨冠心病患者实施心脏康复团队护理模式干预对其自护能力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在2018年收治的冠心病患者88例,使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4例。纳入标准:①确诊为冠心病,入院接受治疗,②研究内容了解后,自愿参加本次研究活动,③心功能分级1~3级。排除标准:①精神、智力存在障碍,不能正常交流,②恶性肿瘤、免疫系统缺陷、肢体功能活动障碍、肺部疾病等。两组患者基础资料见表1,本研究已经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开展研究。

1.2 方法

1.2.1对照组 行常规康复护理。给予患者吸氧支持、心电监护,待其病情稳定后进行疾病健康宣教,提高其主动性,进行心理疏导,鼓励其适当进行运动锻炼,出院后常规随访〔4〕。

1.2.2研究组 建立心脏康复护理小组。成员包括心血管内科主任、护士长、责任护士、营养师、心理疏导师及护士组成,入组前统一进行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入组工作〔5-6〕。

1.2.2.1疾病“急性期”心脏康复团队护理 稳定患者病情,并指导其进行基础活动锻炼。科室主治及护士长负责医疗技术支持、护理工作制度及监督,小组中护士要主动同患者交流沟通,在交流沟通过程中去发现、查找护理问题,了解患者基础资料,为其进行Barthel指数评价,了解患者及亲属疾病相关知识了解情况;小组中护士给予患者进行心理状态评估,根据评估结果有靶向性进行心理疏导;营养师对患者进行营养状况评估,同样根据评估结果实施靶向营养干预〔7〕。

1.2.2.2疾病“恢复期” 心脏康复团队护理 巩固急性期康复干预效果,逐步提高患者的活动能力,使其尽快回归社会,做好疾病防治工作。小组给予患者疾病健康教育指导,告知患者疾病发生原因、药物使用方法、康复运动方法,进行满意度调查;了解护理工作中不足,及时调整护理方案;根据患者Barthel指数评分,有靶向性展开提高自护能力的康复锻炼;患者出院后第1周、第1个月、2个月要进行电话、上门随访,了解患者出院后饮食、药物使用、康复运动、情绪调整等情况,解答患者及亲属疑问,给予相关指导〔8-9〕。

1.2.2.3疾病“维持期” 心脏康复团队护理 持续进行护理干预,有效控制危险因素,巩固加强患者主动性,预防疾病复发,减少不良反应。患者出院3个月至1年实施跟踪随访,随访方式要多样化,上门随访给予患者进行自护能力、生活质量等评价。组织患者参加科室举办的各种疾病健康宣教活动,以不断提高其自护水平。叮嘱患者按时回院接受复查,加强疾病防控〔10〕。

1.3 观察指标

1.3.1借助自护能力评价量表(ESCA)在护理前、护理第1周、第2周时对两组自护能力做出评价。ESCA量表共计4项内容,43个条目,单条目1到4分评价,总评分越高提示自护水平越高〔11〕。

1.3.2护理2 w对两组心功能情况进行评价。心功能指标包括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E峰与A峰比值(E/A)。

1.3.3使用该院自拟的健康行为问卷在护理前、护理第1周、第2周时对两组健康行为情况作出评价。该问卷百分制,4方面内容,单方面评价1~25分,总评分越高提升健康行为水平越理想。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自护能力评分比较

研究组自护能力总分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2 两组患者心功能情况比较

研究组LVEF、LVESD、LVFS及E/A指标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心功能情况比较

2.3 两组健康行为水平比较

研究组健康行为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3 讨论

冠心病作为常见心血管疾病的一种,因其较高的发病率、致残率、致死率,对患者生命健康安全已经构成严重威胁。相关调查显示,冠心病的发病率及疾病复发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但是治疗期间的护理干预工作的作用同样不可忽视,只有提高患者自护水平,促使其养成科学健康的行为习惯,才能有效改善预后,增强治疗效果〔12〕。

3.1 心脏康复团队护理可有效提高患者自护能力

心脏康复团队护理是一种从综合护理模式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新型科学护理模式,该模式护理效果要明显优于常规护理。本研究显示,研究组自护能力水平评价高于对照组,证实该护理模式在提高患者自护水平方面效果显著。研究发现,心脏康复团队护理能够给予较强个体化指导,有效提高其治疗依从性,使其主动遵照相关医嘱配合治疗与护理工作的展开。该护理模式中,康复护理内容是护理工作的重点,同时还是冠心病治疗工作的延伸,康复护理根据患者实际病情、心理状态,通过制定靶向性康复方案、落实执行康复计划,通过持续的健康教育不断提高其疾病认知度,对疾病危险因素有效预防,日常生活指导、康复运动干预,保证患者身心健康,减少不适感,增强其自护能力。陈娆〔13〕观察分析高冠心病患者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行心脏康复团队护理模式干预,患者自护水平得到显著提升,同本次研究数据基本一致。

3.2 心脏康复团队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

心脏康复团队护理是针对患者心脏康复的生理及心理需求,通过建立专科护理小组,经过细致周密的护理服务来改善患者心功能。本研究显示,护理2 w后,研究组心功能改善情况评价优于对照组,数据证实该护理模式可有效促进患者心功能的恢复。分析研究数据认为,心脏康复团队护理中,患者通过康复运动指导与锻炼,患者心肌能够有效避免处于被动情况,通过适当运动锻炼提高其心肌功能。赵云霞〔14〕观察发现冠心病术后患者通过系统心脏康复护理干预,其心功能得到显著改善,与本研究基本相符。

3.3 心脏康复团队护理可有效促使患者养成科学健康的行为习惯

冠心病患者疾病认知度普遍较低,因为治疗所需时间较长,患者心理上容易出现懈怠情况,导致其依从性较差,而疾病的反复性发作也会影响到身体的康复。本研究显示,研究组健康行为习惯评价优于对照组,证实该护理模式可有效促进患者养成科学健康行为习惯。分析认为,心脏康复团队护理中,靶向性的疾病健康知识宣教,让患者意识到检查长期康复锻炼的重要性,其依从性随之提升,利于改善预后质量;经过生活指导、心理疏导、饮食指导及康复运动等措施干预,使患者养成科学健康的行为习惯。史慧〔15〕观察冠心病患者护理现状,行系统心脏康复护理,可促使患者养成科学健康的行为习惯,与本次研究数据基本相符。

综上所述,冠心病患者临床治疗期间接受心脏团队康复护理,可有效提高其自护水平,改善心功能,促使其养成科学健康的行为习惯,该模式在临床上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行为习惯心功能心脏
良好的行为习惯要从幼儿抓起
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重要性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探讨
体育课中留守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心脏
心功能如何分级?
中西医结合治疗舒张性心功能不全临床观察
有八颗心脏的巴洛龙
冠状动脉支架置入后左心功能变化
四逆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联合西药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