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江西省内需变化的基本特征与扩内需建议

2021-09-28陈全才曹光四张启良

统计理论与实践 2021年8期
关键词:江西消费

陈全才 曹光四 张启良

(1.江西省统计局,江西 南昌 330036;2.江西农业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江西 南昌 330045)

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畅通国内大循环,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全面促进消费,拓展投资空间,是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当前及今后我国经济发展的方向与任务。本文基于对江西经济增长中内需的多角度分析与认识,对如何扭住扩大内需基点、构建内需体系提出初步建议。

一、经济增长中的内需变化特征

需求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由社会可用于投资和消费的支出所实际形成的对产品和劳务的购买力总量。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国内需求,二是国外需求。国内需求就是我们当前所讲的“内需”,包括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两个部分。在国民经济核算中,支出法从消费、投资、净出口三个方面对GDP开展核算,计算出最终消费支出、资本形成总额、货物和服务净出口额,以及消费率、投资率和净出口率。我们通过消费(率)+投资(率)=内需(率),外需(率)=净出口(率),来分析江西内需增长速度与结构的变化情况。

(一)内需增长的速度变化

数据显示:“十一五”以来,江西省最终消费支出、资本形成的增速逐步放缓,资本形成在“十二五”时期减速最大,最终消费支出增速在“十三五”时期放缓的幅度大于资本形成。

(二)内需增长的结构变化

“十三五”以来,江西省消费率呈现小幅上升趋势,并高于50%,到2019年,已连续4年成为拉动全省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投资率(资本形成率)则小幅下降。与全国相比,2016—2019年,江西平均消费率比全国平均水平低3.9个百分点。投资率则平均高6.9个百分点;内需(消费、投资)占江西GDP的份额大于101%。江西省经济增长完全依靠消费和投资内需驱动(见表 2)。

表1 “十一五”以来江西省GDP中的最终消费支出、资本形成平均增速

表2 2015—2019年江西内需变化及与全国比较

然而,与欧美、日本等一些发达经济体70%—80%的最终消费率比较,我国扩大国内需求和提振消费的空间和潜力巨大。

表3 江西GDP核算消费率、投资率和净出口率及与全国、中部地区比较

江西净出口长期为逆差趋势,并逐步扩大,全省净出口逆差由2006—2010年累计的128亿元(占GDP累计的0.4%)扩大到2016—2019年累计的1187亿元(1.4%)。与全国情况不同,目前中部地区对外贸易中,货物贸易为顺差,服务贸易为逆差且大于货物贸易的顺差。服务贸易进口中,旅行贸易占比最大。

二、江西经济增长的消费表现

(一)疫情对消费影响显著

2020年,江西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372亿元,同比增长3.0%,增速比上年低8.3个百分点。消费升级类商品销售快速增长,通讯器材类、可穿戴智能设备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50.0%、95.5%,其中智能手机零售额增长25.9%。网上零售保持强劲势头,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通过网络实现商品零售额330亿元,增长38.6%。受疫情影响,石油及制品类零售额累计下降8.8%,住宿业累计下降9.6%,餐饮收入累计下降3.3%。旅游、商务和会展活动仍未恢复到正常年份水平。但江西消费复苏的力度,明显强于全国及大部分中部地区省份(见表4)。

表4 2020年江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及与全国、中部地区比较

(二)消费增长的变化趋势

“十一五”以来,江西省最终消费支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及与消费密切相关的服务业增加值四个指标的增长速度,均呈现出明显下行的趋势。

表5 “十一五”以来江西消费指标平均增长速度的变化

(三)人均消费水平及其比较

从人均消费水平看,2020年江西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79.3%,在中部地区仅高于山西。2019年江西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81.9%,在中部地区仅高于山西和河南。反映居民服务消费水平的指标——人均服务业增加值,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2/3,仅高于山西。

表6 江西主要消费指标人均水平及与全国、中部地区比较

(四)消费增长的结构变化

一是政府消费与居民消费。最终消费支出中分为居民消费和政府消费两部分。2015—2019年,江西居民消费率平均为79.1%,政府消费率平均为20.9%。与全国相比,2015—2019年,江西居民平均消费率比全国高9.0个百分点,相应政府消费率低9.0个百分点。

与中部地区相比,江西最终消费支出中,政府消费支出率偏低,2018年占20.9%,仅略高于安徽。山西为23.6%,河南、湖北、湖南均为26%左右。

表7 江西居民与政府消费结构变化及与全国比较

表8 江西支出法GDP核算中政府消费率及与全国、中部地区比较(单位:%)

二是城镇消费与农村消费。长期以来,农村呈现萎缩趋势,2015—2019年,在全省居民最终消费支出中,农村居民平均占比32.2%,高于全国10.5个百分点;城镇居民平均占比为67.8%,低于全国10.5个百分点。

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看,近10年全省城镇和农村的结构大体处于稳定。2015—2019年,全省城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占85%左右,乡村占15%。从居民消费水平看,2018年,农村居民约为城镇居民的62%。

三是居民生活消费支出结构。在全省居民生活消费支出中,食品、衣着等传统消费支出在全部消费支出中的比重呈现长期下降趋势,2019年全省居民食品消费支出比重下降至30%以下,衣着支出比重下降至6.1%。同时,居住、交通通讯、教育文化娱乐占比上升,但居住消费上升最快,2019年占比重接近20%;而文化娱乐所占比重偏低,2019年仅为3.1%。与发达国家10%左右的占比相比,文化娱乐消费增长的空间仍然很大。

表9 江西城乡居民最终消费支出结构及与全国比较(单位:%)

表10 江西居民生活消费支出结构变化及与全国比较(单位:%)

三、江西经济增长的投资表现

(一)疫情对固定资产投资的影响

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冲击,江西省一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4.3%。以“项目提速年”为契机,加大建设力度,“稳投资”成效明显,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8.2%,仅比上年下降1个百分点。工业投资增长8.0%,其中,工业技改投资增长16.4%,占全部工业投资的比重为39.2%,同比提高2.8个百分点;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26.5%,占全部工业投资的比重为25.1%,同比提高3.7个百分点。但第三产业投资相对放缓,高耗能行业投资仍然偏高;民间投资活力有所下降,基础设施投资增速放缓,2020年,全省基础设施投资仅增长4.2%;民生领域投入依然不足,2020年全省教育投资仅占全部投资的1.8%,卫生投资占1.2%,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投资占1.4%。教育、养老、医疗、文化等方面供给仍显不足,资源分布不平衡,与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之间仍存在一定差距。

(二)江西投资需求增长的长期趋势

“十一五”以来,江西主要投资指标增速出现明显减速趋势。资本形成在“十二五”时期出现减速;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连续出现快速跳降;房地产开发投资在“十三五”时期减速显著;而农村农户投资在“十三五”时期不增反降(见表11)。

表11 “十一五”以来江西投资主要指标平均增长速度

(三)固定资产投资的主要结构

从三次产业看,在全部固定资产投资中,2019年第一产业占比2.3%,第二产业占比48.6%,第三产业占比49.1%。从行业看,固定资产投资主要在三大行业:制造业占44.7%,房地产业占比20.1%,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占比13.0%。投资占比较少的行业是:科技(0.6%)、教育行业(1.7%)、文娱行业(1.1%)。

四、居民收入、住户储蓄存款与贷款增长分析

(一)居民收入增长与分配

持续、稳定、较快的居民增长收入,是促消费、扩内需的基础与主要动力。当前,在以扩内需为动力的增长模式下,江西省居民收入水平不高、增速明显放缓、居民收入实际增速滞后于经济增速、城乡收入差距依然较大等问题值得关注。

比较居民收入增速与经济发展速度,2020年,江西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滞后人均GDP增速0.6个百分点;同期,全国则高0.3个百分点。从居民收入水平看,2020年,江西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87%;中部地区居民收入水平整体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见表12)。

表12 2020年江西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及与全国比较

从收入分配看,2020年,江西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占人均GDP比重提高了1个百分点;2020年江西为51%,全国为44.4%,中部地区各省为38%—53%(见表12)。如果与世界上中等发达以上的国家和高收入国家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占人均GDP比重60%—70%相比,明显偏低。说明人民群众在收入分配中得到的相对较少。2000年以来,全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持续缩小,但差距依然偏大,2020年全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仅为城镇的44%。

(二)住户储蓄存款与贷款增长情况

储蓄是支持未来消费和投资的基础。随着居民收入快速增长,住户储蓄存款的增长也有所加快。江西住户储蓄存款增速明显高于全国水平。同时,和全国一样,江西住户贷款增速明显偏高,高于住户储蓄存款增速6—7个百分点。2020年全省人均住户储蓄存款4.9万元左右,相当于全国平均的74%;人均住户贷款3.5万元左右,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77%;其中房贷占比最大。2011—2020年,江西人均住户贷款占人均住户存款的比重,由43.7%上升至71.5%(同期全国由39.6%上升至68.2%)。居民贷款额的急剧增长,相对挤压了消费空间。

表13 江西住户储蓄存款和贷款余额增速及与全国比较

通过以上分析,得到的初步结论为:

第一,江西经济增长主要由消费和投资内需支撑,净出口对江西经济增长没有正贡献;消费的贡献略高于投资,消费连续4年成为江西经济增长的第一引擎。第二,江西的消费规模和水平明显低于全国,消费水平在中部地区偏低,说明江西扩大消费的潜力巨大。第三,“十二五”以来,江西和全国、中部地区省份一样,消费和投资的增速明显下降。第四,与全国和中部地区省份相比,江西最终消费支出中政府消费的比重偏低,扩大政府消费尚存空间。第五,农村消费偏低、投资不足,扩大农村消费、投资的潜力巨大。第六,江西居民收入水平偏低、增速滞后于经济增速、城乡收入差距大等问题仍然存在,对扩大消费将产生不利影响;加之近年居民贷款尤其是购房贷款的急剧增长,也相对削弱了居民的消费能力,挤压了消费空间。

五、当前江西扩大内需的若干建议

(一)多措并举激发消费潜力

1.继续提升传统消费。目前汽车、家电等传统大宗商品消费占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比重较大,是促进居民消费升级的主要组成部分。进一步加大汽车产业与家电产业技术创新,朝着绿色、健康、安全、舒适、智能的方向发展,完善汽车消费环境,以满足不同层次消费者的需求。

2.积极培育新型消费。在现代信息技术带动下,信息消费产品、线下业态数字化改造、网络消费(网上购物)、智能消费(智慧商店、智慧餐厅)、定制消费、体验消费、共享消费、“夜经济”、免税经济等消费新模式蓬勃发展,适应了消费升级需求,拓展了消费增长空间。但网络诈骗、网络盗窃等负面因素让部分群众不敢涉及网络,同时网上购物产品质量缺少保证等问题也较为突出,智能消费中产品追踪体系仍不健全,定制消费、体验消费的普及程度较低,共享消费空间还没有完全打开等问题还有待改善。

3.大力发展服务消费,着力挖掘文旅消费潜力。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居民消费由商品消费为主转向服务消费为主是客观规律。但受体制机制和相关政策影响,健康、养老、育幼、文旅、体育等服务业对内对外开放步伐缓慢,造成这些服务供需矛盾突出,需求潜力难以被激发的局面。这就要求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大幅放宽服务业市场准入准则,推动生活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

顺应当下人们对文化旅游消费成本不断增加的需要,着力拓展文旅消费空间。在文化消费方面,要以提升人们科学文化水平为目,把专业学习与科学技术普及文化相结合,使学历教育、技术教育与职级教育相结合,实行不同层次的教育认证体系。以提高人们人文素养、精神内涵和文化娱乐为目的,充分挖掘历史文化、红色文化,打造精品娱乐文化,以满足人们精神文化生活需求。通过文字、音频、视频等不同形式的展现,满足人们对健康养生、增加医疗卫生常识的需求。在扩大旅游消费方面,在满足人们户外观光娱乐的同时,要尽可能展现各地风土、人文特色,提升人们出行便捷程度,在住宿、餐饮方面的舒适度和游客的满意度。推动文商旅深度融合,通过打造文化旅游品牌,提升旅游内涵,提高服务质量,促进海外旅游消费的回流。

4.增强农村消费能力,释放农村消费潜力。当前农村消费是洼地,同时也是潜力。因此,可继续通过家电下乡、汽车下乡等活动,促进农村消费。进一步加大农村网络配送方面的服务,提高农村居民购物便捷、网上购物能力,进一步激发农村居民的消费潜力。从长远看,要有效推进《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的落实见效,大力提高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增强农村消费能力。

5.适当增加公共消费,发挥其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在地方财政可承受的前提下,配合积极财政政策,按照精准对接消费领域的瓶颈和短板,避免大水漫灌,提高支出效率的原则,发挥公共消费的基础性作用,继续增加医疗、教育、社保、住房、就业、养老、育幼等领域的公共消费,聚焦部分人因财力不足而无法通过私人消费得以满足的基本需要,为居民提供更多优质公共产品和服务,满足群众需求,充分释放居民消费活力。

6.适度扩大优质商品进口,提升消费质量。适应当前消费结构升级进程加快的趋势,适当扩大国外优质商品的进口,以满足不同收入水平人群和个性化的消费需求。

(二)围绕强基础、补短板扩投资

扩大投资是扩大内需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扩大再生产、促进技术进步的重要途径。扩大投资应着眼于补短板强弱项、适应高质量发展和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目标,发挥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性作用,提高供给体系对国内需求的满足能力。

1.围绕经济转型升级和培育新增长点,着力扩大制造业投资。着眼于经济转型升级和培育新增长点目标,扩大制造业投资。当前,由信息技术引领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稳住并扩大制造业投资是抓住这一历史机遇的关键一环。扩大在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投资,加快5G网络、云平台、物联网、工业互联网、服务器、超高清视频终端、大数据中心等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鼓励企业加大技改投资,推动传统产业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高端化,激发市场投资产业链长、带动性强的机器人、新材料、高端装备、智能制造等领域,增强新产业新业态顺应新需求的能力。

2.围绕新型城镇化建设,加大补短板、强弱项力度。聚焦基础设施和提高公共服务、生态环保等保障能力,加快补齐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生态环保设施的短板,以适应高质量发展和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第一,要加强城市地下基础设施建设,相对地上基础设施的日新月异,城市地下基础设施水平是短板。要着力加强地下基础设施建设,以提高城市宜居性和城市现代化发展水平。第二,高水准建设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等运输网络,持续完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提高交通运输效率,降低物流成本,为现代化生活生产需要提供高水平保障。第三,以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为目标,进一步推动城市改造更新美化,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实施电线入地,加装电梯,配建食堂、花园、养老托幼中心等设施。继续推动城市生态修复、强化历史文化保护、增强防洪排涝能力等。第四,加大服务业投资。扩大对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等服务行业,以及居民服务、教育、卫生和社会工作等民生领域的新兴产业投资;要进一步加强文化旅游产业的投资,以构建世界VR产业中心为目标,着力打造VR产业集聚集群基地,加大VR产品研发力度,加快产品市场化的消费应用。

3.围绕乡村振兴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扩大对“三农”的投资。当前,提高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是乡村振兴发展中面临的主要任务之一。农村基础设施提升空间和建设市场规模大,要扎实推进《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的贯彻落实,当前要重点围绕适应农业生产机械化、现代化,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食品安全的目标,加大对农村水利化、农田标准化,及交通、物流、电网等基建投资。

(三)着力提升居民的消费能力

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和提高保障水平,既是促消费、扩内需的现实需要,更是提升人民生活品质、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根本目的。

1.逐步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数据显示,江西居民收入水平与全国的差距,主要来源于工资差距。要提高劳动者报酬,重要途径之一是根据经济发展水平相应提高劳动者的工资水平。要继续落实好“六稳”“六保”的目标要求,千方百计保市场主体,促进经济平稳增长,努力实现扩大就业,促进城乡居民工资性收入稳步增长。应根据经济增长和企业的经营情况,及时调整增加机关、企事业单位职工的工资;完善企业薪酬调查和信息发布制度,健全最低工资标准调整机制;进一步完善农民工工资支付的保障,维护好农民工最基本的权益。

2.努力扩大居民财产性收入。在全省城乡居民收入构成中,财产性收入是一块短板,农村尤其突出。要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应把居民住户储蓄存款利率维持在合理水平,保障储户有合理的利息收入。打击证券市场过度投机的行为,维护股市稳定发展,完善股份制企业特别是上市公司的分红制度,让股民真正享受到企业发展红利,推广员工持股制度。积极稳妥实施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探索农村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三权分置”;进一步拓宽城乡居民依靠合法动产和不动产获得收益的渠道。

3.着力增加农村居民的收入。当前,农村居民的收入还不到城镇居民收入的一半,是最大的低收入群体。要增加农村居民的收入,家庭经营性收入这一块蕴藏的潜力最大。通过落实乡村振兴各项政策,提高农户经营规模,发展现代农业,智慧农业,提高农业的劳动生产率和单位土地的产出率,挖掘农业的增收潜力。发展县域经济,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丰富乡村经济业态,拓展农民增收空间。要继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建立健全农村低收入人口和欠发达地区帮扶机制,健全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

4.深入贯彻落实好共享理念,完善再分配调节机制。要完善直接税制度,合理调节城乡、区域、不同群体间分配关系;加大对相对贫困地区转移支付力度;进一步健全覆盖全民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稳步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培育发展慈善组织,发挥慈善财产在扶老、救孤、恤病、助残、扶贫、济困、优抚等方面的作用;健全志愿服务体系,广泛开展志愿服务关爱行动;遏制各类灰色收入,取缔非法收入,消除权力和腐败带来的分配不公。

(四)搭平台、疏堵点、抓政策落地

1.继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供给侧改革,积极促进实物消费提档升级、服务消费提质扩容,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通过创新拓展新的市场需求。如通过新的技术研发、新的产品开发,开创自主品牌,努力提升品牌和产品质量,提升服务质量与附加值。一方面,通过挖掘消费者的新偏好来拓展国内市场新需求,让国内消费者拥有更加多元和优质的选择;另一方面,促进海外消费回流国内。

2.搭平台、疏堵点、畅循环。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快5G商用步伐,强化基础设施网络支撑,促进新型消费快速增长;扩大城市停车场的建设与供给,提高乡村公路与高速公路、高铁对接能力,加快发展连锁经营、超级市场、购物中心等消费市场,为居民购物提供更多便利;推动电子商务向广大农村地区延伸覆盖,挖掘乡村消费潜力。进一步提高居民养老、医疗保障水平,稳定物价和房地产价格,提高居民消费意愿与消费能力。

3.维护好消费者权益,进一步优化消费环境。优化消费环境是激发消费潜力的必要保障。要聚焦消费者权益保护这个关键环节,大力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加强制度建设,完善产品和服务质量监管体系,强化质量安全保障,全面提升监管能力与效率;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制度,健全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充分利用大数据在征信、维权中的作用。

4.抓政策落实,促消费复苏繁荣。各地应结合实际,着力抓好促消费政策的落地。2020年以来,国家在促进消费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包括《关于促进消费扩容提质加快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实施意见》《关于稳定和扩大汽车消费若干措施的通知》《关于支持新业态新模式健康发展激活消费市场带动扩大就业的意见》《近期扩内需促消费的工作方案》等,江西要不遗余力抓好各项政策的深入贯彻落实,推动消费持续向好。

猜你喜欢

江西消费
江西银行
Discovery of a wild, genetically pure Chinese giant salamander creates new conservation opportunities
国内消费
新的一年,准备消费!
江西完成老旧小区改造367个
设计是消费,也不是消费!
3.换装
40年消费流变
我爱江西奶奶
新消费A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