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消费升级促进产业结构优化研究
2021-09-28张喜峥周文瑞宋谊晴
张喜峥 周文瑞 宋谊晴
(河南省统计局,河南 郑州 450008)
居民消费升级主要表现为居民消费结构、消费模式、消费品质、消费环境和消费理念的高级化过程。消费结构对产业结构的影响表现在消费结构的变化会引起生产结构的变化,从而影响到产业结构的变化[1]。
一、居民消费升级与产业结构优化持续推进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发展,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消费市场日益繁荣,居民消费由温饱型向舒适型转变、由农产品初级工业品向现代工业品转变、由物质商品消费向服务消费转变,消费不断升级。随着居民消费水平不断提高,消费结构持续升级,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日益显现,消费升级促进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与产业结构优化同步推进。
(一)居民消费持续升级
居民生活类消费占比持续下降,改善型消费较快增长,绿色环保等消费理念深入人心,服务消费快速增长,消费升级持续深入。
1.消费结构持续优化
从最能反映居民消费升级的恩格尔系数看,1990年,我国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分别为54.2%、58.8%,2000年分别下降到39.4%、49.1%,到2012年则分别下降到36.2%、39.3%。2013年我国实施城乡一体化调查,全体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1.2%,2019年为28.2%,比2013年下降3.0个百分点。恩格尔系数是指家庭食品支出与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值,我国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持续下降说明居民富裕程度不断提高,消费结构不断升级,改善型(舒适型)消费成为新的消费亮点。
从居民消费结构看,全国居民食品烟酒、衣着等基本生活类人均消费支出占人均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由2013年的39.0%下降到2019年的34.4%,下降4.6个百分点;交通通信、教育文化娱乐、医疗保健类等改善型消费支出占比由2013年的29.8%提高到2019年的33.8%,提高4.0个百分点,消费结构明显优化。
2.耐用消费品拥有量持续攀升
城乡居民家庭耐用消费品拥有量直接反映居民消费水平高低,随着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居民在满足温饱的前提下购买耐用消费品的能力不断提高。2000年,全国城镇居民家庭家用汽车、电冰箱、空调、计算机等耐用消费品平均每百户年末拥有量分别为0.5辆、80.1台、30.8台、9.7台。2018年每百户城乡居民家庭以上耐用消费品拥有量分别达到33.0辆、98.8台、109.3台、53.4台,分别比2000年提高32.5辆、18.7台、78.5台、43.7台。
3.居民消费品质不断提高
随着居民消费水平不断提高,商品供应日渐丰富,消费者的消费理念不断提升,绿色消费、智能消费深入人心,可穿戴智能设备、智能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等发展享受型商品零售额快速增长。消费方式持续升级,网上消费已成为城乡居民的重要消费渠道之一。2019年,全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比2018年增长19.5%,增速比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快11.5个百分点,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20.7%,比2015年提高9.9个百分点。
4.服务消费规模持续扩大
在实物商品消费不断扩大的同时,人们也更加注重对精神需求的满足,接受继续教育、参观博物馆和文化古迹、观看文艺演出、观影赏剧、出行旅游等服务消费已成为城乡居民新的消费热点。2019年全国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消费支出为2513元,比2018年增长12.9%,高于人均消费支出增速4.3个百分点。全国电影总票房超过642.7亿元,比2018年增长5.4%;全年国内旅游人数60.06亿人次,比2018年增长8.4%;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6.63万亿元,比2018年增长11.1%。
(二)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我国经济持续较快发展,经济总量不断壮大的同时产业结构持续优化,三次产业占比不断调整;新型制造业近些年快速发展;服务业供给结构进一步优化。
1.产业结构持续调整
从三次产业占比和拉动作用来看,第一产业占比持续下降,第三产业长足发展,国民经济结构日趋合理,第三产业对经济拉动作用明显增强,已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拉动力。1978年全国一、二、三产增加值占GDP比重分别为27.7%、47.7%、24.6%;到1985年第三产业占比超过一产,三次产业比重分别为27.9%、42.7%、29.4%;到2012年第三产业占比超过二产,三次产业占比分别为9.1%、45.4%、45.5%,呈“三二一”结构。2019年三次产业构成为7.1%、39.0%、53.9%。与2000年相比,第一、二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分别下降7.6、6.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提高14.1个百分点。
从三次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看,1978—2013年,多数年份三次产业贡献率呈“二、三、一”结构;2014年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4.5%、45.6%、49.9%,第三产业贡献率超过第二产业,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拉动力量,2019年三次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3.8%、36.8%、59.4%。(见表1)
表1 部分年份三次产业构成和对GDP增长贡献率 单位:%
2.新型制造业较快发展
近年来以消费升级为导向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巨大进展,“三去一降一补”效果日渐显现,高技术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较快发展,实体产业结构不断优化。2019年规模以上工业中,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比2018年增长8.4%,其中新能源产业增长14.9%,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增长9.5%;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8.8%,其中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增长13.5%。同时部分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较高的工业新兴产品快速增长,3D打印设备、太阳能工业用超白玻璃、高温合金、充电桩、城市轨道车辆等新材料、新能源等领域新兴产品继续高速发展,智能手表、服务机器人、智能手环等智能化消费产品快速增长。
3.服务供给日益丰富
随着三次产业结构持续调整,服务供给更加丰富,现代服务业快速增长,服务业创新发展态势良好。2019年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两大门类增加值合计比2018年增长14.2%,其生产指数增速分别快于全国服务业生产指数13.5个和2.3个百分点。同时由于需求的品质化、个性化、高端化,旅游、文化、体育、健康、养老及教育培训等“幸福产业”蓬勃发展。
二、居民消费升级对产业结构优化的实证分析
(一)数据来源与处理
1.样本选取
研究数据主要来自《中国统计年鉴》,选取过程中主要遵循以下原则:
(1)为了保证数据的统计口径一致,考察期从2014年开始,选取2014—2018年的数据作为研究样本。
(2)在地区选取时,因全国各省(区、市)的相关数据比较完整,不存在缺失情况,故选取31个省(区、市)作为研究样本。
2.变量选取
(1)反映居民消费升级指标的选取。按照现行统计调查制度对居民消费支出的划分,居民消费分为食品烟酒、衣着、居住、生活用品及服务、交通和通信、教育文化和娱乐、医疗保健、其他用品及服务等八大类。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食品消费支出比重不断下降,居住、交通和通信、教育文化和娱乐、医疗保健消费成为消费的重点,其占消费支出的比重不断提高。选用食品烟酒、教育文化娱乐消费支出占消费支出的比重作为反映居民消费升级的指标。
(2)反映产业结构优化指标的选取。按照“配弟—克拉克定理”,随着经济的发展,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三次产业结构呈现第一产业比重逐渐下降;第二产业比重先是迅速提高,之后趋于稳定;第三产业比重则呈不断上升的趋势。因此,选用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作为反映产业结构优化的指标。由于2014—2018年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呈逐年上升趋势,考虑到模型数据的显著性,采用第三产业增加值来构建面板模型。
3.理论依据
为了分析产业结构优化和居民消费升级之间的动态变化,选用核密度进行研究。
核密度估计是一种用于估计概率密度函数的非参数方法,x1,x2,……,xn为独立分布F的n个样本点,设其概率密度函数为f,则一般的核密度估计为:
式中,K(·)为核函数,h>0 为带宽,是一个平滑参数。由于高斯内核方便的数学性质,经常使用K(X)=φ(X),φ(X)为标准正态概率密度函数。
采用高斯正态核函数,此时,核函数为:
选取2014年和2018年两个时间段为代表,对反映居民消费升级的指标和反映产业结构优化的指标进行动态分布研究。
图1展示了2014年和2018年居民消费升级和产业结构优化的核密度曲线,其中,Z代表第三产业增加值,P代表食品烟酒支出占消费支出的比重,Y代表教育文化娱乐支出占消费支出的比重。由图1可以看出,各变量的核密度曲线类似,说明居民消费升级和产业结构优化之间可能存在一定的线性关系,可以用居民消费升级来估计产业结构优化情况。
图1 2014年(左)和2018年(右)核密度分布图
(二)居民消费升级对产业结构优化的实证分析
主要研究居民消费升级对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选取的样本为31个省份5年的面板数据,构建短面板模型,选取lnzjz(第三产业增加值对数)作为被解释变量,sp(食品烟酒支出比重)和jy(教育文化娱乐支出比重)两个指标作为解释变量。
在做回归分析时,先确定影响形式(固定效应还是随机效应),方法为Hausman检验,原假设:应建立随机效应模型。检验步骤如下:
首先,建立随机效应回归:
其次,用Hausman检验该模型是否是随机效应模型;
最后,根据P值的大小来判断是否拒绝原假设。
利用我国31个省(区、市)5年的数据做面板模型。根据Hausman检验,面板数据是否为随机效应模型,回归分析结果如下:
由表2可知,模型的P值大于0.05,所以不拒绝原假设,即该面板模型应建立随机效应模型。
表2 模型的Hausman检验结果
回归方程如下:
注:括号里为显著性检验的t值;*表示在0.1显著性水平下通过显著性检验。
由式(4)可知随机效应模型的变量均通过显著性检验,R2值为0.984,说明回归模型的拟合度很好,可以根据回归方程来解释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关系。由此可见,居民消费升级影响产业结构优化。食品烟酒支出占消费支出的比重sp回归系数为-0.0967,说明食品烟酒支出占消费支出的比重每减少1%,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0.0967%,食品烟酒支出占消费支出的比重越低,越有利于产业结构优化。教育文化娱乐支出占消费支出的比重jy回归系数为0.0298,说明教育文化娱乐支出占消费支出的比重每提高1%,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0.0298%。
(三)结论
通过对居民消费升级与产业结构优化的定量分析,说明居民消费升级对产业结构优化有促进作用。满足人们基本生存需要的食品类消费支出占比每下降1%,拉动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0.0967%;对消费升级具有一定代表性的教育文化娱乐类消费支出占比每提高1%,促进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0.0298%。随着居民收入不断提高,消费水平持续提升,消费升级态势日益明显,消费持续升级推动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三、居民消费升级促进产业结构优化的现实意义
随着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加,消费结构、消费模式、消费品质、消费环境、消费理念不断提升。消费需求的升级引起产品供给结构的优化,对供给侧结构性调整、商品与服务品质提高及国民经济产业结构调整产生推动作用。
(一)消费升级推动产品与服务品质的提高
从市场供需关系看,市场供求矛盾仍然存在。一方面低水平、低技术含量的商品和服务供给生产过剩;另一方面一些高水平、高端的商品和服务供给相对不足,市场供需错位现象依然存在。居民对美好生活需求的一个重要方面表现在消费水平的提高和消费需求的升级,居民对消费品的质量和服务水平要求越来越高。同时随着市场规模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企业参与到消费供给中来,市场竞争日渐激烈,能否提供优质的商品与服务成了企业能否生存下去的重要因素,倒逼企业提高产品质量、维护良好信誉、打造知名品牌,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不断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以适应消费者越来越高的消费要求。
(二)消费升级促进三次产业结构优化调整
消费升级的一个重要表现是消费者对商品消费需求不断提高的同时对服务消费的需求不断扩展,既要求物质方面的享受,又要求精神方面提升,更加追求人的长久发展。随着消费升级持续深化,食品、服装、出行等基本生活类商品占比下降,消费品结构也较之前优化,如绿色健康食品成为人民消费热点、品牌服装逐渐进入普通家庭、家用汽车成为多数人出行的首要交通工具。同时旅游休闲、文化娱乐、健康养老、教育培训、家政服务等服务消费日渐成为新的消费热点。第一产业在国民经济结构中占比持续下降;第二产业占比总体稳定,但产业内部结构持续优化;第三产业快速发展,占国民经济比重持续上升,对我国三次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三)消费升级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引领作用
我国进入经济新常态以来,经济结构和增长动力正在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持续增强。只有顺应消费升级的大趋势,进一步挖掘消费潜力、促进消费升级、积极培养新消费为主体的新动能,才能促进新旧动力有序转换,实现结构优化升级。我国是一个拥有14亿人口的大国,国内生产总值稳居世界第二位,有着世界最大的消费市场,消费升级空间非常广阔。同时由于我国人均收入水平较低,生活类消费占居民消费支出比例较高,人均耐用消费品和公共服务水平较低,消费市场依然存在较大的发展空间。同时,产品质量总体不够高,质量监管标准尚不全面,消费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对“三去一降一补”为重要任务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制约作用。因此,瞄准消费升级的需求,对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着重要的引领作用。
四、对策建议
在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下,要持续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优化市场空间布局,充分发挥消费升级的引领作用,加快推进产业结构优化。
(一)持续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要稳步提高城乡居民收入,首先要稳定企业就业面,增强企业吸纳就业和提高工资待遇的能力;延长农业生产产业链,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产品附加值。继续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加大对“双创”活动的政策扶持力度,降低创业门槛,切实保护知识产权和研究成果,提高人民创业、创新积极性。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是提高居民生活水平的重要举措,是消费市场持续扩大,居民消费不断升级的重要保障。要加快推进养老保障制度建设,健全和完善医疗保障体系,推进各项社会救助体系,加快推动城乡社会保障体系一体化建设和社会保障全覆盖,解决居民消费的后顾之忧。
(二)推动区域间协调发展
鼓励东部发达地区利用发展优势,率先进行产业升级与技术创新,充分发挥在我国改革发展中的引领带动作用。加快推进中西部地区崛起,利用中西部地区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丰富的优势,结合本地区产业特点对未来发展战略进行合理布局,同时加大对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承接,利用转移过来的成熟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推进地区加快跟进步伐。打通东中西部地区产业链条和市场之间的制约因素,加快推进运行畅通的国内大市场循环系统。
(三)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
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城镇化程度依然较低。加快推进农村城镇化进程。进一步推进资源优化配置,推动产业优化发展。加强城乡市场协调发展,有利于消费市场持续扩大,为消费升级提供持续动力。
(四)发挥消费引领作用,加快推进产业结构优化
充分发挥消费的引领作用,利用消费升级带来的新的消费热点和消费理念,瞄准消费需求精准施策,加快推进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切实提高市场有效供给,深入推进以“三去一降一补”为重要任务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严把产品、服务质量关,加强与客户和消费者的沟通,根据客户和消费者反馈信息进行产品与服务的质量提升。补齐消费市场短板,加大高端消费品与服务消费供给,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加快推进科技创新和技术攻关,加大科研投入力度,提高国内产品科技含量和国际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