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痛汤加减联合针灸治疗虚寒性胃痛的临床观察
2021-09-28杨振芳宗倩倩李杰张跃英
杨振芳,宗倩倩,李杰,张跃英
(长治市中医医院,山西 长治 046000)
0 引言
胃痛多数由于胃部疾病导致,对于此类患者首先应询问病史、症状,如胀痛、绞痛以及是否存在其他情况。如果考虑为胃部情况导致,可行胃镜检查加以明确。胃镜是目前诊断胃部疾病最为准确的一种方法,可以判断是否存在胃炎、溃疡、肿瘤或其他胃部疾病。胃痛可表现为上腹痛或全腹痛,每个人的描述并不相同。除胃部因素之外,其他情况也会造成腹痛,如胆囊炎症、腹腔肿瘤、胰腺炎症等。治疗以理气和胃为大法,根据不同证候,采取相应治法[1-2]。本次研究探讨胃痛汤加减联合针灸治疗虚寒性胃痛的临床效果,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在本科室接受治疗的虚寒性胃痛患者190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所有患者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950例。对照组:男500例,女450例,年龄32~65岁,平均(42.16±1.48)岁。观察组:男420例,女530例,年龄28~69岁,平均(41.26±1.52)岁。对比两组一般资料(性别、年龄)结果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针灸治疗。在中脘、内关、足三里、胃俞、关元等主穴进行针刺,得气后,平补平泻法,30 min后进行艾灸。1次/d,1周可休息1 d,持续治疗15 d。
观察组患者给予胃痛汤加减联合针灸治疗。白芍12 g,神曲9 g,乳香9 g,没药9 g,党参20 g,白术9 g,茯苓9 g,炙甘草6 g,陈皮4 g,柴胡9 g;以上中药用水煎煮,每天1剂,早晚分服,每次150~200 mL,连服1个月。根据不同证型,随证加减。如患者有气滞症状可加佛手,加大陈皮用量;若患者有虚寒症状,可加熟附子、高良姜、人参;若患者有阴虚症,可加沙参、麦冬。针灸治疗同对照组一致。
1.3 观察指标
①采用VAS疼痛量表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疼痛改善情况,主要从患者治疗后1 d,5 d、15 d的疼痛情况进行分析,分值越高,代表患者疼痛越严重。
②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效果,分为显效、有效、无效。显效:治疗后,患者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反酸等症状消失,经过胃镜以及实验室检查显示患者指标正常;有效:治疗后,患者腹痛、腹泻、恶心、吐等症状明显减轻,各种检查显示患者指标明显改善;无效:治疗后,患者腹痛、腹泻症状无缓解。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③采用本科室专用的症状量表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症状改善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相关数据资料采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分析,疼痛指数和症状参数采用(±s)表示,进行t检验,术后效果采用(%)表示,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疼痛指标对比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疼痛改善情况更佳,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疼痛比较( ±s, 分)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疼痛比较( ±s, 分)
?
2.2 对比效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更佳,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术后效果比较(n, %)
2.3 对比症状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症状改善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症状改善情况比较( ±s, 分)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症状改善情况比较( ±s, 分)
?
3 讨论
近些年,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生活压力也越来越大,大部分人保持不健康的饮食习惯,特别是偏爱重盐重辣食物,导致胃痛的发病情况明显增多。胃痛的危害很大,会造成各类肠梗阻、贲门炎症肿瘤、出血、痉挛等。另外还有可能引起十二指肠溃疡、十二指肠炎、急性胃肠炎、胃溃疡、急慢性的胃炎、胃神经官能症等,严重者还可导致胃癌。中医认为胃痛多由外感寒邪、饮食所伤、情志不畅和脾胃素虚等病因而引发。胃是主要病变脏腑,常与肝、脾脏等有密切关系。胃气郁滞、失于和降是胃痛的主要病机。虚寒性体质为中医的称谓,即阳虚证。中医认为人体为一个平衡的机体,体内阴阳处于平衡状态,若由于各种原因导致机体阴阳失衡,将导致机体出现各种疾病。阳虚证为其中较常见的病症,也称为虚寒证,最典型表现为发凉、怕冷,比如夏天炎热时别人穿短袖,此类患者穿着稍厚,否则将感觉浑身发凉,且平时不敢吹空调,总感觉小腹部位发凉,必须饮用热水,若饮用温度稍低的水或饮料,则肚子发凉的症状将加重,甚至出现腹痛、腹泻等表现,有时即使未饮凉水,大便也基本较溏稀,不成型,常出现早晨起床大便也比较稀的情况,称为五更泻或鸡鸣泻[3-4]。
针灸是中医古老的一种技术,是中医针刺和艾灸疗法的合称。针刺是用针具刺入人体一定穴位,以调整人体气血。灸法是用陈艾叶搓成艾团或艾卷,点火燃烧,以温灼穴位的皮肤达到温通气血的目的。中医认为很多的疾病与体内的血液循环不良、脏器的失调有关系,而针灸可以疏通经络,可以使瘀阻的经络通畅起来,发挥正常的作用。针灸调和阴阳,它使我们的机体从阴阳失衡的状态恢复平衡。针灸补法往往起到扶正固本和提高机体的正气、免疫力的作用;而泄法往往是起到祛邪的作用,使体内多余的水分、毒素、湿气,包括一些火等能泄出体外。在临床上可以选择和胃、理气、止痛的穴位进行治疗,可以选择中脘、内关、足三里、胃俞、关元等进行针灸,温通热补,艾属温性,具有理气血、逐寒湿、温经、止血的作用,起效速度快,可快速改善胃肠道的整体功能。虚寒性胃痛采取健脾、疏肝、理气、化瘀的方案进行治疗[5]。胃痛汤健脾养胃,其中柴胡具有疏肝解郁的功效;白芍具有养血敛阴、柔肝止痛的功效;乳香具有活血行气、活血祛瘀的功效;没药主要有活血止痛、消肿生肌的功效。脾虚患者往往胃肠功能较弱,消化不良。神曲具有健脾开胃、消食化积、解表散寒的功效;甘草有效将诸药合药效融合,改善患者胃肠功能,促进胃肠道血液循环,改善炎症,促进溃疡愈合,疗效显著[6]。本次研究数据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疼痛改善情况更佳,总有效率更佳,症状改善更高,进一步说明胃痛汤加减联合针灸是一种非常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
综上所述,胃痛汤加减联合针灸治疗虚寒性胃痛的临床效果十分显著,能有效缓解疼痛,促进提高患者胃肠功能,改善胃肠血液循环,副作用小、安全性较高,非常具有临床价值,值得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