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6排螺旋CT诊断肺结节性病变的应用及临床优势探析

2021-09-28祖亚男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85期
关键词:定性胸膜圆形

祖亚男

(四平市神农医院有限公司,吉林 四平 136000)

0 引言

肺结节是一类原因不明的肉芽肿性疾病,关于其病因曾对感染因素及遗传因素进行研究均未获证实,其在影像学上定义为肺内圆形不透光影,最大直径≤3.0,至少有中等明确边缘[1]。肺内结节型病变分良恶性,良性病变多见错构瘤、肉芽肿、淋巴结等,恶性病变多为支气管肺癌。早期肺结节一般无症状,通常在体检或因其他疾病行胸部影像学检查时发现,尽早对肺结节进行诊断定性可指导治疗方案的制定,有利于改善恶性结节患者的预后[2]。CT在肺结节的检查与定性中有重要作用,其具有高分辨率,通过对肺结节形态、大小、增强特点、密度与追踪结节生长趋势可对其进行定性诊断[3]。本研究旨在分析16排螺旋CT在肺结节性病变中的诊断价值及定性效能。

1 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胸部常规螺旋CT发现肺结节的300例肺结节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78例,女122例,年龄48~75岁,平均(60.12±3.56)岁。经手术病理、经皮肺穿刺病理学诊断为良性病变152例,恶性病变148例。

1.2 检查方法

采用美国GE16排螺旋CT机进行扫描,扫描范围:肺尖至膈顶。扫描参数:管电流120 mA,管电压120~140 kV、层厚10 mm,采用标准重建算法。当发现结节后,对结节进行把扫描,即基于常规扫描,采用小视野(200~250 mm),范围包括一侧肺于纵隔,根据结节大小设置层厚(通常3~5 mm),重叠50%,采用标准重建法进行图像重建。重建后图像以多窗位、多窗宽尽可能获取更多结节细微结构。根据CT把扫描获得图像,进行增强扫描方案设计,采用高压注射器经肘静脉团注80 mL非离子碘造影剂,速率3.0 mL/s,注射造影剂后15 s行一期增强扫描,30 s行二期增强扫描,60 s行三期增强扫描。对增强扫描不同时段病灶CT值进行测量。

1.3 诊断标准

肺结节诊断标准:长径≤3 cm,长宽比≤3:2的局限性高密度影。并根据肺结节数量、形态、支气管征、钙化情况、邻近组织改变与界面征进行初步定性。

肺结节靶扫描征象评估:(1)良性病变:有包膜,边缘较清晰;圆形、无分叶;尖角征;病灶贴近胸膜,伴胸膜反应。(2)恶性病变:类圆形肿块;分叶征;空泡征;胸膜凹陷征;边缘毛刺征、锯齿征及棘状突起。

以最大CT净增值20~60 HU作为恶性结节诊断指标。根据三期增强扫描对肺结节最大CT净增值进行判定,做初步定性。

联合靶扫描征象与增强扫描对肺结节血流动力学与形态学特征进行分析,做初步定性。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肺结节靶扫描征象

本组恶性结节148例,原发性肺癌135例,转移癌13例,其中63例表现为不规则形态,85例表现为圆形或类圆形。分叶征70例(47.30%),其中18例边缘存在明显分叶;胸膜凹陷征118例(79.73%),毛刺征43例(29.05%);空泡征77例(52.03%)。良性结节152例,其中肺结核球60例,形态不规则35例,类圆形25例,32例见多发小点状以及小片状卫星灶,3例有胸膜凹陷征。炎性病变92例,类圆形87例,片状5例。边缘模糊12例,其中13例炎性结节中有空气支气管征。

2.2 三期增强扫描不同性质病灶的强化程度

1期增强扫描,145例恶性病变,85例良性病变无明显强化;2期增强扫描,15例恶性病变和98例良性病变无明显变化,130例恶性病变和5例良性病变呈显著增强,2例恶性病变和49例良性病变呈中度强化;3期增强扫描,133例恶性病变中度强化,7例恶性病变轻度强化,病灶内无强化血管影,5例显著强化。患者病灶平扫与三期扫描平均CT值对比如表1所示。

表1 不同性质病变平扫与增强CT三期扫描平均CT值( ±s, HU)

表1 不同性质病变平扫与增强CT三期扫描平均CT值( ±s, HU)

注:恶性病变,平扫与1期增强对比,P>0.05,1期与2期、2期与3期对比,P<0.05。恶性病变:平扫与1期、1期与2期、2期与3期对比,P<0.05。

?

2.3 不同扫描方法对肺结节定性诊断效能

靶扫描联合三期增强扫描对恶性肺结节诊断效能明显高于单用靶扫描或三期增强扫描,P<0.05,见表2。

表2 不同扫描方法对恶性肺结节诊断效能(%)

3 讨论

部分肺结节是肺癌早期表现形式,我国肺癌发病率高,报道称非早期发现的肺癌五年生存率较低,不足12%,早期诊断并积极干预的肺癌五年生存率则提升至70%。早期筛查和诊断肺癌对改善患者预后的意义重大[4]。多排螺旋CT是诊断肺结节和鉴别其良恶性的重要手段,近年来随着CT技术的发展以及辅助软件的升级,肺癌诊断率明显提升[5]。本次研究中,对于平扫发现的肺部结节进行靶扫描,缩小了扫描及成像范围,可有效减少采样及重建厚度,有利于提升空间与密度的分辨率,故对肺内结节的特征显示更为清晰[6]。相较于常规平扫,靶扫描可较好显示病灶钙化情况与空泡征,另外,因层厚薄,像素小,可更为精细地显示病灶边缘特征,对于肺结节的定性十分重要。靶扫描主要依靠形态学特征对病灶进行定性,加之其范围小,无法显示结节内血流信号及其邻近组织的情况,故在肺结节定性诊断中仍具有局限性。增强扫描过程中,良性病变以1期中重度强化为主,而肺癌则以轻中度强化为主,主要在2期强化。提示CT增强扫描后,病灶强化程度决定净增值,且病灶的强化净增值高低同病灶内血管密度相关。另外,部分恶性结节因血供过少或过多,其增强后最大CT净增值可能在恶性结节的界定值以外,因此受血供和测量差异的影响,CT值偏差较大,仅依据CT净增值判断结节良恶性亦是局限的,不全面的。

本次研究中,靶扫描或增强扫描其中一项定性为恶性就判定恶性,两者联合应用能够有效提升诊断效能,研究结果提示,靶扫描联合增强扫描对恶性结节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与符合率高于其中任一单用扫描方式。提示16排螺旋CT诊断肺结节效能好,联合应用靶扫描与增强扫描能够提升诊断准确率。

猜你喜欢

定性胸膜圆形
多层螺旋CT鉴别恶性胸膜间皮瘤与胸膜转移瘤的应用价值
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在纺织品定性定量分析上的应用
胸腔镜下胸膜活检术对胸膜间皮瘤诊治的临床价值
分裂平衡问题的Levitin-Polyak适定性
基于UPLC-Q-Tof-MS/MS和HPLC的牙膏中叶绿素铜钠主要成分的定性与定量研究
带定性判断的计分投票制及其公理刻画
恶性胸膜间皮瘤、肺鳞癌重复癌一例
开窗式胸膜活检的临床价值
为什么窨井盖大多都是圆形的
肥皂泡为什么是圆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