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性脑血栓形成早期康复干预的效果分析

2021-09-28李雅云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85期
关键词:脑血栓康复训练急性

李雅云

(吉林省人民医院 护理部,吉林 长春 130021)

0 引言

急性脑血栓是临床上常见的脑血管疾病,中老年人群是脑血栓高发人群,发病率较高,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对患者的正常生活和身心健康均造成严重的干扰[1]。给予患者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防止患者病情进一步发展,有效控制患者病情的同时给予患者康复训练,帮助患者早日恢复健康[2]。我院在脑血栓患者的护理干预中应用了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的方法,取得较好的护理效果,本文以我院收治的患者为例,分析观察早期康复护理训练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78例急性脑血栓患者为研究对象,男43例,女35例,年龄46~82岁,平均(65.44±4.02)岁,所有患者均符合急性脑血栓的医学诊断,

入选标准:未进行溶栓治疗的患者;经过CT或磁共振等影像学检查均明确诊断为急性脑血栓的患者。所有患者均对本研究知情并自愿参与本研究。

1.2 方法

1.2.1 分析方法

对患者的临床诊治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方法,分析观察患者采用的护理干预方法,总结护理干预方法观察疗效。

1.2.2 护理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用早起康复护理方法进行干预,具体方法如下:(1)健康教育。对患者进行急性脑血栓患者的早起康复护健康教育。为患者及家属讲解急性脑梗栓的发病原因,治疗急性脑血栓的治疗方法,康复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饮食健康教育、运动健康教育等教育,增加患者及家属对急性脑血栓的了解,让患者和家属掌握自我管理的方法,在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和配合程度的同时让患者将被动的护理转变为主动的护理,能够自己进行自我管理和控制。(2)心理护理干预。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和患者保持良好的交流和沟通的关系,全面的掌握患者的心理状况,若发现患者存在紧张等负面的心理情绪,需要及时的开解患者,通过给予患者家属支持、社会支持等支持让患者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积极的配合医护人员治疗和护理。(3)肢体功能训练。在患者的体征基本稳定下来后对患者进行肢体功能早期康复训练,根据患者的病情为患者制定针对性的早期康复训练,在康复初期时让患者进行适当的抬头、抬臂等简单的练习,当患者情况更加稳定后开始让患者进行站立等练习,逐步加大训练的强度,帮助患者尽快康复。(4)语言功能和认知功能训练。对患者进行语言和认知功能训练,为患者提供针对性的发音示范,并对患者的发音进行指导,逐字逐句的指导患者进行正确的发音,同时通过耳朵刺激等方式恢复患者感觉性失语现象,帮助患者尽快恢复认知功能。

1.3 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的运动功能评价和生活能力评价,观察护理干预前后心理状况的变化情况。采用MBI评价患者的生活能力,采用Fegl-Mevyer量表评价患者的运动功能,两种量表的分值均和其能力状况称正相关;采用SDS量表评价患者的抑郁情况,采用SAS量表评价患者的焦虑情况,分值越高表示患者的焦虑、抑郁症状越严重。观察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 20.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使用t检验,采用(±s)表示计量资料,使用χ2检验,以率(%)表示计数资料,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护理干预前后各项得分比较

护理后,患者的Fegl-Mevyer、MBI均较护理干预前明显升高,SAS、SDS较护理干预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护理干预前后各项得分比较( ±s, 分)

表1 护理干预前后各项得分比较( ±s, 分)

?

2.2 患者护理干预后满意度观察

观察患者护理干预后的满意度情况,非常满意为45例(58%),满意为29例(37%),不满意为4例(5%),护理总满意度为95%,护理满意度较高。

3 讨论

急性脑血栓多见于中老年人群发病率较高,发病后具有较高的致残率,患者在发病初期后会出现短暂性的脑缺血的症状,并在短时间内发展到高峰,导致患者出现意识障碍等情况[3]。多数的患者多合并有高血压、糖尿病等病症,在发病后若不及时的控制患者病情将会导致病情进一步进展,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需要给予患者有效的治疗的护理干预[4]。

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是临床上常用的康复护理模式,在急性脑血栓的临床运用取得较好的干预效果,是一种将心理护理、功能锻炼、健康锻炼等护理方式集合在一起的护理干预方法,可以有效控制患者病情,稳定病情发展,帮助患者早日恢复正常[5-6]。健康、心理、运动功能锻炼等护理干预都是早期康复护理常采用的干预方法,可给予患者全面的康复指导[7-8]。如本文研究所示,采用了上述护理干预方式。健康指导护理干预可以在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和配合程度的同时让患者将被动的护理转变为主动的护理,能够自己进行自我管理和控制。而心理护理干预则在于多数的急性脑血栓患者在发病后多伴有不同的认知、语言障碍,患者多难以适应自身的情况引发心理问题,需要护理人员及时开解,给予其支持,帮助重建信心,配合康复治疗。运动康复训练和语言康复训练都可以帮助患者尽快恢复运动语言功能,帮助患者早日恢复健康。如本文研究所示,护理后,患者的Fegl-Mevyer、MBI均较护理干预前明显升高,SAS、SDS较护理干预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患者护理干预后的满意度情况,非常满意为45例(58%),满意为29例(37%),不满意为4例(5%),护理总满意度为95%,护理满意度较高。

综上所述,急性脑血栓患者应用早起康复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生活能力,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加快患者的康复速度,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脑血栓康复训练急性
急性心包炎1例
疏血通注射液与奥扎格雷纳联合治疗脑血栓临床效果观察
猕猴脊髓损伤康复训练装置的研制
听觉脑干植入儿童康复训练个案研究
气压差减重步行康复训练系统设计
穴位按摩与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HBV相关性慢加急性肝衰竭HBV DNA转阴率的Meta分析
睡前一杯水可以预防脑血栓吗
血府逐瘀汤为主治疗脑血栓形成的观察与护理
睡前一杯水可防脑血栓